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廣陵王聊歷史

    南北朝是南北分裂對峙時期,都是小朝廷,並且大部分普遍短命,還有連年戰爭,人口經濟都是歷史的低谷期。所以看點不多!影響力遠遠比不了大一統王朝!

  • 2 # 陸滿庭

    中國的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混亂的一個時期,是南朝和北朝的統稱,大致存在時間是公元420年至589年之間。

    這一時期中國基本上處於一個分裂的狀態,“你方唱罷我登場”是這一時期的形象描述,各個勢力集團此起彼伏。這個階段可以說是充斥著各種篡位、依仗武力胡作非為、荒淫奢亂等不太光彩的事情。

    因此,我們教科書中以正能量為主的話,確實不應該多講述這個時期的事情。教科書中,目前主要講述這一階段的農業、文化、科學與藝術成就,例如二十四史中該階段的幾本史書、《孔雀東南飛》與《木蘭辭》等著名文學佳作、幾個石窟佛像藝術、《齊民要術》等農學典籍等。。

    等到了大學階段及之後,個人具備了一定的素養,心性也足夠堅忍,判斷是非的能力也有足夠的提高之後,如果感興趣的話,再對這一階段的歷史進行深入的研究也不遲。

  • 3 # 百氏可樂

    為什麼史書上很少介紹南北朝,是因為這段歷史時間既短,戰亂也多,社會進步甚少,國家一直處於動盪不安之中。這段時間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的成就均比其他朝代要少很多,所以也就沒有必要提及很多了。唯一還能拿的上臺面的就是那麼幾首詩歌了和主張及時行樂和空談的玄學了。

    1、南朝分為宋、齊、梁、陳四代。

    1)宋乃劉裕於公元420年奪取東晉政權後所建立,國號曰宋,建都建康,共歷八帝、60年。

    2)齊,公元479年蕭道成所建,國號曰齊,建都建康,為了與北朝的北齊加以區別,史稱“南齊”共歷七帝、24年。

    3)梁,公元502年蕭衍所建,國號曰梁,建都建康,皇室姓蕭,故稱蕭梁。共歷八帝、56年。

    4)陳,公元557年陳霸先代梁稱帝,國號陳,建都建康。共歷五帝、33年。

    2、北朝主要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及隋朝。

    1)北魏,拓跋圭在公元398年建都於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399年改號稱帝,逐步併吞十六國中的夏、北燕、北涼諸國。公元439年統一北方,南大致以淮河、秦嶺為界,與南方的劉宋對峙。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東魏與西魏,隔黃河而治,東魏後為北齊所代、西魏為北周所代。從拓跋圭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共歷十七帝、171年,是所有魏晉南北朝王國中立國最長久者。

    2)東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受權臣大將高歡脅迫,逃往關中。高歡另立元善見為孝靜帝,遷都於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史稱東魏。公元550年為高洋(高歡的兒子)所代,東魏共歷17年。

    3)西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入關中,將領宇文泰迎之。公元535年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另立元寶炬為魏文帝,定都長安,史稱西魏。公元557年為宇文覺(宇文泰三子)所代,西魏共歷三帝、24年。

    4)北齊,公元550年東魏大將高歡的兒子高洋奪取東魏政權稱帝,國號齊,建都於鄴,為與南朝的蕭齊區別,史稱北齊,因皇室姓高,故亦稱高齊。公元577年為北周所滅,共歷八帝、28年。

    5)北周,公元557年,西魏大將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奪取西魏政權稱帝,建國號周,都於長安,史稱北周,因皇室姓宇文,故也稱宇文周。公元577年滅北齊,統一中國北方。公元581年為隋楊堅所代,共歷五帝、25年。

    6)公元581年,北周大臣楊堅受禪稱帝,國號大隋,公元583年建都大興(今陝西西安),公元589年滅南方的陳朝,結束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全國再度統一。

  • 4 # 藤籌勁草論教育

    教科書一般講比較代表性的朝代,尤其是大一統的時代,而且是盛世明君的時代。因為這樣的朝代能代表中國,能讓華人振奮。此外歷史還重點講某個影響大的事件,大的戰爭,影響深遠的發明,歷史人物,英雄人物,等等,因為這些事件或者人物都是能影響歷史走向,而且是流芳千古人物,值得大家銘記。

  • 5 # 史陌

    我覺得問主的感覺有點偏差。作為一個長期從事中學歷史教學的老教師來說,南北朝歷史雖然分裂戰亂,在中學教科書中篇幅雖小,歷來也不是高考的重點,但相對還是比較豐滿的。中學歷史教科書這一章長期表述為“南方經濟的發展和北方民族大融合”,這一階段恰恰是中國古代歷史兩大主題——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大融合最重要的階段。南朝和南宋經濟的發展,奠定了經濟重心南移的基礎。北方民族大融合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考中多次考查兩南經濟,甚至與美國南方的開發建設結合進行橫向考查。北方民族大融合也曾多次與炎黃、春秋戰國、元朝等時期的民族融合進行專題考查。同時還用《齊民要術》考查民族融合在文化上的反映。另外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六朝文學及北方民歌)藝術(書法繪畫及佛教藝術)科學技術(數學農學等)也是可圈可點的。哲學思想對後世影響也很大,特別是佛教文化的傳播發展,影響深遠!

  • 6 # 中老年講壇

    因為南北朝時期朝代更新很快,很多隻經歷了一兩代就被覆滅了。且多是前朝餘孽作亂,南北十六國大多是由外族所建,所以歷史書上記載甚少,其實史書記載的也不多,多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且南北朝時亂世,不能突出表明中國古代的繁榮和民族特點。

  • 7 # 虎培電影

    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589年),是中國歷史上比較混亂的時代,南朝包含宋、齊、梁、陳,北朝包含了北魏、東魏、北齊、北周五個朝代,因為長期維持對峙形式,連年戰爭,故稱之為南北朝。南北朝時中國歷史上大分裂時期,也是歷史上民族大融合時期。

    因為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南北朝時歷史上政權更替較為頻繁的時期,所以存在的時間也不長,但是這一時期卻四中國文化受到了特別的影響,尤其是道教、佛教的興起,以及波斯、希臘等文化的進入。而且南北時期文化在歷史上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比如在數學方面劉徽和祖沖之,著作有《九章算術》,農學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地理酈道元的《水經注》,詩歌方面有《木蘭辭》,《敕勒歌》等。

  • 8 # 東瀛觀察使

    初高中歷史教材編寫的目的是讓學生對歷史有一個大體的認識,並不是面面俱到的。

    這段歷史的朝代更替繁雜,而且數量眾多,對於不僅僅學習歷史一個學科的學生來講,記憶起來是一種負擔。他們不是歷史專業的,也沒必要學這些。

    學習這些意義遠沒有學習漢唐文化來得重要。我們學歷史就是為了以史為鑑,您覺得學生學習大篇幅的南北朝的歷史會對他們的歷史成績提升的大嗎?

    我認為學以致用是最重要的,再說了歷史學家尚未對那段歷史研究的很透徹,寫出來的東西似乎說服力不夠。就像我在上面說過的“這兩代歷史教科書的編寫還沒有完全從歷史學著作中獨立出來”。等學生上了大學就會發現關於這段的說法南轅北轍。。。

    我覺得既然沒確定的東西,就應該刪繁就簡。作為研究課題來說它是不錯,但寫入教科書就過於狹隘,容易將學術思想流於一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電腦C盤是否直接影響開機快慢?裡面都裝了什麼,怎麼清理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