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寶爸聊英語啟蒙

    具體怎麼有效,要看孩子多大了。

    1. 如果孩子1歲半以前,就隨便播放原版音訊吧。兒歌、對話、脫口秀、電影、有聲書等都可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幾乎也聽不懂,磨耳朵的作用就是為了讓他們熟悉英語發音、語調連讀等。素材保證原版、越雜越好。

    2. 孩子1歲半或者2歲以上。就不建議什麼都聽,最好播放一些他可以理解的內容。比如說看過動畫片配套的音訊,讀過的繪本的音訊等。這個階段主要是讓他聆聽原版,進行可理解的輸入。太超越孩子自身英語水平音訊不太建議選擇。

  • 2 # 瑄軒爸爸

    英語啟蒙,對於幼兒階段的寶Bora說,磨耳朵要更有效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幼兒對所聽的內容感興趣。

    首先,要有實物引導。比如:蘋果(apple)我們可以拿一個蘋果放在孩子面前,然後告訴他們這是apple.

    其次,要有同伴陪聽讀。讓一個幼兒聽英語,學習英語往往激發不起孩子的這方面的興趣。如果是在幼兒園,一群小朋友同時,聽英語或者學習英語,小朋友的模仿能力很強,相互學習更能促進效果。

    再次要多加鼓勵,反覆練習。老師們多加表揚,可以激起孩子們繼續學習的慾望。孩子們學得快,往往忘得快。讓孩子們反覆聽,反覆練習,可以起到鞏固所學英語知識的目的。

    英語啟蒙,讓孩子磨耳朵更有效!我們主要要激發孩子這方面的興趣。每天利用適當的時間練習,讓孩子變被動為主動。

  • 3 # QZAlice

    0-1歲興趣培養

    任何形式的英文,兒歌、童謠,繪本音訊,甚至是英語新聞,播放的時間不能太長,當做背景音樂,每天堅持聽20分鐘。

    1-3歲繪本引入

    英文玩具書、認知類繪本,還有韻律童謠,一邊看一邊聽。另外生活中,不經意的使用日常口語與孩子溝通交流。

    3-4歲增加影片

    有了之前很好的基礎以後,除了聽讀繪本,可以配合繪本加入一些原版動畫,例如小豬佩奇,講述的是四歲的小豬佩奇和一歲的弟弟喬治還有他們的豬爸爸豬媽媽一家四口的快樂生活,發生的基本都是孩子們正在經歷的事情。

    另外還可以引入一些分級讀物,如牛津樹、培生、海尼曼等。

    5-6歲深度廣度拓展

    不論是有基礎還是剛開始啟蒙,繪本和大量的音訊輸入都是有必要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見,可以選擇孩子感興趣的主題多做拓展,比如孩子喜歡汽車,可以多準備這方面的書和音訊,反覆聽讀。分級讀物可以遵循3-4歲的路線逐步升級。

    幾乎每種英文繪本都會找到相應的音訊,不管是那個年齡段,在閱讀的同時,伴聽音訊會有不錯的效果。再配合動畫,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 4 # 關鍵期閱讀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基本都有一種共同的觀點:就是語言是聽會的,而不是老師教會的。因為拿自己做例子,自己現在能說會道的母語是老師教會的嗎?當然不是,是媽媽、爸爸教會的嗎?也不完全是,是因為孩子處於這個語言環境裡,從媽媽懷孕4個月,到1週歲多,陸續開始說話,這麼長的時間裡,孩子都是在靜靜的聽。那麼對於母語之外的英語,聽當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了,但是聽也是講技巧的。也就是說兒童英語啟蒙磨耳朵也是有方法的,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語磨耳朵要遵循“可理解性輸入”原則

    即孩子要能聽懂,聽不懂是無效輸入。磨耳朵訓練也要遵循“五個手指法則”,即一頁書不能超過5個生詞。如果是裸聽,我推薦99%聽懂,即:100個詞裡只有1個詞不懂,孩子可以根據上下文自行猜測該生詞的含義。我女兒基本就是這樣就是這樣自學聽力生詞的。

    要準確瞭解孩子的“最近發展區”

