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世界人文通史
-
2 # 大白熊返利
擴張領土。坐穩皇位。跟現代是一個道理。有錢的人他還想跟有錢。當官的人他也想往上爬。
有的人甘願一輩子平凡就比如趙構。仗不打就割地賠款。有的人他不甘願平凡 想勢力更大一點權力更大。就比如忽必烈。忽必烈大家應該都熟悉。
最主要的是權力大一點。皇位穩一點。個人觀點。
-
3 # 波特卡斯D佩恩
在我們的印象中,唐朝應該不是最好戰的朝代,充滿吟詩作對的浪漫氣息。可是大唐289年的歷史,一共發生了130場左右的對外戰爭!也就是說。幾乎每年都在打仗!可是唐朝為何要發動那麼多對外戰爭?先看下面的地圖:
可以看到,唐朝北面有突厥,西面有吐蕃。這兩個國家都是大國,軍力強悍。只要唐朝皇帝多幾個昏君,唐朝就很有可能被北面和西面的強大敵人夾擊吞併!讓我們一一對當時的地緣政治進行分析。
1.西面吐蕃國:吐蕃國的特點是一言不合就開打。統治吐蕃的松贊干布想娶大唐的公主,可是在李世民眼裡他就是蠻夷,於是一言不合,松贊干布揮軍攻打唐朝。後來,唐朝真的把文成公主嫁到吐蕃了。但這只是暫時的和平。唐朝與吐蕃的戰爭持續200多年,直到元朝,忽必烈才將吐蕃收復成為國土的一部分。
2.北面突厥:突厥分為東突厥和西突厥,大唐與突厥的戰爭持續了30多年,最終打敗突厥,這場戰爭的勝利對後世影響深遠,因為唐朝控制了前往西域的必經之路,唐玄奘就是在打了勝戰不久就去天竺取經的。中西方的交流,導致了現在許多國家還有很多唐人街,稱華人為唐人。
除了以上的對外大戰,還有對其他小國的戰爭,例如對高句麗的戰爭。原因都是出於別過對唐朝國土的侵犯。不過,唐朝與阿拉伯軍的戰爭中失敗了,也就是怛羅斯之戰。當時唐軍只有2萬人,而阿拉伯軍20萬人,不過這場戰爭對後世影響不大。有爭議的是,如果在唐朝安史之亂時,阿拉伯帝國揮軍東進,有可能吞併大唐,後果不堪設想!
-
4 # 趙公
早起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才開始思考唐朝的對外戰爭也是很頻繁的,那我就順著題主的思路來分析一下唐朝的對外戰爭吧。
為了捍衛國家的領土主權。當敵人在家門口虎視眈眈的時候,強大的唐朝肯定不會視而不見的,尤其是面對敵人的侵略,正當的防禦肯定是必須的。
因此這第一類戰爭就是唐朝為了捍衛自己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反侵略戰爭。具體的代表有唐太宗時期對突厥人的戰爭和唐代宗時期與吐蕃人的戰爭。
突厥人趁著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屢屢侵犯中原,唐朝臥薪嚐膽、秣馬厲兵了12年終於將突厥人打敗,捍衛了唐朝西部邊境長達百年的和平。而吐蕃人則是趁著唐朝發生安史之亂時趁火打劫,幸虧此時唐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郭子儀還在世,利用他在西部各國中的威望挫敗了吐蕃人的入侵。
這類戰爭可以概括成一句話——犯我盛唐者,雖遠必誅。
保護番邦屬國的戰爭。唐朝的國力,讓當時世界上其他國家望塵莫及,因此整個東亞、東南亞以及北韓半島地區都是唐朝的藩邦蜀國。這些番邦蜀國對唐朝年年進貢、歲歲稱臣,唐朝自然也有保護他們的義務。
