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含酒巧克力521

    孩子被別的家長投訴了,怎樣跟孩子說,

    首先,明確投訴原因。

    身為家長,你要清楚其他家長為什麼投訴,投訴的原因是什麼。只有對症了才能下藥不是。其他家長投訴的原因是不是主要責任在自己孩子,還是也一部分在於其他方面。

    其次,分析利害及問題本質。

    明白了為什麼投訴孩子,你就要結合自身和孩子最近的情況來了解這件事情產生的原因。自己孩子會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絕大多數的問題是源自於家長的疏忽,或者家長的過分溺愛。針對自身和孩子最近的情況分析問題。哪些教育方法需要進行改進。要以身作則,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行為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第三:針對發生的問題開會。

    不要把孩子當成什麼都不懂的兒郎。讓孩子學會面對問題。首先家長要在開會的時候跟所有人說開會規則,和主要問題。讓孩子和家長一起面對問題,並重視。說明開會的目的,然後把分析的結果說出來。在說問題的同時,要注意孩子的狀態。闡明在這個問題上爸爸媽媽和寶寶都存在錯誤,然後表明要和孩子一起改進,並要求互相監督。讓孩子從心裡產生一種責任感。

    第四: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改進

    如果是家長過分溺愛,就要改變教育策略,轉換教育思想。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家長和孩子互相監督,很多時候孩子的成長是源於父母的行為。

    最後在發現一點進步的時候,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明白他做的對,並且爸爸媽媽一直太他身邊。

  • 2 # 冉從莉

    被別的家長投訴,這得看當事孩子多大,是不是具備有自我處理問題能力。比如幼兒園小朋友投訴,無外乎就是你摸我一下,我推你一下這些過家家的小事兒,問題不是很嚴重讓孩子們自行處理就行了。

    如果是比較大的娃娃,比如高中生了,造成比較嚴重的後果了遭到投訴,那適當地法律法規校級校規思想教育提醒還是有必要的,並讓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不管怎樣的年齡段,家長自己要保持客觀公正的價值觀和不偏不畸的立場很重要,客觀地描述自己孩子的行為給對方造成的麻煩和糟糕的心情並表示歉意給對方安撫不讓事情升級,讓孩子學會換角度去考慮別人的立場和心情,這樣以後能更好地與人相處。當然如果自己孩子是被冤枉的,心裡有委屈,那家長是得要幫孩子找出真相沉冤昭雪,給孩子做堅強的精神後盾,否則孩子以後會有心疾。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爭取公平透明的權益。不管如何,允許自己孩子先表達他的現場描述和他的想法,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案,讓他有話語權很重要,多聽孩子講,少幫孩子拿主意,儘量讓孩子自己去化解矛盾。

  • 3 # 大家教育資訊

    孩子被別的家長投訴了,我想這是很多家長都遇到過的問題。首先要明白,孩子被投訴,一定是孩子的行為觸犯別人的尊嚴底線、損害了別人的利益。那麼,做為家長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

    一些家長過份寵愛、溺愛孩子,不分清紅棗白,把過錯算在別人的身上,為孩子撐腰,甚至場言要去報復,這些都不可取,是不明智的做法,這樣無形中讓孩子養成不分是非對錯的習慣思維,對孩子的成長、發展十分有害。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首先要弄清孩子被投訴的原因,分析問題產生的根源,然後再決定怎麼教育孩子,怎麼跟孩子說;其次,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找準教育時機,該心平氣和地說教還是嚴厲的批評,家長也要把握好度;第三,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分析事件的來龍去脈,事件多樣化的處理方式會有不同的結果,讓孩子換位思考問題,具體怎麼跟孩子講,我相信家長們應該心中有數了吧。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十分重要。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正”的能量和“善”的品質,為孩子的成長奠好基石。

  • 4 # 陸滿庭

    遇上這種情況,我們作為家長的,應該先冷靜地詳細瞭解一下各方面的真實情況,不要偏聽偏信,也不要過於衝動訓斥孩子或者找別人家長理論。

    在瞭解完了情況之後,如果確實是自己孩子不對,那麼一定不要有護犢之情,而是要利用好這個機會,讓孩子知道“人孰無過,只要改了,就善莫大焉”,做錯了事情就要勇敢地承擔責任,該道歉就道歉,該賠償就賠償。