    也就是說家長要找到適合孩子程度的聽力資料,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要正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搭臺階、循序漸進,是家長最大的職責。孩子的聽力程度不同,最近發展區不同,最好能區別對待,提供不同的內容,實現因材施教。

    要區別對待“精聽”和“泛聽”

    關於這一點,我經常強調,在學校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屬於精聽,課外內容屬於泛聽。從興趣的角度來看,泛聽是必須要長期堅持的,同時泛聽要堅持的原則是“聽自己喜歡的”、“自由選擇”、“大量”。如果是學校老師留的作業還要檢查的話,就又成為精聽了,孩子聽的時候會像考試一樣很焦慮。我比較認可“學得”和“習得”的劃分,泛聽和泛讀屬於習得,學生習得的時候不要有任務,要身心愉快,不愛聽這個材料可以換成其他的材料,要聽自己喜歡的東西。泛聽如我們小時候聽評書看武俠小說,不知不覺就學了很多文學語言和歷史知識。

    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採取合適的方法

    如果孩子是小學低年級,鼓勵孩子大量泛聽、看動畫片,因為小童主要靠聽力模仿、“習得”的方式學習語言。如果是小學高年級以上的學生,多采用有文字材料的精聽(一邊看一邊聽、先看後聽或先聽後看、反覆聽+做聽力理解題),更能迅速提高學生的聽力。年齡在外語教學中比較關鍵,隨著年齡的增長,“學得”的方式要逐漸增加,在小學高年級要達到學得和習得各一半的比例。初中之後,還要加大學得的比例。

    在家聽讀(泛聽泛讀),家長不必是英語高手

    家長不必精通英語,因為泛聽泛讀本身就是自學的方式。家長需要的是“懂資源”、“有資源”,向學生源源不斷地推送適合他的材料,學生本人選擇他喜歡聽的東西。只要喜歡聽、反覆聽、大量聽,都是在習得。

    我為女兒做聽讀記錄我為女兒做過很長時間的“聽讀記錄”,裡記錄的都是女兒所聽的書,均為泛聽。有時候我“推銷不出去”,她不愛聽也就只能收起來,這是貫徹“自由選擇”“聽喜歡的”原則。我按照年級和難度向她薦書,她一直都能聽懂,這是貫徹“可理解性輸入”和“循序漸進”原則。她聽書我不檢查不留作業,只是請他給書打個分,用一兩句話解釋一下書為什麼好。愛聽幾遍聽幾遍。這是貫徹“無壓力”原則。聽了一千多本書,這是貫徹“大量”原則。我認為泛聽為女兒打下了堅實的英語基礎,是她現在閱讀和詞彙量領先於絕大多數同齡同學的主要原因。

  • 5 # 小智姐姐愛英語

    關於要不要給孩子“磨耳朵”,怎麼“磨耳朵”,以下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0-1歲的寶貝啟蒙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還很小,如果想要給孩子磨耳朵的話可以放一些輕柔舒緩的英文歌曲,既可以讓孩子在音樂中感受愉悅,又可以讓孩子稍微熟悉一下和中文不一樣的發音方式。畢竟我們不是生活在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且我們還肩負著教孩子學習漢語發音的重任,沒有條件也沒有精力從孩子開口發音就直接進行英語啟蒙。

    二、1-2歲的寶貝啟蒙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已經開始“懂事”,會把自己看到的物體和這個物體的名稱進行聯想匹配,有些寶寶已經可以說較長的短語甚至句子。這時候的“磨耳朵”建議在教中文詞彙的同時一起灌輸英文。例如,指著孩子閃卡上的蘋果,直接念apple,讓孩子直接把蘋果和apple聯絡起來。最忌諱的是給孩子放一些例如“蘋果蘋果apple,香蕉香蕉banana”等等類似於英文順口溜一樣的東西,一是孩子沒有視覺衝擊,只能死記硬背;二是不利於孩子養成英文思維,看到蘋果不能直接說出apple,還需要先想一下中文名稱,順著念出來英文名稱。

