回覆列表
  • 1 # mm瑄瑄

    不知道,記了自己的流水賬也記不了別人給我們的付出,能夠生活上過得越來越好,就是很大的進步,只要是越賺越多就好了

  • 2 # 戒賭日記

    賀拉斯說:財富就像海水:你喝得越多,你就越感到渴。

    我覺得人生的追求要適度擺脫對金錢的慾望,這樣你才能更加的成功,能賺多少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實現了人生中一個一個的目標,而附帶賺到了錢,這個錢是沒有上限的!

    活著最好的態度是:埋頭幹,回頭看!管他能有多少錢!

  • 3 # 和你相約

    普通人這一輩子掙得錢是有數的,大概算一算就出來了,但是消費花錢的地方是無數的,這就看你的心態了,如果老覺得不夠花,你就會成為金錢的奴隸,不能享受你經歷困難和勞動之後帶給你的幸福享受,這個社會其實也是公平的,你不花錢,錢照樣流通,對你來說,你的錢就是一張紙,所以說,不要計較你掙多少錢花多少錢,記住,錢需要你努力去掙,幸福生活需要你用金錢去塑造。

    人是被思維和情感所控制的生物,決定了慾望的產生,慾望是填不滿的黑洞,而掙錢就成了人生一大目標之一,掙多少錢沒有量化的標準。從幸福感來說,不是錢越多幸福感越強,慾求不滿是最難得道幸福感。

  • 4 # 驪山桃源隱士

    人生一輩子誰都不知道自己能賺多少錢。

            我曾經說,錢是人身上的垢茄,不管你是達官貴人,還是下苦流汗的農民工,即使你洗澡洗得再幹淨,即使你洗乾淨了待在家裡啥都不幹,過不了幾天你再去洗澡,又是一身垢茄。           

            為了生計奔波勞累越多,身上產生的垢茄就會越多,就像人們付出的越多,掙的錢也就越多一樣。但是事情並不是絕對的,有時你雖然付出了很多很多,卻因種種原因,生意賠本了,或者公司破產了,你身無分文,成了一個窮光蛋。

            所以誰都不知道他(她)一生能掙多少錢。錢是身外之物,如前所說,錢是身上的垢茄,洗了就又來了,生之不盡,洗之不完。所以人不要把錢看得太重,夠花就行,掙多少花多少,量入為出。不要想著掙一個花十個。

             對於生命,智者視金錢如糞土。趙本山的春晚小品《不差錢》,把金錢和生命的關係形象地展示給了觀眾,讓人彌久不忘。

             不要以為有了金錢,生活就是幸福的,有了金錢,沒有高尚的追求,人活著就是行屍走肉;有了金錢,沒有健康的身體,就是金山、銀山,你也帶不走一丁點,沒有了身體,你所有的夢想,你一切的一切,都會成為虛無縹緲。

            辛福是一種心理體驗,既要學會知足常樂,對於物質世界永遠都要心如止水;對於精神追求要永遠不知足,不斷進取,要拿捏好知足與不知足的辯證關係。看看那些貪官,東窗事發之時,那些壓在床底下發了黴的錢還沒來得及花,就命歸西天了。

             人海茫茫,歲月悠悠,時光易逝,人生易老。要學會遠離塵世的喧囂,不去爭多論少;要站在山巔,看潮起潮落,觀雲長雲消。要忘記榮辱富貴得失,釋卻名利情仇恩怨。要會享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安閒和“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的靜謐。”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要象打座的禪師,心無雜念,讓心態保持在清澈、寧靜、安詳的生命體驗中。才能讓心回到生命的淨界,永遠笑看人生。從而獲得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並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在空靈的境界中讓心靈得以昇華。

    要做金錢的主人,不做金錢的奴隸。

  • 5 # 無花果的樹

    一個普通華人?這普通什麼慨念?馬雲當年普通嗎?曹德旺普通嗎?

    一輩子?你說一輩子多長時間?

    那麼寬泛模糊不清的設定,要求回答能掙多少錢,說實話沒法回答。

  • 6 # 退伍一炮兵

    年代不同天壤之別。我的父輩六十年代退休,上班和退休都是每個月幾十元,算了算一輩子也就是賺了1~2萬元。我在六十年代參加工作(當兵)到八十年代也沒超過百元,九十代開始躥升到幾百,到了00年代退休已經是幾千元了,退休了也沒少拿。只算大頭平均年入也有六萬多吧,按預期壽命一輩子能賺貳百多萬

    。兒輩年入10萬(老人沒法比),估計一輩子賺500~600萬+沒問題。

  • 7 # 好好搬磚認真生活

    普通人的話,月薪到手4000,不吃不喝一年就算5萬,25歲到60退休,175萬。如果單位效益不錯,漲工資的話,還會多。家裡要是小孩,老人需要錢,那就剩不了幾個錢。

  • 8 # 字匠貴成

    這個是比較籠統的問題,很難給出比較準確的答案。倒不是怕洩露隱私,而是因為影響收入的因素太多。對於農民工和不定時季節工等情況不熟,不敢臆測。僅就一個普通的操作人員而言,行業、崗位、地域等因素導致同時代同齡人的差距就很大,甚至以倍數論。如在新疆塔中和在內地的電焊工崗位人員的年收入就完全不一樣,其收入儲存率更是以倍數計。上世紀八十年代前月工資收入以元計,九十年代前幾年的月工資收入以十元為單位計,九十年代後期以及進入本世紀以百元和千元計,以元為單位計收入的時期,人與人的收入差距很小。

    問題難於回答的關鍵是計算週期和計算時段不明確。我認為改變一下提法:一個普通華人靠正常的勞動收入可以養活幾個人?

  • 9 # 九州明月天津

    人比人的死!這句話知道不?貧民幹一輩子,也不夠 富人 給小三的買車費!你羨慕嫉妒恨啊!別問!別想!別比!努力工作,各活各的!一想就該出事!!!!

  • 10 # 中醫小徒弟

    現在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以後錢越來越不值錢了,80-90年代10萬塊錢能在縣城買套房子,現在沒有8-90萬根本買不了,以前工資3000-5000元,現在基本工資是5000-10000元,時代不同,價值不同。一輩子掙多少錢還真說不清楚。以後得發展更加迅速,要緊跟時代步伐,不要定在現在

  • 11 # 流雲藝朵

    您的問題是:一個普通華人一輩子能掙多少錢?

    這個問題,如果用一個確切的數字來答幾乎是不可能的。

    首先,“普通”的意思在這裡就不好界定。東南沿海的普通跟西北內地的普通就不是一樣的理解。大城市的普通跟小山村的普通也不同。

    其次,就算是同一地區的人一輩子所掙的錢數也會有很大的差別,這跟職業、能力、機遇都有關係。

    有名的不普通的金主大家都 看得見了,馬雲、任正非、王健林等,他們可能賺了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到的錢。而另一個極端,有的人可能疾病等各種原因一輩子也沒賺幾個錢,連維持自己的生活都不夠。

    所以,一般來說一個人一輩子能賺多少錢呢?我想,可能大多數人一輩子所賺的錢比他需要在吃穿用度上花的錢稍有結餘吧。畢竟替兒孫考慮,存一點錢是大多華人的慣常。

    用一句話來回答:一個普通華人一輩子一般能掙到他基本生活所需要的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最在乎的人為什麼遮蔽不讓看他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