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0
回覆列表
  • 1 # 二莽9044

    元曲起源於金元間流行的“俗謠俚曲”, 經過文人墨客的加工提煉,成為具有豐富表現力的通俗易懂的文化載體和藝術形式。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兩種主要形式。散曲按不同曲調進行創作。常用曲調有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大石宮調,雙調,商調,越調全稱五宮四調,又稱九宮調。每個曲調都有一個曲牌。如天淨沙,四塊玉,山坡羊,一枝花等。

    元曲風格多樣,分為豪放和清麗兩種。代表性的元曲大家有關漢卿,馬致遠,白樸,張可久,喬吉,貫雲石,徐再思等。

    《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自古逢秋悲寂寥”,浪跡天涯的遊子為了生計勞碌奔波,夕陽西下,枯樹下,小橋邊,古道上,蒼涼的景色襯托出心中的愁思。

    《水仙子.夜雨》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在心頭。

    這首曲寫愁,透過下棋排遣心中的憂愁,可是越下越愁,在加上讓人心煩的秋雨,讓人愁上加愁。愈加恆切的思戀親人,擔憂他們讓主人公夜不能寐。

    《折桂令.春情》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游絲,空一縷餘香在此,盼千金遊子何之。證候來時,正是何時?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這首曲寫情,相思的春情,情不自禁。情到深處,身體都是輕飄飄的,象浮雲,象飛絮象遊絲,害了相思病,一點辦法都沒有。

  • 2 # 一個羊倌

    元曲,或稱元雜劇,是盛行於元代的戲曲藝術,為散曲和雜劇的合稱。相對於明傳奇(南曲),後世又將元曲稱為北曲。元曲與宋詞及唐詩、漢賦並稱。 廣義的曲泛指秦漢以來各種可入樂的樂曲,如漢大麴、唐宋大麴、民間小曲等。狹義的曲則多指宋朝以來的南曲和北曲。曲分為戲曲(或稱劇曲,包括雜劇、傳奇等)與散曲兩類,元明以來甚為流行,故後世有元曲之稱。而曲同詞的體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數定格外可加襯字,較為自由,並多使用口語。音樂部分亦有宮調之分,元曲中最常用的有五宮四調。 相對於豔麗的詞,曲較俚俗而有“惡少”之名,鄭騫評:“詞與曲是孿生兄弟,詞是翩翩佳公子,曲則帶有惡少的氣息。”

    雜劇的戲劇形式是由故事情節、曲詞、賓白、科介等幾部分組成。科介是演出提示,規定表演動作和舞臺效果,賓白就是說白,曲詞是歌唱部分。 元雜劇劇本一般由四折組成,一套樂曲伴唱一折;所以“折”是音樂的單元,也是劇情的大段落。在四折之外,還可以有楔子。楔子常常在劇本開頭,相當於序幕,但也可以作為過場戲放在折與折之間。劇本的結尾一般有兩句或四句對子,叫“題目正名”,來總結內容。題目正名最後一句常用作劇本名稱,比如《元曲選》本《竇娥冤》: 題目:秉鑑持衡廉訪法 正名:感天動地竇娥冤 但也有沒有題目正名的雜劇,例如關漢卿的《閨怨佳人拜月亭》。

    散曲是可配樂演唱的歌曲形式。根據《青樓集》的記載,元散曲的歌唱有多種形式,像表演唱、舞蹈伴唱、樂器伴唱等。在宴會上,演員解語花“左手持荷花,右手舉杯,歌驟雨打新荷曲”;連枝秀“有招飲者,酒酣則自起舞,唱《青天歌》,女童亦舞而和之,真仙音也”。元散曲主要有小令和套數(又叫散套、套曲)兩種形式。小令原是民間的小調,文人的小令多半較典雅,民間的小令語言俚俗。小令以描寫為主,比起唐宋詩詞通俗生動,確具有一番獨特風格與精神。

    元曲產生過程

    初期

    南宋末期,社會動盪不安,元軍大舉進攻南宋,給予元曲的創作以深刻的影響。元雜劇源自宋雜劇、金院本。劇作家痛經變亂,對社會人生頗多感悟,寫出了深刻思考人生處境與命運的劇本,透過“情”來透視社會。而散曲創作則內容廣泛,當中以嘆世歸隱的主題最為突出。 後來列出了元人四大劇,包括《竇娥冤》、《漢宮秋》、《梧桐雨》、《趙氏孤兒》。

    中期

    元代中業,雜劇創作題材都集中在愛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蹟,顯示劇作家的獨特追求。在表現愛情時,他們更注重“情”本身,因為渴望尋找一個避世的地方。他們在文人事蹟劇中歌詠自己不遇的苦悶,懷鄉的愁緒。

    後期

    元朝晚期,雖然元雜劇在舞臺上仍佔有重要位置,主題以對中國傳統道德的宣揚、離奇情節為主,但是作品數量大減、內容風格因循,成了衰落主因。雜劇創作中心南移,重要劇作家多活動於江浙行省(今天浙江省)和河南江北行省(今江蘇省長江以南的地區),卻加強了與南戲交流的機會,提供了戲曲進一步發展的契機,尤其是南戲、崑劇及粵劇。