    三、2-3歲的寶貝啟蒙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已經像個“小大人”,在之前的啟蒙下,學會了很多常用的單詞,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將這些單詞連成簡單的句子給寶寶“磨耳朵”。寶寶學習能力都很強的,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進行簡單的問答。這時候可以找一些寶寶較熟悉、相關的感興趣的音訊影片放給寶寶聽,讓寶寶在理解的情況下達到“磨耳朵”的目的。我記得Eason(我家寶寶,自己在家親子啟蒙的)快三歲的時候,我教他進行自我介紹,先是一點一點,一句一句教他,看他說的差不多了。我就把這段自我介紹錄成音訊,他邊玩汽車我邊迴圈播放,過了一兩天,再問他:"Eason,can you introduce yourself?",他就把這段都說下來了,雖然會吞音落字,但是說的有模有樣,確實像個自我介紹。

    總之,“磨耳朵”要有針對性的磨,不要盲目亂磨。“磨耳朵”的題材選擇要有針對性,最好是寶寶熟悉感興趣的。如果單純是為了讓寶寶聽英語而聽英語,寶寶像聽天書一般,時間久了可能會產生反感情緒,而選擇一些寶寶感興趣的,他記起來也會比較快!

  • 6 # 夏天的冰9881

    兒童英語啟蒙磨耳朵環節,已經成為很多家長必備的一項任務了。隨著啟蒙英語機構的越來越多,我們的可選性也變得多了起來,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磨耳朵才是最好的呢?繪本?聽兒歌?練習發音?等等等等個人認為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假設自己也是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你會喜歡什麼樣的呢?假設我們手裡有一繪本書,但是家長沒有時間或者不認識的時候,我們怎麼來解決呢?我之前參與了一款APP,感覺效果還可以,解決了很多問題。平時忙,沒有時間管理寶寶,但是寶寶的教育又不敢輕易放棄。如果我們透過一些科技性的東西讓孩子可以輕輕鬆鬆的喜歡學習已不是更好像以下這樣的通關式的英語練習

    對於孩子來說,這樣玩著學英語,個人覺得會比只單純的學習繪本效果要好一些以上僅是個人的意見,希望可以幫到你。也希望你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途徑

  • 7 # 小方熊貓英語啟蒙

    你好,關於兒童英語啟蒙中的“磨耳朵”,可參考如下:

    首先,要保證一個量。磨耳朵輸入可以沒有上限,但一定要有底線,每天至少20分鐘吧,讓孩子習慣日常生活中有英語的存在。

    建議家長定時、定點給孩子磨耳朵,每天選擇固定的時間段,陪孩子一起讀英文小書、看英語動畫。此外也可以充分利用零碎的時段,比如等公交或排隊的時候,你都可以掏出一本書或者開啟手機裡的英語APP,和孩子一起聽一聽、看一看。

    要有計劃,但是不要制定過於詳細的計劃,因為孩子的機動性特別大。每個月準備好希望孩子看的書,一部分是家長計劃讀給孩子聽的,還有一部分可以是家長希望孩子讀給自己聽的。可以把要讀的書放在桌上,每週迴圈讀幾本,如果孩子看膩一本就換新書進來。動畫資源也是,每週迴圈五集,下週再換新的,相當於做一個“精聽”。

    除了做迴圈的閱讀計劃之外,也要有機動的選擇。比如臨時發現孩子對某個事物感興趣,家長最好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點調整原先的讀本,換成與孩子興趣相關的書籍或影片動畫給他看,這既能滿足孩子玩的樂趣也能提高學習的效率,一舉多得。

    很多家長給小方熊貓家的老師反應說:我也花了很多時間搜尋、研究了很多專家推薦的那些資源啊,為什麼孩子不喜歡?沒有什麼效果呢?

