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史擷趣
-
2 # 天潘浪子
太伯,如果不作出斷髮紋身的表示,他很難安全的離開,他說我肯定不是一個人走,肯定是要帶一批人走的,所以他必須對周王朝有一個具體交代:我對中央政權沒有覬覦之心,從此遠離權力中心。
-
3 # 壹壹若塵
若想理解泰伯讓出王位,是出於自願還是被迫,要注意兩點:一是要避免臆測,儘量貼近歷史事實。二是要脫離窠臼,不能完全用今天的社會形態去套幾千年前的古代社會。
泰伯讓位的故事流傳甚廣,孔子對泰伯的讚賞起到了很大作用。
《論語》原文: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孔子認為,泰伯能夠三次禮讓,把王位傳給季歷,是極為高尚的,後人無法找到適當的語言稱讚他。
三讓是什麼?
父親太王生病,泰伯以採藥為名遠離家鄉,是一讓;太王去世時,泰伯不回家奔喪,是二讓;斷髮文身,不主持對先祖的祭祀,是三讓。生不事、死不葬、不主祭,這一切都由三弟季歷操持,等於泰伯宣佈放棄了繼承權,從而間接表明了季歷繼承王位的合法性。
太王為何寄希望於姬昌?
周文王姬昌是季歷的兒子,太王的孫子。某年秋季,“赤爵銜丹書”落在姬昌的住處。古人篤信天意,太王認為這是天降祥瑞,家運國運都應在姬昌身上,因而才希望將王位傳給季歷,再由季歷傳給姬昌,讓先祖后稷、公劉等創下的基業發揚光大,永世流傳。
泰伯的願心。
太王古公亶父原來的領地在豳(陝西彬縣、旬邑一帶),戎狄為了搶佔地盤和百姓,屢屢進攻豳地,百姓群情激憤願為之一戰。太王不忍百姓流血,帶領族人遷徙到了周原(寶雞、岐山一帶),豳地的百姓紛紛捨棄家園跟隨到了周原。泰伯身上應該遺傳了父親仁慈的基因。
泰伯的母親太姜,美貌而貞順,對丈夫的事業多有幫助,悉心教導幾個兒子長大成人,從無過失。良好的家庭教育,必定可以幫助泰伯優秀品德的養成。
泰伯賢德超群,才智過人,攜二弟仲雍遷居蠻荊後,把關中地區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帶到江東:興修水利,種桑養蠶,種植稻穀,改良漁具,被當地的土著視為“神人”,因而被擁戴成為吳國的開國君主。
如果說泰伯覬覦王位,不會跑到幾千裡之外等待時機。如果說泰伯遠遁是為了躲避追殺,任何史料中也未見王季、文王、武王有追殺痕跡,因而不可以憑空杜撰。
凡此種種,可以作出推斷:泰伯讓出王位是自願的。
-
4 # 野狐習禪
野狐試答
題主好,你這樣的問題顯然是對泰伯三讓天下很懷疑吧。這件事應該是真的,也必須是真的,原因如下:
一《論語》有記載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論語 泰伯》孔子講自己:“述而不作”,他在傳承保留古代文化方面居功至偉,所做和所說的都是值得相信的。
二《史記》有記載“吳泰伯,泰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紋身斷髮,視不同用,以避季歷。……”——《史記 吳泰伯世家》《史記》是正史,中國史家的基本精神就是“不虛美,不隱惡”,司馬遷遊歷大江南北廣泛收集史料的佐證材料,並做了大量的實地考察,所以沒有充分證據證明這件事假的,還是應該相信的,要不就成了歷史虛無主義了,什麼都不敢信了。
三 歷史遺蹟可證泰伯立國江南,築城梅里,死後藏於無錫鴻山。東漢桓帝命吳郡太守監修了泰伯墓,並在梅里“即宅為祠”,建造了泰伯廟。後世幾次重修重建,2006年泰伯廟和泰伯祠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鴻山泰伯景區成為了國家4A級
旅遊景區。
四 文人留墨可證泰伯墓,泰伯廟及其中的具體風物,唐以後歷朝都有吟詠的詩歌傳世。
蠻荊古服屬南荒,大聖開基闢草堂。載造文明追二帝,尚餘揖讓補三王。——唐 皮日休《泰伯廟 》泰伯城荒德未荒,至今遺址尚流芳。試觀霸業今何在,不比勾吳讓國香——明 高攀龍《泰伯城》總結對於歷史現象、歷史問題我們要有大膽質疑的精神,但不能成為歷史虛無主義。
-
5 # 挑水砍柴
有可能是精神壓力受不了,瘋了逃跑。
史載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斷髮文身。示不可用,以避季歷(也就是文王他爹)這很像精神病了。
-
6 # 四知後裔
泰伯推位讓三弟季厲,自己改名句吳斷髮紋身改面貌去了蠻荊之地,後人推測是江蘇無錫一帶。在那裡靠自己的智慧帶頭開懇耕種,推廣種麻做衣,種糧裹腹。那一帶的人才有了王化,解決了溫飽問題,過上了自給自足的幸福生活。後來句吳臨死時,無數的人扛著麻端著小米給他看意在向他彙報成果…最後演變成死人棺前擺一碗黃米飯的風俗,來弔喪的人披麻帶孝的風俗。
回覆列表
泰伯出逃是事實,但是不是真心願意去這樣做,不得而知。
根據《史記》的記載“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勾吳”。從段文字倒推上去,我認為不是真心的,理由有三:
其一,太伯一到荊蠻,就自號勾吳,說明太伯不是甘於寂寞之人,而是有志圖王的,他的出逃只能是逼於政治壓力,可能來自太王或季歷。
其二,“文身斷髮,示不可用”這件事應該是在出逃之前做的,是和太王、季歷達成協議或共識,以“文身斷髮”作為條件,從而達到出逃的目的。他的“出逃”肯定不是靜悄悄的,而是要帶一幫人出來的,否則怎能一到荊蠻就自號勾吳。如果不是達成協議,那麼大規模的出逃是不可能的。
其三,如果真是“三以讓天下”,那麼應該是禮遇而出,“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不合邏輯。
綜上所述,我認為不是真心想“出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