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霞育兒說

    缺少母愛,情況嚴重自閉

    小麗事業做的很成功,後來生孩子時,忙工作忙孩子,又碰巧父親生病住院。雖然家人都會幫忙,小麗依然忙的照顧不了孩子,面對孩子時,也沒辦法調理好自己的情緒。這樣的情況持續一年後,直到父親康復。可是小麗卻發現孩子很不正常,比別家小朋友不愛說話,很膽怯。後來帶孩子去看醫生,說孩子有輕度的自閉症,需要好好陪伴治療。

    我家大寶帶到兩歲

    大寶兩歲的樣子,我和先生吵架,獨自回了廣州工作。後來孩子隨我回了廣州,我父親幫忙照顧。當時工作是挺順利的,就是孩子經常生病,最嚴重一次肺炎嚴重住院,當時忙工作很少關心孩子的事,也很少關心孩子內心的成長。二寶就是全職帶的,現在5歲多,身體也一直很好。

    寶媽擔心孩子有問題送早教

    小麗是我鄰居,三歲前孩子是奶奶在帶,雖然住在一起,可是小麗還是發現孩子比較內向,不愛出去玩。後來就自己帶,還給孩子報了一萬多的早就班,她說效果挺好,至少孩子開朗很多,很愛笑,見了人就會主動打招呼。

    送去託管的好處

    我身邊很多朋友,因為忙工作,孩子兩歲半的樣子就會送託管,他們說孩子適應能力很強。而且裡面很多小朋友玩反而很開心。其實託管應該更適合孩子養成各種好習慣。我家二寶上了幼兒園後,自己吃飯,穿衣等很好好習慣都是上幼兒園學會的。我看過一本書,《跟德國媽媽學育兒》這本書裡說,德國的小朋友,一歲半就上幼兒園了。

    如果孩子適應能力強,動手能力強,可以帶孩子上託管體驗一下。個人感覺上託管有利於孩子養成很多好習慣。送託管的孩子一定要注意,下班後的時間,多陪下孩子,親子故事,多做遊戲,大家一起都分享一下白天都發生了什麼有趣事。一定要用心關注孩子。週末也要用心陪伴孩子。

    寶媽自己的帶的好處

    寶媽很不容易,非常不容易。一個人忙家務還要用心帶孩子,大一點還要引導學知識。所以寶媽很不容易。寶媽很愛孩子,給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時候,難免會寵孩子,怕孩子吃不消。印象中我家孩子三歲前很少自己吃飯,每次我都是嫌他慢,快速搞定。就是沒耐心等他,這是寶媽們的大忌。我家孩子沒有上託管,自己就辛苦帶。每天爬山做飯學東西,過的也相當充實,孩子的童年是滿滿的幸福和回憶。二寶一直性格很自信開朗,喜歡交朋友,身體健康內心也很健康的那種。

    所以的選擇都有兩面性,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送託管就多陪伴孩子。自己帶孩子就多學育兒知識,用心引導孩子。

    我是王書霞,Sunny愛學習的全職寶媽,如有別字,請多多包容。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也只能供我們參考。 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 努力像Sunny,溫暖每個人;傳遞正能量,關愛每個孩子。

  • 2 # 嫻聊成長

    我家倆娃,1個是2歲上的幼兒園,1個是1歲1個月去的托育班。

    其實,當時送也不是因為認為託管班好,而是沒人看孩子,送的時候也是各種忐忑。特別是兒子,去的時候剛會走路,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說話。但去到集體後,孩子變化非常大,女兒挑食的習慣也改了,身體也好了。

    但身邊也有早早送去的,孩子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粘人、比如打人罵人等等。

    仔細研究了下,到底如何選,需要進行以下幾點考慮:

    哪種孩子適合早點去:

    1、家裡太寵了,各種習慣養成困難

    老人帶孩子吃飯、作息和規矩上容易出問題,而且語言和遊戲的交流不足,不利於孩子的品格養成和大腦發育。

    2歲左右養成的壞習慣,去幼兒園改是比較難的,早點去孩子們看著其他人跟著學習,反而不挑食、作息好。

    2、孩子性格開朗,安全感足

    如果孩子安全感足,1歲左右就能開出來,在陌生環境適應力是比較強的。這樣的孩子,是比較適合加入集體環境的,在團體中,他們能更快的學習吸收,家長也能勞逸結合,更高質量的陪伴。

    3、如果自己看,犧牲的比較多

    當媽媽後,不少人都有過辭職看孩子或者自己開幼兒園的想法,主要是工作和孩子的問題不好平衡,孩子交給外界又不能放心。

    可是辭職,犧牲的事業、收入等會給自己和家庭帶來壓力,這時候送去機構會比找保姆更合適。

    同樣的支出,託管班水平遠高於保姆。

    集體看護的安全度一般高於個人。

    孩子在集體中,情緒、習慣的培養更容易。自己看要注意什麼?

