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曙歐巴
-
2 # Molly小秘書
因為在家上班是隨時上崗,回公司的上班好歹你回家後領導不會分分鐘找。
第一,實際案例
茉莉就拿我上週來說吧,週一早上8點多,老闆就在微信了發了一篇文章來,實質是雞湯,希望我好好安心工作,即使在沒有工資的情況下也要感恩。然後每天的早上茉莉就做公司的行政事務,還不包括四處去找口罩。另外就是中午就把簡歷看完,下午開始影片或者電話面試,因為很多候選人還沒有起來。
例如昨天面試了幾個合適的,晚上9點多,老闆還在和我說每個人的優缺點,其實優缺點在面試的時候已經知道了,茉莉更多的覺得選一個就是了。
其他同事也是叫苦不迭,其實我們還有一個是新媒體編輯的同事,平常上班寫稿還不累,現在在家寫稿天天都和茉莉訴苦,說老闆一會兒打一個電話過來,平常在公司,領導會比較安心,看著小妹妹子在安靜的寫稿,一會兒又發出一篇,但是在家辦公,領導就不是那麼放心了。
第二,應對方式
1.做好時間管理
十點開始處理公司事務,而且是雜事和招聘一起做。下午就集中做面試。然後爭取5點就和領導彙報工作,6點左右完成收尾。
然後是晚飯時間,如果晚上老闆還在佈置任務,那就長話短說,爭取自己能在10點左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學習。
2.做好任務規劃
茉莉現在的任務最重要就是做招聘了,每天都在招聘堆裡,所以這個也是我的首要工作任務,做好鋪排就可以了。
第三,放鬆心態
很多人都說著急著上班了。其實也是的,上班也是一種規律的生活,但是首先,我們也要知道現在的情況,所以自己放鬆心態。茉莉最近對自己的勸告是:一件件事情做,做完一件再一件,另外做好事務的記錄,梳理自己的情緒和生活工作。
-
3 # 問姐Pro
你體驗的是“偽遠端辦公”
▍缺乏信任讓遠端辦公變成遠端監工
之前網際網路上傳出某公司要求在家辦公人員在工作時間需要開啟攝像頭,這一行為成為了“遠端監工”的真實寫照。
這充分說明了,該企業的管理是基於不信任管理,也就是默認了員工會偷懶,這是一個隱含的假設。基於這一假設,企業往往是用管“人”代替管“事”且衍生出了一整套的管理體系,比如儘可能延長工作時間,默許“996”的存在,員工不在座位上會被認為偷懶,因此能夠長時間活動在領導視線內的員工往往有較高的績效。
在這一點上,歐美的成熟企業做的比較好。有一個形象的對比,成熟企業員工入職時,信用分是100,公司對招聘的員工充分信任、充分授權,相信他們可以在不用監督的情況下做好本職工作。然而一旦出現不守信的情況,你的信用分就要相應的扣除,直到最後走人。
這便是為什麼疫情之下的遠端辦公體驗如此之差的原因之一。遠端辦公本身是基於信任的管理,如果企業對員工不信任,反而會帶來更多的監控。即便不是攝像頭監控,那也可能是更多的會議、更多的彙報、甚至是對員工進行定位確保沒有到處閒逛。
此時員工的疲憊感是來自於內心深處的不被信任感。俗稱“心累”。
那企業應該怎麼做更合適?
如果企業真的想推行遠端辦公,必須要從源頭杜絕不信任的企業管理模式。企業必須要清楚,如果員工真心想打遊戲或者上網閒逛,在辦公室一樣能做到,因此額外的監控是不必須的。為了保證員工是值得信任的,那就要從招聘環節抓起:要麼信任,要麼走人
▍不合格的管理者:以管理為工作
我們可以用情侶之間的互動關係做一個類比。要求對方“立即回覆”可能是一種心理疾病和過強控制慾的表現。有的人會因為對方不能立即回覆而發火,通常來說,這樣的人往往有焦慮症或者強迫症。
在企業管理中依然如此。根據二八原則,往往緊急且重要的事項最多佔到20%,但是有的管理者卻非常熱衷,一旦員工回覆不及時,就馬上觸發“不信任”的思考模式。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某些企業要求遠端的員工在工作群中保持活躍,這背後是管理者的“立即回覆上癮症”在作祟。
那麼,合格的管理者應該怎麼做?
