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凌雲渡sunny
-
2 # 財經社群
萬億公司不是沒有,其實有很多,比如:
1.蘋果公司,目前市值13697.44億美元,注意看是美元(2020年2月23日)
2.亞馬遜公司,目前市值10433.96億美元。(2020年2月23日)
3.微軟公司,目前市值13583.64億美元。(2020年2月23日)
4.谷歌公司,目前市值10256億美元。(2020年2月23日)
5.騰訊公司,目前市值3.83萬億港幣。(2020年2月23日)
6.阿里巴巴公司,目前市值5703.2億美元。(2020年2月23日)
還有一些其他的市值破萬億的公司就不在這裡展開了。下面說說這些公司養活了多少人。
為了方便直觀,我就不把行業鏈人員算在內了,比如阿里巴巴公司是賣東西的,有一些快遞員是屬於阿里的員工,有一些比如順豐,圓通之類的就不算是阿里的員工。但是這些員工的很多業務都是阿里巴巴創造的。
1.蘋果公司目前員工人數大概在132000人(2019年)
2.亞馬遜公司目前員工人數在647500人左右(2019年)
3.微軟公司目前員工人數在131000人左右(2019年)
4.谷歌公司目前員工人數在98771人左右(2018年)
5.騰訊公司目前員工人數在38775人左右(2019年)
6.阿里巴巴公司目前人數在103699人左右(2019年)
這些公司表面看這麼多員工,每一個員工後面都有一個家庭,少則3人,多則6人。再加上對應的供應鏈協同企業人數,要把員工數量擴大5倍,才是這些企業真正的養活的人員數量。
此外還有一些未上市的公司市值都在一萬億以上,比如華為,中國菸草公司等等就不在這裡詳述了。
-
3 # 饕餮閣主
這個問題比較籠統。需要在細分行業來看。
首先從工業產業鏈的結構上來說,頭部的是高科技企業,我們可以舉蘋果的例子來說明。市值很大。但是人口結構不多。然後從中端的製造業來說。加工型大企業,比如富士康這樣的典型企業。勞動密集型。再低端的比如快遞或者美團這樣的企業那就人數更多了。
所以整體上來說產業鏈由高到低是人越來越多的。當然還存在很多科技企業,自產自銷的都會存在。宏觀上來講是我以上闡述的規律。
-
4 # 戰狼之利刃出鞘
就拿大家都知道的阿里巴巴來說吧,市值夠大,員工也不少:
近期有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宣佈了各自的裁員計劃。繼滴滴、京東宣佈裁員後,阿里巴巴也明確了其人才計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昨天,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內部管理會上明確表示,阿里巴巴不會裁員,相反將繼續開放招聘,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培訓計劃,同時投入更多的平臺資源,幫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張勇表示,“今年我們不僅不會裁員,還要大力發揮阿里巴巴平臺的作用,全力拉動消費,帶動更多的製造業和服務業訂單。經濟不好的時候,平臺經濟最大的價值就是創造就業。”
阿里巴巴最新財報顯示,目前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金服的員工總數首次超過10萬人
-
5 # 小城大策
我所在的企業隸屬於招商局,由李鴻章創辦於1872年,資產規模8萬億(2018年),養活了11.5萬人(2019年),這個人數應該不包含勞務外包人員,營業收入6484億,利潤1450億。資產和利潤都排在央企第一。
這麼大的企業,其實相應的社會責任也就越多。不要小看他養活的11.5萬人,其實一個產業養活的遠遠不止這些,舉個例子:招商局下屬一個港口,員工可能2萬多人,但是實際拉動的相關物流行業可能是十幾萬人。