    1、不把孩子當一切

    不少媽媽會發現,自己帶孩子一陣子可以,長時間就會有壓力。

    所以,自己帶孩子,還要有自己的生活,不要把孩子當作生活的一切。

    這樣壓力有出口,情緒有流動,孩子才更好。

    2、給養育定目標

    孩子總是要長大的,一般陪伴到3歲前後,孩子就有社交需求,去上幼兒園了。

    自己帶孩子,什麼時候達到什麼樣子,要有目標,但不強求,多示範多引導,耐心等。

    3、多帶孩子社交

    多到外面去交同齡小夥伴,孩子學會適應環境,與人交往,再去幼兒園分離焦慮和獨立能力都會很贊。

    取長補短

    自己帶和送託管,各有利弊,梳理 一下,寶媽們可以取長補短。

    自己帶:

    一對一引導,大腦促進更多

    安全感更充足

    情緒容易不穩(大人孩子)

    接觸外界少,社交鍛鍊不足

    容易過於精細,自由不夠

    託管班

    同齡交流,更利於語言發育

    課程系統,鍛鍊均衡

    夥伴式學習

    參差不齊,要仔細考察,平時多關注

    剛去會分離焦慮,孩子粘人,需要更多關注

  • 3 # 沐沐媽愛分享

    你好,這個沒有好不好的選擇,只有適不適合當前你家庭的現狀。

    不管母親全職在家,請保姆阿姨,交給老人,還是送幼兒園都是艱難且重大的決定,必須根據家裡的實際情況和孩子的個性來判斷,包括能否信任保姆,老人的身體狀況,幼兒園的條件,母親是否有足夠的耐心全職,孩子的年齡、性格、早期的安全感培養,等等等等。

    每一種帶孩子的形式都會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期望值不要過高,抓大放小是不變的宗旨。

    一些建議

    好的幼兒園,若能被孩子接受,讓家長放心,沒有傳說中那麼可怕;

    不管孩子給誰帶都會各有利弊,能兩相結合更理想(比如半天幼兒園半天老人帶;三天幼兒園兩天保姆帶;父/母和老人一起互相幫著帶);

    不管誰主帶,父母對孩子的養育和關懷都責無旁貸,絲毫不能鬆懈,儘量做到對孩子的情感需求細緻入微地體察並及時迴應。家庭環境對孩子發育發展影響最大,遠大於上不上幼兒園的影響;

    不要輕信專家,不要輕信研究結果,不要輕信generalization, 相信對孩子的觀察,相信自己作父母的直覺。

    ---

    但若家庭條件所限,必須送託,只要幼兒園夠好,家庭關係融洽,家長細心,能夠在入園後依然對孩子充滿關愛或者更加關愛,而且孩子表現良好,過渡期順利,能夠在集體生活中放鬆,研究證據顯示這樣完全可能有益無害。即使在幼兒園難免沾染壞習慣,就像跟著老人或保姆也會受影響一樣,家長千萬不能持一種消極的態度,聽之任之,萬萬不要忘了,你對孩子的影響力任何其他人都比不了!

    幼兒園對孩子成長真正的危險在於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家長鬆了一口氣,以為從此可以找回自己的生活(返回職場,忙於社交等等),對孩子的觀察與敏感度大大降低。

    現實是,有了孩子以後我們的生活就永遠地被改變了,不管變好還是變壞,都沒可能把責任與小傢伙對你的依戀拋之腦後,所以千萬不要幻想送進幼兒園或者送進學校就“解放”了。可以這樣與人調侃,但是內心保持對孩子的密切關注,注意提高互動質量,才是對孩子最好的。

    ---

  • 4 # 平安健康是福a

    是自己帶孩子,教孩子比較好。不要把教育孩子的問題全都交給外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生活規律要從小培養。

  • 5 # 一隻小小吉

    你要看到孩子所表露出來的行為和言語,透過這些看到孩子真正所需。然後做出有效方式的溝通,堅持三個月,比託管還有效!