    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

    白仁甫

    馬致遠

    鄭光祖

    其他元曲作家:

    王實甫 喬吉 張可久 張養浩 高文秀

  • 3 # 原創自媒體

    元曲的興起對於中國民族詩歌的發展、文化的繁榮有著深遠的影響和卓越的貢獻,元曲一出現就同其他藝術之花一樣,立即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僅是文人詠志抒懷得心應手的工具,而且為反映元代社會生活提供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嶄新的藝術形式。元曲的組成,包括兩類文體:一是包括小令、帶過曲和套數的散曲;二是由套陣列成的曲文,間雜以賓白和科範,專為舞臺上演出的雜劇。“散曲”是和“劇曲”相對存在的。劇曲是用於表演的劇本,寫各種角色的唱詞、道白、動作等;散曲則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詞。從形式上看,散曲和詞很相近,不過在語言上,詞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潑;在格律上,詞要求得嚴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散曲從體式分兩類:“小令”和“散套”。小令又叫葉兒,體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獨立的曲子(少數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則由多支曲子組成,而且要求始終用一個韻。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樣的名稱,如《叼叨令》、《刮地風》、《喜春來》、《山坡羊》、《紅繡鞋》之類,這些名稱多很俚俗,這也說明散曲比詞更接近民歌。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現實的深刻以及題材的廣泛、語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潑、風格的清新、描繪的生動、手法的多變,在中國古代文學藝苑中放射著璀璨奪目的異彩。元曲四大家,關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

  • 4 # 蘭影竹風

    蒙古人入侵成功了,元朝建立了,但並沒有開科取士,一幫有文化水平的漢族知識階層已沒有什麼政治生路,只能是吟詩填詞以度此生活,但隨著外族帶來的胡曲胡調(開初稱為“街市小令”、“村間小調”)的大量湧入,以前的詞牌逐漸沒有多少人繼續演唱,填詞已經沒多大市場了,沒有仕途的漢族文士階層只能轉而填以胡曲胡調了為曲牌的詞,元曲就逐漸發展起來了!

    元曲包含散曲和雜劇,元曲的表現要素有唱(唱詞)、科(動作)、白(對白),中間可加詞,但由於元曲胡調比發展優久成熟的宋詞更俚俗,所以其音樂和詞的嚴謹遠遠達不到宋詞的高度,押韻可押平聲韻,也可押仄聲韻,平仄也不必向宋詞一樣嚴格!

    元曲四大家分別是: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

  • 5 # 天在做人在看

    元曲是怎樣產生的?元曲與唐詩,宋詞鼎立並稱,同為一代文學之勝。元曲的產生,是在格律詩和詞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而來的。曲更貼近生活, 更貼近今時語言,更具有開放色彩,更復合現代審美心理。

    元曲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體式新。曲,屬於新格律詩。它有格律定式,但又許在定式中加襯字,有時,還可加句式。從而使曲在體式上具有了‘格律與自由’相統一的新特點。

    二是語言新。曲打破了格律詩、詞主要以文言文遣詞造句的規範。平仄要求不嚴,並有大量口語入曲,將民歌風韻與俚詞俗語揉為一體,形成一種新的文體語言風格。

    三是修辭手法新。最突出的是大量使用疊詞、重句、象聲、模擬等詞語,以增強語言效果。另一突出特點是對仗形式的多樣化。曲不但有對偶,還有鼎足對,‘聯壁對’,‘聯珠對’。堪稱是集對句之大成。

    元曲代表作家有關漢卿、馬致遠、白樸、元好問、張明善等。

  • 6 # 風物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元代戲曲繁榮的背景以及原因,公元13世紀陰柔的南宋政權處處表現著一個文人官僚體系在外交和軍事上的綿軟,與此同時呢,北方的馬背上卻急速成長的另一個兇悍勇猛,刻苦耐勞,團結善戰,讀書不多的民族。他們偉大的首領成吉思汗率領著騎兵東征西討,以難以置信的氣勢橫掃歐亞。到忽必烈征服南宋,建立元朝,這支軍隊幾乎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一短命王朝將宋以來的文官體系徹底廢棄,科舉也被廢止,儒學陷入衰落。

    文化上傳統的儒家在元代雖不保有壯健的生命,也不再獨享權威,但是呢餘威尚在,文學上呢則是成就了元曲,王國維先生說,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朝之駢文,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可見元曲代表了元代的文學正規化。步入元代,其實戲曲才真正迎來屬於他的時代。元曲興盛的歷史原因有很多,首先,元代有大批擁有良好的文學素養的文人和婦人淪為了藝人。比如關漢卿,他就是一個從戲院歌場裡成長出來的作家,本人就參與並演出,並熱衷於此,他用興趣主義和張揚的個性來關照元曲創作。其次就是元代都會的繁榮,出現了幾種演出的勾欄瓦肆,他直接刺激了園區的發展,在山西洪洞縣明應王廟這個廟裡面至今還儲存著一幅勾欄演出的盛況,也許這個比文字記載更加直觀性,我們在圖片當中就可以看到當時的盛況,元代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也日趨頻繁。異質文化和本民族的文化撞擊碰撞,碰撞之後就會帶來一種新的生機,使他獲得了一種更大的自由發展的空間。