招商局下屬招商銀行,招商輪船,招商港口,招商證券,招商地產,仁和保險,招商資本等等,規模相當龐大,可以說涉及方方面面。
總結一下:大型企業,國家使命所在,也是國家戰略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
-
6 # 小小小金哥哥
其實可以看出一個優秀的企業在財務上的表現的終極成果就是淨資產收益率,它代表了一個優質的企業的綜合盈利能力,如果是偶然的一年或者兩年淨資產收益率大於20%,則不具有明顯的參考意義,很有可能是政策等因素吹風導致,但是如果能十幾年以上淨資產收益率連續都大於20%,則證明其背後的護城河可能又深又廣,這裡面的影響因素有兩點,一是天生的行業屬性好外加優秀的商業模式,二是行業競爭激烈,但是相對勝出後形成寡頭壟斷。
由於2018年年報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給出來了,所以我們選擇2008年至2017年這10年間,淨資產收益率每一年都大於20%的企業,透過普通選股軟體自動搜尋後,得到共9家優秀的企業,分別為格力電器、海康威視、貴州茅臺、信立泰、洋河股份、恆瑞醫藥、華東醫藥、東阿阿膠、宇通客車,主要以貴州茅臺等消費企業和以恆瑞醫藥等醫藥企業為主,與民間股神林園的觀點(好行業基本都與嘴有關)相佐證,說的不無道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華人口未來20年進入老齡化,以白酒行業為主的成癮性消費類企業和以醫藥行業為主的剛需類企業歷來是牛股倍出的地方,而我這裡主要選擇有代表性的白酒行業中的貴州茅臺和以製造業中的格力電器(實際也可歸類為消費類企業)為例,告訴你:投資就是玩大週期並賺大錢。
我們知道,一個好的生意或者說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有兩種,一是不辛苦就能賺大錢的企業,二是辛苦才能賺大錢的企業。還有兩種不那麼好的生意,一種是辛苦也不賺錢的企業,一種是不辛苦也不賺錢的企業,高毅資產邱國鷺在《投資中最簡單的事中》這本書中說過一句話,在3600多家的企業中,寧數月亮,不數星星,星星你是數不過來的。貴州茅臺是不辛苦就能賺大錢的企業,而格力電器是辛苦才能賺大錢的企業,這也是我選擇這兩家企業的原因,如果把這兩家企業研究明白了,投資在選擇優質企業方面也就通透了。
貴州茅臺由於2018年年報已出,所以選擇2009年至2018年這10年間ROE(扣非平均)為33.93%,PE-TTM(扣非)最大值為43.50倍,最小值為8.67倍,大多數時候在20倍到40倍之間波動。其強悍的ROE背後的投資根本邏輯用一句話就可以總結,做著世界上最好的生意——有賣方主導,其強勢的定價權已不再是微觀上的供給減少,價Grand SantaFe貴的物質屬性,而是宏觀層面的只要投資屬性在,精神屬性在,文化屬性在,就可以以需求為導向,不斷提價進而實現價升量增,這就是其不辛苦就能賺大錢的原因。
格力電器由於2018年年報未出,所以2008年至2017年這10年間ROE(扣非平均)為33.61%,PE-TTM(扣非)最大值為22.65倍,最小值為6.62倍,大部分時間在10倍到20倍之間波動。其強悍的ROE背後的投資根本邏輯則較為複雜,白電行業的競爭可謂是非常的激烈,它是從以前以春蘭空調為龍頭的400多家大小企業中拼殺出來才奠定其當前的行業霸主地位,持有格力電器十多年的閒來一坐s話投資先生給出了更為全面且客觀投資邏輯,其用一句話抽絲剝繭為品牌力(近十年毛利率平均為27.67%,要知道這可是製造業,好空調、格力造已侵入到消費者的心智)加上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近十年平均淨利率為9.49%,近五年平均淨利率為12.40%,這對於一個製造業來說已實屬不易 )加上全產業鏈優勢(無息長期佔用上下游資金)加上優秀的管理層( 巴菲特說要買傻瓜也能經營好的企業,但那只是形容商業模式好所帶來的一種優勢的隱喻,並不能否定船長才是一艘船未來走向何方的真正大腦)加上命運共同體(經銷商持股)加上研發優勢(完全自主研發且研發不設上限)加上企業文化(忠誠、勤懇、節儉)。這回能體會到辛苦才能賺大錢的企業是多麼的不易了吧。