  • 6 # 張_飛

    我用自身的經歷告訴你,如果條件允許,能自己帶就自己帶!其中的原因我也就不一一贅述了,相信專業人士能夠給出很好的答案!

  • 7 # 碗兒

    孩子在12歲以前都是一個依賴期 建立和培養良好的親自感情和習慣品格的轉換

    所以孩子自己帶比較好

  • 8 # 紫嫣媽媽的日常

    我覺得還是自己帶好,孩子太小了去了託管,孩子肯定會不適應,本應跟父母相處的日子,卻離開了父母,孩子心靈上會有很大傷害

  • 9 # 老胖虎食堂

    首先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孩子的習慣也跟隨家長的,你大大咧咧,髒兮兮的孩子也一樣,五大三粗,亂七八糟,你要是溫文爾雅的人,孩子也會和你一樣知書達理,所以家長的品行,80%影響到孩子習慣養成,然後選幼兒園建議詢問幼兒園教學內容,如果只是純玩的幼兒園,我覺得沒必要選擇,雖說教育局現在不讓幼兒園教孩子學習文化知識,但是也出現了一種問題,幼兒園不教,家長就自己帶孩子去報班,各種語言,書寫,藝術,計算,運動的班,也不知道孩子需要什麼就胡亂報,最後搞的孩子每天都要去上興趣班,家長還得時時刻刻的去陪著,所以選幼兒園儘量選擇可以教授孩子基礎知識的幼兒園,我女兒上的幼兒園是以弟子規教學的,幼兒園三年學習一本弟子規,知事懂事,幼兒園裡還會教簡單數學和拼音,古詩朗誦,中班開始學習古詩72首,目前能背40多首了!

  • 10 # 石亞男karen

    孩子零到三歲是屬於一個黃金階段,他在在這個階段當中會出現很多敏感期,嗯,差不多一生當中60%的敏感肌都在領導三歲,如果孩子的語言,社交運動。專注這一塊兒沒有養好的話,最好建議自己帶會比較好一些,每個敏感期的時間很短,一旦錯過就不會再有,所以說我們可以抓住孩子,現在小月齡多少可以多培養一些。智慧上面的發展為他之後上託班和幼兒園也做鋪墊。如果現在孩子各方面還沒有養成的話,你把他放在託一所的話會增加孩子的一個分離焦慮。對孩子也是一種非常大的傷害。但凡有時間的話最好多陪陪她。

  • 11 # 我和娃的那些事兒

    大寶同班同學送去了晚託班,我是自己管。問了很多寶媽的意見,說說他們的優劣勢,可以參考:

    1.經濟帳。

    我們這邊的晚託班的收費是一學期6k+,主要管作業,做完作業加刷題,每週還有背誦兩首古詩,一直託管到晚上七點。放學時間一般是下午三點十分,我全職,接娃回來輔導作業半小時基本能解決問題,但是二娃回來,老大就放養了,區別在於家長自己能否保證孩子作業完成以後的時間利用率。

    2.自律性。

    三年級以後,孩子學習習慣基本能定型。一年級到三年級之間學習習慣養成就很重要。這個晚託班也能養成,就是萬一孩子脫離晚託班能否自己主動學習。這是需要考慮的,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3.學習上的小毛病。

    這是我自己在輔導過程中,會發現孩子的一些學習上的小毛病,比如寫著寫著脾氣上來就亂塗亂畫。背誦古詩敷衍了事之類的。都可以立即糾正。但是晚託班,就是去接回來,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只能孩子自己發現自己解決了。當然晚託班很多小朋友一起學習氛圍更好一些。

    另外,同班那個晚託的小朋友學習很優秀,基礎課本知識很牢固。我家這個最近一個學期結束了才能自己獨立完成作業習慣已經養好。家長送晚託班很大部分原因是自己可以不用管,但是隻是除了書面作業不用管而已,口頭作業還是要監督的。選擇晚託班要仔細詢問晚託班到底包含哪些內容。

