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塵彌勒

    不知道題主是何方神聖,明明一個千古而然的“又”字很通透,很得體,幹嘛還要非得用一個“自”字。

    這是王安石的一首絕句,通篇也就只有四句話,應該是所有詩詞中最精短的一種體裁:

    京口瓜州一水間,中間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古傳,王安石在寫作這首詩的時候,也是經過了很費周折的大把推敲,方才擬定了這個句子,也一直在文壇上傳為佳話。

    不同的是,王安石是糾結於那個“綠”字,而閣下更偏究於這個又字,看來個體之間的詩詞創意和文化差異確實很大,也很不一致,自然於文字上就各執一詞,各抒己見。

    好在這是個開明的時代,各種論調也都可以端上臺面,成為人們街談巷議或者交頭接耳的談資話題,有爭論也好,都認可也罷,總歸是文學沒有一定之規,你有你的態度,我有我的看法,各有立場,不一而足。

    但這個“又”字,確實比“自”字要好,而且說明這個過程是個被反覆重複的過程,也寫明瞭春夏秋冬一直迴圈往復的自然生態,是一種辯證的客觀認知,附和辯證法的客觀觀點。

    而“自”字,雖然看似有一絲主動的意味,卻沒寫出來春夏秋冬的時序代進,總有一種跳出的自我突出感,在整個作品中不是很合拍,也很另類,也確實沒有表現出來春秋代序的那種天然使命感。

  • 2 # 星勝

    從整首詩的情感走向來看,用“又”的確是比“自”恰當的。

    這是宋代王安石乘船路過瓜州時的思鄉之作——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通篇讀過,可以體會到作者的思緒如江流暗湧,婉轉卻不斷。前半首寫實,是交代物理空間。後半首是祈願,是時空概念。

    你說的“又”在時空概念裡,有這個“又”,時空概念裡就有了交錯重疊的意境,美得很立體很纏綿。如果是“自”,顯得就單薄淺見了許多。

    試一試效果——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綠江南岸,明月和我皆不還。

    哈哈哈哈哈!是不是差好多?

  • 3 # 倚牆望月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我所居住的鐘山隱沒在幾座山巒的後面。

    暖和的春風又一次吹綠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鐘山下的家裡?

    此詩乃為表鄉思之作,“春風又綠江南岸”

    當中的“又”字可謂是詩眼,一換則意境全變。因為觸景生情,惹出了鄉愁,一個“又”字則能表達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觸景生情了,這份鄉愁當然也變得更加厚重。如若換成“自”字,春風自綠江南岸,雖符合平仄,也符合觸景生情的意境,但是細細品味還是能品出所表達的鄉愁之情不如“春風又綠江南岸”濃重。

    可以這樣理解,作者第一次路過瓜州時,可寫春風自綠江南岸。作者第二次乃至後來多次路過瓜州時,春風又綠江南岸則更妙。

  • 4 # 清貧居士928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又”:在這句詩裡意思是:再一次.又一次,又一年,春天的風又一年吹綠江南景色。

  • 5 # 貓細細讀好書

    很好奇樓主這個問題呢。大多數人關心的是用“綠”好,或者用“到”好這個問題。

    至於樓主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只要結合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來看的話,就會很清楚了。當然是用“又”才更貼切。

    一、《泊船瓜洲》的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作者是王安石。王安石咱們都知道,它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改革家。他不僅詩文寫的好,最關鍵的是:他當過宰相,主持過變法,歷史上稱之為王安石變法。這首詩,就和他的變法經歷有密切的關係。

    在公元1070年的時候,王安石第一次當宰相(當然名字不是叫宰相,而是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當上宰相之後,王安石就開始主持變法革新,儘管他的目的是要富國強兵,就是讓北宋的國力更加強大,軍隊更有戰鬥力。但是,因為守舊派的反對,王安石的變法並沒有實行多久(不足一年),守舊派就開始聯合起來反對並且攻擊王安石,說他危害國家,禍害黎民百姓。皇帝迫於輿論壓力,就把王安石給罷免了。王安石呢,就只能回金陵居住了。這是他的第一次被罷免。

    到了1075年,皇帝再次起用王安石為宰相,想繼續讓他來主持朝政。但是同樣的情況,這一次王安石也沒有得到太多的支援,加上原來和他站在一條線上的人,比如呂惠卿,已經調到其他城市去當官了,內部已經遠不如第一次那麼團結。所以王安石這次的當官經歷,又失敗了。到了1076年,王安石的兒子去世了。這樣,悲傷失望的王安石就向皇帝請辭,告老還鄉去了。

