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兒子15歲,去年開始大變樣,叛逆,不學習,不好溝通。最近喜歡街頭服裝。才初一。也許是我想多了。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5
回覆列表
  • 1 # Fanny媽媽談育兒

    進入青春期了。青春期的表現是學齡前和學齡期共同教育的結果,也和孩子所處的社會環境有關係。我想知道孩子是由父母帶大還是老人帶大?之前是哪種教育理念?學校環境如何?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就是孩子叛逆的起源所在。當然,叛逆說明孩子長大了,有些事情可以孩子做主,有些不行。

  • 2 # 半職媽媽

    關於孩子的叛逆,我就想說說我家孩子了!我家孩子正處在六歲階段,也是所謂的小叛逆階段。看到這個問題,我來說說最近發生的事情,也反省反省自己。

    早上孩子起床有起床氣,我們每天進行的英語閱讀打卡他有點不情願,我沒太顧及孩子感受,一心想著要快一點,不斷催促他,接下來又是新方法閱讀打卡,他有點不耐煩了,明顯感覺他已經快要爆發了!

    這時候爸爸端來了早餐,終於,他爆發了!指著我叫喊到:“就是你!就是你!”(這裡分析一下孩子的承受:1、不願起床硬是被媽媽叫起來2、閱讀打卡時因為跟讀不準確分數上不來而著急3、在前面問題還沒好好解決的情況下又要被安排閱讀4、沒有一點空隙時間馬上要吃飯了,而前面閱讀還沒有完成)。經過這樣已分析,我覺得這麼大的孩子能夠承受這麼多的不順心也真是不容易!

    可我當時卻沒有給時間安慰他理解他,看到他發脾氣覺得這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簡直就是無理取鬧嘛!於是直接抓他罰站。雖然孩子自己主動承認錯誤,主動去吃飯,主動完成上學的準備,可他的內心是不開心的!

    我們做家長的只要求孩子聽話,做我們要求他們做的每一件事情,其實這樣也會讓他們的大腦缺少了思考時間,慢慢也就不再思考了,那時候我們又會覺得這孩子怎麼沒有一點主見。

    哎!我是媽媽,我主動反省,主動調整自己!下一次,我記得要疏導好孩子的情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給他適當的時間和空間!

    孩子叛逆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做家長的不學習,不成長,不尊重、不理解孩子!

  • 3 # 鵜鶘心理

    孩子叛逆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每個人在那個年齡都會有些叛逆的情緒。作為父母,對於孩子的叛逆行為應該持有一種包容的態度,要清醒的認識到,孩子叛逆並不是要叛逆水,只是因為長大了,想做自己而已。父母只有瞭解到叛逆的本質,才能從容的去面對孩子的種種行為。

    碰到叛逆的孩子,不能再用老一套的方法對待他們,用父母的身份去控制他們,這樣只會適得其反,將孩子越推越遠。父母應該用平等的態度對待他們,當孩子提出問題時,儘管這些想法可能荒謬幼稚,仍應該認真去思考,尊重孩子的想法,讓他們更願意去思考問題,更願意跟父母交流。不論我們想讓孩子做什麼,首先要尊重他們的想法,父母不應該去壓制、去控制,而應該只是提建議。

    父母不要擔心叛逆的孩子會學壞,因為叛逆的本質並不是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如果父母一味的控制,壓制孩子想要追求自我的願望,反而倒可能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轉過身去跟同輩們學抽菸、打遊戲等不良行為去反抗爸媽,最後在社會的不良風氣中沉淪。所以,對於叛逆的孩子,不要強烈的壓制,堵不如疏,讓孩子們把他們對於成長的煩惱發洩出來,才是正確的方法。

    最後,身為父母要放心的去讓孩子受挫折,不要擔心孩子會受傷。要知道,經歷挫折也是一種成長。對於叛逆的孩子,也許在經歷挫折之後,他們就能瞭解父母的不易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6歲女孩離家出走7天,一毛錢沒帶只拿了寒假作業,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