這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唐朝徵高句麗的戰爭,由於唐朝的屬國新羅遭到了高句麗的入侵,新羅國王不得已跑到唐朝來尋求庇護。唐朝因此能夠師出有名,以保護新羅的名義收拾一下高句麗這個不安分的鄰居。
高句麗的國王肯定不懂中國的一句老話——打狗也要看主人。
帝國之間的爭霸戰爭。唐朝有沒有參與過爭霸戰爭,當然是有的。唐朝和阿拉伯人建立的大食帝國,為了爭奪中東的霸權多次交戰。
當時一些西域搖擺不定的小國受到吐蕃和大食帝國的蠱惑開始公開反對唐朝。唐朝安西都護府的名將高仙芝先是蕩平了投靠吐蕃的小律勃國,活捉了國王和王后吐蕃公主。之後高仙芝率領著安溪都護府的2萬重步兵越過蔥嶺,向阿拉伯人的大食帝國挑戰,此時的阿拉伯帝國也經歷了改朝換代,新建立的倭馬亞王朝兵強馬壯。高仙芝和阿拉伯人的30萬大軍決戰於怛羅斯城下,最終因為寡不敵眾敗下陣來,不得不退回蔥嶺以東。
經過怛羅斯一戰,唐朝再也沒有越過蔥嶺向西拓展的能力了,中亞地區的格局基本上被確定下來了。
以上是我對唐朝對外戰爭的一點總結,主要在安史之亂之前,因為唐朝後期節度使持兵過重倒置內亂嚴重,面對雄雄崛起的遼國已經沒有再與之一戰的能力了,反而還要向遼國委曲求全。
-
5 # 心向青山
在中國古代,漢民族建立的王朝以漢唐宋明為代表,其中漢唐開拓,宋明內斂,四朝結局漢唐分裂,宋明被滅。
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個重要的原因便在於對遊牧民族的態度不同:漢唐是攻,宋明是守。
1,漢唐誓要解除遊牧民族的威脅,這是漢唐對外開戰的最初動力
以本問題的唐朝為例:
唐朝開國曾向突厥稱臣,且李世民即位之初曾與東突厥立下渭水之盟,這與漢初的白登之圍,宋朝的澶淵之盟其實沒有區別。
為了擊敗突厥,解除北方的地緣壓力,李世民勵精圖治,終在630年滅東突厥。
對外戰爭一旦發動,便很難停下來。
滅東突厥後,蒙古高原的薛延陀強大起來,於是李世民又出兵滅了薛延陀。
2,打通西域,開疆拓土
東突厥被滅後,解除西突厥的威脅,打通西域,重開絲綢之路便成了大唐的不二選擇。
這其中有戰略考慮,也有經濟利益。
在唐朝的北方,從東北一直延伸到中亞均為遊牧民族所佔據,唐朝皇帝是“天可汗”,如果說大唐最初的對外戰爭是為了自保,那麼後來則更多的便是開邊和迫使周圍民族臣服。
隨著對外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節度使出現在了邊疆地區,唐初的府兵制逐漸被破壞,或者說以中央御地方的兵制已無法適應大唐遼闊的邊疆。於是募兵制發展起來,掌控軍政大權的節度使也變成了地方軍閥。
最終,身兼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叛亂,結束了大唐盛世,而藩鎮割據最終終結了大唐帝國。
因此,大唐對外戰爭最初是為了解除遊牧民族的威脅,但隨著版圖的擴大,開疆拓土,使周邊臣服便成了對外用兵的主要原因。而隨著邊疆節度使的設立,藩鎮最終瓦解了大唐,這與漢朝亡於州牧自立如出一轍。
-
6 # 不鹹人
歷史的想象
屋裡變黑了,李世民都看不到眼前的奏摺了。
“幾時了,怎麼那麼黑!”李世民皺眉道。
“回陛下,午時了。不過外面陰雲密佈,好像有雨,所以天黑點。”小李子說道。
“嗯!北方雨季來了。侯君集大軍的蓑衣準備好了嗎?”