    介紹了這麼多歷史背景,是因為。《泊船瓜洲》這首詩,就是寫於王安石第二次被召晉京當官,路過瓜州這個地方所寫的。

    第一次當宰相,王安石躊躇滿志,一心想著富國強兵,身旁也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幹事業。但是結局卻非常的讓人失望,不僅改革沒有成功,大家也都被貶了官,改革失敗了。所以,王安石對於這次再次入朝為官,態度並不是那麼積極的。或者說,至少已經有了顧慮。

    當他路過瓜州的時候,回想起第一次路過的時候,也是春天,萬物復甦,生機勃勃,到處充滿了希望。然而這一次呢,他又一次的路過,同樣是在春天,同樣是綠色盎然,但是心境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咱們看結尾一句就知道了: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句表明了在王安石的心裡面,已經有了歸隱山林的打算了。

    總結起來說,“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又”字,帶有作者強烈的感情色彩,它不僅僅是在說春天來了,大自然又綠的;而是強調,時光飛逝,距離自己上一次路過瓜州,路過春天,又過去一年時間了!這種對時光流逝的緊迫感才是理解這首詩的關鍵。

  • 6 # 我的小悟

    “又”再次光臨,駕到。“自”不用駕也不用臨。意思不同,境界也高低疏親自分。關於這一點。古人反覆去該說,“春風不渡玉門關。”“醉臥沙場無人歸。”“西出陽關無故人。”啥意思?借“今兮是何年?”文人自古“多情傷別離。”此詩,作者其實一直追求仕途達赫,人情順暢,發揮才幹,不負心中志向。其實不一樣的。君帝王“樂不思蜀。”勸又罰祿,罰棒,一個區區書生,手不縛雞,拿牛刀裝逼麼?下場難堪。“又”來了,江南周遍地稅賦減少,百姓樂農,田畝不荒,種子發芽,一片江南綠岸莊柳,富足。喜人哪。戰亂停止,百姓安心種田樂業,國以正道,不正是“綠江南不?”詩人寓意,世人寓勤,何懼“春風又綠江南岸。”。又既是褒義,又是斜意。親山川良民。才有

    “春風又綠江南岸。”

  • 7 # 媞說

    一、解讀作者王安石為何用“又”字,需要了解一下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王安石寫這首詩歌的時候,已過天命之年。他在職期間推廣新法引起曠日持久的爭論,導致新法實施陷入困境,自己也被兩次罷免宰相的職位。心力交瘁的王安石難免有了遠離政治圈的念頭,罷官期間寫了不少田園風光,自然山水的詩歌。對於這次再被朝廷以“同平章事”啟用,王安石先後請辭兩次沒有得到批准,不得不赴京城,途中寫下了《船泊瓜洲》這篇名作。

    二、瞭解過寫作背景,就可以理解作者其實是用“春風又綠江南岸”和“明月何時照我還”來呼應當時的心境。表達王安石對官場的失望無奈,卻君命不可違,不得不按時赴任,捨不得離開家鄉悠閒,沒有勾心鬥角的安逸生活。這裡可以說王安石對自己給予厚望的政治理想,已經不再抱有執念,因為幾度官海沉浮,已經讓他看清事實,自己的政治抱負今生已經無法達成。所以,更希望在家鄉從此安穩的度過餘生,可以說有一種無法把控命運的悲觀情緒摻雜其間,讓作者有種難以言書的糾結和宿命感。

    三、回到問題本身,“自”綠代表的是一種奮發向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但是對於王安石而言,已經深深地沉浸在一種悲觀的情緒裡,怎麼還會在詩中體現這種頑強不屈的小草精神呢?俗話說文言心聲,這個“自”綠只是後人揣測,並沒有代入當時作者的心境和生命節點去思考,這首詩歌自然寫不出清新曠達,直抒胸臆,充滿向上精神的堅韌。

    四、文學作品創作,其實和作者本身的人生際遇、價值觀、社會大環境息息相關的。一個“又”在體現了作者對時間和人生的思考,官海沉浮,幾度路過此地,每次的心境自然不同。而這一次路過,王安石對政治生涯有了頹喪情緒,對這次赴任多出一種不情不願的牴觸,更多了前途未知,遠離家鄉的鄉愁。

    綜上所述,“又”字是作者當時的不二選擇。

  • 8 # 杜象應

    “自”是自然,“又”是再一次,當然用“又”好!為何?這是作者內心感受的必然選擇。

    很歡迎題主的高見,知曉了“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真實內含。相較於人們常論及用“”或用“”要透徹的多。為什麼我這樣說呢?請看如下分析:

    01:簡單點

    用“”或用“”哪個好?雖然說人們爭論久了,當然是用“”好,但是人們只是唯“江南岸”的景色考慮,並未瞭解作者當時的心理狀態。

    02:側重點

    用“”好,還是用“”好?如同“”或“”一樣,但是“春風又綠江南岸”的主旨陳述意義不在“”字,而重點是在“又”字,是作者的內心表白,是作者移情於景的字根,亦或是神龍點晴!