  • 12 # 祥瑞同學

    我是江西撫州兩個小孩的寶媽,生下來一直都是我一個人帶。我看裡面有很多朋友都說有那個條件可以送到託管或者請人,我自己的想法就是。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帶,雖然小孩子,有時候會很鬧,很煩。很累,不過既然都當了爸爸媽媽。就必須要體驗一下孩子的成長和調皮,因為我們陪孩子的時間真的很短也就那幾年時間,孩子學坐學爬學走路學說話也就那麼幾年時間很快就長大了,你會發現你會有很大的成就感。而且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我還是建議自己帶比較好。

  • 13 # 執筆畫顏卿

    答:一般是自己帶更好些,但是一般很少會有雙職工家庭,畢竟要給孩子更好的學習環境不,就只能委屈陪伴他們的時間去努力。而且很多媽媽對自己的孩子,都會呈現一種包容的態度,讓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這些行為可能導致一些不好的事情發生,所以還是送去專門的託管機構來幫忙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會更好一些。如果是怕孩子不習慣,或者是怕孩子跟自己的關係會疏遠,就可以選擇像貝爾安親這樣會不定時舉行親子關係的託管機構。當然,岳陽市岳陽樓區東方紅小學校區除了會有專門的方法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外,還比較重視孩子的作業輔導,特意引進了當下受孩子喜歡的雙師課程,每天就帶著孩子一起看看動畫、玩一玩遊戲就行,簡單到位,孩子又容易懂,這樣的方式才更適合託管孩子嘛。

  • 14 # 一樹梅家長教練

    自己帶好。

    第一,託管班他不可能管你一個孩子。特別是年齡越小的孩子越不好管,託管班的老師沒有這個耐心。並且現在的託管班整體素質參差不齊,老師的素質你不能確定。

    第二,年齡越小的孩子是培養他良好習慣及健康心態的最佳啟蒙時期。父母才是他最好的引導者和陪伴者。父母才是最瞭解自己的孩子的,才會從內心的去用心的培養孩子。

  • 15 # 僮媽的生活

    首先要先清楚一個事情,孩子在小的時候,習慣養成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學習的內驅力在這個階段是逐漸養成的,由誰來帶先要明確:

    1、自己帶,是不是能養成比較好的習慣,自己能不能堅持,如果能,那麼自己帶最好;

    2、自己帶,還要考慮,自己有沒有時間,如果不是自己親自帶,而是丟給老人,那麼還是建議去託管;

    3、我家小孩也在2歲的時候,去了小小班,主要是我也是因為他的生活習慣養成不好,老人帶小孩總是看電視,所以送去了學校,這樣我下班能帶她,相對來說更好一點;

    4、針對你自己的情況,兩者比較一下;

  • 16 # 尊尊詩詩媽媽幸福生活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自己帶比較好,可以這麼說吧,我現在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我是個不稱職的媽媽,我的大女兒在出生四十天的時候由於我們自己做生意比較忙,我丟下了她給我母親,自己去店裡幫忙生意上的事了,現在大女兒六歲了,跟我一點兒都不親,性格也是,脾氣不太好,都是老人帶大嬌生慣養導致的,要想孩子有一個好的性格,好的教養,素質,必須有人去引導她,教育她,只有自己的親生爸媽才會百般的呵護,教育,讓她養成良好的習慣,如果過早的送孩子去託管班,老師教育的是好多孩子,不可能跟自己父母一樣單一的管一個,託管班不可能都是好孩子,聽話的孩子,孩子正是學東西的年齡如果過早的送託管班,只會讓她學壞的東西更快一些,所以我覺得還是自己帶的好

  • 17 # 茂哥加油

    父母是孩子一輩子的榜樣和老師,家庭教育遠比學校更有效率達到教育的意義!孩子小更應該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孩子的認知和孩子的情緒問題,父母是最瞭解的!孩子太小送去託兒所,老師看十幾個孩子,無論再怎麼用心,都不會過多關注到你的孩子細微情緒波動,但孩子得不到應有的關注和理解,只會讓孩子萌生逆反心理!這種逆反心理多了,老師就會歸咎在孩子調皮搗蛋等等……長期得不到疏通情緒的時候,小孩子就會真的養成惡作劇的習慣,讓人接受不了,任何託兒所都會去尋找自己的盲點!建議孩子小還不能自己大小便的話,先別急送託兒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上要過年了,今年大家成績單怎樣?過完年準備有什麼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