“奴婢也不清楚,不過聽長孫大人他們說今年南方數十個州都發生了澇災。朝廷物資都運往交州一代了,所以……”
“大膽!他們竟敢呼叫軍方物資,他們不管邊境的百姓嗎?給朕把長孫無忌和房玄齡請過來。”
“諾…諾!”
……
“微臣拜見陛下!”
“你倆可不微!”
“陛下,…”房玄齡道。
“陛下”長孫無忌阻止房玄齡,說道。
“陛下征戰所謂何?”
“為大唐的百姓。”
“大唐未建,所謂何?大隋的百姓?”
“那是是為拯救天下百姓於水火。”
“好,陛下征戰不管何時都是為天下百姓,大隋也罷,大唐也罷,都是為百姓。是與不是?”
“是”
“那陛下為百姓,是為哪裡的百姓?南方?北方?”
“輔機,你在開玩笑嗎?”
“既然陛下認為天下百姓平等。那南方有難,為何不可動用軍資。”
“輔機,你在強詞奪理,邊境被破,天下都得遭殃,南北方都會如此!”
“臣自然明白,但侯君集的這場戰爭需要打嗎?”
“輔機,我問你,國庫還有錢嗎?”
“自然有,被說給侯君集他們每人一件蓑衣,就是一套盔甲都綽綽有餘。並且侯將軍的蓑衣都送過去了”
“長孫無忌,你知道你們犯了什麼罪嗎?”
“自然是欺君之罪。不過,我想請問陛下,你的征戰究竟是為了什麼?”
“百姓……”
“陛下不回答,那臣替陛下回答。”
“陛下征戰,有為天下百姓太平安樂;有為大唐基業千秋萬代;有為太子鋪好路,希望他當個太平天子;有為自己的一世英名,成為後世之人眼中的那個偉大帝王。如果不是這樣,你又何必殺了隱太子,難道天下必須你來做才能太平嗎?”
“大膽!長孫無忌你找死。”
“陛下,張孫大人是腦子發熱了,請陛下寬恕他!”房玄齡撲通跪下。
“我不怕死,只是陛下不覺得自己和漢武帝越來越像了嗎?”長孫無忌沉聲道。
“滾!都給朕滾!”李世民大聲道。
兩人退下。
李世民久久不能平靜。
……
許久,李世民走出大殿,外面已經晴了。
“朕比漢武帝何如?”李世民平靜道。
“陛下皓月之光,劉徹只是螢燭之光!”小李子戰戰兢兢的說。
“哈哈哈!”
李世民大笑,拂袖坦然地走進宮殿。
小結唐朝皇帝和歷朝歷代的皇帝一樣,打仗有不同的目的。總結起來就是:為天下百姓;為大唐基業祖宗基業;為後世子孫,大唐的千秋大業;為個人的歷史宣告,想建功立業,讓後世對自己有較高評價。
-
7 # 理工男讀歷史
先是為了擴張,再是為了自保,最後只是為了維護榮譽。唐王朝對外戰爭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先升再降、又升又降。
第一階段,李淵、李世民、李治初期,是為了對外擴張,給子孫後代打出一片空間唐王朝取得的決定性勝利都是在這個階段,先是滅了東突厥,報了渭水之盟一箭之仇;之後是滅了吐谷渾、西突厥歸附,唐王朝在西域有了堅實的立足點。
當時波斯薩珊王朝正在與大食激戰正酣,東方還受到西突厥不斷侵略,波斯薩珊王朝危在旦夕,在貞觀十二年向大唐求援。既然是求援,一方面是介紹情況,一方面是承諾利益。所以,李世民對中亞乃至地中海、歐洲的整個形勢是有一定了解的,並且有波斯薩珊王朝這個老牌帝國的幫助,唐王朝在歐洲戰局中分一杯羹是完全可能的。
