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蝙蝠俠IT
-
2 # 事了了
何謂優秀,我的理解是既有效又高效的運營。
先說有效,運營的方式有很多,大家也都知道,什麼內容運營、活動運營、使用者運營,產品運營,裡面的方法也有很多,但是這些只是幫助你運營的手段而已,如何結合利用才能有效才是需要知道的。
運營不是你盲目運營,看到一篇熱點就去蹭一個熱點,看到一個新的新聞就去寫下,最近公司有什麼動態就去發下,使用者活躍不大行了,那就去做個活動。。。。運營是有目的性的,首先你得明確你的運營目標是什麼,大的目標是什麼,為了達到這個大的目標,一步步小的目標又是什麼,所有的工作如果都圍繞你的目標去做,肯定就會有效。看到很多的運營朋友都是無頭蒼蠅亂撞,不知道寫這篇文章寫給誰看的,不知道寫的目的。。。
-
3 # tata小公舉
不同階段的運營又做著不同的事初級運營:
●內容素材積累
●內容生產時的產品建議彙總
●封面等物料的設計(如果有專門的平面設計師,則不用)
●資料彙總
●選題及專題制定
●內容相關的活動制定
●競品內容彙總
●內容推廣資源排期
●根據資料改善執行細節……
中高階運營:●製作內容推薦標準●稽核流程等規劃●依據公司要求制定內容的相關目標●依據目標進行分解,包括人員分析●總期早期的內容生產機制●構建產品機制或者是激勵體系鼓勵讓使用者自主生產內容●內容盈利機制的探索●內容趨勢分析
不同產品的內容運營因產品不同而有異。
(3)內容產品中可供使用者消費並能延長使用者停留時間使用者在不同產品停留並去消費的內容千差萬別,所以內容在不同型別的網站上面的展現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新聞部落格影片類的網站,內容即是文字圖片影片組織而成的可供消費的介質;而淘寶京東類的電商網站,內容即是每一個商品的展示頁;Appstore等應用商店裡,內容即是應用商店裡面的產品。工具類產品中的,可供消費的資料也是內容。內容的形式依據產品的變化而變,比如對於一款天氣類的移動產品而言,內容就是天氣陰晴、溫度、PM2.5、紫外線等各項資料,內容運營的角色就是收集各個區域各個時段的天氣資料,而相應資料可以透過國家氣象局提供的介面獲得,從技術的層面就可以解決內容運營的問題,所以沒有配備專門的內容運營崗。
以上產品的內容又如何運營?內容運營需要在意的核心是什麼:
生成機制
消費場景
展現形式
傳播方式
還有內容運營的具體工作,還有太多東西需要闡述,之後有機會再講;依次往下分的,使用者運營跟推廣運營都只會比這個更復雜!!!有空再來填坑。
【五】理解產品及使用者不斷加深對產品的理解
儘可能知道產品過去的試錯及資料
儘可能知道產品未來的發展方向
儘可能的使用自己的產品,從0開始體驗使用者消費內容的場景,從0開始接觸產品。不斷階段時候的表現,包括登陸頻次,使用習慣,向別人推薦產品的說辭。
希望以上分享對你有能有幫助,
1.如果你是職場小白想學網際網路運營知識
2.如果你想在入職道路上打下好的基礎
3.如果你想借鑑我成功轉行網際網路運營的經驗,也可以和我一起交流!
這是我之前聽課的一些資料和整理的相關資料,想要的“私信”我就好了。歡迎交流,同進步,共成長!好啦,當然也可以檢視我之前的回答:如何從零開始學做網際網路運營?網際網路營銷書籍、網際網路思維、自明星打造、營銷工具、以及其他網際網路運營幹貨需要的話也可以私信我,回覆“乾貨”即可(感動到你了麼,給個贊支援下唄^_^)
墨跡墨跡:
作者-90後,網際網路運營一枚,有趣的小姐姐,愛美食、愛健身、愛學習,一直行走在網際網路運營修煉的道路上,2018年和你一起同進步,共成長!
回覆列表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網際網路運營人,這個話題比較寬泛,因為對於運營這塊來說涵蓋各個方面的知識,任何一個板塊都可以單獨拿出來作為一個專業來進行深入研究與學習。所以本文將從四大板塊:內容運營、活動運營、使用者運營、其它運營。
這四個方面來為大家進行思路上的梳理,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網際網路運營人?張永菲認為首先你要了解運營的本質,我把它總結為八字箴言“梳理、規劃、配置、最佳化”
一、內容運營
內容運營機制→內容流轉→內容促活
1、內容運營機制:
1)內容消費者定位
內容運營人員前期必須要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如思考什麼樣的使用者是潛在消費者,比如知乎早期的定位為IT、網際網路人士。這一環節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些就是你的潛在使用者。但是,不是什麼人都是你的意向客戶,所以你要利用篩選機制選出你的種子使用者。
2)內容生產者維繫
這裡你需要明白,內容生產者由誰提供?自己提供還是別人提供?那麼提供什麼樣的內容消費者會喜歡?
