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學傳道士

    杜甫這首五言律詩是他在成都第二年所作的著名詩篇之一,歷來為人們所傳誦。當時,詩人在親戚和朋友的幫助下,加上自己的苦心經營,他寓居的浣花草堂基本建成。

    全詩不露喜字,卻又始終充滿喜意。顯然,詩人這種感情的產生絕不是出於一時的衝動,而有其現實基礎。據史書記載,在他寫作此詩的前一年,京畿一帶就有嚴重災荒,“米鬥至七千錢,人相食”。因此,杜甫一聽到雨聲,就感到無限喜悅,這喜悅恰好反映了詩人關心人民疾苦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 2 # 傳媒新銳盧劍利

    本詩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讚美“雨”。為什麼好呢,因為它“知時節”。這裡就是把雨擬人化,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它的確很“好”。

      頷聯進一步表現雨的“好”,其中“潛”、“潤”、“細”等字生動地寫出了雨“好”的特點。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緊接著頸聯從視覺角度描寫雨夜景色。在不太陰沉的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只有船上的燈火是明的。此外,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裡全是黑沉沉的雲,地上也像雲一樣黑。看起來這雨準會下到天亮。這兩句寫出了夜雨的美麗景象,“黑”與“明”相互映襯,不僅點明瞭雲厚雨足,而且給人以強烈的美感。

      尾聯是想象中的雨後情景,緊扣題中的“喜”字寫想象中的雨後之晨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榮滋長起來了。萬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帶雨開放,紅豔欲滴。詩人說: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雜花生樹,一片“紅溼”,一朵朵紅豔豔、沉甸甸,匯成花的海洋。“紅溼”“花重”等字詞的運用,充分說明詩人體物細膩。

      詩人盼望這樣的“好雨”,喜愛這們的“好雨”。所以題目中的那個“喜”字在詩裡雖然沒有露面,但“‘喜’意都從罅縫裡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下起來了,於是一上來就滿心歡喜地叫“好”。第二聯所寫,是詩人聽出來的。詩人傾耳細聽,聽出那雨在春夜裡綿綿密密地下,只為“潤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著覺。由於那雨“潤物細無聲”,聽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門去看。第三聯所寫,是詩人看見的。看見雨意正濃,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後春色滿城的美景。其無限喜悅的心情,表現得十分生動。中唐詩人李約有一首《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和那些朱門裡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對春雨“潤物”的喜悅之情自然也是一種很崇高的感情。▲

  • 3 # 哥飆

    這首詩表達了一個“喜”字,突現詩聖杜甫關注民生家國的偉大情懷。本詩作於安史之亂期間,雖小得安居,卻依舊心繫國家。這是亂離中流露的片刻欣喜。

  • 4 # 晉F星星

    表達了作者對於春天的喜愛之情,透過春雨來臨時的描寫,體現出對於未來的憧憬,一年之計在於春,美好的未來真正開始了

  • 5 # 吉他界的小志

    首先回答一下如何理解這首詩:

    《春夜喜雨》

    【唐】 杜 甫

    好 雨 知 時 節,當 春 乃 發 生。(雨,時節,春,生)

    隨 風 潛 入 夜,潤 物 細 無 聲。(風,入夜,物,聲)

    野 徑 雲 俱 黑,江 船 火 獨 明。(雲,黑,江船,明)

    曉 看 紅 溼 處,花 重 錦 官 城。(溼處,花,錦官城)

    雖然好多人都說這是一首描寫春雨滋潤萬物,大地復甦,只是單純描寫了春雨。百度百科這樣寫到(詩人運用擬人手法,對春雨的描寫,體物精微,細膩生動,繪聲繪形。全詩意境淡雅,意蘊清幽,詩境與畫境渾然一體,是一首傳神入化、別具風韻的詠雨詩),說實話這些詞,我這樣的文化真寫不出。

    而我個人見解,沒有那麼簡單。

    從關鍵詞我覺得這首詩是說在春天,自然發生的雨夜裡,周圍一切(當時社會)太過黑暗,只有我少數人(杜甫)獨自明朗(漁火獨明),但杜甫相信,美好的社會(農民其樂融融,百姓安居樂業)還是會重現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稱錦城。三國蜀漢管理織錦之官駐此,故名。後人又用作成都的別稱)也指李白當年的大唐盛世吧。這就是我的理解。

    最後我回答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肅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時寫的,此時杜甫因陝西旱災來到四川定居成都已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其樂洋洋,因為春雨帶給了他們新的生機,“喜”字表達了作者喜悅高興之情;但因為旱災,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多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作者憂國憂民,感嘆美好時光下的無奈之情,眾人皆醉,只有我們少數人清醒的憂傷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借對“春雨”的細微描寫,歌頌我們這些少數人淡泊名利,無私奉獻高尚品質的讚美之情。

    感謝閱讀再見!

  • 6 # 大海

    一年之計在於春,所以春天自古以來就是被人們樂於歌頌讚美的,春風,春花,春雨的詩詞歌賦眾多,但是杜甫這首春夜喜雨必是首屈一指。

    首先,春雨貴如油,尤其對於古時候只能靠天吃飯的老百姓來說,更是尤其珍貴。所以,當春播的時候,有一場雨,這就是如同恩賜,也意味著一年的收成有了好的兆頭。

    其次,潤物細無聲,就是在悄無聲息的時候起到了重要作用。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其實也是這個道理,何須大張旗鼓,只要做好各自本職分內的事兒就好。

    最後,杜甫此時是一生中難得安靜的時光。滿眼都是希望,滿眼都是期冀,所以全詩充滿了開心,充滿了高興。不光是自己,更是對百姓的生活有了期望的高興,對國家有了新的生機的高興,對未來生活有了美好向往的高興。

    牢騷的杜甫,此時終於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因為春雨帶來的欣欣向榮,充滿希望!

