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阿揭生活百態

    一、煉字.兩個“滿”字生動地寫出了茂盛而美麗的春草,柔美的春山倒映在澄澈春水中,渾然一體,別有趣味;“浸”字生動地描繪出了落日和山倒映在水中的形象;

    二、動靜結合.作者先寫靜景後寫動景,由近及遠,景物層次分明,構成一幅幽靜美麗的田園風光圖.

    三、比擬.“山銜落日”,用比擬手法寫出日落景象,化靜為動,形象生動.

    四、 借景抒情.借恬靜優美的景色充分表現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讚美嚮往,情與景高度統一

    村晚 南宋 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翻譯:

    綠草長滿了池塘,池塘裡的水呢,幾乎溢位了塘岸。遠遠的青山,銜著彤紅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閃動著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橫騎在牛背上,緩緩地把家還;拿著一支短笛,隨口吹著,也沒有固定的聲腔。

    《村晚》是南宋詩人雷震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描寫農村晚景的詩:形象描繪了一幅有著四周長滿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紅紅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橫坐在牛背,用短笛隨便地吹奏著不成調的曲子。詩人即景而寫,構成了一幅饒有生活情趣的農村晚景圖,抒發了詩人對鄉村晚景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 2 #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村晚》是一首描寫農村晚景的詩:形象描繪了一幅有著四周長滿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紅紅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橫坐在牛背,用短笛隨便地吹奏著不成調的曲子。詩人即景而寫,構成了一幅饒有生活情趣的農村晚景圖,抒發了詩人對鄉村晚景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村晚》全文如下: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這首詩在寫景順序上運用了以下四種寫作方法。一是煉字。兩個“滿”字生動地寫出了茂盛而美麗的春草,柔美的春山倒映在澄澈春水中,渾然一體,別有趣味;“浸”字生動地描繪出了落日和山倒映在水中的形象;二是動靜結合。作者先寫靜景後寫動景,由近及遠,景物層次分明,構成一幅幽靜美麗的田園風光圖。三是比擬。“山銜落日”,用比擬手法寫出日落景象,化靜為動,形象生動。四是 借景抒情。借恬靜優美的景色充分表現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讚美嚮往,情與景高度統一。

  • 3 # 王志毅

    《村晚》作者 ,南宋詩人雷震。這位作者在歷史上沒有留下響亮的名聲,甚至連他的生卒年、人生經歷都沒有留在史書當中,完全是憑藉一首詩而流傳千古的詩人。沒有更多的作品,沒有其他的名氣,但是缺擊穿千年,留下一首被後人傳頌的詩,一定別有韻味: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譯文:在一個長滿青草的池塘裡,池水灌得滿滿的,山銜住落日淹沒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上,隨意地用短笛吹奏著不成調的的樂曲。

    作者在寫景順序上採取由近及遠,再由遠及近反覆順序來描寫日落時分的一個池塘,景色。鏡頭的拉伸,使得整個畫面富有張力。這樣愜意、慢節奏的生活,不僅在陶醉作者,也讓讀者也心嚮往之。

  • 4 # 爽爽的大跟班

    1.動靜結合,作者先寫靜景後寫動景,景物層次分明,有機結合,完整構成一幅幽靜美麗的田園風光圖;

    2.以動襯靜,牧童的短笛襯托出晚村的幽靜;

    3.比擬,“銜”用比擬手法寫出日落景象,化靜為動,形象生動;

    4.情景交融,詩中情與景高度統一,水乳交融,詩中的每一處景物都充分表現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讚美嚮往。

  • 5 # 老街味道

    問題:《村晚》在寫景的順序上採用了什麼手法?

