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思樂林
-
2 # 小年頭
《藤野先生》的創作背景
1902年4月,魯迅22歲,他懷著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學,在東京的弘文學院補習日文。1904年9月,轉赴仙台,進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魯迅在此認識了藤野嚴九郎這位日本學者,並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師生友誼。
在日本軍國主義影響下,當時的日本人對華人民抱有狹隘的民族偏見。但藤野先生並不如此,他對來自弱國的魯迅毫不歧視,倍加愛護,並以自己的高尚品質給魯迅以極大的影響。
這篇散文寫於1926年10月12日,當時作者魯迅正遭受北洋軍閥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從北京南下,來到廈門大學任教,作者作此文予以懷念藤野先生。
魯迅為何反感“日暮裡”?魯迅的《藤野先生》原文是這樣寫的:
從東京出發,不久便到一處驛站,寫道:日暮裡。不知怎地,我到現在還記得這名目。其次卻只記得水戶了,這是明的遺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日暮一詞,在中國詩詞經典中,寓意較為深刻,有描述日落美景,也有描述事物衰亡已到晚期等含義。
1. 對清政府無能的失望與反感。
結合魯迅寫《藤野先生》所處的時代背景,正是清末民初,魯迅遭到北洋軍閥的迫害,從潛意識層面來說是認為當時清政府的時局就像“日落”(暮即落日),反映的是對清政府無能的失望之情。
2. 表達魯迅的思想愛國之情。
日暮一詞,出自崔顥的《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太陽落山,黑夜來臨,鳥要歸巢,船要歸航,遊子要歸鄉,然而天下游子的故鄉又在何處呢?江上的霧藹一片迷濛,眼底也生出的濃濃迷霧,那是一種隱隱的淚花和心繫天下蒼生的廣義鄉愁,問鄉鄉不語,思鄉不見鄉。面對此情此景,誰人不生鄉愁也無由。
魯迅在海外求學,怎不思鄉思國呢?結合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魯迅的思鄉情懷中,又蘊含了更深一層的愛國報國情懷。
藤野先生(1874-1945):指藤野嚴九郎,日本福井縣人,1901年起任仙台醫學專門學校教師,1915年離職回鄉自設診所,1945年病逝 -
3 # 華藝詩書畫
這個問題要從魯迅先生的家國情懷和所處的歷史背景去分析。
魯迅先生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和革命家。他在求學階段的青年時期,正值清末民初,祖國正處在積貧積弱,被列強瓜分的水深火熱之中,中華民族危在旦夕,日薄西山。一腔愛國熱血的魯迅對舊中國又愛又恨,愛的是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炎黃子民,恨的是舊中國的封建腐朽統治和華人的麻木不仁。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和剝削以及鴉片的危害使當時的國民身體素質日漸羸弱,多災多難。當時的魯迅本著救國救亡的目的東渡日本,原打算是學醫的,準備用先進的醫療技術來醫治華人病軀,為振興中華民族貢獻自己的力量。在一次觀影中,他發現華人的病根不在身體而在靈魂,於是果斷棄醫從文,以筆作槍,向一切反動勢力展開了戰鬥。
“日暮裡”三個字,很形象地吻合了當時的中國現實情況,必然引起憂國憂民的魯迅先生的聯想,國將亡,而客居異鄉的他又無能為力,心理上的不適是必然的,這是他厭惡這三個字的主要原因。
其次,“日暮裡”三字意蘊消極,有日將落,暮將至的沉重之感,這也是使他黯然神傷,心情不愉快的表層原因。
-
4 # 木山文
藤野先生這篇散文寫於1926年10月12日,魯迅在廈門大學任教之時,最初發表於12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23期。後由魯迅編入散文集"朝花夕拾"裡。文中有一段:從東京出發,不久便到一處驛站,寫道,日暮裡,不知怎地,我到現在還記得這名目。.其次卻是記得水戶了,這是明的移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這裡提到的朱舜水先生,(1600~1682)。原名朱之瑜,日本尊稱為舜水先生。曾參與鄭成功,張煌言的反清鬥爭,兵敗後赴日本。1665年被水戶藩主德川光國聘為賓師,迎至水戶講學。魯迅說他只記得日暮裡和水戶兩個地名,可見他對朱舜水的事蹟是瞭解的。這位富有民族精神和家國情懷的朱舜水,給他的印象是很深的。甚至也可說對他是產生過影響的。
-
5 # 苔花文軒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魯迅是說“不知怎地,我到現在還記得這明目”,這“明目”就是指從東京到仙台途徑的驛站“日暮裡”。
魯迅並沒有直言反感“日暮裡”,那麼先生在此處特意提出這個“明目”,到底有沒有這層意思?還是另有寓意?
