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茶飲品牌運營官

      “立春”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首個節氣意味著一年四季將由此開啟。即使2020年開年的這一場“暴風雪”來勢兇猛,但寒冬已過,萬物即將恢復生機,我們都在期盼著“春天”的到來!

    立春三候

    古時以五日為候

    三候為氣

    一年24節氣共72候

    立春有三候

    “一候東風解凍”,說的是立春到了,溫暖的春風從東方吹來,大地開始解凍,為不久就要到來的“生機勃勃”做鋪墊。

    “二候蜇蟲始振”,立春五日後,冬天蟄伏在洞內的蟲類開始慢慢甦醒,但天氣尚冷,時機未到,所以還沒出洞,但好時節已經不遠。

    “三候魚陟負冰”,再五日,河裡的冰開始融化,魚群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融盡的碎冰,如同被魚揹著一樣浮在水面。

    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意味著溫暖,鳥語花香的日子即將到來。立春也意味著生長,耕耘播種的季節即將來臨。

    立春習俗

    1.咬春

      “立春”這一天,中國民間習慣吃蘿蔔、姜、蔥、麵餅,稱為“咬春”。但是各地的不同風俗又有不同的表現,在南方則流行吃春捲。“立春”這一日,中國民間咬春的另一種食品就是蘿蔔。因為蘿蔔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

    2.迎春

      立春時“迎春”也是一項傳統習俗。舊俗立春前一日由兩名藝人頂冠飾帶沿街高喊:“春來了”,就是傳統的“報春”。立春後,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喜歡外出遊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遊的主要形式。

    3.打春

      “打春”,是以“鞭打春牛”來“催農耕作”。春牛有紙牛和泥牛之分,扮作芒神的人用紅絲綢纏扎的鞭子猛抽春牛三下,即為“打春牛”,意為打走春牛的懶惰,督促人們在春回大地之際,趕緊耕種。

  • 2 # 自成一人

    立春是民間重要傳統節氣之一,曾被當成一個節日,有許多圍繞立春展開的民俗活動流傳至今,如打春牛、鞭春、迎春、戴春雞、咬春等。每個重要的節日都少不了其特有的傳統美食,吃春餅是中國一些地區的飲食風俗之一。春餅,又叫薄餅、荷葉餅,早期的春餅是用麵粉烙或蒸成薄薄的餅皮,包著炒好的豆芽、韭黃、粉絲一起食用。有些地方的春餅還要配炒菠菜、攤雞蛋、醬肉、肉絲等卷著吃。立春吃春餅有喜迎春季、祈盼豐收之意。

  • 3 # 聖仙兒

    你好我是天津人說說天津衛立春的習俗 ,立春、立夏、立秋與立冬合稱四立,是傳統社會中的重要 節日。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而把此作為節日隆重慶祝, 則稱為“打春”。隨著時間推移,以及天津城市化的發展,人們 已經很少知道什麼是“打春”,但“打春”留下的傳統小吃卻一 直流傳,這種小吃就是春捲和春餅。

    天津人在這一天要“啖春 餅”。馮問田《丙寅天津竹枝詞》中就有這方面的記述:“日曆 官場必用新,東郊不復祀芒神。一盤春柳晨餐薦,始識今朝正 立春。”所謂“春柳”就是雞蛋攤片切絲,拌上切成小段的春

    韭,是立春日的美食,後來則演變為薄餅卷雞蛋、韭菜的春餅。

    立春這天,還要食青蘿蔔或紫蘿蔔、白菜絲,謂之“咬春”。 有 “咬斷紫菘春恰到,一年生事卜春風”之意。天津蔣詩著的《沽 河雜詠》中有一首竹枝詞寫道:“迎得新春又咬春,紫花菘復及 時新。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二十四節氣的第 19個節氣。

    中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月令七十 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 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 起來準備冬眠。看來,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

    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 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現在 的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 餃子賣得很火。

  • 4 # 襄陽詩人宇天少

    一轉眼時間過的挺快,前幾天各地剛下過雪,今日就立春了,而立春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過了立春後萬物開始復甦,一年四季即將開始。立春的一般時間為每年的2月3或4或5日,三候為“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

    民俗

    1、報春:縣裡會派報春吏沿街高喊:“春來了”,俗稱“報春”,還會挨家挨戶的送去春牛圖與迎春帖,其意識再催促提醒人們,一年之計在於春,要抓緊開始務農,莫誤了大好春光。

    2、迎句芒神:句芒神為春神,所以在立春這天需要祭祀迎句芒神。

    3、趕春牛:形式是一個農夫趕著一頭拉著一張犁的牛,和著鑼鼓的節奏邊走邊唱邊犁地,一會兒讓牛舒緩的前行,一會兒把牛趕得只撒歡。希望一年能夠風調雨順,莊稼能夠豐收。

    4、遊春:民間會組織各種遊行,隊伍先是報春人打扮成公雞的樣子走在最前面,之後一群人抬著巨大春牛形象,之後的人打扮成牧童牽牛的、打扮成大頭娃娃送春桃的、打扮成燕子的。