從地圖上也能看出來,唐王朝北方、東北是草原和林海雪原,東方是大海,南方是熱帶叢林,擴充套件空間有限。只有西方,只要跨過西域沙漠和戈壁地帶,掌握了中亞,地中海和歐洲就在唐軍鐵蹄之下。以李世民的雄才大略,必定是把控制整個歐亞大陸作為唐王朝的歷史使命。所以,李世民的一生,一直在努力向西,並初步控制了通往中亞的大門。
李世民後期轉頭東征遼東高句麗,又滅了薛延陀,一方面是薛延陀和高句麗開始不服管束,另外李世民也覺得自己日益老邁、時日無多,繼承人李治又不是個英武果決之輩,中亞局面複雜暫時無法取得突破,於是先把身後問題解決了,減少兒子繼承自己遺志的困難。
李治初期延續了李世民時期的戰略,消滅東突厥殘餘車鼻可汗,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賀魯叛亂,滅百濟、高句麗,唐王朝對外擴張達到頂點。
李治初期也被稱為永徽之治,這個說法意味深長,我個人覺得似褒實貶。李治在位34年,期間前前後後換了十來個年號,永徽是第一個,這個年號只用了6年。只用永徽年號說事兒,是說明李治剛剛繼位時治國效果還可以,但永徽之後就一天不如一天。究其原因,就是武則天在永徽六年當上了皇后開始成了李治的“好幫手”。
第二階段,李治武則天時期丟失大量領土,李世民辛苦二十年擴張成果蕩然無存自從武則天開始協助李治處理政務,大唐就一天不如一天。這段時間雖然滅了高句麗,但吐蕃開始發展壯大,在大唐眼皮底下消滅了吐谷渾,佔領了青海,大唐向西擴張的腰眼兒上被吐蕃抵住了一把鋒利的鋼刀。吐蕃也因此走下了高原,有了足夠的人口和土地,具備了和唐王朝抗衡的實力。
李治和武則天東西兩個方向都在失分兒,北韓半島尚未平定就回師向西,薛仁貴大非川敗於吐蕃手下,不但青海沒收復,北韓半島南部也被新羅控制;這種情況下又在中亞設立了十六州都督府,把版圖擴大到極限,但很快被大食、吐蕃兩路夾擊,中亞十六州都督府淪陷、安西四鎮淪陷,後來雖然收復了安西四鎮,但唐王朝的對外擴張已經被徹底遏制。
另外,北方蒙古高原上的突厥人重新興起,建立了後突厥汗國,控制北至貝加爾湖地區的安北都護府從此失去;契丹和奚的反叛使唐王朝(武周)損兵折將,渤海國興起,唐王朝在東北地區的實際控制區域又後退了一大步。
這段時間,李世民辛苦打拼二十年的戰略優勢蕩然無存,唐王朝的戰略局勢前所未有的惡劣,武則天之後的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就是接手了這麼一個爛攤子。
第三階段,依靠強盛的國力,盛唐維持住了周邊局勢,但並未取得決定性勝利進入盛唐,李隆基幾次對契丹、後突厥、渤海國的攻擊性軍事行動都以失敗告終,只是在防守反擊時擊敗了吐蕃等敵人。當時雖然國力強盛,但再無李靖一級的名將,李隆基也調整了對外政策,“持重安邊”,靠國力消耗吐蕃和後突厥兩個大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吐蕃沒佔到便宜,後突厥被消耗至死。
但盛唐後期,由於改“持重安邊”為“對外開邊”,西域的高仙芝所謂勝利和失敗都是這種背景下取得的勝利和失敗,對局勢改善毫無益處,只是與大食和吐蕃互相消耗而已。北方的安祿山靠刷契丹、奚這兩個副本十二年,擁兵十餘萬,還當上了胡人的第一個郡王。
