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哈羅是我呀
-
2 # 全媽育兒手記
我家大寶今年也5歲,不知道你家是男孩還是女孩,女孩可能心思會更新一些!男孩雖然也有好朋友的概念,但是他的好朋友很多,不僅限於一到兩個,所以如果是我兒子問我這個問題,我會告訴他如果你好朋友讓你做的事情,你並不介意去做那就沒有什麼問題。如果你不喜歡做就要告訴他,朋友是相互的!你幫我,我幫你才叫朋友啊!如果他不和你玩,你可以去和其他小朋友玩啊!
-
3 # King6291
首先看到你這個問題,我覺得大部分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其實這是存在於兒童之間的成長經歷過程,這個不用太擔心,因為兒童也需要社交圈。
1.孩子的好朋友做出這樣的行為,說明他的好朋友家庭教育在情商上有所疏忽,可以找幾次機會和對方家長交流善意溝通,可以幫助寶貝兒的好朋友健康成長,兒童的交際和學習能力會互相影響,如果選擇避開對方小朋友的圈子,會造成孩子主觀的遇到困難逃避的心態。
2.作為孩子提出這樣的想法,就說明我們的寶貝兒,此刻存在兩個小問題,不自信和依賴性強,建議多鼓勵孩子參加一些活動,適當表演小節目,家長也和老師談談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適當的獨立性。
3.晚上孩子睡覺的時候,多和孩子談談心,聊聊天,閱讀一些培養情商的小故事,讓寶貝兒談談聽完故事的想法,也許你會對孩子的心理把握的更好一些。
最後祝願我們所有的寶貝兒們健康快樂成長。
-
4 # 春夢飛花1
告訴孩子,這個沒什麼,想一起玩就玩,不想玩就不玩,這叫凡事順其自然,這是很簡單的事不要把它放大搞得很複雜。
-
5 # 蒙氏育娃
朋友之間互相幫助,謙讓是人之常情,但前提是合乎道德,不觸犯法律。
我覺得可以透過啟發式問題,讓孩子思考到底什麼是正確的。比如,你覺得這個朋友人怎麼樣呢?你怎麼看待他讓你做的這些事情呢?
如果孩子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就鼓勵孩子。如果孩子說不清,或想法不正確,需要透過合適的時間,引導孩子接受正確的想法。
孩子終有一天會離開我們自己生活,重要的是要學會生活之道,交友之道。因此,這個階段很有必要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同時能自己控制自己,抵禦誘惑。
-
6 # 西辰姑娘
我家兒子也5歲。在吃零食上面遇到過同樣的事。
他說,媽媽,xxx老跟我要東西吃。他這麼一說,我突然想起來前一陣子幼兒園沒放假時他為什麼總是帶雙份水果或者零食去學校。
我是這樣告訴他的:“寶貝,如果他好好跟你說話,說想吃你的零食,你可以讓他吃。但如果他不好好跟你說話就去搶你的零食,即使跟他打架,也不要給他吃。因為好朋友的話,會跟你好好說話,好好商量,我們就把好東西分享給他。”
對於寶媽提到的問題,我剛才問我兒子,“如果你的好朋友讓你幫忙,但是你不想幫,怎麼說?”我兒子直接乾脆地說,“我不想幹。”我又問,“如果他說你不幫我,就不跟你玩呢?”我兒子回答,“不玩就不玩!”
平時我在家會給兒子說:
1.分享食物我們要和態度好(好好說話)的同學分享,不能因為別人嚇唬你就把東西分享給他。我們願意分享給他,是因為把他當朋友。2.如果小朋友好好跟你說話,要請你幫忙,如果你能幫到他,就儘量去幫他,因為媽媽不在你身邊,可能你還需要小朋友的幫忙。我們幫忙都是相互的。但如果你不想幫,你也要好聲好氣地告訴他你不想幫,但是呢,如果哪天你需要幫忙了,別人不幫你,你不能怪人家,因為之前人家要你幫忙的時候你也沒幫啊對不對?所以,針對寶媽提出的問題,可以參照我給兒子說話的方式給他解釋。如果實在不想幫,就明確告訴他自己不想幫忙,如果因為不幫忙就不跟自己 玩,那這個朋友不要也罷。好朋友是不會威脅自己的,好朋友是要相互幫忙沒錯,但不會因為不幫助自己就不是好朋友了。
-
7 # 庭爸談育兒
碰到這樣的問題,正是教育的好時機!
生活無處不教育,把這樣的機會利用好了,對孩子的幫助會非常大!
