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國貨幣貶值,為什麼有利於出口?
4
回覆列表
  • 1 # 大鬍子說史

    我們就拿人民幣貶值為例,如果人民幣一直貶值下去,其原材料採購成本會一直下降,在利潤不變的情況下,出口產品的報價可以不斷下降,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就越強。所以,人民幣貶值有利於出口企業的出口。

    還不明白的話,我舉個例子,比如中中國產一條褲子,出廠價48元人民幣。如果美元比人民幣1:6,一條就是8美元;如果人民幣貶值到美元比人民幣1:8,一條只要6美元。越便宜,當然賣得越多了。

    不過,反過來就是進口受損,以前60美元能買到一個CPU,升值後要80美元。

    所以有時人民幣貶值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對於需要採購外國技術和原料的產業再出口的國家,也不一定合適,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2 # 經濟好望角

    匯率的變化表現為貨幣的升值與貶值。作為兩種貨幣的比價,一種貨幣的升值必然是另一種貨幣的相對貶值。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貨幣貶值,將會導致本國出口產品價格降低,從而提高本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實現出口規模擴大,這將對本國出口產生積極影響。

    然而,在判斷匯率對經濟的影響時,不能僅僅看出口,還需要看進口,即需要綜合考慮匯率對進出口的影響。

    匯率變化的一個最為直接也是最為重要的影響就是對貿易的影響。一國貨幣匯率變動,會使該國進出口商品價格相應漲落,抑制或刺激國內外居民對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從而影響進出口規模和貿易收支。

    在一國貨幣對內購買力不變,而對外貶值,即外匯匯率上升時,一方面,其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以外幣表示的價格降低,這會刺激國外對該國商品的需求,增加該國對外出口。另一方面,其進口商品以本幣表示的價格上漲,這會抑制本國居民對進口商品的需求,減少進口。

    但是,一國貨幣貶值最終能否起到擴大出口、限制進口,改善其貿易收支狀況的作用,還要看其進出口需求的價格彈性是否符合“馬歇爾——勒納條件”。只有當進出口商品需求的價格彈性之和大於1時,貶值可以改善本國的貿易收支狀況;當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之和小於l時,則可能導致貿易收支惡化。

    此外,即使滿足了這一條件,貶值對貿易收支的改善也並不是立即奏效的,而是要經歷三個階段:貨幣合同階段、傳導階段和數量調整階段,存在一個先惡化、後改善的過程。在貨幣合同階段,由於進出口合同都是事先簽訂好的,進出口商品的價格和數量不會因貶值而發生改變,因此以外幣表示的貿易差額就取決於進出口合同所使用的計價貨幣,可能趨於惡化。只有經過一段時間後,貶值國的貿易收支才會好轉,這一過程表現在圖上像“J”字形,稱為J曲線效應,也就是存在貶值的“J曲線效應”。

  • 3 # 飄零一舟

    匯率貶值,相當於賣給進口國的東西變便宜了,當然就有利於產品在進口國的銷售了。同樣,人民幣升值,華人到南韓泰國等旅遊國的消費水平提高了,就相當於南韓泰國賣給中國的旅遊產品便宜了。

  • 4 # 奔飛者

    中這個要分兩方面講,下面以中國人民幣與國際通用貨幣美金為例開講。

    一、對外,人民幣貶值對應的就是匯率值變高。固定金額的人民幣換算美金,人民幣越貶值,對美金的匯率就越高,換算為的美金金額就越小。對於境外採購者來講。是一種變相的降價,會刺激到購買者的購買力度。那麼對於我們來講,就是有利於出口。

    二,對內,我們在給國外客戶報價的時候已經選定了一個固定的美金匯率給國外客戶報了美金價格。但是國外客戶付款一直到我們收到外幣並結匯,是有一個時間間隔的,在此期間,人民幣貶值,同樣的美金,我們可以兌換到更多的人民幣,但是我們國內的貨幣是不存在價值變動的(特別特殊情況除外)也就是說,我們的成本一直是以人民幣來計算的,是固定的。我們的收入金額增大了,但是付出金額不變,很明顯我們的利潤增高了,那麼在我們人民幣貶值的過程中,外貿相關行業的人就會抓住機會,儘快促單,成單,這也是一種變相的有利於出口。

    個人見解,旨在學習,見笑見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迪除了燈和quattro之外,還有什麼技術是拿的出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