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學課堂

    《論語》作為一部偉大的儒家思想鉅作,期經典程度不可想象,後無來者不知道,但肯定是我們距今千年最偉大的一部鉅作,期中的蘊含的儒家思想是及其妙不可言的,期中的每一句話都不是用我們簡單的字面寓意解釋的。

    《論語》是結束的語,不是開場白,《論語》是所有經典裡面最難的一部,他是儒家思想的總結,所以只有簡單的幾句話,那幾句話有前言有本文,有一大堆的推論,然後彙集起來就一句話。

    孔子說:朝聞道 夕死可矣,如果我們簡單的理解為,早上聞道,晚上就可以死了,試問誰還要問道,所以這種解釋是錯誤的,朝聞道 夕死可矣,這句話中的“朝 夕”和早晚沒有關係,這裡的“朝 夕”是相對的,指的是“陰 陽”,意思就是你這個時候懂的道理,你就發現你以前有很多錯誤,那這裡的錯誤,你就可以把以前的錯誤“譬如昨日始”然後重新做人,這才叫“朝聞道夕死可矣”,就這麼簡單!

  • 2 # 軒轅居

    不矛盾,一個字多音,多意,是漢子的一大長處,在不同的意境,不同的環境下,他表達的意思不同,從一個側面反應了一個人思想,情緒,以及,喜,怒,哀,樂的細微變化!

  • 3 # 膠東小吏

    要解釋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一下文字學的知識。

    目前已知最早的成體系漢字應該是甲骨文,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文字逐漸成熟完善。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那個時候文字的數量有限,甚至不同的國家文字書寫也不盡相同。語言也差別很大,時至今日方言依然存在。所以,一詞、一字多義。同時,閱讀古文時,還有“通假”和“假借”的說法。

    先談假借,假借產生的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早期文字字數較少,以補造字之不足。人們的認識和宇宙的事物是無窮無盡的,隨著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加深,表達人們認識和宇宙事物的語言辭彙相應的也應十分豐富,但是古時的漢字字數卻是有限的,要表達如此豐富的認識和事物,難免出現字未及創制與創不勝創的困難,古人就不得不借用音同音近的字來記錄,於是產生了假借字,以達到孳乳漢字的作用。

    其二,非有形可象之字創制困難,或借既有之字代之。漢字元號形成最初是象形字,然而象形字對於全面記錄語言來說有它的侷限性,它只能記錄有形可象的詞,記錄不能“畫成其物”的抽象的實詞和只有語法意義或表示某種語氣的虛詞便無能為力了。(導師按,此是傳統看法,為此處論證計,不妨用之。其實,深究許慎之意,“指事”中有一類抽象字之出現,並不比象形字晚,或起碼可以為同時,看其對“文”之說解便可體會)因此這些詞就沒有可以憑靠的字來表達,就只好借用音同音近的字。這也正說明瞭漢字發展過程中存在以音表義的階段。

    至於通假,它的產生則可從以下兩方面來理解:

    其一,形聲字的大量產生。

    甲骨文的形聲字大約佔20%,金文中則佔40%。由於假借廣泛使用,造成了使用相同的字形表示大量不同的辭彙,給人們書寫和閱讀造成一定困難。漢字便走向意音文字,形聲字大量產生。形聲字在春秋時代大量產生,到戰國時代,形聲字就佔了漢字的絕對多數。人們透過在漢字原有字形上加上聲符或形符,造出了大量形聲字,以解決一形多義的矛盾。

    通假字和本字之間的音形關係大體可分為三類:(1)、音同、形近多採用所通假字的聲旁,如“禺”通“愚”,“直”通“值”等;(2)、音近(音不同,但有相同的韻母或聲母)、形近多採用共同聲符,如 “爭”通“靜”,“內”通“納”等;(3)、音同、形不同,如“舟”通“周”,“蚤”通“早”等。(1)、(2)這兩種情況中,通假字和被通假字都有共同的部分——聲符。