碰到孩子有這樣的疑惑,媽媽可以告訴他:
“好朋友因為你不答應,所以就不跟你一起玩了,你是不是感到傷心、難過、委屈呢?”孩子回答:”是的媽媽““媽媽很理解你的,你想不想跟好朋友一起玩呢?”“媽媽,我想。”“那麼,你覺得應該怎麼辦?”這裡有兩個步驟,1、說出孩子的情緒,這是對孩子的理解,這樣的理解帶來的是安撫的作用。可以幫助孩子調整情緒。
2、問孩子有什麼樣的方法,是讓孩子能自己思考,並提出想法。如果孩子太小,無法說出怎麼做呢,媽媽可以給建議。如果孩子能說出想法來,一定要鼓勵,說得很棒,還有嗎?不斷的讓孩子有更多的思考和想法,幫助孩子養成碰到問題先自己思考的習慣。5歲的孩子,更多可能需要我們給予建議。
“你看,你跟她是好朋友,她一定能理解你的,對嗎?”“如果你覺得不想做,你可以告訴她,我不想做這件事情。”“如果她說不跟你玩了,你可以先自己玩一會,然後再去找她。”“當然,可以帶上你喜歡的玩具或者是零食。”“你覺得怎麼樣?”這裡只是舉例,這些都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之上的。如果孩子說對方不跟自己玩。那麼,讓孩子過來跟媽媽一起玩。孩子都沒有隔夜仇,也許沒兩分鐘,兩個人又玩在了一起。這件事情很小,但處理得好,孩子就會明白,他不必遷就別人,委屈自己。這是自信、獨立的培養,生活中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抓住這樣的機會進行教育,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出好的習慣來。
同時,面對這樣的困惑,媽媽千萬別說:不玩就不玩,誰喜歡跟她玩啊!這不是孩子的本意,這樣說完,孩子往往更加委屈,更想跟對方玩了。結果我們還很生氣:這孩子,怎麼這麼沒出息!一點原則都沒有。
這裡就要注意了,這是因為我們沒安撫孩子的情緒,沒問孩子的想法。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這麼說,在孩子看來,媽媽不支援自己,又挨批評,不哭鬧才怪呢。
另外,媽媽講道理,孩子可是半懂不懂的哦。可以準備幾本繪本,給孩子講講,關於和別的小朋友,要怎麼相處啊,好朋友之間該如何啊。讓故事告訴孩子該怎麼做,幫助他去學習和領悟。
類似這樣的繪本還是很多的,比如:《小手不是用來打人的》、《胡蘿蔔怪》、《湯姆挨罰》、《這是我的》等等。
這樣,把任何一件困擾孩子的事情,變成教育的機會,讓孩子在處理的過程中,獲得成長,學會處理。一步步的讓孩子獨立、自主、勇敢起來。化問題為機會,這是我們做家長的,要注意的地方,也是大有可為的地方。
-
8 # 心寧手巧
謝謝邀請回答,各位親們無論孩子,和成人都是一樣樣的?人就相一本書啊?書放在櫃子裡面,沒有人翻看呀,這本書就會堆積灰塵呀,幼兒園的小朋友也是一樣的,在家父母親是孩子們的老師,在幼兒園裡老師,是取萌孩子們的地方,為了讓孩子多學知識,所以家長們無論花多少錢,都是要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幼兒園裡去呢?可憐的天下父母親啊?為兒窮為兒難為兒父母不能成英雄啊?現在的人家家戶戶只有一個孩子,比什麼都金貴啊?還有們時侯孩子會提一些,意想不倒的問題,問這問那把父母親頭都問大了,比如幼兒園裡的小朋友,讓自己的孩子幹這幹那,孩子不就不跟他地玩,出現這種情況,父母親應該是正確引導,要敎孩子處理好同學關係,告訴孩子你不用生氣,好好跟小朋友玩相處,得饒人就饒人,將來才能成大事者,再不會回答你們家的寶欠,有空多帶她他們去書店,多看看書吧?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啊,現在的孩子們學習的知識面廣,做父母的也要不斷的充實自己的文化知識哦?不然父母親會拖後腿的呀,去吧去吧去吧親們,去努力奮鬥拼搏學習吧,為了孩子們將來更有出息,好好洗禮一個下知識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是父母親的精神糧食啊?親們為了你們家的幸福生活,去衝靜啊?幸福生活才能美美噠啊?說的不對麼請諒解一下謝謝,祝各位家人們,親戚朋友們,兄弟姐妹們,友友們,網友們,親們,為了孩子們加油努力吧,過好每一天都不同。