3)反饋機制與跟蹤策略
①反饋機制
建立反饋機制我們要思考建立反饋機制的目的:
增強使用者與網站或產品的互動、使用者對內容的態度、資料探勘使用者對這一類內容的興趣
②跟蹤策略
對同一使用者嘗試不同的文案,考察何種型別的文案更能帶來使用者關注和潛在轉化;對感興趣的客戶目標使用者,透過不同的做法來確認和過濾使用者是否對專案感興趣,其需求強度如何
如果渠道不具備平臺,那麼我們可以透過EDM來進行跟蹤
需要注意兩個方面,根據時間進度持續推送;根據資料反饋實時調整內容。
2、內容流轉
內容達到→使用者研究→使用者維繫→使用者擴散
1) 內容達到
讓內容消費者找到我們:
讓我們找到內容消費者:
可以透過新聞源、知識問答、百科、社交軟體傳達
2) 使用者研究
3) 使用者維繫
這個需要我們自己建立規則如論壇一般分等級與積分;社群一般積分、權重、贊同與感謝;平臺就透過加V與認證來維繫。
4) 使用者擴散
3、內容促活
提高門檻→建立標準→製造衝突
1) 提高門檻
提高准入門檻,讓真正感興趣的客戶加入進來。一般採用“護城河”與使用者分級的方式進行篩選。
但是它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果內容不是那麼稀缺與不可替代性,那麼很多使用者會轉戰其他低門檻社群。
2) 建立標準
我們以大眾點評為例
這是大眾點評的評價標準。
3) 製造觀念衝突
利用熱點:
透過不同角度、不同立場、不同觀念。如《支付寶被銀行逼死?馬雲用一招扭轉乾坤》
透過手段:
發現彼此、製造衝突。如《科比與詹姆斯誰更強》
內容運營八字箴言:傳達、研究、維繫、擴散
二、活動運營
活動階段→活動核心→活動種類
1、 活動階段
設計策劃→開發測試→宣傳投放→上線運營→歸納總結
1) 設計策劃
策劃時要考慮時間、物件、方式、目標、預算等等
2) 開發測試
如果是大型活動還應該涉及UI做測試、開發實現功能、測試確定可用與易用等等
3) 宣傳投放
考慮能觸達使用者的渠道有哪些,協調各方資源,進行活動預熱
4) 上線運營
上線展示,實時跟蹤活動效果,關注各項指標資料,使用者反饋等
5) 歸納總結
這時候你需要總結活動效果,觀看最終資料如何,這次活動的優點與缺點有哪些等等。
2、 活動核心
成本預算與活動設計→活動風險管控與應急預案→活動資料監測與應對策略→活動效果判定與總結
1) 成本預算與活動設計
我們在做活動設計的時候,要根據公司給予的資源考慮這次活動採取哪種方式進行。常見的做法有兩種:
還有不常見的做法,借勢與借力。
2) 活動風險管控與應急預案
活動運營的風向更多的是各部門之間目標、方向、溝通的不明確。如策劃的需求不明確、與負責人的溝通不暢、與開發的溝通不充分、測試時沒有仔細檢查、上線時風險預案不足等
為了最大化預防這些事情發生我們就不得不進行思考與出臺應急預案。用一張思維導圖來說明:
3) 活動資料監測與應對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活動流程的把控,關鍵節點和資料統計,資料分析等。
4) 活動效果判定與總結
活動時間、活動內容這兩塊都沒什麼好說的。活動效果必須做出一個客觀的分析,那麼基本上都是從資料上體現出來的。比如資料的波動,是內因波動還是外因波動,是自然波動還是調整後的波動,還是季節性波動等。總結經驗教訓是為了做分析研究給下次活動提供參考因素,比如哪個因素影響最大,哪個幾乎沒有影響、哪些是證明影響、哪些又是負面影響等等。
3、 活動種類:
抽獎類→紅包類→收集類→返利類→競猜類
1) 抽獎類
一般都是滿足特定條件的人群可用參與抽獎,抽獎型別分為禮盒、轉盤、彩票開獎結果等。它可以採取立即開獎、延時開獎(指定時間)的方式。獎品大致分為現金、實物、虛擬物品。
2) 紅包類
紅包的呈現形式可以作為某種幣種,也可以是現金,可以提現也可以不提現。
3) 收集類
比如支付寶集五福活動,可以單獨兌換也可以組合兌換。
4) 返利類
返利通常有現金、積分、優惠券。通常多應用於電商。
5) 競猜類
使用者參與活動進行競猜,獎品可根據組織者自由搭配。如世界盃競猜活動等。
活動運營八字箴言:設計、風控、資料、總結