    我們的老師在對情況進行分析後總結出原因,主要有兩個:一、資源選擇有失誤。也就是沒有遵循我們之前提到的選材標準,只是照搬了專家推薦的書單,卻沒有考慮孩子的興趣和年齡。二是沒有進行可理解性輸入。

    關於資源的選擇我們上文已經詳細介紹過,不再贅述。 這裡重點說一下可理解性輸入。可理解性輸入,就是i+1——其中“i”代表舊的知識,“1”代表新的知識,關鍵在於用舊的知識(i)裹著新的知識(1)去輸入。

    如果輸入的新知太多,對孩子太難,他可能就什麼都學不會了。就像給我們這些沒有阿語基礎的人放阿拉伯語廣播,等同於噪音,連續聽一個月也不會有效果。反之,如果舊知重複太多,那麼語言輸入實質上沒有增長。

    因此,不管是聽還是讀的內容,都應以孩子已經會的語言“i”, 夾裹著新的語言“1”去輸入。這個新舊的比率學術界沒有明確的規定,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控制在30%左右比較好。如果沒有新知,孩子的語言無從提高;如果新知的比率太高,比如一半的內容都是新知,很難透過上下文語境來猜出詞意,孩子難以獲取意義,自然就失去興趣和注意力。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在聲音和意義之間建立清晰的聯絡,才是有效的磨耳朵。

  • 8 # 書袋龍童書館

    聽,不是找一堆英文素材當作背景音樂播放就行了,剛開始接觸的時候可以這麼做,但當寶寶開始咿呀學語的時候就要轉變成精聽。

    選擇一首適齡的兒歌,反覆聽,利用吃飯玩耍的時間,同時父母也要了解兒歌內容,可以給寶寶哼唱或者轉變為肢體動作和寶寶互動。

    一方面,寶寶對於父母的模仿能力更強,另一方面也助於寶寶對內容的理解。念熟了再換下一本,過兩週再重新拿出來看看寶寶的反應。

    需要提醒的是,父母一開始不要太過於介意孩子的發音反覆去糾正或者堅持要寶寶唱出整首,因為這樣反而可能造成寶寶的挫敗感,從此不願意開口。這個時期寶寶認知發展不太成熟,父母們的目的其實是增加和營造一個氛圍,讓孩子產生對一門語言的好感和興趣。

    雖然我們沒辦法給寶寶創造全美式的英文環境,但日常日語也可以幫助寶寶形成雙語習慣。

    比如起床:good morning,baby./Wake up ,Edward,

    比如吃飯的時候:Are u hungry?It is time for....

    或者安慰寶寶:good boy/girl./what a nice.../Don’t be cry.

    問選擇的時候:Tell mom , what is…. /Do you remember ,what ....

  • 9 # 涵涵媽2009

    家長配合老師指導。

    有基礎的家長可以在家裡常說英語,培養良好環境。

    有條件的家長可以考慮請外教。

    繪本推薦RAZ ,牛津閱讀樹,廖彩杏書單,逐步過渡到一些簡單的橋樑書,蘭斯指數300-400L,比如I can read 2, Steps into reading 3, FLY GUY, Nate the great 等等。

  • 10 # 高小迷筆記術

    為你推薦幾本經典的兒童英語學習相關書籍吧。

    《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讓你瞭解兒童英語學習路線全規劃圖及實操方法。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重在指出Phonics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聽,Phonics,讀”三位一體的學習策略,書籍推薦了大量優秀免費資源。

    《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的精華就是最後的書單,書籍和音訊配合,確實是兒童英語學習的好寶貝。

    書不在多,選擇最精華的,市面上的很多同類暢銷書卻不一定有太多實質性內容。

  • 11 # Lindsay英語生活秀

    營造家庭英文環境很重要。例如,我家二寶兩歲從紐約回北京,為了堅持讓他說英語,我家寶爸說漢語,姐姐和我說英語。同時,孩子們的影片,遊戲絕大多數是英文的,這樣,孩子有了一個雙語的環境,我家二寶的英語說得也很好很自然。

  • 12 # 孩寶小鎮親子閱讀
    作者 | 小媛老師

    作為老師,我最喜歡和班上的孩子們一起做的一件事就是唱童謠(nursery rhyme)。在平時的教學中發現,有的孩子不愛寫字,有的孩子不愛讀書,但只要一說“今天的故事有童謠”,小朋友就一下來了興致,眼睛都睜的大大的!

