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湖南懷化新晃少數民族

    個人覺得,肖邦的曲子還是很難詮釋的,尤其在中國,很多老師都不主張在大型考試中選擇他(因為自己都搞不懂的)。

    所以還是建議準備個有把握的,悲愴雖然普遍,但可以練到完美啊,但肖邦的曲,當然是第四比較難

  • 2 # 大王叫我來巡山山

    肖邦第三鋼琴奏鳴曲,B小調,OP.58,作於1844年夏天,這首作品仍是肖邦與喬治·桑一起在諾昂時創作的,獻給波爾德伯爵。它也包括4個樂章:

    1.莊嚴的快板。第一主題開始時進行曲風格,但不久便霧氣茫芒,加入了悲嘆,美麗崇高的第二主題衝破悲嘆,又誘匯出如歌的旋律。哈聶卡懷這個旋律有“早晨的清香”,它擴大後,變成“玫瑰花園”。

    2.諧謔曲,極快板,優雅而輕快。主旋律與第一樂章第一主題有關聯性,中間部為主要部分的應答。哈聶卡形容這個樂章“猶如被微風吹著的山茱萸,急躁、可憐,又輕快地搖擺”。

    3.最緩板,具有夜曲特徵,尤其中段,冗長而甜美。尼克斯說,“這中段令人想起,在很長的美麗的夢中某處,忽然覺醒,有作者自己恍惚的容貌。與其說這是作曲,不如說它是幻想。

    4.極急板。終樂章不但華麗而且充滿熱情,與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有異曲同工之妙。這首奏鳴曲與第二號相隔5年,結構同樣非常宏偉。

    肖邦第二諧謔曲是肖邦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作品風格浪漫優雅,富於幻想色彩,用音樂表現了詼諧,幽默的情趣。並且對其之後的一些音樂家的創作有著較大的影響。對這首作品的創作特點以及演奏技巧的悉心研究,有助於更好的把握肖邦鋼琴作品的風格、表達肖邦作品細膩的情感。

  • 3 # 心豈音樂

    很多老師都不主張在大型考試中選擇他(因為自己都搞不懂的)。

    所以還是建議準備個有把握的,悲愴雖然普遍,但可以練到完美啊,但肖邦的曲,當然是第四比較難

  • 4 # 林小楓Mr

    平分秋色

    斯克里亞賓共作有10首有編號的鋼琴奏鳴曲,這些奏鳴曲可按3個創作時期來分類:第一號至第三號屬.受肖邦李斯特深刻影響的第一時期。第四、第五號為向他自己風格轉型時期,此時深受瓦格納影響,但已開始轉向宗教神秘主義。第六號以後確定了他自己神秘主義的、新的和聲語言方法。

    斯克里亞賓的這10首奏鳴曲分別為:

    第一號,OP,6,作於1892年,斯克里亞賓在創作備忘錄中記此曲要表現“1.善,理想,真實,在另一邊的目標;2.追求,失敗而絕望,反叛神明;3.探索內心的理想,抗議,自由;4.為了自由的學問基礎;5.宗教。”共4個樂章:1.熱情的快板,F小調,奏鳴曲式。2。C小調,三段體o 3.急板,F小調,迴旋曲式,A--B--A--C--A--B--A構架,斯克里亞賓說明此樂章是表現”反抗的吶喊,對神明與命運的屈服”。4.送葬,F小調,三段體,中段以聖詠來展示“拯救”。

    第二號,OP.19,作於1897年,標題為《幻想.奏鳴曲》,共2個樂章:1.行板,升G小調,奏鳴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題體現出幻想意味,這個主題以B大調變形,甜美的第二主題也是B大調,與第一主題對比,在充分發揮鋼琴技巧後結束呈示部。發展部轉C大調,右手第二主題,左手第一主題,轉G小調後為第一主題發展。再現部以E大調再現第一主題,第二主題的再現充分體現鋼琴技巧,最後在第一主題變形中構成沉思的終結o。2.急板,自由的奏鳴曲式。第一主題有快速的經過句風格,經各種轉調反覆後移至第二主題,降E小調。從降B小調而進入發展部,第二主題經C大調、降B小調、升C小調、E大調、升G小調變化而進入再現部。再現部以第一主題始,第二主題以升G小調發展至高潮。結束於升G小調和絃。

    第三號,OP,23,標題為《精神狀態》,作於1889年。共4個樂章:1.戲劇化地,升F小調,奏主題以複音手法,兩個主題的交叉描述精神的矛盾狀態。 2.小快板,降E大調,三段體,中段輕柔而優美。 3.行板,B大調,三段體,斯克里亞賓稱這個樂章的第一、三主題為“星星唱歌”。 4.熱情的急板,升F小調,迴旋奏鳴曲式。

    第四號,OP.30,作於1903年,此時斯克里亞賓正處於熱戀之中,他在瓦格納影響下正向自己的風格過渡,此曲共2個樂章,實際為序奏與主部的單樂章形式。 2個樂章分別為:1.行板,升F大調,主題疊以四度音程,斯克里亞賓稱這個主題上行音型為“朝理想創造力而努力”,後半部為“努力後的疲勞倦怠”。2.飛快,升F大調,奏鳴曲式,兩個主題互為滲透,第一主題的內聲部也用於第二主題內聲部,發展部與中間部中都使用了第一樂章主題。