盛唐時期,由於李隆基在對外政策方面的拙劣思維,唐王朝沒有把國力轉化為軍事勝利,浪費了開疆拓土的最好時機。當時雖然穩定住了西域局面,並透過外交手段在東北、外東北建立了黑水都護府和室韋都護府,但唐王朝在東北的實際控制能力反而在繼續下降,連渤海國大武藝這麼個小玩意都敢和李隆基呲牙瞪眼。更不用說南詔被逼反,天寶南詔戰爭損兵二十萬,還失去了對抗吐蕃的一個重要幫手。
第四階段,安史之亂後唐王朝進入全面戰略收縮階段,苦苦維持安史之亂後唐王朝內部藩鎮問題沒有徹底解決,吐蕃佔領了西域,西部防禦壓力極大。從唐代宗開始一直到唐德宗,在這種複雜的局面下苦苦支撐,維持住了局面。之後唐德宗調整了對吐蕃的政策,合縱連橫消耗吐蕃,吐蕃開始衰落,對大唐的威脅逐漸減少。
唐憲宗時期基本解決了藩鎮問題,但國內積累多年的社會問題開始凸顯,皇帝求長生、文官搞黨爭、宦官爭權力,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外擴張的信心和勇氣,國勢日益低迷。這段時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唐宣宗的會昌之治、大中之治也是唐王朝最後的輝煌,甚至收復了河西走廊,消滅了回鶻的殘部,但只是算是維護先祖榮譽,對扭轉唐王朝戰略局勢並沒有實際效果。
這段時間東亞各國都在衰落,在比爛的過程中唐王朝堅持到了最後,回鶻、吐蕃倒在唐王朝之前,反而是東北的契丹逐漸興起,後來吞併了奚和渤海,成為新時代的歷史舞臺主角。
總之,唐王朝很矛盾,既有吊打周邊各國、漢人武功最盛的輝煌,又有國都六失、天子九逃的悲哀。但仔細分析,長安六次失守也只有一次是外敵造成的,內患遠遠大於外憂。如果唐王朝一直採取積極的對外戰略,把內部一些矛盾轉移出去,沒準能多維持幾年。
-
8 # 坐古談今
唐朝時期對外征戰從古代看、從現代看,其一併非“單純對外征戰”,這一點一定要改變目前的錯誤觀點。不要以為中國政權以農業文明為主,就所有朝代都是農業文明的長城以內。至少在宋朝之前,中國各政權沒有這麼狹隘。其二,唐朝的“中原政權”與其他政權的戰爭,是一種在“自保”基礎上的征戰。
(1)漢唐時期從古代政權疆域看,也並非什麼“對外戰爭”。從現代社會看更不算了。
漢朝四百年江山直到西晉時期,包括西域地區在內的長城以外區域的部分地區,其實都屬於疆域範疇。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許多進入中原地區的割據政權的起源地,其實都處於上述地區。
古代社會沒有現代意義的固定疆域,只有政權疆域。那麼,凡是參與“問鼎”的各個割據政權的起源地,也自然成為“問鼎成功”的政權的當然疆域。比如鮮卑族問鼎過中原,那麼,你鮮卑族的隆興之地為了政權的安全,就自然可以透過“打擊”去擴張。這種想法在古代是很正常。
再強調一下,古代中國包括古代世界都是一樣的,都是政權疆域概念。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從西域而來的政權進入中原後,與我一同爭奪“中原政權”。那麼,我必然就要消滅你,自然是要連同你的根兒一同消滅的。這是為了政權的安全也是被打垮的當然選擇。由此,唐朝對北方的各種戰爭並非“對外戰爭”。