    前言

    對於王維的詩,蘇軾有這樣的評價: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我們欣賞南宋詩人雷震的《村晚》時,不妨也可以當作欣賞一幅優美的鄉村春景之畫: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一、草滿池塘水滿陂

    這幅畫的中心是一個人物:牛童。不過詩人在描繪這副畫面的時候,前兩句並沒有人物,而是反映了時令的背景:

    草滿池塘水滿陂。

    草滿池塘,令人想起謝靈運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只不過在這首詩中,池塘已經長滿了草。

    可見時間已經不是初春了。

    這句詩中,妙用了兩個“滿”字。池塘中水是滿的,草是茂盛的。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色。

    二、山銜落日浸寒漪

    第一句的景色是近景,第二句的景物中有了遠景,遠方的落日已經被山擋住了一半。

    這副畫面透過“水滿陂”的池塘倒影中反映出來。

    前兩句,其實都有池塘,第一句是專寫實景,第二句是實景與倒影。近景中含有遠景。

    從落日一詞,又反映出了此時已經是黃昏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個字是“寒”,

    寒漪,表示此時還有一點春寒。第一月為孟春,第二月為仲春,第三月為季春。這個時候既然還有一點涼意,大約在孟春與仲春之間吧。

    雷震是南宋詩人,或許是南方的初春也有可能。

    綜合來說,前兩句點出了時間,春天的黃昏。寫出了景物,池塘、水、草、山、落日。有遠景有近景,有宏大的景物、有細微一點的景物。這是一幅立體而飽滿的背景畫面。

    三、牧童歸去橫牛背

    交代完了背景,中心人物就出場了。

    一個坐在牛背上的牧童。

    第二句說明是“山銜落日”的黃昏,自然寫的是牧童“歸去”的樣子。

    橫牛背,表示他有任務,放牛。

    歸去,天黑了,牧童知道自己的任務就要結束了,最後一項工作,是把牛帶回家。

    這個歸去的牧童在做什麼呢?

    四、短笛無腔信口吹。

    如果欣賞一幅畫的話,可以看到這個坐在牛背上的牧童在吹笛,這是視覺。

    但是“無腔信口吹”,僅僅從畫面是看不出來的,這裡的“無腔信口”又寫了聽覺。

    三四兩句,透過視覺和聽覺的描寫,刻畫了一個活潑、有才、有責任感的牧童形象。

    結束語

    這首詩四句都是寫景,並沒有特別明顯表達作者有什麼意圖。

    一切景語即情語,既然沒有特意的情感抒發,作為讀者只能感受到這種村居生活的悠閒自在。

    詩中牛童那種“無腔信口吹”的心態 , 就是詩人自己心態的一種寫照。

  • 6 # 殘陽暮裡酹江月

    宋詩與唐詩中的不少寫景之作,都是詩中有畫。唐詩蔚為大觀,其詩中之畫,似乎更多是妙手天成。大概是因為唐人實在是把好詩寫得差不多了,宋詩就發展出一些不一樣的地方,有些刻意為之以免不落前人窠臼。

    這首詩的作者雷震,生平幾乎已不可考,也只留下這一首詩。這首詩入選部編版語文五年級課本。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寫得。

    首句:草滿池塘水滿陂

    兩個“滿”字,很好的勾勒出了夏日池塘的特點,就好比畫家作畫,關鍵景物勾出了,基本的背景就有了。

    第二句:山銜落日浸寒漪

    下方的佈景有了,再勾下天空的。傍晚嗎,自然是要有落日的。詩人沒有直說落日高掛,或者夕陽西下,而是用了一個“銜”字,想到一句很相似的詩了嗎?

    對的,就是“白日依山盡”。唐人說的白日依山嘛,很有趣,我不能用了。反一反吧,我就說山好像要把落日“銜”進口中一樣。

    再進一步吧,山和落日好像自己要往池塘裡浸一樣,怎麼樣,比唐人要進步一點點了吧?

    好了,背景佈置好了。主人公該出場了。

    牧童歸去橫牛背

    主人公也是位“老人”了,牧童嗎,唐詩裡寫得還少嗎?

