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生講電影
-
2 # 談影視話情感
看完了《看不見的客人》,這懸疑果然高。
那麼到底誰是看不見的客人,我認為是那個男孩的媽媽所扮演的律師吧,那張敷在臉上的“假臉”,那個假髮,那些言辭,完美地騙過了殺手。
大家認為是誰呢
-
3 # 蝦娛
深思電影片名,發覺是個有趣的事情。我認為這個電影名不是簡單的述說了一個層面的事情。最後劇情結束單從密室殺人來看,根本沒有所謂的第三者介入,即看不見的“客人”。那從受害者母親扮演律師上男主門,作為一名偽裝者“客人”,帶有釣出真實案情的使命,這個目的是男主開始沒有發現沒有察覺的,我也可以認為男主母親是“看不見”的客人。
該西班牙影片於今年1月國外上映,有關影片的資訊推薦大家前往時光網,以及百度查詢瞭解,這裡我就從一個觀眾的角度和大家一起分享這個「看不見的客人」在哪裡?
在講述曲折卻不離奇的N轉情節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下各位主角的出場:
男主,我們姑且稱其為D先生,這一臉惺忪加上正義的面相,“毋庸置疑”,這是受害者畫像,然而……
女主,我們姑且稱其為G女士,這一臉莊重嚴肅,“毋庸置疑”,這是正直的律師畫像,然而……
女主,我們姑且稱其為V女士,這一臉無奈加上些許的緊張,“毋庸置疑”,這是同謀者畫像,然而……
男主,我們姑且稱其為G先生,這一臉和藹慈祥加上矯健有力的面相,“毋庸置疑”,這是援助者的畫像,然而……
一轉
竟然來到了他家!
D先生和V女士的車禍(謀害)物件竟然=援助修車人家的兒子!
二轉
V女士利用受害者的錢包,透過自己丈夫B先生的銀行轉賬工具,偽造了受害者“盜取”自己所供職銀行(也即B先生所在銀行,太巧合了,不是嗎?)的錢。為了安排這樣一個轉折,在前情介紹B先生的時候,就給了他的銀行轉賬工具一個特寫——
三轉
真相往往伴隨著「兇相」,當喪子之痛和愛妻病重的折磨摧殘著這位可憐的父親的時候,G先生走上了艱辛的真相探求之旅,這其中有謊言,有決絕,從他的視角,我們又看到了故事的不同的一面。
四轉
影片精彩之處就在於當我們以為“哦,事情是這樣啊”的時候,又扔過來一個深水炸彈,比如——
新的故事線就此展開,隨著D先生對事發細節描述的越細緻,對他不利的證據也將會暴露的更多。或者……他說的仍然是謊言,畢竟這個人已經在劇中顯得越來越不可行、沉不住腳了,不是嗎?所以,自然會有一個角色來協助導演編劇向觀眾傳達意思——
在這一段,我們會發現,“哦,原來G先生真的因惡生惡了”,事實又的確是否如此呢?
五轉
影片到這裡就可以了?幾段真相與謊言的穿插?合乎情理的案件推演?NONONO,遠遠不夠
D先生在不坦露自己的窮兇極惡之前,影片是不會達到高潮的。所以當到這裡,D先生明知受害人未死亡,卻依然“受形勢所迫”將這個年輕人所在的車子沉入水底的時候,觀眾會自然而然跟隨BGM,和G女士一起憤怒起來。
六轉
沒錯,還得在轉轉,光讓觀眾憤恨或迷惑還不夠,還得把水再攪渾一點兒——
一句「或許」+「如果」,把劇情推向了有一個可能的真相!一個真正揭露D先生有多邪惡的真相。
七轉
是不是有點暈啦?這時候已經發現G女士作為一個律師是很稱職的了,但是不再來點兒殺手鐧,導演編劇似乎覺得還不夠味兒——
這裡,G女士揭露了G先生的存在,揭露了他所做的一切,為的是什麼?因為剛才的前一轉裡所有的“真相”描述都是G女士的口吻,只要D先生一口否認,在尚無證據的前提條件下,是不能板上釘釘的。所以G女士這樣給了一個餌,再次從心理上誘導D先生去自我揣摩,還不忘加上一鞭——
是不是都不敢相信了?!怎麼這還能有假呀?到底什麼才是真的呀?對呀,就像我一開始說的,這可能不是一部燒腦劇(因為一開始就沒有讓觀眾產生懷疑),但卻很曲折離奇(過程和結局像流星一樣直接砸向心坎)。一切只為了這三個字——
所以回到之前對4位主角的描述,我們可以發現
受害者D,其實是,謀害者
正直的律師,其實是,偽裝者(受害者的母親)
同謀者V,其實是,打醬油的(又一個被D謀殺的)
援助者,其實,在整個過程都得不到救助,最後只能設計自救(受害者的父親)
在輾轉反側之後,我們繼續來抓抓影片前後有哪些小細節
細節一
「以為」這個詞用得好,一般作為口頭禪,用慣了的詞兒在編劇這裡往往更有深意。這裡的「以為」很容易讓我想到那個很繞口的書名,《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第一次接觸是師弟買了這本書@Lin)。所以正因為對這個習以為常的口頭禪未加在意,才錯過了一次懷疑的機會,懷疑早到的理由,懷疑資訊不互通的情況下被掉包的可能性。
細節二
這裡的構圖很巧妙,我們先不論屋內的擺設的確很商務風,是一個成功的企業人應有的室內裝飾設計,僅從這裡畫面的正中央——「倒數第二層樓的右數第二扇窗戶」,這個在後面成為第N個轉折點。此外這句強硬的「我需要所有細節」,好比一場戰役的戰鼓,敲響了G女士的宣戰,FLAG就此立住了!
