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明華書解周易
-
2 # 景行書苑
題主提到要進行鐵線篆的臨摹學習,我覺得要區別題主對學習的程度有所區別。
鐵線篆是小篆的一種。由秦代《泰山刻石》、《琅琊臺刻石》等玉筯書風中脫出。用筆圓活,細硬似鐵,劃一首尾如線,故名。後世稱唐代李陽冰的篆書為“鐵線篆。”鐵線篆和玉箸篆是有區別的,二者的區別在於前者用筆剛勁如鐵,筆畫都纖細如線,後者筆畫均勻圓潤,左右對稱,猶如兩根筷子,故名。
根據上述定義,結合我所瞭解的經典法帖,作為鐵線篆學習的範本主要有《嶧山刻石》和李陽冰的《謙卦碑》。相對來說,《謙卦碑》線條更細一些。
有了上述分析,怎樣開始鐵線篆的臨摹學習呢?我覺得應該區別學習者的書法學習水平。一直以來,書法藝術的學習多是從楷書入手,這樣的學習者考慮臨寫鐵線篆自然是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具備了一定的書法專業水平。但隨著書法藝術的發展,各類專業書法院校對書法學習體系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對書法學習的入門可謂異彩紛呈。我秉承老師的教學理念,主張從篆書入手。這樣就會遇到一入手,就接觸到鐵線篆的問題。
相對於有一定書法專業水平和初入手學習書法的朋友,我分別做一下說明。
初學書法,從篆書入手的朋友,可以選擇《嶧山刻石》開始臨摹學習。我在老師工作室學習,從篆書入手,最先選擇的入門字帖就是《嶧山刻石》。
百度百科介紹《嶧山刻石》為:
嶧山刻石又稱元摹嶧山秦篆碑。原立於鄒縣城縣衙大堂,民國初年移入孟廟致敬門內,1973年移入啟聖殿內儲存,現存於鄒城博物館。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二十八年東行郡縣,上鄒繹山,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遂有此碑。
《嶧山刻石》最初我李斯所書,應該是“玉箸篆”一類。現在看到的是摹本後刻,線條更細,更為圓潤流暢,才歸於鐵線篆一類。近來因為其相對技法簡單,被稱為“書法學習的起點”,更多的人選擇從此入手。
從其他字型入手學習,有一定書法基礎,學習鐵線篆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入手,可以由李陽冰篆書開始。因為李陽冰篆書更接近當前的鐵線篆審美觀,從李陽冰以《謙卦碑》為代表的碑帖入手,可以更快的進入鐵線篆的書法體系。
當然,先從《嶧山刻石》入手,可能更容易瞭解篆書的基本筆法和結字特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注意提按可以更好的把握李陽冰篆書的特點,也是不錯的方法。
-
3 # 止山鐵線篆鐵妹子
鐵線篆自玉箸篆演化而來,具有“纖仞似鐵、圓轉如線”的特點,因兼具鐵絲一般的剛硬,又如線一般婉轉,名為鐵線。實屬小篆中最為特殊的一種字型。
錢線篆由玉箸篆發展而來,具備其結構嚴謹、佈局勻稱的特點,其在歷代文人墨客的筆下風格、特點逐漸成熟。
比之玉箸篆,其圓中求方、柔中帶剛,更偏向剛。李陽冰則是鐵線篆走向成熟的極大推動者,因而他所書的《謙卦碑》歷來被奉為鐵線篆中的經典,乃傳世不朽之作。
《謙卦碑》筆畫纖細但韌性如簧,轉筆圓潤婉轉似線,可謂鐵線篆精中之精!
而它的作者李陽冰是唐代最偉大的書法家之一,尤以篆書著稱。鐵線篆更是被他詮釋的出神入化。他的作品都有“勁利豪爽,風行而集”的特點。
除《謙卦碑》外,古代蒙學之物《千學文》也是陽冰一大經典之作,書友也可找來臨摹。
止山將《千字文》中的每個字都製作成精華影片,再輔以專用的止山《千字文》字帖。
避免了初學者看錯、寫錯、練錯的問題,感興趣的書友可以戳止山鐵線篆主頁觀看小影片。
-
4 # 撼鳴陸嘉嘴
我覺得鐵線篆臨摹範本最好的是唐朝具有最高成就的李陽冰的《千字文》,這是因為:其所表現的字型結構細膩、勻稱流暢,剛柔並濟,抑揚頓挫之豪放,既有高山流水之感覺,又具形態蜿蜒之秀美。
回覆列表
我學篆書已有三年,個人認為學習鐵線篆最好的範本屬《嶧山碑》。《嶧山碑》被譽為中國書法藝術的原點。學書者不可不學法帖。
《嶧山碑》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東巡時所刻,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塊,內容是歌頌秦始皇統一天下,廢分封,立郡縣的功績。嶧山又名東山,與泰山南北對峙,孟子所稱“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東山即指嶧山。原石為北魏太武帝推毀,今已不存
鄒城嶧山立下的刻石,即後世所稱《嶧山刻石》,是現存最早的秦篆刻石。
《嶧山刻石》為秦相李斯撰文並書。《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公元前219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曾與魯諸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祭山川之事”,說明秦始皇曾上嶧山(今山東省濟寧鄒城境內)立《嶧山刻石》;後又上泰山,立《泰山刻石》;再東行至琅琊(今山東膠南縣西南),立《琅琊臺刻石》,其內容皆為歌頌他立國的功德,《嶧山刻石》是他的第一個刻石頌揚其廢封建立郡縣的功績。
其形式皆為四言韻文,字跡橫平豎直,布白整齊,筆畫挺勻剛健,風格端莊嚴謹,一絲不苟,字的結構上緊下松,垂腳拉長,有居高臨下的儼然之態,似乎讀者須仰視而觀。在章法上行列整齊,規矩和諧,整齊化一、從容儼然、強健有力的藝術風範與當時秦王朝的時代精神是相統一的。這些刻文,對後世碑刻銘文書法都有一定的影響。
其次是可學唐代李陽冰篆書,其代表作有號稱“縉雲三絕”的《孔子廟記》《城隍廟記》《忘歸臺銘》和《三墳記》《棲先塋記》《謙卦碑》等,其中《城隍廟記》最為著名。《城隍廟記》全稱《縉雲縣城隍廟記》,唐乾元二年(759)立,共8行,每行16字,原石久佚,現存為宋代宣和五年重摹之石,在浙江縉雲本廟。此碑點畫瘦硬有力,與陽冰其他碑刻相去較多,然神采飛動,實出李斯。《城隍廟記》筆法圓勁婉通,線形規整,作為小篆的初學,極易人手。另外線上條的力度控制訓練上,學習此碑也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