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方方育兒
-
2 # 科學育兒底層思維
孩子脾氣暴躁,先界定原因:
1、氣質型別,比如膽汁質或多血質型別的孩子,比較衝動。詳情可百度一下四種氣質型別。氣質型別不好改變。
2、父母脾氣暴躁,簡單粗暴,孩子只能學會這種模式,因為從未見過其它的溝通方式。要解決,只能父母改變,別無他招。
3、孩子的需求不被看見、理解,導致孩子內心很憤怒。這是非常普遍的問題,因為中國式的父母,都拿著學習成績或者是否聽話來評價孩子,根本就無視孩子成長的本能需求。比如玩的需求、磨蹭的需求等。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或者心理學的規律,否則你根本就不會明白你是怎麼傷害到孩子的。這個可以關注我找到很多學習的材料。
-
3 # 黑炭老師說
我是一名山東的一名小學教師,很榮幸能回答你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情緒,大人有時候都不敢控制自己的情緒,何況孩子呢,總是隱藏不了自己的情緒,開心時哈哈笑,難過時又會大聲地哭,甚至會哭鬧打人。碰到愛發脾氣,脾氣急躁的怎麼辦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法。 因為孩子的大腦發育還不平衡,孩子的情緒腦要比智力發育得快,並不是他不懂事脾氣急躁。我們瞭解孩子的這個特點後,就需要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情緒並且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具體如下:
1.讓孩子描述情緒,就是每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先冷靜,不能跟著孩子一起發脾氣。並且要慢慢的跟孩子說:“你現在的感受是什麼呀?”。
2.陪孩子分析自己的情緒。父母用引導的方式,讓孩子想一想,他的情緒是從哪裡來的,怎樣才能消除這樣的負面情緒。告訴孩子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而且會對別人造成傷害。
3.引導孩子反思自己的情緒。父母要告訴孩子,由於你的發火,傷害到別人,並沒有解決問題,問題還會繼續在那裡。引導孩子積極的化解情緒,並且學會用行動來解決問題。 父母引導孩子時一定要有耐心,孩子不可能一次就能領悟,這需要一個過程,父母一定要堅持冷靜的去看待,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
4 # 我是唐傑
每一個孩子一開始都是一張白紙,深處什麼樣的環境,耳讀目染什麼樣的內容,現在電視機、電影、網路,很多方面都有影響,父母可以坐下來深談一次,以暴制暴是過去式的教育方式了。棍棒之下出的不一定是孝子,可能是惡徒。
-
5 # 廖老思
克雷洛夫說過:“壞事情一學就會,早年沾染的惡習,從此以後就會在所有的行為和舉動中顯現出來,不論是說話或行動上等等毛病,三歲至老,六十不改。”
孩子小的時候脾氣就暴躁,是一個不好的現象,會影響身心健康。那麼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孩子脾氣暴躁的原因有哪些?
一、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有的家庭,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對孩子溺愛,總是怕孩子受委屈,對孩子言聽計從,要什麼給什麼,這很容易讓孩子變成一個自私的人,不顧及他人的感受,以自我為中心,有時候我們要是滿足不了他的要求,孩子就會發脾氣,一發脾氣,父母就不得不屈服於孩子,這是最糟糕的做法,因為孩子從這件事情明白了一個道理:我發脾氣可以得到我想要的東西,所以這變成孩子的一個手段,以後就會更容易發脾氣。
二、孩子內心受挫,情緒需要發洩。孩子的受挫能力比較弱,尤其是那些從小養尊處優的孩子,活在父母的保護中,長大了出去外面上學了,遇到困難,他就很容易情緒低落,回到家就想找個地方發洩一下自己的情緒。
三、父母對孩子高要求高期待導致孩子情緒壓抑。有的父母總是對孩子要求這要求那,孩子沒達到要求就打就罵,這樣子會容易引發“波紋效應”,孩子內心壓抑,不滿,父母的做法也給孩子立了一個不好的榜樣,某個時間就會爆發出來,孩子也會表現出跟父母一樣的暴躁症狀;甚至會為了對抗父母故意搗亂。
那面對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如何做呢?
