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甲申十七年
-
2 # 記錄歷史人生
中國國民不是不知道開電報,鐵路,輪船,開礦能夠賺取大量財富,然而國家的主權不完整,我們不能夠完全的做主,雖然與國家有益處,但是有還不如沒有。
-
3 # Y榮光
字面意思:華人不是不知道電報、鐵路、輪船、開礦是一件有利的事情。但是這些企業都是外華人的,用華人的資源給外華人賺錢。
其實這體現奕訢狹隘的觀點。外國企業來中國不賺錢,人家來中國幹什麼?現代中國不也招商引資,吸引外商來華投資嗎?並且政府努力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外資賺到錢。奕訢應該看到的是外國企業來華投資,帶來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並以此培養自己的民族企業。所以只要外華人遵守中國法律,中國是歡迎外國企業來中國做生意的。
-
4 # 龍行天下走虎步
光緒六年三月二十五日,恭親王奕欣對來訪的英國的公使阿禮國說:“華人非不知電報、鐵路、輪船、開礦之利,然主權不能自操,與中國無益,雖有不若無也”。
這個意思是說,中國不是不知道電報、鐵路啥的有好處,這些工業雖然開在中國可是卻不歸中國管,賺錢也不是中國的,所以開還不如不開。
“鬼子六”說的也不無道理。當時的情況和現在的情況還是有區別的,大清朝的外企屬於完全的產權,甚至稅收都不交給中國。說白了就是中國提供資源提供勞動力,不光得買他的東西還得不到任何收入,這樣得買賣誰會做?“雖有不若無也”。
恭親王奕欣是洋務派得領袖,他支援洋務運動,興辦軍事工業,興辦民辦工業,也造成了中國近代工業得起步。
但是,奕欣又主張削弱地方勢力,引起湘淮勢力的不滿。奕欣隨著慈禧的重視,地位高升和聲名鵲起,同時也引起了慈禧的不安。於是慈禧太后利用一切機會對他進行打擊,使奕欣一直浮浮沉沉。
-
5 # 經典守望者
這句話的意思是並非是華人不懂得電報、鐵路、輪船、開礦可以獲得莫大的利益,只是由於這些主權的缺失,造成了中國政府有心無力,雖有若無。這的確是近代中國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近代以來無論官民,所能夠自我控制的企業不過是麵粉、紡織、菸草等行業。電報、鐵路、輪船、開礦這類行業由於西方列強憑藉著條約的力量擴散,使得在這些行業裡面成為了壟斷者。所以,近代以來的電報、鐵路、輪船、開礦等行業要不是和洋人合辦,要麼是任由洋人控股,要麼是由洋人進駐核心部分。總而言之,就是這些行業內必須有外華人的身影,中國能夠獲得的利益其實有限。
恭親王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開始在政壇上站穩腳跟的。但是中國的大門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就已經被開啟,權力已經被分散。堂堂主權國家的總稅務司竟然是由外華人赫德(後改名赫鷺賓)擔任,足見國家在經濟領域實際上已無實權。一舉一動都要受到監視和掣肘的話,是根本無法在這些行業中獲得實際的利益,到頭來很有可能是為別人做了嫁衣。
-
6 # 龍潭初識
這句話要從兩方面看,一是知道工業的好處,當時列強在旁虎視眈眈,沒有辦法自行行事,有和沒有沒什麼不同。二是要想把握髮展,必須從根本上奪回發展的主動權。
回覆列表
字面意思:華人不是不知道電報、鐵路、輪船、開礦給國家帶來的好處。但因為這些國有專案都不屬於大清國,做出來的好處都被外華人拿走了,所以還不如沒有。
這就是大清國已經是半殖民地了,任何有關國本的工程都被外華人拿走,施工是他們,獲利是他們,沒大清國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