    我弄點什麼特色呢?嗯,不要讓他規規矩矩得騎,讓他“橫”在牛背上把。這樣畫起來也好看不是。

    短笛無腔信口吹

    主人公得做點什麼把,還要突出他的特點,比如天真活潑,比如悠然自得什麼的。

    嗯,吹個普通笛子沒啥意思,給他弄個“無腔”短笛,反正“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嘛

    只管欣賞著怡人景緻就好,自得其樂不就好了嗎?

    這首詩的畫面感很強,綠草青青,太陽正要落山,紅紅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樣,倒映在滿滿的池水中。放牛回家的孩童橫坐在牛背,拿著短笛隨意的吹奏。

    給人的感覺像是先有一幅畫作,再題上這首詩。

  • 7 # 琳同學的寫作專欄

    寫景其實和拍電影是一樣的,都是向讀者呈現一幅畫面。不同的是詩歌呈現的畫面需要讀者去想象,而電影則是直接給讀者畫面。所以讀詩比看電影更能激發想象空間。

    《村晚》原詩如下: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牧笛無腔信口吹。

    既然詩歌和電影有相通之處,想要鑑賞這首詩歌的寫景順序不妨借用電影的手法。

    在電影中,根據視距遠近,可將鏡頭分為:

    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

    從遠景到特寫關注焦點逐漸縮小。

    草滿池塘水滿陂。

    陂音bēi,是水岸的意思。

    詩人的目光從近處滿池塘的草著眼,逐漸擴充套件到塘岸邊的水。寫景順序是由近及遠,用電影鏡頭表示的話是有近景擴充套件到中景。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這句詩用了互文的手法。如果只按照字面來理解的話,就是草兒長滿了池塘,池塘的水蔓延到岸邊上。這是不通順的,草怎麼會長滿了池塘呢?其實,有一點點鄉村體驗的人都知道,池塘邊的水和草實際上是很難分離的,往往都雜在一起。那些不理解互文的人,往往會把這句話改成:水滿池塘草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沿著上句的景色,詩人的目光繼續擴大。由池塘邊的水擴充套件到遠處的山,再到山上的落日。用電影鏡頭表示的話,是由中景擴充套件到全景。

    落日的餘暉用灑在了池塘上,紅色的光隨水波跳躍。詩人的目光好似又回到了池塘上。但這就是詩人的巧妙之處。

    讀到這,只要讀者稍肯用心,腦海中是不是能立馬浮現出整個池塘的背景呢?按照孫子兵法的說法,這是“以退為進”。

    詩人的餘光雖說稍稍跳回了池塘,但他卻描繪出了一副視野非常開闊的畫面:有山、有水、有落日,還有近處的池塘,以及池塘邊的水和草。

    用電影鏡頭來表示的話,算是由全景擴充套件至遠景。

    前兩句中詩人的目光一直在擴大,由近景擴充套件到中景,又由中景擴充套件到全景,最後到遠景。遠景比全景的視野更遼闊。

    牧童歸去橫牛背。

    這是特寫。在落日籠罩的背景中如果沒有人的參與,似乎太寂寥了些。詩人把特寫鏡頭給了極賦鄉村氣息和生命氣息的“牧童”。這個牧童很調皮,他橫在牛背上。為什麼橫著呢?可以見出牧童年齡之小。成年人體格太大,估計沒有辦法橫坐在牛背上,只能正兒八經騎在牛背上。

    牧笛無腔信口吹。

    這句話中出現了“牧笛”,你可以說詩人又把特寫鏡頭推給了“牧笛”。但我想這樣理解似乎太死板了些。詩人大概不會拿著望遠鏡來觀察牧童。

    前三句的景都是無聲的,最後一句加入了聲音。那詩人呈現的就不僅僅是二維的畫面,而是藏在每個人心中跨越時空的童年印象。

    至此,整首詩的寫景順序就分析完了。總結一下就是:詩人的目光由近及遠,最後又挑選了一個特寫鏡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補習班滿大街都是,孩子在人多的補習班裡補課效果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