以西域為例,西域地區的麻煩其實是自唐後直到清,才再次進入管轄序列。這也是,我們應該感謝清朝的原因。
問題比較麻煩的其實是西南各個政權,例如吐蕃。因為地理位置等原因,進入中國“中原政權”管轄序列比較晚。所以,專以唐朝論,我們可以稱其為“唐朝時期與其他政權的交戰”。
就是在古代社會的觀點看,唐朝“對外戰爭”都不太成立,更不要說從現代社會觀點看了,完全沒有“對外空間”這一性質。
(2)唐政權作為古代統一政權,主要是“自保”:農耕文明在與遊牧民族地戰爭中,漢唐採用的更多的是“主動積極迎戰”和“通商交好”相結合的方式
遊牧民族因為遊牧的“靠天吃飯”比農業還要嚴重。所以,在水草難以維繫生存情況下,只能靠劫掠。
畢竟通商,一方面,我們有沒有那麼多東西,比如我們正在鬧災呢,怎麼可能去通商給你們糧食,再比如內部戰亂等等;
一方面,交易時間長短問題,做買賣嘛就得談。如此等等,遊牧民族為了生存是不會好好說的。
在此情況下,戰爭不可避免。
漢唐為了徹底杜絕這種情況,採用的是“積極進攻”方式。在這點上,漢朝比唐朝做得更決絕和勝利更大、影響更大。由此,北方強勢民族開始內遷,進入中原政權地管轄。西晉因為“八王之亂”大傷元氣,讓“內遷諸民族”可以趁機戰亂,從而參與到“問鼎中原”的路徑中。
東晉十六國時期,則因為“內遷的遊牧民族”已經進入“中原政權”統治內,其性質也已經變成兩個文明的對抗,變成一個文明內部的戰亂。
唐朝基本統一後,又面臨著東西突厥地夾擊,在高祖、太宗、高宗努力下,東西突厥勢力被消滅。其後,又面臨著吐蕃政權對西域商道地威脅。
可以說,遊牧民族的壓力與威脅,才是戰爭較多的原因。
-
9 # 亙辰
無論是唐朝還是漢朝,對外征戰都是為了解除北方遊牧民族對中原地區的威脅!不對外征戰,就要像之後宋朝那樣被北方遊牧民族欺負。
-
10 # 午馬正途
唐繼隋朝,自有其歷史宿命與使命。
隋朝敗亡正是在統一與擴張時,爆發了內亂,給了李唐機會;而唐在建國之初也曾依賴過突厥民族等外來力量。後來唐朝不斷向外使用武力,以下幾個原因:
一、象周朝、漢朝一樣,以正統自居,不臣服就滅誰。這也跟自身實力有關,很多中原王朝自保都不足,比如晉朝、宋朝。唐滅東、西突厥、吐谷渾,還有與吐蕃的反覆攻戰即屬這類。
二、保護藩屬,展宗主大國實力。這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唐朝徵高句麗的戰爭,由於唐朝的屬國新羅遭到了高句麗的入侵,新羅國王不得已跑到唐朝來尋求庇護。唐朝師出有名,以保護新羅的名義收拾一下高句麗這個不安分的鄰居。
三、開邊與拓展利益。滅東突厥後,蒙古高原的薛延陀強大起來,於是李世民又出兵滅掉薛延陀,解除西突厥的威脅,打通西域,開通絲綢之路。安西都護府的名將高仙芝先是蕩平了投靠吐蕃的小律勃國,活捉了國王和王后吐蕃公主,後高仙芝率領著安溪都護府的2萬重步兵越過蔥嶺,向阿拉伯人的大食帝國挑戰,與阿拉伯人的30萬大軍決戰於怛羅斯城下,敗退回蔥嶺以東……
-
11 # 祖佬爺
和漢朝通西域,斷匈奴手臂一樣,消除隱患!歷代都在幹這事,唐朝更突出!東西突厥,吐谷渾,薛延陀。。。
連契丹的草谷也在打,看見高句麗強大,又去打,快揭不開鍋了,還去打南詔,輸了,又去,再來。。。
做他鄰居倒黴!