-
9 # 萌寶飯糰
如果這個小朋友偶爾讓他幹這幹那應該教給孩子收斂自己的情緒,可以去做。如果這個小朋友經常指示別人幹這幹那,可以拒絕他。透過這件事讓孩子學會說不,即使對自己的好朋友,如果不想做,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是真的好朋友絕對不會因為自己拒絕他而不和你玩,如果不是好朋友,那你透過拒絕瞭解了他那就以後懂得看誰才是你的好朋友。
我就是一個從小不懂得拒絕別人的人,長大了上大學同學讓我幫忙我做了還得不到認可。好像是應該的一樣,這樣不好。小孩一樣之間的溝通雖然是孩子,但是溝通方式都和成人世界是一樣的。所以透過孩子的聊天要教給他學會說不,別人可以自己做,卻讓你做,或者自己還有別的工作要做,沒有辦法幫他做,都要敢於表達出來。
-
10 # 守望育兒
剛好家裡老大五歲,和弟弟和小夥伴也會經常出現這種情況。舉一個小事來說說我是怎麼處理的吧:
不喜歡就要拒絕,但不因一件小事而不再是朋友
老大有個小“青梅”,一起玩耍4年多了。曾經兩個小朋友們每天都會非常想念,如果某天沒見著,老大還會在窗邊大聲呼喚小姑娘的名字。可是,最近我發現他們倆不怎麼在一起玩了。
我問老大:xx是你最好的朋友,怎麼不一起玩了呢?
老大說:和xx一起不好玩。
我問:為什麼覺得不好玩呢?
老大噘著嘴說:XX老叫我玩女孩子玩的遊戲,我不喜歡。我想玩的,她又不喜歡。
哦,原來是兩個小夥伴因為性別不同,在喜好上開始有了差別。
知道原因後,我這樣給老大建議:
XX要求你玩你不喜歡玩的遊戲,你可以拒絕說不。
你和XX只是一時沒有都喜歡玩的遊戲,但你們還是好朋友。
但如果你因為一時的不喜歡就再也不和XX玩了,這是不對的;
她因為這事就不再和你玩,也是不對的。
怎麼還繼續做朋友下去呢?
首先,好朋友之間需要互相理解。
你和XX,一個是男孩,一個是女孩,隨著各自長大,喜歡的不一樣了,是很正常的。
每個小朋友都有喜歡和不喜歡的權利。
XX不能強迫你喜歡你不喜歡的,你也不能強迫XX喜歡她不喜歡的。
其次,好朋友之間出現矛盾時需要處理辦法。
既然是好朋友,一時的要求不能接受,其實並不妨礙你們後面可以繼續做朋友。
你可以想些有趣的遊戲來和XX玩,或者在XX提出的遊戲裡,增加你喜歡的環節;
或者,你們還可以一起做別的事情,比如畫畫、玩玩具、看繪本等。
老大聽後,似乎得到了啟發,
說:媽媽,我可以帶上弟弟,和XX一起玩老狼老狼幾點了。XX以前可喜歡這個遊戲了。
不久,就看到老大和XX在小操場上追鬧起來。
讓孩子學會判斷什麼樣的朋友才值得交往此外,我也會提醒孩子,每個人在長大時都會發生變化。
如果一個朋友不理解你,僅僅是你不按照他要求的做,就和你不再做朋友,那這種自私的朋友,就不用可惜。
好朋友,必然是互相理解的。人生路長,人與人的交換也會大浪淘沙,用不著一味的妥協自己,去滿足別人的要求。
-
11 # 易侯主捭闔13
我會這麼跟孩子說:
兒子,你想跟朋友一起玩?還是跟一頭自私的“大灰狼”一起玩?
沒有相互尊重的人際關係,也就包括朋友關係,是沒有太大意義的,首先你並不快樂,其次你們之間的交流學習會很累,如果偶爾一次,我建議你跟他談一下,他這麼做你並不舒服,告知他,看他反應,如果依然我行我素,說明他的目前價值觀和接受他身邊人的教育就是這樣,愛對別人指手畫腳,那就遠離他,並且告訴他,尊重別人才能換來尊重。如果他能意識到你們關係是重要的,那我相信你們之間的友誼會更持久,因為真正的情感需要互動和交流,並且原則性很清晰,爸爸希望你能健康快樂成長,我們有利他心,但是沒有必要當任何人的“父母”,包容理解是有範圍和限度的,我相信你能明白自己想要什麼?被控制?還是友誼?
