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宇潛龍
-
2 # 澗邊生
人衛和中華書局的都不錯。前者比較權威錯誤少,排版好;後者優點在於是錢老點校的,利於學習。其他雜牌版本不推薦,不過中國中醫藥的也還可以。
人為版以明萬曆初版本為底本,以崇禎刻本和絃雪居本為主校本,以課花書屋及其他清刻本為參校本。
-
3 # 黃島阿娟的日常
聽朋友說過,人衛和中華書局的都行!人們讀得最多的應該是人民衛生出版社07年出版的那一個版本。
《遵生八箋》是養生專著。明·高濂撰,據說他幼時患眼疾等疾病,因多方搜尋奇藥秘方,終得以康復,遂博覽群書,記錄在案,匯成此書。刊於公元1591年。正文十九卷,目錄一卷。全書分為《清修妙論箋》、《四時調攝箋》、《卻病延年箋》、《起居安樂箋》、《飲饌服食箋》、《靈秘丹藥箋》、《燕閒清賞箋》、《塵外遐舉箋》等八箋。 《遵生八箋》是一部內容廣博又切實用的養生專著,也是中國古代養生學的主要文獻之一。
《遵生八箋:中華養生經典 》中華書局的,會比較好。
《遵生八箋》是明代養生家高濂所寫的一本書,高濂,字深父,錢塘人。是明嘉靖、萬曆年代的人物。
高濂早年在京為鴻臚寺官,他酷愛讀書,博覽古今,精通音律,“能度曲,每開樽宴客,按拍高歌以為娛樂”,“又嘗聚鄰人為說宋江故事”。詩詞歌賦,文物鑑賞,無所不涉,琴棋書畫,茶酒烹調,無所不通。兼通醫理,擅養生,離京回鄉隱居西湖,徜徉山水之間,“嘗築山滿樓於跨虹橋,收藏古今書籍”,名以雅尚齋,收藏古籍,以宋元版本為多。
高濂自謂說“餘幼病羸,復苦瞶眼,癖喜談醫。自家居客遊,路逢方士,靡不頓首傾囊,以索奇方妙藥,……自治羸疾頓壯,矇疾頓明。用以治人,應手奏效。”又服“延齡聚寶酒”,“年三十九歲服起,於六十四歲,鬚髮如漆,齒落更生,精神百倍,耳目聰明,比前大不同矣”。甚得養生之益,讀書時收集有關養生方面的知識,並注意彙總,經過梳理後於明萬曆十九年(1591)著成這本集大成的養生著作。
《遵生八箋》流行版本為十九卷,合目錄一卷,共計二十卷。流行者不同的版本,主要有《雅尚齋遵生八箋》和《弦雪居重訂遵生八箋》兩大版本,前者為明代初刻本,後者是在雅尚齋本的基礎上進行了校訂。
弦雪居是明代文學家鍾惺的書齋,鍾惺,字伯敬,號退谷。湖廣竟陵人,即今湖北天門市。此人為萬曆時進士,曾任工部主事,後官至福建提學僉事。後來辭官回鄉閉門讀書,研究史書,其遵生八箋為他刊刻的讀校本,此版本也是流傳最廣的一種,到清代《遵生八箋》已經有了大量的翻刻版本。
八箋因《清修妙論箋》、《四時調攝箋》、《卻病延年箋》、《起居安樂箋》、《飲饌服食箋》、《靈秘丹藥箋》、《燕閒清賞箋》、《塵外遐舉箋》而得名。
卷一、卷二曰清修妙論箋,為養身格言。卷三至卷六是四時調攝箋,皆為按時修養法訣。卷七、卷八是起居安樂箋,為文物玩賞之物d。卷九、卷十曰為延年卻病箋,記述用氣導引等術。卷十一至十三是飲饌服食箋,收錄諸多食品,附以服餌之法。卷十四至十六曰燕閒清賞箋,皆論賞鑑清玩之事,還有種植花卉法。卷十七、十八曰靈秘丹藥箋,皆經驗方藥。卷十九曰塵外遐舉箋,則歷代隱逸事蹟。《遵生八箋》是一部養生寶典,據說宋美齡、張學良對此書極為推崇,而宋美齡更是推崇不已,將此書與李漁的《閒情偶記》視作雙璧。
