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國風·王風》,是《詩經》十五國風之一,共十篇。王,是“王畿”的簡稱,指王城周圍千里的地域,即東周王朝洛邑(洛陽)及其周圍由周平王直接統治區,大致包括今河南的洛陽、偃師、鞏縣、溫縣、沁陽、濟源、孟津一帶地方。
“王風”就是這個區域的詩。周平王遷都洛邑後,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國諸侯,其地產生的詩歌便被稱為“王風”。“王風”多亂離之作,特別是《黍離》一詩,是其中第一篇。歷來被視為是悲悼故國的代表作,但僅從詩中很難看出是周大夫感傷西周的淪亡的悲情,而是看到一個四處漂泊的宦海沉浮的浪子形象,聽到他因流離失所而發出的憤怒吶喊,從而反襯出周大夫留戀西周政通人和,盛世太平的不捨主題。這也是《詩經》託物言志,以小見大的慣用表現手法。
《黍離》原文: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全詩共分三章,每章八句,前二句都借景起興,本詩採用了重章疊句的形式,各章間僅有個別字句有變化。
第一句“彼黍離離”、第三句“行邁靡靡”完全重複,朗朗上口,層層遞進;第二句尾的不同字:“苗”、“穗”、“實”,不僅起了分章換韻的作用,而且造成景緻的轉換,反映了時序的遷移,說明浪子長期流浪而不知所歸,心懷憂傷而又無可奈何的複雜情懷;第四句末分別是“搖搖”、“如醉”、如噎”,生動地顯示出浪子長期“行邁”而內心逐漸加重的悲傷;後四句以旁人對“我”的態度來烘托浪跡天涯的悲情,並以“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呼天搶地的形式,憤怒譴責給自己帶來令人動容的詠歎和悲鳴。多次運用重章疊句的反覆詠歎,有迴環往復之妙,使強烈的悲憤之情傾吐得淋漓盡致,表達了難以言表的優思之情。
總覽全詩,除了“黍”和“稷”是具體物象之外,其它都是比較抽象的情境,尤其是“謂我何求”的自問自答,使欣賞者可根據自己不同的人生際遇找到與心靈相契的情感共鳴。古往今來,世事滄桑。物是人非之感、天各一方之痛、知音難覓之憾、壯志難酬之惋。無不可藉此《黍離》之詩境為我們所提供具體的場景: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孤獨的思想者,面對雖無靈性卻充滿生機的大自然,對自命不凡卻無法把握自己命運的人類的前途的無限憂思,這種憂思只有“知我者”才會理解,可這“知我者”是何等樣的人呢?“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當唐代文學家、詩人,陳子昂吟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其心中所表達的不正是這種難以被世人所理解的 “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千古無語情懷嗎?
《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國風·王風》,是《詩經》十五國風之一,共十篇。王,是“王畿”的簡稱,指王城周圍千里的地域,即東周王朝洛邑(洛陽)及其周圍由周平王直接統治區,大致包括今河南的洛陽、偃師、鞏縣、溫縣、沁陽、濟源、孟津一帶地方。
“王風”就是這個區域的詩。周平王遷都洛邑後,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國諸侯,其地產生的詩歌便被稱為“王風”。“王風”多亂離之作,特別是《黍離》一詩,是其中第一篇。歷來被視為是悲悼故國的代表作,但僅從詩中很難看出是周大夫感傷西周的淪亡的悲情,而是看到一個四處漂泊的宦海沉浮的浪子形象,聽到他因流離失所而發出的憤怒吶喊,從而反襯出周大夫留戀西周政通人和,盛世太平的不捨主題。這也是《詩經》託物言志,以小見大的慣用表現手法。
《黍離》原文: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全詩共分三章,每章八句,前二句都借景起興,本詩採用了重章疊句的形式,各章間僅有個別字句有變化。
第一句“彼黍離離”、第三句“行邁靡靡”完全重複,朗朗上口,層層遞進;第二句尾的不同字:“苗”、“穗”、“實”,不僅起了分章換韻的作用,而且造成景緻的轉換,反映了時序的遷移,說明浪子長期流浪而不知所歸,心懷憂傷而又無可奈何的複雜情懷;第四句末分別是“搖搖”、“如醉”、如噎”,生動地顯示出浪子長期“行邁”而內心逐漸加重的悲傷;後四句以旁人對“我”的態度來烘托浪跡天涯的悲情,並以“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呼天搶地的形式,憤怒譴責給自己帶來令人動容的詠歎和悲鳴。多次運用重章疊句的反覆詠歎,有迴環往復之妙,使強烈的悲憤之情傾吐得淋漓盡致,表達了難以言表的優思之情。
總覽全詩,除了“黍”和“稷”是具體物象之外,其它都是比較抽象的情境,尤其是“謂我何求”的自問自答,使欣賞者可根據自己不同的人生際遇找到與心靈相契的情感共鳴。古往今來,世事滄桑。物是人非之感、天各一方之痛、知音難覓之憾、壯志難酬之惋。無不可藉此《黍離》之詩境為我們所提供具體的場景: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孤獨的思想者,面對雖無靈性卻充滿生機的大自然,對自命不凡卻無法把握自己命運的人類的前途的無限憂思,這種憂思只有“知我者”才會理解,可這“知我者”是何等樣的人呢?“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當唐代文學家、詩人,陳子昂吟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其心中所表達的不正是這種難以被世人所理解的 “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千古無語情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