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禪一味480
-
2 # 書畫教師三和
從照片上寫的字看,學一個月了,能寫出這個水平已經很不錯了。我目前教學生毛筆就是歐楷,對歐楷稍微瞭解一些,但是我學歐體的時候,一個月寫的不如你,你如果堅持的學下去,不出二年肯定沒問題。不知你學歐體從哪方面入的手,是老師教。,還是自學,如果老師教肯定會從頭學起,這樣會少走一些彎路。要是自學,也應該從基礎學起,學書法臨帖是很主要,但學書法之前,應該對書法有所瞭解,你學歐體,就要對歐體進行徹底的瞭解。從筆畫的寫法,結字,歐陽詢作品的章法,歐體字的特點,這些都要明白,明白之後,你在臨帖,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不然的話,你臨的在像,也只是個影印機的效果,如果歐體方面的知識懂了,可能不用收臨就能寫出歐楷。說這些你可能已經這麼做了,那就好,但看你的字,肯定能看出是歐體,如果你臨帖沒研究歐體方面的東西,我簡單的說一下這方面如何入手,
第一,要了解歐體字的特點,(歐體字特點是比顏,柳,趙的字要高大一些,字型右上傾斜,但斜中求正,字斜心正。結字險俊,但險中求穩,化險為夷。)
第二,(筆畫大多都是露鋒切入,藏鋒很少。主要筆畫也就是點,橫,豎,撇,捺,鉤,提,這些筆搞明白了,相對複合筆畫也就好寫了,)
第三,就是字的結構,主要記住這幾點就行,平正,(稍右上傾斜),中正,對稱,橫空均等,豎空均等,這是對獨體字而言)
第四,不論是上下結構,左右結構,還有字框類,必須做到,疏密相宜,穿插避讓,)
這些都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不對之處網友們批評指正。
-
3 # 麓風軒
您這個歐陽詢楷書臨寫得不錯了,一個月能寫成這樣,有些人一年也寫不過你,不要太苛求自己哦!先要有信心,然後是堅持。
要說不足呢,提兩點意見——
一是筆法上,寫到後面有些鬆懈。
前面幾行還是寫的一絲不苟,後面有些字就勉強了,筆畫不如前面的細緻到位。例如“體”字豎畫、“神”字豎畫、“流”字三點水。
練習的時候,不要有任務觀念,寫就寫好每一筆,如果累了就先停下來,不必勉強去寫。
第二,是結構上沒有把握準。也就是讀帖不準。
例如“蒸”字、“養”字的捺畫明顯偏長、偏低,這樣就導致整個字的重心不穩,結構不和諧。
用紅線將字的撇捺連線起來,這兩筆就很明顯暴露出問題。見下圖:
一般來說,像這種左右是撇捺舒展的字,撇捺要基本上對齊,在一條水平線上。
而歐陽詢楷書當中,字往右上傾斜,通常捺畫略高於於撇畫,以追求險絕之勢。見下圖:
唐 · 歐陽詢 · 九成宮醴泉銘:養字
唐 · 歐陽詢 · 九成宮醴泉銘:蒸字
-
4 # 老跨鬥
大多數人
95%以上的人
連學習書法最基本的一關都過不去,或者不願下苦功夫去過。
是什麼關呢?
就是基本筆畫這一關。
我們不說過多的筆畫,我們只說那幾個最基本的筆畫,如:
1、點
2、橫(只說長橫)
3、豎(只說垂露豎)
4、撇(只說豎撇)
5、捺(只說斜捺)
6、鉤(只說橫鉤)
這六個最基本筆畫衍生出的那些複雜的筆畫我們先忽略。
你寫吧!
標準範本在哪兒???
你臨的在哪兒???
把標準範本和你臨的拼圖到一起,自己看看。
好多人都覺得自己臨的不像,看看基本筆畫。
就全明白了!
如果這一關過了
你就上車了
創造,
是個人都會。
一百個人寫字,
一百個模樣兒,
一百個體兒!
誰跟誰也不一樣!
不用創,
天生你就和別人不一樣!
這很容易,
你不學任何東西,
你天生的自成一家!
那什麼不容易?
模仿不容易!
不用模仿古代書法家的字,
你照著你父母、兄弟姐妹的簽名模仿一下,
能寫的像嗎?
所以,
檢驗一個書法家,
一個書法愛好者功夫如何,
不要看他由著自己性子瞎寫瞎創的東西,
你讓他模仿,
模仿什麼都可以,
讓他自己挑。
比如他學顏真卿的多寶塔,
可以,
你讓他隨便挑一個字,
讓他臨。
目標是:越像越好!
其它不要求!
然後,把他的字和原帖的字拼圖。
看看到底像不像!
透過臨帖,模仿才能學到古人那些美的東西
我用此文回覆了上千次了,說明大多數人不明白書法的法!