1895年,美國·德貞(J·Dudgeon)將此書譯成英文,在國外廣為流傳。
在《遵生八箋》每一箋清修妙論箋開篇就說:“攝生尚玄,非崇異也。三教法門,總是教人修身,正心,立身,行已,無所欠缺。為聖為賢,成仙成佛,皆由一念做去。吾人稟二五之精,成四大之體,富貴者,昧養生之理,不問衛生有方貧窮者,急養身之策,何知保身有道,指神仙之術為虛誣,視禪林之說為怪誕也。六慾七情,哀樂銷爍,日就形枯發槁,疾痛病苦,始索草根樹皮,以活精神命脈,悲哉,愚亦甚矣!保養之道,可以長年,載之簡編,歷歷可指,即《易》有《頤卦》,《書》有《無逸》,黃帝有《內經》,《論語》有《鄉黨》,君子心悟躬行,則養德養生,兼得之矣。豈皆外道荒唐說也?餘閱典籍,隨筆條記成編,箋曰《清修妙論》。”指出保養之道,可以長年,高濂廣泛蒐集了儒釋道中有關修身養性的名言確論三百五十餘條。
現選擇數條以供大家欣賞:
1、人若不以理制心,其失無涯。故一念之刻,即非仁;一念之貪,即非義;一念之慢,即非禮;一念之詐,即非智,此君子不可一念起差,至大之惡,由一念之不善,而遂至滔天。
2、君子對青天而懼,聞雷震而不驚;履平地而恐,涉風波不懼。
3、心本可靜,事觸則動。動之吉為君子,動之兇為小人。孟子曰:‘我四十不動心。’是不為外物動也。
4、人生世間,要見識高遠。見識高遠,則不為淺近眩惑。日觀世事之盛衰,夜觀氣運之消長。由其盛衰也,吾以出處應之,由其消長也,吾以進退隨之,則禍可避,而害可禳,不然,奔役惛夢,幾何不為時勢所害?
5、倚富者貧,倚貴者賤,倚強者弱,倚巧者拙。倚仁義道德者,不貧,不賤,不拙。
6、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外貪快東,姿情好尚,務外則虛內矣。所謂養內者,使五臟安和,三焦守位,飲食得宜,世務不涉,是可長壽。
7、聖人不怨天,不尤人,民地多少灑落自在。常人才與人不合即尤人,才不得於事即怨天,其心忿忮勞擾,無一時之寧泰,是豈安命順時之道?
8、佛言苦樂逆順,道在其中,夫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患者難行乎患難,素夷狄行乎夷狄,隨寓而安,聖賢也,何有苦樂逆順之異哉?苦樂逆順,固外也,以吾道處之,則無不可。
9、世人所以不達道者,正以浮幻相纏,役役無了時也。苟能具天眼,勘破世故,則虛名薄利,皆為吾累。古之人所以適其適,而不適人之所共適者,為已重也。”
10、吾人不可不以知命,矧老人乎?人之所專無窮,而所得有限者,命也。命不與謀也久矣,安之故常有餘,違之則常不足,惟介以植內,和以應外,聽其自來,是安命也。
11、心本可靜,事觸則動。動之吉為君子,動之兇為小人。孟子曰:‘我四十不動心。’是不為外物動也。
12、心上有刃,君子以含容成德;川下有火,小人以忿怒殞身。
13、麻衣道者曰:“天地人等列三才,人得中道,可以聖賢,可以為神仙。況人之數與天地萬物之數等。今之人,不修人道,貪愛嗜慾,其數消減,與物同也,所以有老病夭殤之患,鑑乎此,必知所以自重,而可以得天元之壽矣。”
14、《陰符經》曰:“淫聲美色,破骨之斧鋸也。世之不能秉靈燭以照迷情,持慧劍以割愛慾,則流浪生死之海,是害先於恩也。