    小朋友為什麼這麼愛童謠呢?這是因為很多孩子從小讀的第一本書就是童謠書,唱的第一首歌也是童謠兒歌。很多美國爸媽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給孩子買大量的Nursery Rhyme書,因為早有教育專家研究過:經常和孩子誦童謠、唱兒歌,對培養孩子早起的語言敏感度大有裨益。

    Reference:Nursery Rhyme Activities by Vanessa Levin

    就像我們小時候都背的《三字經》,唱的《小星星》一樣,童謠不管是讀起來,還是唱起來都朗朗上口,小朋友一下子就能記住。記得上課時有一段時間,每次孩子在做美術時,我都會給孩子小聲放一些童謠歌當背景音,沒想到過了幾天,全班的小朋友都能一起哼唱起來:“baa baa black sheep, have you any wool?"

    後來我自己想:為什麼孩子學的這麼快呢?我想是因為童謠給孩子提供了一個英語語言的環境,而且這個環境的創造是無意識的,就像很多美國小學推崇的語言沉浸式教學一樣,孩子在目標語言的環境中,聽得多了,自然就能Get到很多的語言點。再加上孩子天生愛歌唱,所以在童謠的環境中,孩子毫無壓力,整個的學習過程都十分愉快。

    所以,常有家長給我留言:”我的孩子英語零基礎,是不是先做分級閱讀?還是要先學自然拼讀?” 家長的“心急”我特別理解,但沒有語言的地基,怎麼能建造語言學習的摩天大樓呢?所以,我通常給出的第一建議就是英語零基礎的孩子,先從誦童謠、唱童謠開始。

    語言啟蒙

    每年一開學,PreK(美國學前班)的老師會跟我小抱怨:“班上孩子的詞彙量怎麼相差那麼多?有的孩子已經掌握了大量的高頻詞,有的孩子卻還停留在字母階段”。老師心裡也明白,這是因為孩子學齡前在家的英語啟蒙進度不同呀!

    那麼,從小讓孩子聽Nursery Rhyme,對孩子的詞彙積累就十分有益了。

    比如這首美國孩子都會唱的“Row Your Boat”, 裡面豐富的詞彙:Boat, down, stream, dream,都是英文讀物中反覆出現的高頻詞。孩子在一邊唱童謠,一邊就把這些單詞給學到了。

    除了高頻詞,Nursery Rhyme裡還富含日常口語中不怎麼常見的詞彙,這些詞彙對於閱讀理解十分重要。有一次上課說到"fetch"這個詞,很多小朋友一臉茫然,而坐在角落裡的Jack眼睛一亮:"Oh I know, fetch a pail of water",不知不覺Jack就要唱起來了,原來他想到小時候學的那首“Jack and Jill”,而這首歌的歌詞也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裡。

    我喜歡上課時和學生唱童謠,因為課上久了,小朋友會累。這時,如果跟孩子們說:“現在大家一起站起來,我們來唱歌”。大家的精神勁就會特別足。我喜歡跟孩子們一邊唱童謠,一邊做動作,比如在唱這首“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唱到“小星星”的時候,大家會把手舉起來,左右搖擺來做響指。

    所以,有教育專家提到:從小讓孩子唱nursery rhyme, 可以培養他的Fine Motor Skill,精細運動能力。精細運動能力指的是手眼小肌肉的協調能力,比如當我們跟著歌曲做動作時,小朋友就在鍛鍊自己的手部、腿部動作和音樂旋律的協調力。

    同樣對於小寶寶,當他們在牙牙學語,跟著爸爸媽媽ba ba ba讀童謠的時候,鍛鍊的是自己的舌頭和嘴部筋肉的協調力,這些都是精細運動能力的範疇。

    童謠配童書,誰先誰後?

    曾有剛第一年當老師的同事問我:你在教童謠時,是先帶著學生們唱歌,還是先讀這本童謠書?因為,美國的童謠都有紙質的書相配套,而且這些Nursery Rhyme的書通常都是硬殼書,以防小寶寶們一不小心就把書給“啃”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也在教學中一直不斷地總結和思考。我曾經試著先教唱歌,可是等學生們都學會了唱歌,再拿出書來時,我發現:一大半的孩子這時都沒有了閱讀的興趣。他們覺得歌都會唱了,再讀書就有點“多此一舉”。

    可是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他們的閱讀才剛剛起步,以興趣培養為主。所以我建議這個階段的小朋友還是先來聽歌曲磨耳朵,等到孩子已經能跟著歌曲唱起來時,再拿出書,小朋友會很開心:哇,原來還有這樣的一本書,自己試著一讀,竟然每個字都認識,孩子的閱讀自信會大大增加。因為在孩子的英語啟蒙期,興趣和自信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

    童謠怎麼教?