    筆者根據錢玄《秦漢帛書簡牘中的通借字》一文中所列的四種情況粗略統計了一下,有共同部分——聲符的關係約佔75%。另外透過對羅福頤先生的《臨沂漢簡通假字表》的粗略統計,這種有共同部分的通假字約佔78%。由此我們可看出通假字產生的原因與形聲字的大量產生有密切關係。正是由於多數通假字與被通假字有共同的部分——聲符,它成為通假字和被通假字之間的紐帶,我們在理解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時,便可以沿著這一線索,根據句子的意義以及前人的注釋,比較容易地確定通假字的具體所指。而且每個時代都有一定的用字規範,通假字的運用也有一定的規範,當時的人應該是比較容易的識別通假字的。只有這樣,通假字才有可能大規模地使用。

    其次,沿襲舊的假借用法。

    語言、文字都是一種社會現象。它的產生和存在都與社會有著不容分割的關係。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但是它要為社會全體成員所共同使用,因此又具有相對的固定性。所以我們現在仍能看懂幾千年前的文章。在造字之初,由於字少假借的用法是很普遍的,甚至約定俗成。儘管後來另造了字,還是有一些“本無其字”的假借法沿襲下來,造成了義同、形異的現象,形成了通假字和被通假字共存的局面。

    形聲字的大幅度增加為通假的運用提供了可能性,沿襲舊的假借法則為通假字的產生提供了動力,在兩種原因的綜合作用下,通假字由此得以長期存在。

    以上部分文字用了繁體,是我大學論文中的內容。

    說了這麼多,迴歸問題,一個漢字在不同的語境,不同的句子中表達不同的意思是漢語的特點之一,也是外華人覺得漢語難學的原因之一,同時也是漢字魅力所在。所以,讀讀古文,與古代先賢聖人進行跨時空的交流,可以追本溯源,讓我們更深刻的認識自己!

  • 4 # 文史專家王鐸

    如今的《論語》,本無正本,所以常常讓人困惑。原本早在秦始皇時代就已失傳於“秦火”。所以說,現代人讀《論語》,值得一看,但別太認真。

  • 5 # 深圳創師記

    友友,明白一點就不難理解了。《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時間、地點、人物皆不同,觀念不同或有發展變化,自然再正常不過。

  • 6 # 寧陽慧哥

    《論語》的核心思想是"仁″和"孝″,但孔子在不同的語境中,針對不同的人,卻有不同的解釋,這是否矛盾呢?

    且以"孝″字為例:

    ①他對孟懿子說孝即是"無違″,也就是不要違背父母的意志——孟懿子是貴族,在這樣的家庭裡所謂的孝即是順從父母。

    ②他對孟武伯(孟懿子的兒子)說"父母唯其疾之憂″——孟武伯是青年公子,沒有供養父母的後顧之憂,所以讓他體會一下"孩子生病時父母的心情,即能知道該如何孝敬父母。

    ④對於學生子夏,則說"色難″——要和顏悅色地對待父母,不要因為事業生活的壓力就甩臉子給父母看。

    類似的對話還有很多,包括對"仁″的解釋——孔子所提倡的孝,體現在各個方面和各個層次,一個共同的思想,就是不僅要從形式上侍奉父母,而且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地尊敬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所以我以為對同一個字有不同的解釋並不矛盾,恰恰說明孔子能夠貫徹因人因時因事而異的"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

  • 7 # 汝州王國成

    談話記錄之書,後捧之經典,後來者將錯就錯吧!現在黃輔軍校的輔字讀音蔣公讀錯後,也教科書也稱認了,就是例字。

  • 8 # 無欲則剛77482541

    不僅僅是《論語》這樣,漢語都是這樣的,比如,“酤”字,有兩義,一個是買酒,另一個是賣酒,兩義截然相反,這樣就得看用在什麼地方了。

  • 9 # 使用者3253102189658

    每個字(詞)都在語境中,言語又都在文字中,讀者可能有不同體會,但語言義不會有太大差異。至幹從哲學史學倫理學等等作概念丶判斷去分析,那完全是另一回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擁有控制他人的夢境的超能力,那這樣的超能力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