    如果並非全是自己孩子的責任,例如同學打架,雙方孩子都有責任,那麼則應理性地跟孩子分析雙方的問題,重點分析自己哪裡做的不好,以後如何處理更好。

    如果確實屬於對方不在理,我們在和孩子理性分析之後,也應該教育孩子有寬容心,不要與人計較,同時自己可以私下與對方家長再做平心靜氣的溝通。

    總的來說,淡然處之是不對的,也不能過於激動地處理,但對孩子一定是培養寬於律人、嚴於律己、知錯能改、無則加勉這些素養。

  • 5 # 那時的花開花落

    一定要把孩子帶到對方孩子的家長面前,最好夫妻雙方都在場,如能加上爺爺奶奶就更好了,去了也不批評哪個孩子,就是討論一下事件的原委,順便和對方嘮嘮嗑,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要解決問題,目的是造成三堂會審的架勢,恐嚇孩子,你是不知道,當小孩站在一堆熟悉不熟悉的人群當中的時候,被眾人一眼嚴肅的指指點點的時候,會有多恐怖,這是個很可怕的事,對於孩子來說,遠比批評嚴重多了,他會再也不犯錯了

  • 6 # flasmile123學數學

    Hello,我是小謝,粉筆匠一枚!

    如果孩子被別的家長投訴,第一點要考慮的,應該不是想著用什麼樣的說法對自己的孩子有利,而是要先了解清楚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後站在中間人的位置,秉持公平公正的態度,一起解決問題。

    既然孩子被別人投訴,很大可能說明孩子已經犯錯了。別人投訴我們,是在表達一種不滿的情緒,希望問題能夠得到解決。我們被別人投訴,說明我們存在一定的不足,我們要做的是努力去把問題妥善解決。

    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雙方孩子、雙方家長、老師都應該在場,把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給大家理清楚。

    理清楚整件事情後,對孩子們的責任進行劃分,引起矛盾或問題的一方負主要或全部責任。這個責任,必須向孩子們講清楚,然後家長做好榜樣承擔起責任。要口頭道歉的,表達歉意;要賠醫藥費的,乖乖掏腰包……

    最後,讓雙方孩子互相交流,化解矛盾,最好能從“敵人”化為“好友”。

    總之,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出現問題就努力解決。讓孩子知道:“動手”會釀成“苦果”,“惹事”要承擔“責任”。不惹事,不怕事!

  • 7 # V正能量

    應該告訴孩子沒關係,幫助孩子做好心理準備,投訴本身並可怕,關鍵是該如何應對、解決問題,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家長都是孩子的最好靠山。

  • 8 # QL英語

    無論孩子被老師還是別的家長投訴,作為父母收到投訴心裡都不舒服,或者惱火或者恨鐵不成鋼的失望。但如何處理影響孩子深遠。不帶情緒的描述事情的發生,分析問題帶來的影響,同時也要表達對孩子產生當時行為的理解和同情,讓孩子在事件描述和合理分析中自己醒悟,這樣比說教或者表達憤怒來的效果要好。當然,事情臨到頭上這樣冷靜處理很難,做父母也是一門功課啊。

  • 9 # 悠悠奶爸成長日記

    首先我們可以去找對方家長和相關知情人去了解客觀情況,看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存在過錯。

    瞭解情況後,如果是己方孩子存在過錯,我們要和孩子單獨的來談論這件事,幫其分析他的過錯,過程要求平心靜氣。

    最後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向對方進行道歉,家長間的交流要求禮貌得體,氣氛輕鬆,不要給孩子造成過大的心理負擔。

  • 10 # Emilyban看世界

    不要聽到別的家長投訴就不分青紅皂白的訓斥孩子,應該先向對方家長了解一下具體情況,然後再向孩子詢問詳細情況,自己有一個大概的判斷後,再站在孩子角度與孩子一起分析問題。如果確實是孩子錯了,應該讓孩子自己認識到錯誤,主動提出向對方道歉。讓孩子自己去處理解決問題,這樣不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勇於承擔錯誤的責任心和人際交往能力。

    其實孩子之間吵架拌嘴很正常,他們天真無邪,這邊剛吵完那邊可能已經抱在一起了。孩子之間出現問題應該先讓孩子自己解決,孩子實在解決不了再跟對方家長協調解決。生活中常常出現一些家長因為一點小問題吵得不可開交反目成仇,這樣完全沒必要,也給孩子也樹立了不好的榜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為什麼要經歷痛苦才能真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