    與童謠相關的教學活動真是一籮筐,美國老師主要側重在詞彙、韻律、閱讀和理解這四個方面。

    01、詞彙

    在介紹一首童謠時,老師會把這首童謠的海報列印下來,圖文並茂一下子可以抓住孩子們的注意。比如這首“Humpty Dumpty”中,老師會先和小朋友們一起討論下文字中的視覺詞(sight words)、字母的大小寫。尤其是句子的首字母要大寫,這些概念都可以在這個時候教給小朋友。

    早期的的詞彙積累包括兩個方面:視覺詞和高頻詞。視覺詞是那些不符合發音規律的詞,而高頻詞就是出現頻率很高的單詞。

    所以借用童謠還是個積累高頻詞的好方法。在讀完很流行的《Diddle Diddle》後,美國老師會帶著學生來把故事中的重點詞彙做成單詞字卡,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來鞏固。

    這讓我想到了很多家長的困惑:要不要從小讓孩子背單詞?我覺得:要是一定要的!但絕不是毫無準備的拿出幾個單詞讓孩子來背,單詞學習要在一定的語境(比如童謠、繪本)中來進行。

    02、韻律

    說到語言啟蒙,不得不提一個詞: Phonological Awareness 語音意識,在自己成為老師之前,我上的教學方法課程,常常會提到這個概念。語音還能有意識?當時的我也是雲裡霧裡。

    後來隨著教學經驗的豐富,我才發現“語音意識”的威力,它可以讓一個孩子從不會讀書,到懂得字母與發音間的關係,再到試著自己把單詞拼讀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閱讀者。

    “語音意識”的培養分為六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大量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磨耳朵,第二個階段就是接下來要談的”Rhyme 韻律“。

    童謠與普通故事書的最大不同在於句子間的押韻,包括押前韻和後韻。在這首童謠《Pat a cake》中,cake和bake,can和man都有著相同的後韻,所以小朋友讀起來朗朗上口。

    為了幫助孩子練習押韻,我喜歡帶著學生們做“押韻擦擦樂”的小遊戲。怎麼玩呢?首先,我會在小白板上畫一些物體圖片:如cloud, tree, sun, bird, kite, flower, star,然後小朋友誰可以找到一個和圖片上的物體相押韻的單詞(比如agree和tree押韻),誰就可以把這個物體擦掉。因為每個小朋友都希望可以擦掉一個圖片,所以他們玩的十分起勁。

    03、理解

    班上的小朋友們在讀了幾遍nursery rhyme後,幾乎就能背起來了,這時我就要看看學生們是不是都理解了故事的內容。考察學生理解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是讓學生將故事的內容情節排序,這也是做故事複述的重要一步。

    上面的排序卡片,可以幫助孩子提煉故事中的主要資訊、並把這些資訊按照邏輯結構排列出來。當小朋友把卡片擺好,我就試著讓孩子們從第一個卡片開始,把童謠故事用自己的話講出來,這樣從輸入到理解,再到輸出,小朋友的知識在一遍遍地內化和鞏固。

    看來,童謠不只是跟著讀一讀,唱一唱,可以教出的花樣居然還有這麼多!更重要的是,小朋友對於”童謠“有著與生俱來的親切感,是英語啟蒙的最佳開啟方式。

  • 13 # 御爸教育筆記

    英文的學習並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的學習,更是一種思維的學習。“英文思維”是需要用英文去學習英文的。就像我們教孩子中文一樣,語言和物品直接對應就好。不需要做過多的翻譯。如果用中文去學習英文,是不準確的,並且仍然是中文思維,當他們長大說英文的時候,其實就是在中翻英,而不是直接以英文的角度進行表達。就像中學生學英文,我們也建議多用“英英字典”,而非 “中英字典”。