  • 7 # 兵法天下

    問題:《春夜喜雨》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如何理解?

    引言

    千古名篇《春夜喜雨》,成詩於公元761年春天,是“詩聖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草堂時的作品。此時的杜甫在朋友蜀都刺史嚴武的幫助下,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終於能過上相對平靜安逸的生活。

    這個時期的詩人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當地居民打成一片。由於兩年前親身經歷過陝西旱災,也許是那人間煉獄般的慘烈場景,令他刻骨銘心,無法釋懷。

    “雨水”對於百姓的意義,他有切膚的體會。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真就下起來了,他滿心歡喜。

    “春雨貴如油”的感悟油然而生。於是寫了這首詩,生動地描繪出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夜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春夜喜雨》藝術性翻開唐詩宋詞,描寫“春雨”的詩詞不在少數。但這首詩的獨特之處在於縱觀全詩,我們沒有發現一個“喜”字,但題目中的“喜”溢於全篇,洋溢在讀者的心頭。這種不提一字,化景於情的“含蓄”之美,被詩人表達的淋漓盡致。“首聯”,“好”字含情,盛讚春雨。“知時節”之妙,在於詩人用擬人的手法,賦予了春雨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來,春雨體貼人意,知曉時節,在人們急需的時候飄然而至,催發生機。首聯既言春雨的“發生”,又含蓄地傳達出作者熱切盼望春雨降臨的焦急心緒。“頷聯”,從聽覺入手,細膩地寫出作者的感受。在寂靜的夜晚,春雨隨風而至,悄無聲息,滋潤萬物,無意討好,唯求奉獻。聽雨,只有詩聖才有如此精妙的情景體會。春雨無聲,靜默無語,即便如此,也被詩人聆聽出來。可以想象驚喜於春雨的潛移默化,詩人這一夜徹夜難眠了!“頸聯”,緊承頷聯,詩人既期盼春雨綿綿,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憂,推門而出,佇立遠眺,展現在眼前的是平日涇渭分明的田野小徑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夜黑雨密。然而,遠處江船漁火,星豔奪目。反襯出春日雨夜的廣漠幽黑,更從側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聯”,詩人竭盡想象之辭,思緒萬千,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錦官城”將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春色。

    花之紅豔欲滴,生機盎然,正是無聲細雨潛移默化,滋潤洗禮的結果。因此,表象寫花實乃烘托春雨的一種精神,那就是默默無為,無私奉獻品格。這也許正是不被人覺察到的,卻恰恰是這首佳作的“詩眼”。

    她,無聲無息地,潛入了春天的夜晚,

    盼望已久的一場夢,

    就這樣,

    在瀝瀝淅淅的遐思裡,

    悄然綻放。

    風變得溫柔,

    不再發布冷的預言

    空氣裡已有清香瀰漫

    勃勃生長的生命

    正喜滋滋地允吸著甘甜

    晨醒來,

    霞光一片,

    是誰敞開了心懷,

    情不自禁,

    積蓄了一冬的思念,

    等待著,

    噴薄而來的溫暖……

  • 8 # 獨行者yyl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唯有江邊漁船上的一點漁火放射出一線光芒,顯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時候,那潮溼的泥土上必定佈滿了紅色的花瓣,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景象。

  • 9 # 老頭哥兒

    “詩聖”杜甫在唐朝和“詩仙”李白都是名氣赫赫,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這就不談李白的詩了,單說說杜甫詩,杜甫的詩歌有很高很深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就說杜甫的這一首《春夜喜雨》詩吧,原詩如下: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詩聖”杜甫在這首詩中,表達了對春天,春雨和對成都的夜晨景色的描述。

    詩人時逢了一場雨,感悟到這場雨下的,好像是選好了初來的春天,還是在夜晚的風裡偷偷的下了起來,怎麼打溼了的東西沒有半點聲響呀,遠望著城外的小路上什麼也看不到,就連天上的雲彩都是暗暗的一片,只有小小的亮光在遠處閃動,靜思到,那是江面上小船的點點燈火。

    清晨再看看成都城裡的景色,一片片的花兒都開放了,葉花朵兒上沾滿了雨過留下的水色,非常的美麗,“詩聖”杜甫的感情中表達出了,春天來到了,雨水的調潤,繁花的似錦,美麗的春花兒都開遍了成都城,傾心溢情讚美中留下的這首名詩。

  • 10 # 中國根世界人

    作者細緻地刻畫了春雨的夜景,表達了他對春雨來得及時的喜悅心情。這心情主要是出自於農作物得到春雨的滋長,這對當時具體歷史條件下能參加一定勞動的杜甫來說,是值得肯定的。這詩歷來被人們認為是詩人刻畫雨景、抒寫內心喜悅的名作。

    詩的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讚美“雨”。在生活裡,“好”常常被用來讚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讚美雨,已經會喚起關於做好事的人的聯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

    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它的確很“好”。頷聯寫雨的“發生”,進一步表現雨的“好”,其中“潛”、“潤”、“細”等字生動地寫出了雨“好”的特點。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

    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著和風細雨地滋潤萬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時候,它會伴隨著冷風,受到冷空氣影響由雨變成雪。有時候,它會伴隨著狂風,下得很兇暴。這時的雨儘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會損物而不會“潤物”,自然不會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評。

    所以,光有首聯的“知時節”,還不足以完全表現雨的“好”。等到第二聯寫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隨著和風的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

    “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

    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一個情商不高的人怎麼才能追到自己喜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