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陸貳捌
-
2 # 青貝眾享
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哪個老師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績優秀,以後成為社會的良好公民。提主提的問題偏情緒化了。絕大部分老師都是為了學生著想的,學生的成績好與壞並不會影響他們的工資,也不會影響他的生活。只是他門盡心盡責教出來的學生成績實在不可觀,心理也會不好受。壞學生指責得多,是希望你可以改正,跟的上步伐。
人有時候更多的是要反思自己,還不是無謂的去抱怨別人。
有這種想法的,完全是自己的情緒跑偏了。
的確,在班裡生活中,有時候老師看起來是那麼的“不公平”——做同樣一件事情、甚至是明明是錯事,為什麼“壞學生”挨批評會更多?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人際交往中,什麼樣的人惹人討厭?顯然是“不識趣”的人。說老師“偏心”的,你仔細想想,在兩人同時犯錯被老師逮住時自己是什麼態度?記得我小學時和同桌講話,老師把我叫上講臺,我一路嘟囔“他也講話了”,實際上這時候老師正準備去教訓我同桌了,完了直接轉身給了我一下。而我的同桌自己很識趣的站起來了。
換個角度想,為什麼你不和好孩子和自己比進步,總去糾結老師的態度呢?很多“後進生”總認為自己表現不好是老師偏心。可是你要明白,學習從來都是自己的事情,學與不學在於自己。如果能轉變自己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偏見和執念都會慢慢減少。或者說學習好了,用另一種方式去打“偏心人”的臉——你不是偏心麼?我照樣學好了!
另外,作為學生,學習好不是我們的本分嗎?這裡的“學習”不單單指考試成績,還有做人做事的方法。你能說天天打籃球不做菜的廚師是個好廚師呢?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公平對待,首先應該尊重自己的事業,而不是找藉口逃避。
在生活中,少一點對立情緒,從善如流,你會有所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