    5、民間互相饋送:民間會相互贈送春牛(小泥牛)、春牛圖、春娃(用絹做的小娃娃)等相互拜賀,此為拜春。

    6、糊春牛:家家戶戶在家裡用米漿和紙糊成春牛的樣子,擺放在家中。

    7、貼春字畫:家家戶戶在自家的門上貼上迎春線管的字畫。

    8、戴春雞:立春日,母親用布製作一個約3釐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表示祝願“春吉(雞)”

    9、佩燕子:每年立春日,人們喜歡在胸前佩戴用綵綢剪成的“燕子”,因為燕子是報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徵。也有許多富家人會在自家的房簷下搭建燕子窩。

    10、吊春穗:每年立春日,婦女用各色布綹編成布穗,或用彩色線纏成各種形態的“麥穗”,然後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藉以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 5 # Jisee

    你好,我是安徽的,我們這邊立春有這種說法。 3000年前中國就有迎春儀式,至今已形成了許多固定的風俗習慣,立春最初的文字記載形成於周代,是古代重要的祭祀節日,也是勸農備耕的重要時節,中國自古為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舊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天子要在立春日,親率諸侯、大夫迎春於東郊,行布德施惠之令。在這一天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 而到了後世,城裡已不再舉行鞭春活動,可一些農村卻有打春牛的風俗。所謂的打春牛,就是在立春前用泥捏塑成一隻泥牛,稱之為春牛,婦女們抱著小孩繞春牛轉三圈,按舊時的說法是可以不患疾病,而如今已成為一種娛樂。在立春這天,村裡還會推選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徵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著一年的農事開始。然後眾村民將泥牛打爛,將春牛的碎片搶回家,稱之為“搶春”,人們將其視為吉祥的象徵,將土塊放在牲畜圈,意為槽頭興旺;把糧食放在糧倉,意為倉滿糧足。除了這些,在這天,中國民間還講究要買個蘿蔔來吃,稱之為咬春。因為蘿蔔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講究時令吃食,在立春這天要吃春餅,吃春餅就是咬春,也有叫吃春盤的,而在南方則流行吃春捲。

  • 6 # 竹裡石橋

    立春,各地習俗都大同小異,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就是開始,就是出發,就是一切變好!在這個特殊時期只希望疫情早點結束!等春來,疫情畢,去街邊吃熱乾麵、去黃鶴樓登高、去江漢路逛街、去看長江大橋……武漢加油,我們一起,等春來。

    一切終將過去,定會春暖花開!

  • 7 # 梓萱花園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等閒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今日立春,意味著春天即將來臨,春天的大地即將煥發出勃勃生機,春天在我們每個人的腦海裡都是美麗的,美好的……人們會覺得白天長了,太陽暖和起來了,農作物生長快了……蜇伏了一冬的綠色,即將破土冬眠的生靈,也將迎來溫潤如酥的春雨☔……

    一年之際在於春,一日之際在於晨。在立春的節氣裡,人們為了迎接一年的豐調雨順,莊稼的好收成,各地都有打春牛,咬春,迎春,吃春餅,吃春捲等習俗,祈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春風賀春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春園!

    寒冷的冬天,我們終將熬過,春天,已經開始……

  • 8 # 瓜西大

    立春節氣習俗多。吃春餅、嚼生蘿蔔叫“咬春”;交相慶賀叫“拜春”;鄉民以麥米豆拋打春牛叫“打春”;南方還有摸牛腳之俗:“摸摸春牛腳,賺錢賺得著。”查最早楚俗,立春日在大門上立春字為“討春”;唐人始作春餅,捲餅用生菜為“春盤”,婦女在頭頂戴“迎春髻”,互贈春詞為“春帖子”。

  • 9 # 興旺國學講師

    迎春一天,打春一時。昨天一天,以及今天打春時辰,酉時十七至十九點,已嫁出的女人,不可見到孃家人。

  • 10 # 一諾千金1227

    濰坊立春又叫做“報春”、"咬春"。

    現在農村中仍有這個古老的習俗,即由一個人手敲著小鑼鼓,唱著迎春的讚詞,挨家挨戶送上一張春牛圖。在這紅紙印的春牛圖上,印有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和人,牽著牛耕地,人們稱其為“春帖子”。這送春牛圖,其意在催促提醒人們,一年之計在於春,要抓緊農時,莫誤大好春光。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盤、吃春餅、吃春捲、嚼蘿蔔、五辛盤等之俗,一個“咬”字道出節令的眾多食俗。為什麼要吃蘿蔔呢?蘿蔔古代時稱蘆菔,蘇東坡有詩云:“蘆菔根尚含曉露,秋來霜雪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舊時藥典認為,蘿蔔根葉皆可生、熟、當菜當飯而食,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常食蘿蔔不但可解春困,還可有助於軟化血管,降血脂穩血壓,可解酒、理氣等,具有營養、健身、祛病之功。用小塊刀先將”心裡美“一刀去頂,再旋開蘿蔔皮,不切斷再將紅蘿蔔芯按方樣兒橫豎幾刀切成方形條狀,整個蘿蔔被切成好像一朵盛開的紅牡丹花,非常好看。當拿回家全家掰開嘎巴、嘎巴咬著吃,那可真是極水靈的好春令食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鉤出一個精緻的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