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怎樣改掉孩子亂扔東西、不收拾東西的毛病?
3
回覆列表
  • 1 # 糯米麻麻Coco

    孩子都有這樣一個成長過程,所以我們藥正確對待孩子亂扔東西的現象。我們可以用讀繪本的方式告訴孩子,玩完的玩具要收拾起來,以便我們下次能快速的找到我們想玩的東西。我們家當時用的是小熊繪本《收起來》。透過這本繪本,孩子學會了整理物品,用完的東西要放回原處的歸位原則。現在上了幼兒園這個習慣也堅持的特別的好。

  • 2 # 廖老思

    孩子亂扔東西,不收拾東西,父母有的時候說完以後,孩子好像當下知道要怎麼做了,可是過後還是原樣,其實要糾正孩子這個毛病是有技巧的,那我們來看一下這些方法。

    首先第一點:利用門檻效應,逐漸幫助孩子培養收拾東西的習慣。

    一件事情只要堅持做21天,就會形成一個習慣。作為父母,在孩子還沒有收拾東西的習慣的時候,我們應該要幫助他,先提出一個簡單的要求,讓孩子把一樣東西先放置好,用完以後要放回原位,如果發現孩子沒有做好,一定要督促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覺得順手就一起整理了,只要有一次,孩子這個壞毛病就會反反覆覆。等孩子完成這一件小事情,我們再慢慢提出讓孩子同時整理幾件物件,當孩子沒有放置好東西,找不到的時候,父母不要幫忙,讓孩子著急一下,讓他知道亂放東西的後果。這樣子以後他就知道了,東西要收好。

    第二點:我們自己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做得怎樣,孩子也會看在眼裡,潛移默化受到影響,家裡的任何一個小物件都在整理好,鞋子不要亂丟,衣服也是,什麼東西放什麼地方,如果我們自己都把東西丟得到處都是,有時候找個指甲剪都要找半天,那我們怎麼要求孩子要做好呢?

    第三點:固定孩子放物品的位置。

    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專門的小櫃子,用來放書,放玩具,放文具等,讓自己分類整理擺放好,要什麼東西就可以在相對應的地方找到。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天地,東西也就不會丟得到處都是。

    最後一點:要讓孩子定期整理自己的櫃子。

    有時候孩子在裡面拿東西,用完之後就隨手丟在櫃子上,沒有擺放好,久而久之,櫃子就會變得亂七八糟,找個東西都要翻半天,因此,當孩子一天學習結束後,提醒孩子整理一下自己的櫃子,將東西放好。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一句話:“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麼就需要家長付出個人的努力,不斷進修自己!”

    孩子的壞毛病要糾正是需要父母不斷去耐心指導,並且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示範的。因此,想要改正孩子的壞毛病,父母首先得要做好榜樣!

  • 3 # 才智寶貝學堂

    孩子每次玩耍完都沒有意識去收拾東西,雜七雜八的現場,讓父母真的很無奈、很頭疼。讓孩子改掉亂扔東西的毛病,養成愛整理、愛收拾的好習慣,父母可以這樣引導:

    跟孩子約定好,每次玩耍結束的時候要把東西恢復到原來的模樣。如果孩子忘記了,父母就提醒孩子,讓孩子記住事後要收拾。

    父母做好榜樣,使用物品完畢的時候,把東西整理好,保持家中物品的整潔度。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就會受到影響。

    當孩子亂扔東西的時候,父母要忍住,不幫助孩子收拾他扔的東西。當孩子行走受到阻礙或者下次要用他的東西的時候找不到了,他就會意識到整理、收拾東西的重要性。否則,父母每次都幫孩子收拾,孩子就會覺得收拾是父母的責任,他就懶得去收拾。

    其實,父母平時也可以讓孩子去做些收拾、整理東西的家務活,提高孩子的整潔意識,養成孩子愛收拾的習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個牌子的奶粉可以幫助孩子大腦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