衣食住行,吃喝拉潵。衣食住行,是人在生活中離不開的元素。所以高濂說:“吾生起居,禍患安樂之機也。”如果延年就要隨時注意生活中的養生之道。說:無論行住坐臥,賓朋交接,不當求其奢,而當尚其簡;不求榮華顯達,唯取適性安逸。所謂“知恬逸自足者,為得安樂本;審居室安處者,為得安樂窩;保晨昏恬養者,為得安樂法;閒溪山逸遊者,為得安樂歡;識三才避忌者,為得安樂戒;嚴賓朋交接者,為得安樂助。為此他將住宅、用具、衣冠等與生活相關的撰寫了起居安樂箋一篇。
高氏認為:“飲食,活人之大本也。是以一身之中,陰陽運用,五行相生,莫不由飲食。故飲食進則穀氣充,穀氣充則血氣盛,血氣盛則筋力強。”“由飲食以資氣,生氣以益精,生精以養氣,氣足以生神,神足以全身,相須以為用者也。”卷十一至卷十三為飲饌服食箋,此篇共收錄了3253種飲食和藥方及15種專論。
在《遵生八箋》還記載著許多保健按摩法,現錄文以下:
一、浴眼圈:“以手按目四眥,三九遍,捏令見光明,是檢眼神,久為之,得見靈通也。”
(閉上眼睛)用手按摩眼圈二十七遍,然後捏住兩眉頭中間部位,猛地睜開眼睛。這是檢驗眼神的辦法,長久如此,可使眼睛明亮,神光煥發。
二、旋眼睛:“每日睡起時,趺坐凝息,塞兌垂簾,將兩目輪轉十四次,緊閉少時,忽然大睜。行久不替,內障外翳自散。”
每早睡起時,端坐凝神,調勻呼吸,關上門,放下簾子,將雙眼向左右輪番旋轉十四次,然後緊閉雙眼,一會兒猛然睜開。長期如此,堅持不變,眼中內障白翳就會自然消失。
三、掩耳孔:“邪風入腦,虛火上攻;則頭目昏旋,偏作正痛。……靜坐,升身,閉息,以兩手掩耳,折頭五七次,……以逐其邪,自然風邪散去。”
寒風吹腦,熱火上升,會感到暈暈沉沉,腦昏。……凝神靜坐,提精蓄氣,屏閉呼吸,用兩手掩住耳孔,扭轉頭部三十五次,……可將腦中邪風驅逐而去。
四、搓腳心:“其穴在足心之上,溼氣皆從此入。日夕之間,嘗以兩足赤肉,更次用一手握趾,一手摩擦,數目多時覺足心熱,即將腳趾略略動轉,倦則少歇。或令人擦之亦得,終不若自擦為佳。”
該穴位在腳心上,陰溼氣都從這兒進入。每天傍晚,將兩腳赤裸,一手捏住腳趾,一手摩擦腳心。次數多時,腳心會,這時將腳趾略微扭動。有些疲乏時,可稍停片刻。如果請別人擦搓也行,但效果不如自擦為好。
五、固精氣:“欲動則火熾,火熾則神疲,神疲則精滑,而夢失也。寤寐時,調息神思,以左手搓臍二七,右手亦然。復以兩手搓兩肋,擺搖七次……屈足側臥,永無走失。”
波動時,會有烈火熾熱的感覺,繼而精神疲乏,往往有滑精或夢失現象。睡前,調勻呼吸,凝神勿慮,左手揉搓肚臍十四次,右手也同樣。然後用兩手搓擦兩肋,將胸身搖擺七次……這時彎屈雙腿,側身而睡,就不會出現滑精或夢失的情況。
在書中高濂還介紹了很多有有益健康的生活習慣,如伸懶腰:當你伏案苦讀或休息時,肌肉組織內的靜脈血管處於松馳狀態,並淤積許多血液,使迴心血量相對減少,常出現神疲乏力等症。此時若伸個懶腰,可使全身大部分肌肉收縮,淤血很快回流心臟,各部肌肉血流回速,使其獲得充足,起到消除的作用。叩齒:每日三餐前保持心情平靜,全身放鬆,口唇輕閉,然後上下齒有節律地輕輕叩齒,每次4~8下。堅持數年,可使牙齒堅固,預防牙病。梳頭:每天梳頭2~3次,每天3~5分鐘,或用兩手指自前額經頭頂至後腦髮際往返梳理。可使頭部的百會、頭維、風池等穴位及頭部神經得到很好的按摩和刺激,起到舒通經絡、促進迴圈、調節神經功能的作用。