    如此看來,題主怕是提岀該問題的第一人?!

    為什麼用“又”字?因為作者王安石的仕途幾起幾落,想推行改革,卻屢次敗北,真是左右為難,有不得志而歸家的鄉愁。

    01:創作背景

    宋景佑四年(1069),王安石任參政知事(副宰相),次年升任同乎章事(宰相),於是,他推行改革,目的是使國家強盛。

    改革不足一年,由於受到反對勢力攻擊而終止,王安石被逼辭職回家。作“春風又綠江南岸”是他第二次拜相(1075),自江寧赴京途徑瓜洲時所寫的。

    02:核心是“又”

    “春風又綠江南岸”全句釋義: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其中“春風”寫實景,是寓意“春風得意”,朝庭“”任用了他,含有政治性,表明作者“”能推行改革了的決心。

    “綠江南岸”是自然現象,年年如此。但是作者把“”放在“”前,可想而知,既明確了此行是第二次到這裡,又突出了“”的內含,如這春風,雖高興赴京,但可能凶多吉少呀?!

    03:為何用“又”不用“自”

    首先,用“”,春天自到江南岸,是季節轉換的俗成約定,屬於自然景色,不能代表作者的真實內心。而用“又”既順應其自然規律,又間接抒發了作者此次赴京的心中執念,唯改革而行動。

    其次,用“”更合適貼切,說明了時間流逝而不停歇,一次“”一次來“綠江南岸”。若用“”就顯得平淡沒什麼意義,不厚重,也不能使人理解得心悅誠服。

    再之,用“又”也是作者本身的處境所致,這一次途徑“江南岸”己是五十五歲的人了,在京城“”能幹幾年呢?從而對從小到大的家鄉依依不捨,希望有早一點回來的心結。

    總體而言,熟讀全詩,我們可以看岀作者當時應有的心境。有人說是他高興而作,寄情於景的抒情詩,但我確實認為這是一首純粹的鄉愁詩!由“春風又綠江南岸”到下一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豈不是在這春風江南的時候,我不得不離開家去京赴任。春風有情,明月啊,何時照我回家鄉?

  • 9 # 小詹茶肆

    大家好我是文化愛好者,下面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當時作者寫這首詩的時候,已經是年過半百、對政治早已心恢意懶的王安石,已經歷了兩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罷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為相,他曾兩次辭官而未獲準,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強的、違心的。就在他上任後,又多次請求解除宰相職務,並終於在復出後的第二年,終於如願以償地再度罷相。顯而易見,這種際遇心境下,寫作《泊船瓜洲》,也就難免字裡行間,不貯滿憂鬱、傷感、消沉之情,也就難免不對即將遠離的家鄉懷有深深的眷戀之意了。

    正因為這首詩的主旨是濃濃的鄉愁的抒發,所以詩的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的重心,也不是像一般論者所說的落在了對江南春天美景的描繪上,它的語言重心不

    是“綠”字而是“又”字。而人們之所以特別欣賞“綠”的形容詞用作動詞對春天美景的生動形象、富有色彩感和感染力的描繪,原因就在洪邁的《容齋續筆》所記載的那一段膾炙人口的煉字故事上。其實王安石在這裡並不是要刻意描繪江南春景之美麗,他把詩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綠”字上,他要表達的是“春風”尚且有情,還知道一年一度“又綠江南岸”,而詩人自己呢,卻不得不在“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時候,離開江南的家鄉,違心地重登仕途。這一去,前途吉凶莫測,不知何時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個“又”字,融情於景,實在是詩人滿心難以排遣的無限鄉愁的真實寫照,如果是用“自” 綠,這個意境就不同了,顯得在說綠字,而對於作者而言,當時的情景,沒有什麼心思去考慮江南的景色。

    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於景的層層鋪墊作勢,結句的“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抒寫鄉愁的淋漓之筆,才水到渠成地直瀉出來,把鄉愁的抒寫發揮到了極致。由此看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並不是一首政治抒情詩,而是一首純粹的鄉愁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笑著笑著就哭了的時候,你想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