    那麼接著我們來了解一下元代戲曲的作家以及作品。曲呢,實際上是一個大的概念,它包含了雜劇和散曲,就是雜劇和散曲的合稱,狹義的元代戲曲包括了北區雜劇和南戲。元代前期呢,它是以北曲雜劇為最,而後,隨著政治的往南滲透大量南方文人開始接棒戲曲創作,還有一些北方文人南遷。一時間呢,風頭甚至蓋過了北方。在宋亡之後,雜劇的發展完全是在北方作家,幾乎也全部都是北方人,就是在元代的前期,夏庭之的《青樓集》當中所載111個歌妓以雜劇名者為33人,以南戲名者僅為3人,由此可見雜劇獨盛的狀況。當時南戲根本就不能與北雜劇打一個平手,但隨著元代統治者武力和政治的南侵,雜劇也就由北而南,南方大量的文人和作家開始投身創作,一反前期北人獨佔的局面。喬吉、鄭光祖、羅貫中他們這些人雖然是北籍,但是長期寓居南方,楊梓、金人傑、範康等,他們本身就是浙江人。有這些文人的加盟,這種局面反而使得北方更加衰落。南戲和雜劇實際上是平行發展的,只不過在不同年代不同的時期各有側重罷了。中國古代戲曲簡要劃分有兩大系統,一個就是宋代的雜劇金院本,一直到元雜劇;一個呢就是成熟稍遲的一個分支,流行於東南沿海的南戲。因為它最早產生生於浙江溫州有關,但因為溫州就地名叫做永嘉,所以又稱作溫州雜劇,或者叫做永嘉雜劇、永嘉戲曲等等,但南戲和雜劇的最大的區別在哪兒呢?南戲在各方面都要比雜劇來的自由,因為它完全是民間而非文人案頭創作而成。

    再來看一下作家,元代曲家輩出,佳作紛呈,尤其是元代的第一批曲家,比如說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鄭光祖,白樸,紀均祥等等,他們的作品情感飽滿有力,觀念新穎自由,語言風景別緻,讓本屬於文學邊緣的戲曲殺出了傳統詩文的衝突包圍,獲得了自身發展的空間和地位。

    關漢卿是中國的莎士比亞,他寫過60多種雜劇,現存的作品大概是18種左右。他在《南呂一枝花不服老》當中曾經有這麼一番驚世駭俗的自我剖白,他說:“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的一粒銅豌豆。他還說除非是閻王親自喚,鬼神自來勾,三魂歸地府,七魄喪冥幽,天哪,那期間才不向煙花路上走”。這一段驚世駭俗的表白,告訴我們作家流連於市井和青樓的生存生活狀態,又以風流浪子自誇,成為叛逆傳統價值體系的特別大膽的宣言,同時它也是人性的宣言。代表作有《竇娥冤》。

    紀君祥的代表作《趙氏孤兒》是一部極具震撼力的歷史大悲劇,18世紀的時候就已名揚海外,可以說是中國最早流傳至海外的鉅作,1735年有法譯本,1762年有英譯本,此劇哥德、伏爾泰等等文化大咖都曾經親閱過,深為感動,並且大加讚賞。他的成就如王國維先生《宋元戲曲史》當中所說的,即列於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也。

    王實甫的《西廂記》代表了元代雜劇的最高成就。大家都比較熟悉。

  • 7 # 北行

    元曲:或稱元雜劇,是盛行於元代的戲曲藝術,為散曲或雜劇的通稱。相對於明傳奇(南曲),後世稱元曲為北曲。元曲和唐詩宋詞有相同的文學地位。廣義的曲泛指秦漢以來各種可入樂的樂曲,如唐宋大麴、民間小曲等。一般在字數定格外可加襯字,較為自由,多使用口語。

    分為戲曲(劇曲,包括雜劇、傳奇等)與散曲兩類,元明以來非常流行,故後世有元曲之稱。

    文化背景:除了忽必烈,此後的君王均不重視文化文人。在元代,讀書人的社會地位相當低下,有“八娼九儒十丐”之說,地位略高於乞丐。元代知識分子把他們的悲憤全融入文字之中,塑造了“元曲”這種藝術形式。

    元曲三要素:唱(唱詞),科(動作),白(對白)。

    元曲的代表作:竇娥冤,

    元曲的發展分三個時期。

    初期:元代立國到滅南宋。這一時期剛從民間進入詩壇,有鮮明的口語化特點和質樸自然的情致。

    中期:從元世祖至元年間到元順帝后至元年間。這一時期的創作開始向文人、專業化方向過渡。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間到元末。此時的散曲作家以弄曲為專業,講究格律辭藻,藝術上精益求精,婉約細膩、典雅秀麗。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白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詹姆斯能把當年打敗湖人王朝OK組合的活塞隊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