-
5 # 中式發展
個人見解,多看貼多臨帖。
先可一門學好了,有心得之後再去涉獵接觸其他大家作品和字帖,別學花眼了就行。
您才練這麼短的時間,就初見起色,很難得的天賦。
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只是時間問題……
功到自然成。。
-
6 # 孤獨求樂1968829濟南
至於歐楷的至高無上的老師乃歐陽詢夲人!不知你找的所謂歐楷老師是否能夠有資格當歐陽詢的弟子?現在中國歐楷有三分之一醋罐搖晃者比比皆是!只知皮毛,而未深入。乃為師傅!實乃誤人子弟!比如歐楷橫畫本來就是斜側入筆,有些庸師與教材非得用折鋒的方式去書寫,只能出現似方似圓之狀態,只怕孩童與外華人出現迷感?按老師的方式書寫怎麼也寫不像呢?旁觀者清!
-
7 # 李宣書法教室
寫的挺好!
能老老實實的臨帖是好事,只要自己喜歡會越來越好的,一個月寫成這樣說明天賦很高。下面說點我的小觀點:
首先不管你跟著那個老師學,我覺得字臨太大了,臨帖要忠於原貼,結構,筆法,字的大小是不是也很直觀,把原帖放大臨就難嗅到古人書寫時的感覺,節奏,意境,而我們只是做到了形似。從而考慮到用筆,小筆與大筆書寫的感覺也不相同,筆畫的轉折靈動,撇捺的輕重提按都不同於原帖書寫時的情形,況且小的還沒控制好直接玩大字更難摟的住,還偏離了原帖。
再說你的用墨,想問下你是不是每寫一個字都蘸一下墨,甚至有的可能不至一下,我感覺你用墨太重了,這樣筆畫容易走形,筆與紙是有摩擦感有阻力的。穿個童話劇裡的玻璃鞋走路肯定會打滑走不直,不同的用筆用墨用紙寫出的東東也是不同的。
再細節的東西那就說來話長了,如果我說的能幫到你或跟你的感悟剛好相反,可以私聊具體說,我把話長的那一部分說給你,希望我能幫到你!
-
8 # 翰墨書道
一個多月能夠寫成這個水平,非常厲害了。估計以前有過一些書法功底否則不可能有不錯的讀帖功夫和臨摹功夫。顯然是知道如何臨摹練習的。
問題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一是點畫技法不熟。這個問題非常突出,主要是學習時間短,情有可原。初學書法一定要先把點畫寫準了,才能萬里長征走第一步。所以建議題主按照這個思路去臨摹練習即可。
二是結構方面的問題,有些字掌握的不到位,如“安”、“神”、“流”、之字。特別是“之”字的運筆和結構掌握的不準確。讀帖不夠 沒有做到胸有成竹,故臨摹時顯得非常吃力和遲疑。“流”字的問題在於三點水沒有寫好。“養”字下部良字的反捺沒有寫好,角度也不對。
三是讀帖能力仍然有所欠缺。學習書法一定要學會讀帖。因為書法的學習講究胸有成竹,在心有所得以後在去鍛鍊手上的功夫,如果讀帖不到,心中無數,只能是任筆成形,或者點畫或結構不準。
四談一下臨摹方法的問題。學習書法一定要講究方法,方法正確容易少走彎路。初學書不易採取通臨的方法,由於自己對原貼技法和字形掌握的參差不齊,採取通臨是會有一部分字寫不好,把作品的整體感就會破壞了。顯然題主所附作品就有類似問題。學習書法切記貪多,要堅持少而精的原則,雖然可能容易出現疲勞感,但如此學習路子容易走的穩而紮實。
-
9 # 美好手記
學一個多月練成這樣子很不錯了,加強摹帖。
學習書法一段時間後往往就覺得自己的書法沒有進步,那是自己的眼界已經提高,而手還跟不上,科學地說就是,自己的審美已經提升了,但自己的書寫習慣還沒有跟上自己的審美。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不要放棄,堅持一段時間,形成新的書寫習慣,又發現自己進步了。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會不斷出現這樣的感覺,這也是練習書法人痛並快樂著的根源。
-
10 # 晉唐書韻
你一個月能學成這樣,是相當不錯的,我學了三個月,還沒達到這種水平,向你學習。 但是我覺得您的筆畫還學的不到位,太生硬了。 您找一些 歐楷名家的墨跡練一下,特別是 歷代名家的墨跡如 文徵明和天津王維賢的。把筆畫的來龍去脈搞懂了,這樣練起來更容易上手。學習歐體最容易犯的錯誤是把字寫得僵死,臨一些墨跡可以糾正這個毛病。希望對你有幫助!