細節三
巧妙的運用了影片時間,180分鐘在這裡有多層含義——
(1)影片的時間
(2)表面上警方提請立即逮捕D先生的時間
(3)實際上,是真正的G律師來這裡的時間
其實偷樑換柱的情節設計在很多劇情裡會被用到,不過其他地方往往是觀眾知情的,而這裡……需要矇蔽的恰恰就是觀眾。[在此推薦我最喜歡的罪案類美劇《White Collar(貓鼠遊戲)》,看Neal如何上演各種偷樑換柱]細節四
V女士剛說車禍原因是撞上了鹿,而現在又說是從鹿身上沾了血,其實從她的角度完全沒錯,只是這個鹿需要替換為G夫婦的兒子。但在G先生這個角度看來,不免疑惑——撞到了,然後在車裡的人是怎麼碰到了鹿血的?難道這個“開書店”的弱女子不是與鹿擦肩而過,而是撞死了鹿,並搬運了鹿,才沾染上?然而往往,這樣的心理活動,在普通的現實生活裡只是一瞬,若非足夠的疑點(譬如發生了一系列巧合後G先生回憶起這個細節的懷疑)是不會當場就反覆推敲的。
細節五
經常駕駛的人應該會知道,作為駕駛員,後視鏡以及座椅的調整一般是固定的,畢竟要符合自己的身高和視野習慣,而在這裡,明明是自己的車,上車駛離的時候還需要重新調整後視鏡以及座椅位置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這車非本人的,或者前一次的駕駛非本人。所以也難怪G先生在看到這一幕後,會露出很詫異的表情——細節六
在這裡,G女士接聽完F律師的電話後,有3秒的停頓時間在操作手機,那麼問題來了,這段沒有對白只有動作的3秒戲份,說明了什麼?在後文會揭曉——
G女士用3秒的時間操作關閉了D先生的手機,避免F律師在中途來干擾她對真相的盤問。當然這也從側面反映了G女士的臨場應變,也解答了在轉述F律師的話給D先生時候的違和——明明應該是需要全情訊息彙報,何以轉述成了萬事皆安。
細節七
因為,這不是他第一次看到這個打火機,相對應的,在前情處亦有過這個打火機的特寫,是以G先生的視角拍攝的——細節八
我們都知道特寫總是預示著什麼。這裡的一處細節自然不容放過,只是放下了鋼筆,何以要有一幕特寫?後文會揭曉答案——
因為這支鋼筆裡安裝了竊聽器
所有的細節都是為影片服務的,都是為罪案的揭曉服務的,正如G女士對D先生的那句回答:
最後我們來解答下影片的片名——『看不見的客人』
誰才是這個看不見的客人?D先生口中的罪犯?G女士?對此我是這麼理解的:看不見的客人可能是多重含義,既指其中一個,亦可能是全部——
1.看不見的證人
劇中其實有很多「口述中的人物」,這個不存在的證人就是其一,雖然“他”在故事情節中貫穿始終,甚至讓D先生懷疑到確有其人,對號入座,但其實,越是虛虛實實的人物,越有可能是不存在的。G女士抓住了這個心理漏洞,完美的構築了這個「看不見的客人」。
在D先生的描述裡,這個他能想到的「突然出現的證人」就是車禍發生後,路上偶遇的這個過客。
2.看不見的罪犯
在D先生的描述裡,罪案發生的前提是有個勒索犯安排了謀害V女士的場所,這個離家300公里的地方,不過勒索犯是誰?是上述的目擊者?還是誰?其實影片從頭到尾都沒有明確揭露這個罪犯的身份,即便D先生在被G女士的案件推理誤導後,謊言出的“真相”——
然而勒索犯其實並不存在……
3.看不見的訊息人
4.看不見的律師
作為影片的最出彩之處,莫過於G女士的化妝術——
這麼一看,再加上我們熟知了故事結局,會恍然大悟“哦,原來真的很像”,可在劇中的時候,為何一點兒沒有自覺,一點不曾懷疑G女士的雙重身份?所以,雖然在句末,真正的G律師出場了,但是在此給G女士一個「看不見的律師」桂冠,是合乎情理的。
其實同樣的手法,在英劇《神探夏洛克》的S04中亦是表現的淋漓盡致,Sherlock的妹妹Eurus在同一集中先後扮演了3個角色,每次出場都未意識到是同一個人——
其次是G女士多次表達出來的雙關——
影片一開始就有一個定性的FLAG
的確,無論是從資料的蒐集、化妝術、話術、案件設計等等方面,D先生都是被G女士牽著鼻子走的。
在漸漸引出真相的時候,又用一句雙關語施壓——
這裡表面上是讓D先生以為為了幫助他脫罪而獲取的必要資訊,然而事實上,是為了定罪在獲取必要資訊。
最後在得知自己兒子的死亡真相的時候,真情流露,在這樣的環境下,能夠雙關的本色演出,即從一個律師的角度表達了對D先生的評判,亦從一個母親的角度強烈地表達了憤慨——
同樣,D先生的謊言也是包裹的裡外三層,而影片在每個“謊言”之處用很奇妙的手法標記了下——一頭鹿
(1)車禍發生的時候
到底車禍的發生有無鹿竄出?不得而知。
(2)沉車的時候
D先生聽到的樹枝折斷來自動物,還是懷疑的目擊者?不得而知。
整部影片可以說是一個真相,多種謊言堆砌而成,此外,相信我,即便劇透了這麼多內容,我還只是從一個簡單的切入口剖析了下,更多的細節和真相等待挖掘,影片最後的5分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