三、使用者運營
瞭解使用者→使用者激勵→使用者運營
1、 瞭解使用者
資料窺探→直面使用者→運營目標
1) 資料分析
瞭解資料從哪裡來,取哪些資料,定義是什麼,頻率如何
2) 直面使用者
可以透過客服反饋、電話參與回訪、問卷調查、聚類調研(比如,我們想分析流失使用者,那麼可以參考流失使用者近一個月的行為變化。)可用性與應用性測試反饋,這裡可參考A/B測試來對使用者行為進行判斷將使用者的反饋進行收集、整理、歸納從而快速更新。
3) 運營目標
使用者數:
使用使用者數、註冊使用者數、活躍使用者數、付費使用者數、流失使用者數、客戶端下載量等。
使用者結構:
新老使用者比例
使用者屬性:
男或女、年齡、消費金額等
使用者行為:
使用者使用週期、使用者習慣等。
2、 使用者激勵
頭銜→等級→勳章→成就→排名→積分
1) 頭銜
比如漸進式增長週期,如論壇裡的乞丐、新手上路、註冊會員、中級會員、高階會員、金牌會員、論壇元老等。頭銜應該簡單易懂,與使用者活躍與貢獻掛鉤,可以設定特定許可權也可以不設定。
2) 等級
還是以漸進式增長週期,簡單易懂,與使用者活躍與貢獻掛鉤,有許可權與增值服務,這裡可以參考QQ與淘寶的等級制度。
3) 勳章
勳章的作用主要突出使用者的參與性,對應某件事情達成後啟用參與,收集兌換獎品。
4) 成就
成就係統主要體現在稀有、有意義、有趣、有噱頭夠酷炫,常用在遊戲中,可以參考魔獸世界
5) 排名
排名分正激勵與反激勵,正激勵如遊戲中的伺服器TOP排行榜(財富榜、戰力榜、人緣榜等)。反激勵,比如360衛士的開機速度與計算機健康指數
6) 積分
積分的目的主要是體現在使用者的積極性上,可以用作等級的提升,也可用於產品的兌換等。積分系統被廣泛應用在高頻次的專案與產品中,如外賣平臺。
3、 使用者運營
引入→預防→促活→轉化
1) 引入
就是使用者的註冊行為,那麼我們應該考慮的是註冊渠道、註冊轉化率、蹦失客戶
2) 預防
① 定義流失
哪種情況下使用者屬於流失。
②流失預警:
為了讓流失的客戶有個標準,我們需要把它建立成一個指標其中包括使用者屬性(性別、區域、年齡、有無註冊)使用者行為(活躍頻率、活躍對應操作)其他指標(活躍至流失的時間、對應版本功能等)建立模型我們必須不斷除錯,剔除無意義干擾項,對比資料庫,找出對應客戶,然後延長他在產品中的生命週期(比如透過活動、話術、直接溝通)
透過利益與情懷來進行操作。
3) 促活
以簽到來引導使用者留存,需要思考圍繞核心業務去設計獲贈獎品,並且強調連續行為的重要性,儘量做到獎品對使用者有價值。促進使用者活躍,關注使用者體驗,讓使用者養成習慣(有用、好用)
4) 轉化
把使用者變成付費使用者,最簡單有效的思路就是找到高價值、活躍的使用者(一直使用產品的使用者)比如,迅雷的1分錢體驗15天白金會員,優酷的3天會員體驗券等。
要想使用者持續付費那麼可以透過功能擴充套件與功能強化兩方面那著手。比如在產品中設計免費版與收費版,收費版透過贈送與體驗讓使用者養成使用習慣。功能強化方面可以分成普通版與高階版,高階版也可以透過贈送於體驗讓使用者感受到差異化的存在。可以參考優酷、騰訊的會員服務。
使用者運營八字箴言:開源、節流、維持、刺激
四、其它運營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髮展,運營板塊也是分的越來越細,目前不少公司已經把產品運營與社群運營、社群運營獨立出來成為新的一個運營板塊。但是筆者認為不管產品運營、社群運營還是社群運營的本質都是圍繞內容、活動、使用者來做加減法的,其中的操作方式萬變不離其宗。因為篇幅有限這裡就不詳加贅述。
本文希望透過對三個板塊運營思路的梳理,讓大家更清晰的瞭解運營的框架,對自己在未來的運營道路中有所幫助,真正要想成為一名全能的運營大咖,要掌握的知識面還很多,比如形成體系化的“競品分析報告、使用者的行為心理學、人性的弱點等等”如果說產品經理是通向CEO的康莊大道,那麼運營就是通向COO的指路明燈。最後我把運營核心也做個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