    用英文兒歌給孩子磨耳朵,是很好的英語啟蒙辦法,但是很多家長給孩子從早到晚的播放英文兒歌、原版動畫卻沒什麼效果,是為什麼?原因就在於讓孩子習得一門語言最關鍵的地方在於能否為孩子提供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幫助孩子在英語環境下習得英語。

    在跟我諮詢英語啟蒙的家長使用者中有一位寶媽,很早就意識到孩子英語啟蒙的問題,早早就給孩子“打造英語環境”,在跟我聊的過程才發現,這位寶媽全天無死角的給孩子播放英文動畫、兒歌......但是卻沒有與孩子互動和有效引導,導致2年下來一點效果都沒有。

    家長在給孩子做英語啟蒙的過程中,要幫助孩子理解英文兒歌歌詞意思,這樣次才能讓孩子在聽兒歌的過程中自然習得英語,做到寓教於樂。

    磨耳朵本質上是給孩子營造一個英語環境。透過給孩子大量的語言輸入,讓孩子多聽、多聽、多聽是不二法門。但是光聽肯定是不夠的,下面聊一下英語啟蒙的“磨耳朵”應該怎麼做。

    1、培養聽英語的習慣

    家長可以充分利用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比如吃飯、玩耍、睡前等等時間給孩子磨耳朵。磨耳朵的素材也可以是多樣的,可以是孩子喜歡的英文兒歌、英語原版動畫、英語繪本、跟孩子進行英語交流等。

    學習一定是階段性的規劃和吸收,準備好英語啟蒙的材料,要每天堅持給孩子播放,讓孩子養成聽的習慣,就像孩子一日三餐一樣,潛移默化的養成孩子的習慣,那麼“磨耳朵”的第一步就達成了。

    2、有效“磨耳朵”

    如果光是聽就能教會孩子英語,那也沒有教育機構什麼事了,但是往往現實情況並沒有這麼簡單,在“磨耳朵”的過程,家長要跟孩子進行有意義的互動。

    家長可以根據當下的聽力或者素材內容,跟孩子進行互動。比如說聽英文兒歌的時候,引導孩子跟著旋律一起學唱歌,更形象的可以根據歌詞意思帶著孩子把動作做出來。在聽音訊的時候,聽到apple(蘋果)的時候,發現家裡剛好有蘋果,可以指著蘋果念英文單詞,可以幫助孩子將英語發音與實物聯絡起來,進行大腦結構意義的構建,有效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3、不必聽懂每一個單詞

    “磨耳朵”出於英語啟蒙的初期階段,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因此這個時期不要求孩子一定要聽懂每個單詞的意思,否則容易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部分家長在啟蒙的過程中容易代入成年人的思維,絕的要知道每個單詞的中文意思才能學好英文,其實這是個誤區。孩子在幼齡階段天生對語言敏感,只要孩子願意聽、喜歡聽,能夠主動的透過英語互動即可,家長只需要做到鼓勵孩子、肯定孩子,跟孩子一起堅持。

    “磨耳朵”需要看中文翻譯嗎?對於大齡孩子的啟蒙或許需要翻譯單詞意思輔助理解,但是對於幼齡孩子的啟蒙幾乎可以不需要,這個階段的孩子對語言的敏感度會讓你驚喜。

    4、陪孩子,培養專注力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步都少不了家長的參與,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同時,在參與的時候,當孩子在模仿跟讀的過程中,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唱、一起做動作,但是切忌不要隨意打斷孩子,否則將對孩子注意力的養成造成負面影響。我們都知道一個注意力集中的人做任何事情效率是高於注意力差的人的,孩子當然也不例外。

    我是御爸,專注英語教育領域。(更多英語啟蒙教育問題開啟我的主頁檢視)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都需要因材施教,尤其是孩子的英語教育。家長可以做的是陪伴孩子成長,我可以做的是免費幫孩子做針對性的學習規劃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有啟發,我想邀請你幫我3個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病後妻子狠心離開了一年,該如何忘記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