下面,筆者結合寫作背景與文字內容兩個方面來粗略分析關於“日暮裡”這一問題。
寫作背景因為《藤野先生》是魯迅的一篇回憶性散文,所以寫作背景又分作文中背景和現實背景。
1. 文中背景
魯迅從東京輾轉到仙台的背景正是1904至1905年爆發的日俄戰爭,而戰場卻在北韓半島和中國遼東半島。這是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的掠奪戰爭,給中朝兩華人民造成極大的災難。槍林彈雨之下,數十萬中國同胞流離失所。
《藤野先生》一文也提到此事:
但偏有華人夾在裡邊:給俄華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華人;在講堂裡的還有一個我。魯迅看到了這一幕,認識到“國民劣根性”不是學醫就可以根治的,這也是先生學醫一年多便“棄醫從文”的原因所在。
在國家遭受外敵入侵,家國破碎之際,在自己的國土上,國民處於水深火熱中,卻不能有清醒認識,反而當起“間諜”,反而相互嘲笑。
2. 現實背景
《藤野先生》發表於1926年10月,這一年發生三·一八慘案,其在魯迅另一篇散文《記念劉和珍君》中已有充分的描述。
以段祺瑞為首的臨時政府公然對愛國學生髮起蓄謀已久的迫害,其手段無比殘忍,軍閥面目與帝國主義行徑無異,令人痛心。
軍閥混戰使得原本破碎的國家再一次四分五裂,民不聊生,“而帝國主義者復煽動軍閥,益肆兇焰”。
軍閥之間為了各自利益喪權的喪權,賣國的賣國,分裂自治的分裂自治。今天是盟友,明天卻是仇敵,沒有真正的敵友,只有一己私利。
在此之下,國無完國,民無安身,統治者喪權辱國,卻將罪惡之手伸向手無寸鐵的愛華人士。
而這正是國家與人民陷於“日暮裡”的寫照。
文字內容1. 結合驛站“水戶”作對比
《藤野先生》一文先從東京寫起,反應出“清國留學生”不學無術,反而熱衷於“逛公園”“學跳舞”“忙打扮”,無比庸俗醜惡。
魯迅帶著失望離開了東京,前往仙台,途中經過“日暮裡”驛站。
在東京的所見所聞正是一幅“清國留學生”淪落到“日暮裡”的圖景。“留學生”承載著祖國未來的希望,他們出國留學卻沒有帶著這樣的責任,反而過上醉生夢死的生活。
那麼基於這一點,魯迅確實很反感“日暮裡”這樣的字眼。但同時,他又提到另一個驛站——水戶。
其次卻只記得水戶了,這是明的遺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朱舜水是明末思想家,明亡後,一直有“復明”之心,是忠貞愛國的戰士。
魯迅在此用兩個驛站——“日暮裡”與“水戶”——進行對比,一方面是對東京“清國留學生”糜爛生活的唾棄及對國家未來的憂慮,另一方面是對愛華人士的敬仰及對“救國救民”之路報以希望。
2. “日暮裡”對魯迅而言
仙台是一個市鎮,並不大;冬天冷得厲害;還沒有中國的學生。仙台唯有魯迅這麼一箇中國留學生,“獨在異鄉為異客”,魯迅難免有思鄉情結。
到仙台不久,魯迅曾給友人蔣抑卮去信,說“遙思吾鄉,想亦久作秋氣”。
魯迅也在別的作品中提及“日暮”思鄉,如《戛劍生雜記》裡說“一念及家鄉萬里,老親弱弟必時時相語,謂今當至某處矣;此時真覺柔腸欲斷,涕不了抑。故予有句雲:日暮客愁集,煙深人語喧。皆所身歷,非託諸空言也。”家裡的老母親和弱弟常令魯迅牽腸掛肚,這種切身體會,情真意切。
這是其一,“日暮裡”有魯迅思鄉情結。那麼其二,“日暮裡”對魯迅而言,也預示著尋求救國救民之路的困境。魯迅輾轉於東京與仙台之間,所見所聞已使他認識到“學醫救國”毫無出路,原本的希望破滅之時,他亦陷入思想的“日暮裡”。
總結《藤野先生》這篇散文有明線也有暗線,明線是寫“藤野先生”的正直與無私,暗線是寫作者“愛國感情”,而寫“日暮裡”和“水戶”這兩個驛站,便是作者“愛國感情”隱隱流露的表現之一。
“日暮裡”,指太陽走到暮色裡,預示著前途暗淡、渺茫,這與當時的家國及人民狀況相映照,也與作者“學醫救國”希望破滅相聯絡,是作者憂國憂民的側面反應。
魯迅反感“日暮裡”,卻也對“水戶”情有獨鍾,是對祖國未來仍寄託希望,也希望自己能像朱舜水一樣至死不渝地忠於國家,終其一生救國救民。
回覆列表
《藤野先生》是魯迅在1926年10月12日寫於廈門大學的回憶性散文,它主要記敘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學時的一段學習與思想經歷,重點回憶了與這段經歷有重要關係的藤野先生。
魯迅東京學醫上世紀初,國家處在千年鉅變的大浪中,羸弱不堪,民不聊生,周樹人抱著“醫治向我父親那樣的病人”的夢想,來到東京學醫。當他來到東京時,他看到的不是“清國留學生”奮發圖強、努力學習的局面,而是成群結隊“賞櫻花”“學跳舞”,遠在他鄉異國,卻是這般享福,對於像周樹人這樣的民族覺醒者來說是異常悲痛的,更讓他刺痛心窩的,也是他棄醫從文的主要事件是“幻燈片”事件,華人是華人的看客,他慢慢意識到,“東亞病夫”並非是身體病了,而是思想病了。華人精神上的疾病觸目驚心、痛心疾首,於是周樹人決定棄醫從文,以文藝改變華人的思想,從而真正的使華人由精神到行為上自立自強。
“日暮裡”三字“日暮裡”三個字雖說是日本的一個地名,而在魯迅看來,似乎更是當時中國的象徵,當時中國不就像快要落山的太陽嗎?整個民族在不斷地侵略和賠款中,一步一步的走向衰落。可悲啊,曾經自詡的泱泱大國、曾經萬國“朝聖”的盟主,今日卻像要死去的巨獸一樣,沒有了朝氣,沒有了力量。作為一個正常的、有思想的華人,難道不痛苦不哀傷嗎?魯迅當年看見“日暮裡”,我想並非是反感,而是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