-
11 # 元生之哲
精煉結構、簡練筆法
看了你的作品,從下面幾個方面給一些建議,一些自己的感受,但願能能有一些啟發:
一、結構方面 有很多字寫的不精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像”,比如" 神"字,和原作完全偏離,這方面的提高有如下建議:
a、單字精練 不要一下寫太多字,要像達芬奇畫雞蛋一樣,反覆練習,真正練好一個字,同時可以明白很多筆理。每天都寫很多字,一個字都不精煉,其實反而沒有什麼提高;至於是臨帖還是摹寫,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習慣,都沒有問題。
b、網格觀察 把字放在九宮格或其它網格下面觀察,分析筆畫相應位置和比例關係,有助於針對性的把字寫的更像。
c、掌握規律 字的結構有相應規律,各家楷書多有《間架結構92法》,這些是前人總結的規律,比如字的左右關係、上下結構關係等,這些規律能讓我們更加有意識去把結構寫的更準確、更優美。
二、筆法方面 整篇欠缺力度,這方面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掌握好筆法,筆法原理並不奧妙,筆法就是科學用筆的方法,能讓手寫字更輕鬆、更穩定。這方面也說一下個人的見解:
a、線性軌跡 楷書筆法基本上都是直線現行或者曲線限行,因為只有這兩種線型是符合毛筆彈性規律的,隨意書寫,不充分利用毛筆彈性,既容易使結構不準確,而且還是整篇顯得沒有力度,
b、中鋒衰減 中鋒行筆很關鍵,很多貼都有介紹,在此只是補充一點,中鋒行筆不是粗細一樣,而是有衰減的,這種衰減,是巧妙利用了毛筆彈性自然產生的結果。
c、黃金髮力 醜書往往是一筆快寫完了又突然發力,這不是盡善盡美的書法,筆法最重之處不在起點,而是有一個切入過程;同時,獲取彈性的發力點一定是在一個黃金比例之前,我稱之為“黃金髮力”,這是在啟功老師提出的結構“黃金律”的基礎上提出的,也就是說結構有黃金律,筆法發力也有黃金律,這是書法的“雙黃金律”。
先掌握字型內在的線性規律
充分利用毛筆彈性書寫
-
12 # 使用者2228255600798
書法的魅力就是美!
李子的味道只有吃的人知道。
蘇黃米蔡實踐楷最有發言權。
“”吃李子“”與“”沒吃李子“”誰有發言權小學生也知道!
何況今天大師、主席、名人,專家、教授?
如果足球勝負憑嘴說誰還看?
如果書法美醜憑嘴說誰的對?
書法的美醜是:
書法有法即美!
書法無楷即醜!
與人的嘴說無關!
例如顏楷產生了蘇黃米蔡王鐸傅山。
無楷產生了醜吼亂射怪盲媚俗書!
歷史無情也最公正!
例如天下三大行書建立在三大楷書:
蘭亭序建立在楷書樂毅論,
祭侄稿建立在楷書多寶塔,
寒食帖建立在楷表忠觀碑。
而韓愈說羲之媚俗,
米芾罵顏魯公惡扎,
黃庭堅說蘇軾‘石壓蛤蟆’,
話語權說‘醜書不醜’!
書法“美醜”與嘴說有關係嗎?
-
13 # 閆成賓
一個月,可達不到這個水平!書法小美,在於技,大美。在於悟。希望你,靜下心來,去感悟,每一箇中華漢字!直言見諒!
回覆列表
建議初學者可以先從顏體楷書入手,因為顏體比較四平八穩,沒有歐體楷書這麼險峻。
不過既然選擇學習歐體楷書了,可以給出以下幾個我覺得好的建議。
1、首先得熟悉毛筆字的基本書寫要領,有一定的書法基礎。(如果已經有了基本功底的,這個步驟可以忽略不計)。
2、開始臨帖練習,熟悉歐體楷書的基本筆畫書寫特徵,對所臨寫的每一個歐楷字型要進行筆畫分析和字型結構分析。比如有些筆畫是要虛筆入紙,有些是要實筆入紙;再比如歐體楷書有些字看起來是有點歪的,但是字的重心很穩,這些都得研究。(個人推薦李祺本《九成宮》字帖)
3、如果在沒有老師教的情況下,個人推薦上網去看看田蘊章老師做的《每日一字,每日一題》節目,田老師主張寫歐楷“學歐莫學田”,老師親自示範筆法,寫字所要注意的細節,也普及了很多和書法相關的知識,對於我們來說很有意義。我認為看了《每日一字,每日一題》這個節目以後,對於我們瞭解筆法、字型結構等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對於歐體楷書的學習會更進一層樓。
4、最後要講的是,不管是什麼樣的方法,最終都要落到學習書法的人身上,刻苦努力、持之以恆的練習才是最好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