大週期到底有多大,大到企業的永續經營,至少要超過一個投資者買入後可以持有一生。從超長期的角度來看,不辛苦就能賺大錢的茅臺型企業就是最好的選擇,持有時要考慮一家企業的質量因子(好生意所帶來的ROE),買入時要考慮一家企業的投資價值(低估的機會)。企業的內在價值等於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之和,從超長期(40年以上)來看,投資回報等於一家企業的ROE,長期來看,好像是什麼時候買入都是對的,但不要忘記,1元買入10000股持有40年以上獲得的100萬與2元買入10000股持有40年以上獲得的100萬,一個投資回報是100倍,一個投資回報是50倍,就是說你買入時的投資機會成本是不同的,進而導致你的資金佔用成本不同。
因為在上面的闡述中,我並沒有說何時賣出,有的投資者可能會認為我落下了,其實我並沒有落下,確實沒有賣出動作,因為投資就是玩大週期,賺大錢。所以這裡有必要闡述一下被公認的價值投資賣出三要素:1、基本面變了。2、估值過高了。3、有更好的選擇標的。
先說第一點,基本面變了,如果你是基於超長期思考當下的話,你買入的有十幾年以上連續優秀財務表現的優質企業背後的投資根本邏輯是不易輕易變化的,起碼在未來的10到20年是不易變的,也就是說,你買入時就應考慮完企業的投資價值以及企業的內在價值,你買入時就已註定你終將富有,當然如果你買入後,其投資根本邏輯變化了,你賣出則無可厚非,但不要當一個“年報分析師”甚至是“季報分析師”,而是當一個企業分析師。
其次,估值過高了,高估值往往是人為的通過歷史歸納法總結出的機率,但未來是不可知的,進一步說,貴州茅臺的PE大部分時間在20倍到40倍之間波動,40倍以上多高才算高呢,但如果僅考慮估值的話,40倍之上什麼時候賣都是對的,因為這就是當下最好的選擇,可是我想說的是,人的思維是主觀的、有限的,而一家企業的經營是無限的,你用有限的思維去思考無限的規律,高估值也僅僅是你認為的而已,放下的越多,你得到的才會越多,記住,我們要做的不過是伴隨著企業的成長而成長,僅此而已。再簡單一點,假如你買進一家看好的餐廳,每年盈利20萬,持續經營,買入價格100萬,5倍市盈率。現在有人出價200萬甚至300萬,10倍到5倍的市盈率,你會輕易的就賣出麼?反正我是不會,因為我也就是提前拿到了10到15年的錢,那之後呢,我這可是永續經營的企業啊。當然有的投資者可能會有疑問,那你買入時為什麼要考慮企業的投資價值呢?假如你以40倍的估值買入貴州茅臺,相對於20倍的合理估值翻了一倍,那麼就需要你用2兩年的時間成本透過企業的內在價值換取你買入時的投資價值,在這兩年的時間中,價格大幅上漲50%或者大幅下跌50%均有可能發生,要知道,市場中90%的投資者不是死於公司,而是死於市場波動所帶來的心理波動。
最後簡單說一說第三點,有更好的選擇標的,這一條更多的不是你賣出的有利原因,而更多的是賣出藉口,你買入時就已經考慮到它已經是世界上最好的生意了,你難道還能有更好的選擇麼?
總結一下,做一名合格的工程師是七分思考、三分做;但做一名合格的價值投資者是九分思考、一分做,你買入時就應考慮企業的投資價值和企業的內在價值,你要做的不過是隨著企業的成長而成長,僅此而已。玩大週期才能賺大錢,買入、持有、你終將富有。
回覆列表
上萬億市值的公司就是中國石油個工商銀行這兩個大傢伙了,中國石油養活的差不多50萬人左右,工商銀行養活差不多30萬人,你要說這兩個超級企業真的是賺錢,可你要是買這兩家企業的股票,還是省省吧,小心黃世仁進去,楊白勞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