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軫念信箱

    周文王姬昌被拘禁而擴寫《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

    這句話出自漢代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寫給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報任安書》,原句如下: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白話譯文:

    古時候雖富貴但名字磨滅不傳的人,多得數不清,只有那些卓異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稱。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擴寫《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寫了《離騷》;左丘明失去視力,才有《國語》。

    孫臏被截去膝蓋骨,《兵法》才撰寫出來;呂不韋被貶謫蜀地,後世才流傳著《呂氏春秋》;韓非被囚禁在秦國,寫出《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都是一些聖賢們抒發憤懣而寫作的。

    作者簡介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他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

    公元前91年(徵和二年),《史記》全書完成。全書130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對後世的影響極為巨大,被稱為“實錄、信史”,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 2 # 李文通872

    《語》出漢代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寫給其友任安的一封回信《報任安書》名家名篇

    意思是說:古時候雖富貴但名字磨滅為後世所不知且不傳的人,有很多。只有那些卓異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稱。像被後世所傳頌的周文王~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演繹出《周易》;孔子困、窘之下,作《春秋》;屈原被放逐,寫《離騷》;左丘失明,厥《國語》。孫臏被好友龐涓刖面挖膝,著《孫子兵法》;呂不韋被貶謫蜀地,著《呂氏春秋》;韓非被囚禁在秦國,寫出《說難》、《孤憤》等等,都是因卓而不凡,才被後世傳頌下來。

    這個“蓋”字用在句首,起連線上句的作用,對前句的觀點、結論做進一一步的解說。

    (僅屬個人理解,不妥之處請大家指正)

  • 3 # 木山文

    這是司馬遷"報任安書"中的一段話。我們透過上下文來確定"蓋"字是什麼意思。

    上文: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僕之不得已乎?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計。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意思是,就是傭人(荊揚淮海一帶,稱男傭人為臧,女傭人為獲),丫頭,妾婦這些人,還能打定主意尋死。況且我這個不得不這樣的人呢。之所以肚裡憋著氣,勉強活在這世上,深深的關在齷齪的地方,卻不尋死避難。只恨我的心願有沒有做完的地方。這一點粗淺的學問,見識埋沒在世界下面 ,那文章的光彩,不能夠顯示出去,流傳到後世。古時的人有了錢做了官,名氣都消滅了,這種人多到不能用數字來記清楚,只有那有才能又和普通人不一樣的人,才能後世留名。

    這段話有兩層意思,一,受此大辱(指受宮刑)而不尋死,是因為還沒有完成,蘊含著自己見識,思想,感情的"史記"。他要完成它,讓其流傳後世。二,人生的意義。很多在世時享受榮華富貴的人,一死就消失了。有著作流傳的人,能夠長久的留名於後世。

    我們再看下文。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戹(受窮苦)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

    周文王囚於羑里,才寫出了"周易,",孔子困在陳國和蔡國之間,才寫出"春秋"。屈原放逐,才寫出"離騷",左丘明瞎了眼睛才寫出"左傳",孫子受了割去膝蓋骨的刑罰,才修好兵書……。

    他列舉了歷史上許多有著作傳世而留名後世的人。以證明他的觀點。而且這些人都是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完成自己的著作的。這就說出了他之所以忍辱負重要完成史記的原因,是因為有許多先賢的榜樣。.

    在這裡"蓋"字是一種特殊的用法,當連詞來使用,把下文與上文連線起來,上文是果,下文是因。

    在這裡說明一點,這段文字是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人生觀的一個組成部分。.他的這句名言真是流傳千古了。

  • 4 # 我的小悟

    大概、大約之意。

    這是從此句話中意譯而來,而說的。

    原因《周易》一書並不是周文王一人著作的。

    所以,可理解為大概,大約,也可理解為大略之意。

    ①《周易》一書的問世,或者說完整見於世人,經過了幾代人的演化,繪集而成的。

    周文王在獄中推演了後天八卦,從先天八卦演化為後天八卦,這是周文王做出的貢獻。

    所以,“蓋”可以理解為大概,大略。

    ②“蓋”在文言文中是一個虛詞,用來連線上下文,意思從上文延續下文的一箇中間詞,

    用來轉換節奏,語氣,或者是前因後果。

    或者是並列的文字語段,段落。

    這是文言文常用的一種手法。並無實質特定性意思。

    ④現代白話文,承上啟下的文章段落。一般用“因此”、“所以”佔大多數。

    “大略”、“大概”屬於語氣助詞。比如:

    “大概狀況就是這樣。”“大略情形這個樣子。”

    它是一種泛指,不太明確,範圍有點大,或者廣。

    ⑤文言文讀識,有時不必拘於一時,要根據文章意思情況而定其含義。

    尤其是語氣助詞,“呼”,“嗟”,“耶”等等類似的。

    →文言文意思能明白,可以不必太在意這些中性助詞,文章整體含義把握住就行。

    “蓋”字就理解到這裡,有空多參閱關於古文類參考書也很不錯。

  • 5 # 辰然詩話

    聯絡上下文可知這裡“蓋”是“所以”意思。

    這句話出自漢代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寫給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報任安書》,“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有一個人喜歡你,你不喜歡他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