1. 作為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我們要先進行反思。
對孩子的行為要公正對待,對於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他要是發脾氣,那就讓他發,孩子很多時候發脾氣鬧情緒都帶著點試探性,大人越是在乎,他可能就鬧得更大聲。那你就看著他鬧就好了,不說話那等他安靜下來了,你再給他擦擦汗,他要是還繼續鬧那你就繼續看著他就行,等他安靜了你再告訴他:“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好好商量,也許媽媽還會答應你的要求。”
2.父母對孩子的情緒表示理解。
3.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要適度,合理利用羅森塔爾效應。
愛孩子,就要純粹的愛,父母老是擔心孩子落後於人,總是逼著孩子做這個做那個,孩子不一定就會感激我們。對孩子可以有期望,但也要適度期望,好的期望和愛能夠產生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起到積極的作用。
任何事都會事出有因,孩子發脾氣也是同樣的道理,父母只有先了解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掌握孩子的情緒管理技巧!
-
6 # 才智寶貝學堂
脾氣急躁的孩子,除了有天生性格的原因,還與父母的教育、環境影響息息相關。
孩子天生脾氣急躁,父母平時就要多教育孩子要耐心,做事情慢慢來,不著急。在情緒上,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慢下來。古有“西門豹性急,佩韋自戒”,如果孩子的急躁脾氣給孩子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可以學習古人,給孩子一些規勸的事物,強化孩子急躁的時候學會冷靜。
如果父母平時也是急躁的脾性,孩子也會自然而然地受到影響。因此,這種情況下,父母應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如果孩子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個人需求得不到滿足也會表現出急躁的行為,如搭積木的時候搭不好、父母忽略了孩子,孩子想要得到關注等。如果是這種情況,父母注意不要責怪孩子,耐心地引導孩子,給孩子安全感,鼓勵孩子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
7 # AnnaLI
都說性格,覺得命運孩子性子急躁,如果家長不及時引導,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人的秉性是不一樣的,面對性子急躁的孩子,糾正孩子急躁的個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家長耐心引導更重要!家長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幫孩子疏導:1、接納孩子的性子急躁,傾聽和擁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適當的時候,可以幫助孩子將情緒表達出來。3、規範孩子的行為,明確自己的界限,不要讓孩子的脾氣牽著鼻子走4、家長自己做一個榜樣,手把手教孩子解決負面情緒。5、在孩子平靜下來後教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
-
8 # 華南區小碼王少兒程式設計
我覺得,孩子脾氣暴躁有兩個原因。
第一,他經常看到夫妻用吵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第二,從小的時候,孩子一哭鬧,父母就要啥給啥,不經意間讓孩子預設一個規則:只要他一哭鬧就能得到滿足。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兩步。
第一,父母絕對不可以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也不要跟別人吵架;
第二,孩子從小的時候開始,該滿足的時候滿足,不滿足的時候絕對不給他滿足,要讓他知道規則的底線在哪裡。
最後打個小廣子:
-
9 # 愛讀書的魚ing
孩子越是急躁,家長越是要耐心應對。否則,孩子以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孩子的性格一般是遺傳父母,然後環境也是因素之一。所以父母要善於分析,保持冷靜。
-
10 # 沃土星球
孩子脾氣暴躁,這樣的理解從何而來,比如說發生了什麼事讓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和感受?是孩子不知道用什麼辦法?我們應如何引導孩子不再用發脾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平時家長遇到問題又會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去解決呢?一般孩子發脾氣很多時候是他不知道如何溝通去解決一些問題,所以採用了他認為有效而家長頭疼的方式
回覆列表
孩子多大啦?孩子脾氣大表現在什麼方面?無論什麼時候孩子發脾氣父母都要更冷靜,不要去隨便打他,有些時候可以等孩子發了脾氣情緒穩定後再和他溝通,要引導孩子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意願出來,不要隨便發脾氣,因為發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家長不能因為孩子發脾氣就去妥協,否則孩子會一直用這一招對付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