回覆列表
唐朝對外出兵,要分為統一前和統一後,面對的對手也有兩種,一種是漢地內的割據政權,另一種是境外的少數民族政權。
(黃色部分就是唐朝建國時的疆域)
唐王朝最初起兵的時候是在山西,後來佔據了陝西。在唐朝的周圍,還有李密(魏)、宇文化及(許)、薛舉(秦)、竇建德(夏)、王世充(鄭)、梁師都(北梁)、蕭銑(南梁)等大大小小几十個割據王朝。
公元617年,隋末天下大亂。晉陽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李建成、李世民等人的建議下,起兵勤王,攻入隋朝首都長安,並立宗室為傀儡。不過這招並不好使,因為軍閥們早就不把隋朝當回事兒了。
第二年,李淵乾脆直接稱帝建唐,從此開啟了唐朝289年的江山。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時代之一,前期的經濟、文化、軍事、農業都超過了前代。
不過,唐朝建國之初,只有關中等狹小的領土。唐朝用了10年時間才消滅其他政權,因此這一時間的擴張動機是為了統一天下、維持正統。反正你不去打他,他就來打你。
隋亡唐興之後,唐朝以天下正統自居,自然要消滅其他不聽指揮的貴族割據政權或者農民割據政權,其中威脅最大的就是王世充、竇建德、薛舉等勢力。
等到北方基本平定,唐朝才南下消滅南方群雄,首當其衝的就是割據兩湖(湖南、湖北)的南梁國。
軍閥蕭銑雖然也兵力強大,但這個時候已經阻止不了唐朝的統一程序了。唐朝滅南梁之後,天下基本平定,國內只剩一些無足輕重的小軍閥了。
公元628年,唐朝為了掃清北伐突厥的障礙,出兵進攻依附於突厥的割據政權“北梁國”與梁師都。唐滅北梁後,統一了漢地,結束了隋末以來戰亂的格局。
可是,由於當年隋煬帝徵發農夫三徵高句麗、開鑿大運河、修築長城以及隋末群雄混戰等原因,導致唐朝初年的人口非常稀少。
隋文帝開皇末年,隋朝有人口780萬戶。隋煬帝大業年間,隋朝有人口900萬戶左右。至唐朝武德和貞觀年間,全華人口只有200多萬戶。《舊唐書》:貞觀初,戶不及三百萬。
由於人口大量死亡,邊境防禦空虛,唐朝面臨著嚴重的少數民族威脅。第一是漠北、漠南、新疆的突厥,第二是東北的契丹,第三是青海的吐谷渾,第四是佔據北韓北部、遼寧的高句麗,第五是西藏高原的吐蕃。
貞觀元年,東突厥頡利可汗曾發兵20萬攻掠到距離長安僅40裡的渭水橋邊。唐太宗不得不向突厥進貢了大量的財貨,並斬白馬為盟,才勸說突厥人退兵。
統一了國內之後,唐朝對外用兵主要是為了解外來的軍事威脅和宣揚國威突厥人對隋唐的威脅很大,並佔據了漢時的匈奴故地與西域都護府。唐朝前期,一度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在630年滅掉東突厥,657年滅掉西突厥。
高句麗是當年漢朝的附屬國所發展而來的強敵,在隋唐時期已經控制了東到日本海、西過遼河,南至北韓中部在內的遼闊疆域。
高句麗勾結唐朝的敵人契丹、倭國作亂,嚴重威脅著唐朝的東北。經過隋、唐長達幾十年的打擊,高句麗才消亡,投降時全國約有民戶69萬。
青海的吐谷渾人是鮮卑人的後裔,曾長期控制青海的牧區,威脅著中原王朝的河西走廊。隋煬帝時,隋朝盡發關中之兵,征服了吐谷渾人,設定了河西四郡。
可是,隋末天下大亂時,吐谷渾汗國死灰復燃,並頻繁入侵邊境的涼州等地。不得已,唐朝也在建國後發兵西征,攻入青海省境內,重創了吐谷渾汗國。伏允可汗自殺,吐谷渾成為唐的附庸勢力。不過,吐谷渾衰敗後,吐蕃又崛起,反而成為唐朝新的強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