-
12 # 3481880919751一家人
交朋友嗎!不管是孩子和大人都是一樣的,相互之間是平等的,啥事商量著來比較好,太過於遷就對方,失去了自我,心靈特別受傷害,
孩子幼小的心靈更傷不起,不願意做嗎就不做嗎,你不和我玩了,我也不和你玩了,孩子嗎,過幾天就又一塊玩了,大人不比太在意,正確的引導就好。這是我的觀點,
-
13 # 愛做夢的小白痴
小朋友經常會這樣,但是小孩都是童真的,上一秒絕交,下一秒又和好了,既然如此,還不如順應他們。如果他說你跟誰玩了,我們也不要講道理,直接說“好”,不用太在意。畢竟小孩也有情緒嘛,他也需要發洩出來,“絕交”就是最好的發洩。
-
14 # 施富興
多個朋友多條路。人是社會的人,不可能沒有朋友,問題是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去交朋友。五歲的孩子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他已經意識到了交友需要平等,不可隨意支配別人,但不知道如何決斷,需要媽媽給出答案。我想,此時的媽媽最聰明的做法不是告訴孩子該怎麼怎麼做,而是告訴孩子怎樣交友,交什麼樣的朋友。讓孩子自己判斷,做出選擇。孩子的成長需要生活的體驗,從感性到理性更需要生活的積累。要相信孩子最終會作出正確的判斷,而這一判斷不會讓父母失望。
-
15 # lili百合104
孩子小時候我在陽臺看見幾個小女孩讓他幹這個,幹那個,還有一個說,如果你不去,以後就不會和你玩……孩子猶豫了一下,還是按照女孩子的要求做了。晚上我就和孩子做遊戲,讓他伸出手數數自己的好朋友,孩子一口氣說出十幾個小朋友的名字。我就告訴他,你有這麼多小朋友,一個小朋友不和你玩,你就找另外一個玩呀。孩子慢慢就學會找其他小朋友,不會擔心沒有人玩,受威脅。
-
16 # 藍色夢幻75962314
要讓孩子學會,自尊自愛自信自立自強自主,別人不和你玩,你也可以說我也不和你玩了,說完就走,朋友就是要志同道合,不然要來幹嘛,玩的不開心就不玩在一起玩了
-
17 # 袋鼠想學譚金老師
孩子在小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他自己處理不了的社交問題,因為在他們的情感世界裡,有效認知太少了,甚至有些時候都不知道自己和身邊的人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關係。
父母在遇到提問裡類似的問題的時候,不要為孩子輕易的下對錯,因為你只要告訴他,這是那個朋友的錯,他不該這樣去命令你,那麼以後他遇到一些類似的事情,他就會非常抗拒,會導致他日後的社交能力。我們應該先問孩子,這位所謂的“好朋友”為什麼那麼喜歡指揮孩子去做一些事情,這些事情都是一些什麼事,孩子是抗拒做這些事情,還是抗拒朋友對他下達的這些指令(看清事情的原由)。然後再問孩子,有沒有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清楚的和這位朋友進行說明?比如不喜歡鞥有這樣指揮自己,又或者為什麼不喜歡做這些事情,這些事對於自己來說是不是太困難了(給孩子一個處理關係的方法)。
在孩子的一生當中,關於類似的教育問題當然還有很多很多,希望家長可以多學習科學、健康的家庭教育方法,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
-
18 # 曉雜談
大多時間,家長還是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如果孩子不會處理,可以幫忙引導:如果是舉手之勞,大可不必糾結,幫他做也無妨;如果是強迫,就果斷拒絕。如果對方為此,不願意做朋友,就告訴孩子,這樣的朋友,不要也罷。
回覆列表
家長應該跟孩子談一談,什麼是真正的朋友,對孩子的未來也有幫助。
1.應該選擇三觀正的朋友,心地善良,不說謊,不欺負別人,不會拉著你一起去做壞事。
2.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哪怕犧牲自己的利益。在你需要的時候對你慷慨相助的朋友,不應該忘記他的好。
3.朋友應該一起進步,相約做更好的自己。比如“情投意合”能一起讀書、一起運動、一起做好事,這樣的就是值得交的朋友。
相反,動不動就讓你幹這幹那,不幹就威脅不跟你玩,這樣的塑膠花友誼不要也罷。
同時,以下幾件事要提醒孩子。
1.人無完人,水至清則無魚。
交了值得交的朋友,就不要因為無關緊要的小事計較太多,只要不是原則問題,都不要太放在心上。
2.君子之交更容易維持得長長久久.。
好朋友並不代表一定要天天膩在一起。有些人並不能天天見,但在你需要的時候,TA一定會以TA的方式出現。
3.己之不欲,勿施於人。
你希望朋友怎麼對你,你就要怎麼對人家,不能一味地高標準嚴要求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