管理者的首要任務,是為員工充分發揮才能提供條件,同時分清楚當下應該處理的任務的優先順序。企業可以在流程上保證予以保證。
1. 遠端辦公下,鼓勵員工多用文字溝通,非必要不使用即時聊天工具,多用郵件。郵件接收者可以根據緊急程度選擇立即回覆還是稍後回覆。
2. 使用日曆安排每日工作,強制要求員工養成在日曆上標記日程的習慣。會議要求提前1天預約,儘量選擇大家重疊的空閒時間。
3. 採用協同辦公工具,促進資訊透明,資料共享,工作成果要展示。讓公司經理瞭解每個人的狀態和進度。
【遠端辦公,應該注意哪些坑?】
1.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遠端辦公
遠端辦公需要員工有強大的自驅力與自律。在招聘的時候,自驅力是必須要考核的一個因素。而即便滿足這些條件,員工也未必就能適應遠端辦公的生活。
在PingCAP曾經有一名員工,遠端工作一段時間,感覺不太好,甚至讓黃東旭懷疑自己招錯人了。後來,該員工主動要求到北京辦公室工作,之後的表現猶如脫胎換骨一般。由此說明,遠端辦公這件事確實要看人,並不是人人都適合。
2. 提倡飽和式溝通,寫作能力很重要
遠端辦公之下,溝通必須要飽和,寧可囉嗦也不能假定對方聽懂了,更不能讓對方猜測自己的意思,要學會用大白話溝通,否則可能會導致誤會。比如對方發了一個“呵呵”,你也不知道“呵呵”背後到底什麼含義,可能是不屑,也可能就是個人聊天習慣。這個時候,建議“呵呵”之後可以加個表情,這樣就不會有誤會。
此外,遠端辦公時,工程師的寫作能力很重要。因為有的程式設計師比較內向,不擅表達,面對面溝通還可以理解對方的意思,當用文字的時候就非常困難,公司在這方面有相關的培訓。
3. 遠端辦公的企業,中層管理很重要
如果有員工技術能力很好,但是實在不擅長溝通,此時溝通的重擔要落在中層經理身上,然後把工程上的難點派給這位工程師去做。對於採用遠端辦公的軟體公司,中層負責拆解任務、控制專案進度,公司的組織建設應該圍繞他們來做。
4. 遠端辦公要擔心員工過勞,不擔心偷懶
遠端辦公下,員工非常容易過勞。因為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模糊,很容易造成24小時工作的狀態。就工作產出來說,在家比辦公室略高一些,能夠長時間堅持遠端辦公的人,自控力非常強,完全不擔心怠工。
5. 臨時抓人開會不可接受
6. 遠端辦公不是技術問題,其實是管理模式的問題
一家遠端辦公做的好的企業,背後一定有一套流程和完善的管理模式。只有遠端辦公的形式,而沒有配套的流程制度,這屬於戰術上的勤奮,戰略上的懶惰。想要真正的實踐遠端辦公,必須要對企業進行科學管理。
-
4 # 369852147
因為要24h的不間斷服務領導,服務客戶,服務企業。
在公司辦公上下班時間有明確的規章制度,下班時間領導一般很難會在找你,遠端辦公就不行了,24h待命,全天候的完成一個又一個的任務。
遠端辦公工具也要用起來:
2. 贏在銷客CRM#健康打卡:定位考勤,服務客戶,安全高效。
3. 騰訊企業郵箱:商務互聯,權威靠譜。
-
5 # 使用者2735190055598552
遠端辦公,顧名思義,就是人不在辦公室,在家裡或者是在其他的位置,可以跟公司的同事或上司聯絡處理問題,影片開會等等。相對於傳統辦公而言,遠端辦公,可以更自由,更有彈性,相對而言效率也會高一些。
家視程辦公試用後很不錯,可以試試
-
6 # 小城濟寧
遠端辦公其實本身是為了方便辦公、為了提高效率而運用的一種網路技術手段。你說遠端辦公比上班一個月還累,是有原因的。你們公司是因為疫情無法復工還不想影響工作,公司才選的一種方式吧。最主要的是因為疫情下的遠端辦公沒有充分的準備,而平日的遠端辦公是有準備的!遠端辦公所需要的材料、檔案、物料沒有充分準備,並且現在的情況不容易去獲取,你遠端辦公的時間大部分都用在了整理資料、收集資訊、與同事或者領導溝通這些環節上了,所以感覺會很累啊,也狠正常啊。當你遠端辦公所需的檔案都狠齊全的時候就不會感覺這麼累了。
-
7 # 簡簡單單86
大部分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差,這個成為在家辦公的一大難點,在公司有領導、同時很多雙眼睛看著,再加上沒有外界的干擾,很容易進行深度工作。而在家辦公很難進入深度工作,首先冰箱的零食,家裡的寵物和孩子都成為在家辦公的“敵人”,驅動性本身就比較差,“誘惑”又多,怎麼才能做到專注?
給大家推薦一個軟體,家視程遠端辦公系統能夠很好的進行提高員工的辦公效率,還能幫助很多中小企業進行專案管理與目標管理。
-
8 # juvenescence
疫情當前,不少企業開啟了遠端辦公模式。為了在疫情期間能夠早日防範,提早在辦公室部署了免費的ToDesk遠端控制軟體,從而實現了對辦公室電腦的隨時掌控。
回覆列表
試想一下有這麼幾個因素:
1、遠端會議多:
遠端會議哪怕是短短的十幾分鍾早會,都會感覺效率低下,都無法比面對面來的更簡潔有力;
2、遠端溝通協調:
手上的任務遲遲無法快速跟進,不知道溝通方到底在幹嗎,也無法透過對方面部表情快速get對方的點;
3、辦公環境:
辦公環境差強人意,裝置不是高配,軟體工具也不現成,椅子不是人體工程學,沒有乾淨整潔的書桌,也沒有可以專注的環境;
4、公司模式:
公司以前習慣了線下協作,突然遠端辦公,就要快速適應一套新的辦公方式,還要求快速產出,成妾做不到...
等等綜上所述,感覺忙乎一天收效甚微,還不如在辦公室談笑風生順手就把工作完成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