打呵欠:當你工作過度緊張,疲勞或室溫過高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積聚增多。此時若打個呵欠,可使胸廊得以擴充套件,吸入的氧氣和撥出的二氧化碳增加,並使各部肌肉鬆馳,從而糾正血中二氧化碳和氧氣不平衡現象,起到消除疲勞、鬆弛緊張的作用。運目:雙目從左向右轉14次,然後緊閉少時,再忽然大睜。常年堅持,可使眼睛運轉靈活,去內障外(上)翳(下),兼能糾正和。
為了讓大家培養良好的養生方法,高濂以古人為例,介紹了古代文人的養生六法。
1.睡眠法:南宋大詩人陸游,享年85歲,一生為後世留下9000餘首詩篇,其方法是注重睡眠。他晚間讀書,一般以二更鼓盡(晚10點左右)為限度。睡眠是消除生理和精神疲勞的最好方法。經常熬夜,必然頭昏腦脹,不僅妨礙記憶、思維能力,而且影響人的壽命。
2.靜坐法:北宋才華橫溢的文學家蘇軾推崇靜坐養生法。他曾在廣東儋縣建“一息軒”,並題詩:“無事此靜坐,一日是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靜坐法要求坐姿端正,兩目微閉,全身放鬆呼吸,寧神靜志,意守丹田。每次靜坐時間可在15分鐘至半小時,是持續用腦過程中十種良好的休息方法。
3.散步法:散步是一種輕微活動,對長期伏案工作的腦力勞動者尤為適合。古人強調每次進餐後不宜馬上坐下工作或上床就寢。如南朝齊梁的思想家、醫學家陶弘景就說過:“不可坐與臥,欲得行步務作以散之。“散步時應徐步緩行,年老體弱者不妨帶一根柺杖,必要時可駐足而歇息。
4.沐浴法:定期沐浴更衣不僅是良好的衛生習慣,也有助於保持頭腦清醒,身心舒暢,消除疲勞。宋代文人沈存中說過:“衣服勤洗浣,以香沾之,身數沐浴……則神安道勝也。”《禮記·內則》也提出“三日具沐,五日具浴“的要求。
5.閒賞法:看書、作文之餘,在園栽花種草,飼鳥養魚,在環境幽雅、空氣清新中,能陶冶情趣,協調生活節奏。明代詩人、戲曲家高濂曾著《燕閒清賞箋》把鑑賞清玩作為文人養生的一項重要內容。
6.吟詩法:陸游有詩云:“兒扶一老候溪邊,來告頭風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湯,吾詩讀罷自醒然。“吟誦一首好的詩詞,不僅給人的聽覺器官以美的享受,而且透過人的思想感情,產生心理效應。這種作用,或盪滌肺腑,或激勵志操,或悅性怡情,或寧神忘痛,對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遵生八箋》是中國古代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集明以前養生學大成的代表著作。是古代人對養生文化和養生觀的總結,提出修德養神,恬寂清虛;順應自然,與時訊息;尚簡求適,起居安樂;心有所寄,庶不外馳;養氣保精,運體卻病;服食養生,務尚淡薄;靈藥填精,袪病延年;隱居求志,去危圖安等觀點,這些對於我們今天也有著十分積極意義。特別是當前,在解決溫飽之後,我們的生活要追求更高層次,這就是養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