    第五號,OP.53,作於1907年。單樂章,在匯入部後,第一主題分為前半部與後半部,第—主題A在插句中移人第——主題B。展開神秘的和絃後,經經過部,第一主題歌唱性表現後,進千亍曲式節奏,進入小結尾,以第—主題B發展。發展部自匯入部始,第一主題A的要素與經過部結合發展成高潮。在巧妙的神秘進行後,經諧謔導人部,進入第二主題發展。再現部先為第一主題B的濃縮,經過部經移調,第二主題再現後,以第一主題要素形成終結部。

    第六號,OP.62,作於1911午。單樂章,中板,奏鳴曲式。第一主題部含有兩個主題,可視為兩種性格。斯克里亞賓的感覺性提示為;“濃厚的神秘感”與“被壓抑了的熱情”。到第二主題,提示為“夢成了形”。發展部分為三群,以第一主題1、第二主題、第一主題2順序發展,再現部以再現第二主題為主。

    第七號,OP.64,標題為《白色彌撒》,作於1911年。斯克里亞賓偏愛此曲,認為此曲“神聖”,稱此曲“充滿了大氣的芳香,這是屬於神秘世界的,請洗耳恭聽這靜謐的喜悅”。此曲單樂章,快板,奏鳴曲式。第一主題至第二主題的過程,斯克里亞賓要求”以天使般感官化的喜悅”,要“極純粹,極柔和地”,要描述出“感官至福”的境界。它主要由第二主題擔任。發展部主要是第一主題的發展,來表現”天使般感官化的喜悅”,這種境界不斷反覆來追求變化。

    第八號,OP.66,作於1913年。斯克里亞賓對此曲的解說:“這裡用來對位的音都變成和聲,這些音不像巴赫那樣對位,而是彼此調和的。”此曲單樂章,序奏為緩板,主部為興奮的快板,奏鳴曲式。在序奏中就呈示了許多基本動機,和聲構造沿用神秘和絃。第—主題以印象派型音響予以發展後再呈示一次,移至第:二主題。發展部、再現部均以發展、再現第二主題為主。

    第九號,OP.68,標題為《黑色彌撒》,作於1913年。單樂章,自由奏鳴曲式。第一主題以神秘音響為主要素,反覆兩次後,經分散和絃的經過部,第二主題在內聲部出現,以第二主題的後半部為呈示部小結尾。發展部以發展第…主題的第一、三個動機始,著力於第二主題發展。再現部為發展部再現後,極快板,第—主題主要動機濃縮為16分音符達到高潮後,第二主題顯現,第一主題開頭部分形成沉思的結尾。

    第十號,OP.70,作於1913年。單樂章,自由奏鳴曲式。第一主題仍分為兩部分,A挾著B的動機,第二主題與之形成對比,第一主題的B部分略為發展形成呈示部小結尾,發展部由第一主題諸動機發展,第二主題展開時,半音旋律處理得極有神秘性。第一主題的B發展伴隨微妙的分散和絃,再由第:二主題開始再現部,第—主題B動機再現後,進入小結尾。

    諧謔曲這一體裁是貝多芬繼承海頓、莫扎特的小步舞曲,再經過發展而成的形式。①在貝多芬以後,諧謔曲常用於交響曲、奏鳴曲或室內樂套曲中,作為取代小步舞曲的一個樂章。肖邦發展了這個題材,將諧謔曲寫成獨立的、較大型的鋼琴曲,其中作品31,降b小調諧謔曲形成於肖邦完全成熟的創作時期,有一定的幻想性和戲劇性,也不乏抒情、歌唱性的優美段落,舒曼曾經稱它是“一首有高度感染力的樂曲”②。第二諧謔曲是肖邦在音樂作品結構形式方面探索與創新的大型單樂章作品之一,衝破了古典奏鳴曲的某些規範,極大發展了諧謔曲體裁的表現思想和內容。

    作品31,《降b小調第二諧謔曲》的特點是3拍子,快速活潑的節奏,和小步舞曲有點相似,但是速度要快一點,感情起伏比較大,雖然中間有很多重複的段落,但是也有些變化,整個曲子聽上去是豐富不單調的,這對演奏者的演奏技術和音樂理解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既要做到段與段的對比,又要遵循樂曲的情感基調。強烈的愛國之情貫穿肖邦創作中,常常使用對旋律各式各樣的變奏,這正符合了波蘭民族音樂的特點。

  • 5 # 芝士超級爸爸

    第三奏鳴曲基本情調是明朗的抒情,其發展的結果是歡樂的、樂觀的和肯定生活的。獻給波爾德伯爵。它包括4個樂章:1.莊嚴的快板,2.諧虐曲,3最緩板,4極極板。

    從字面上來說4樂章是最難的。

    終樂章不但華麗而且充滿熱情,與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有異曲同工之妙。

    降B小調諧虐曲,作於1837年,這是四首中最著名的一首,獻給費斯登伯爵之女。由急板半音量柔聲的第一主題第一樂句開始,表達了質問。然後是輕快與優美,然後是沉迷於思念、差異、憧憬,終結部有力而熱情。

    拋開技術層面,b小調諧虐曲是比較難的,音色的控制,觸鍵的放鬆,線條的走向都是不好把我的。

  • 6 # 是萌朵朵阿

    第四樂章聽起來很爽,全程高能的感覺,儘管是個快板,但是彈的時候要求對音樂性處理是非常精準的,每一次主題的出現都應該是不同的性格,每段的層次感也特別重要,一些低聲部的和聲需要配的恰到好處,還是挺難的。諧謔二沒彈過,但是感覺技術上應該不如肖三難,感覺肖三四很吃手指機能。但是彈的時候真的超過癮,每一段音樂的變化配合技術的變化感覺特別舒服,最後幾個和聲彈完感覺超輝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欠我3000多不還,給他爸媽打電話也不接,我該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