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驢途野趣
-
2 # 旅途隨記
農民工四處打工,到過許多地方,這算旅遊嗎?我認為,如果他們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去遊覽當地的旅遊景區,那就可以算旅遊;如果天天只是幹活、吃飯、在住家休息,那就不算旅遊,只能算是異地生活與工作而已。
農民工進城務工,他們一般從事建築、加工、服務、家政、快遞等行業,這些行業的特點就是平時工作都很忙,而且工作需要連貫性,平時很少有完整時間段休息的機會。
比如,從事建築業工作的農民工,由於建築工地追求的是施工進度快,工地工作都很忙,平時這些農民工都是幹活、吃飯、住宿都在建築工地上,而且天天都是這樣的重複,平時幾乎沒有空餘時間出去玩,做完了一個工地,馬上又前往下一個地方繼續如此。再比如,那些從事家政的農民工,每天都要忙著僱主的家務,或者照顧僱主的家庭老人什麼的,等等的這些工作,所以更加沒有時間出去玩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使偶爾有那麼一天兩天的休息時間,很多農民工也是不太捨得花錢去當地的旅遊景區玩的,特別是一些年齡較大或者家庭經濟負擔重的農民工更是如此。
綜上所述,如果這些農民工,在當地一邊工作一邊利用休息時間遊覽當地的旅遊景區,那算是旅遊,而且還算得上“旅居”。如果平時只是工作,而且從來都不去當地旅遊景區遊覽,甚至極少上街遊玩,那就不算旅遊。比如有些建築農民工。
-
3 # 咔咔就是走
2、不管是打工還是旅遊,都離不開一個“行”字,都是從一個地方到達了另外一個地方,不同之處是目的不同。但是也不排除部分農民兄弟比較愛好旅遊,那麼工作之餘遊覽當地的一些旅遊景點,也就很正常。而且由於待的時間長對於當地的景點很可能比我們專程去旅遊的人還要了解的深刻(主要以年輕人為主)
所以說從本質上講,農民工外出打工不算旅遊,如果趁工作之餘遊玩當地風土人情了,不限於說必須花錢去景區,那也算是這個地方的旅遊了
-
4 # 醉美旅行家首先你得明白,謀生和旅遊,有著巨大的,不可逾越的天然鴻溝。
當然,隨著自媒體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以徒步旅遊直播為主要謀生手段,但這個跟旅遊好像也沒有太大關係,人們更喜歡看得是他們一直行走在路上,而不是他們去介紹景區。他們那些花花綠綠的小車,如同一個生產廠家出的一樣,放在景區的外面,還真擔心丟了,所以,我們極少見到這群徒步自虐遊的人進景區,主要還是在路上。
如果農民工四處打工也算旅遊,那恐怕我這個曾經每年300天在飛機上的星空聯盟金卡會員,早就能稱得上是個超級旅行家了。當時公司規定,每月至少要出差20天,誰每個月到公司打卡超過5次,就算曠工,奇葩規定吧?
但是,你以為這樣的公司讓人羨慕?那你就錯了,今天在北京,明天在法蘭克福,辦完事情,後天又飛到紐約了。飛了幾百上千個城市,卻都沒機會靜下心來轉一轉,行政和領導給你安排的時間,是需要緊趕慢趕才能完成的,負責連機票都要改簽。看似高大上的工作,不過是高階一點的農民工而已。
說回基層農民工四處打工的問題,沒有任何一種旅遊是以打工的方式命名的,即便是窮遊,也是先有遊,而不是先有活下去。所以,被生活所迫的打工,不是旅遊,也沒太多就出去旅遊,走走街巷,轉一轉,如果也算旅遊的話,那就把旅遊搞得太膚淺了。
什麼是旅遊呢?旅遊一定是不為生存發愁後的副產物,窮遊也是有基本的經濟基礎,並不是自己已經吃不起明天的飯了,還準備窮遊全國,那不叫窮遊,那就叫打工換旅程。
窮遊和打工有什麼區別?窮遊的最終目的是旅遊,是用自己的勞動和能力,換個地方賺錢,賺到足夠的錢再去下一個地方,這個還算旅遊的範疇。我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每幹半年就離職出去把所有積蓄都花完,到下一個城市上班,攢錢再走,帶著一個陪他一起瘋的女朋友,居無定所地玩。
而打工,最終目的是賺錢,養家餬口,跟旅遊一點關係沒有。一個惦記著孩子下個月生活費和學費的父親,即便週末休息,也不願意拿出幾十塊錢去買張旅遊景點的門票進去轉轉,因為他知道,這幾十塊錢給了景區,孩子幾天的飯錢就沒有了。
所以,養家餬口的他們可能換無數個城市打工,但絕對算不上旅遊,只能算一些城市的過客。他們匆匆而過,還來不及享受這座城市的風景就要到下一個城市去找工作了。
但是,生活很艱難,我們必須微笑著面對,換個思路想,其實,走過一些城市,並在一些城市裡打過工,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自豪的事情。在有生之年,體驗不同城市的風土人情和美食特產,理論上和旅遊是一個意思。在情感上,我們可以認同這種似乎等同於旅遊的打工方式,但實際上相差太多。
願我們的每個農民工,都有旅遊的時間與金錢,不再為生計而發愁。
-
5 # 使用者72014492206
在北京的時候因為有休還可以帶飯出去玩,可惜沒去一成長城。到了天津有時間到瓷房子去玩。也算啊是吧!還有幸見過大海大山!
-
6 # 大城小農工
農民工去過的城市雖然很多,但一般都是以打工為生,他們半生漂泊在外,一邊行走,一邊打工,一邊領略城市的美景!聽起來好像挺瀟灑挺自在,其實都為生活所迫,
我也是一個農民工,這麼多年的打工生涯讓我去過很多城市,但我們所去的城市都是為打工掙錢而去的,為了多掙一些錢,我們一個月幾乎都沒有休息的時間,除了天氣原因之外,但閒暇時也會到附近景區領略一下美景,拍一些風景照存在手機裡留作紀念,但每次出行都是迫於生活的無奈,背井離鄉,離開愛人和孩子為了多掙一些錢,能讓老婆孩子有一個好的生活條件,雖然打工去過的城市很多,但我還是更思念我的家鄉,那裡有我兒時的回憶,有我最親密的夥伴,有我最疼愛的老婆和兒子,還有我時常掛念的家人。如果不是為生活所迫,誰會離開自己的家鄉,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打工掙錢呢?
也許哪天我不再為生活所迫而去打工,我會回到我的家鄉,陪著愛人和孩子,過田園生活,看四季變化!
-
7 # 橘城美食老王
感謝官方邀請,這個我來回答吧!我覺得算是,每去的一處地方,要看你是帶著什麼心境去的,人生不就是一場旅遊嗎?我本人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去過很多地方,每去的一處都會給自己留下很深的印象,農民工更加不用說了,有的做建築的會被派到國外去,雖然是去幹體力活的,但也藉此機會欣賞了沿途的風景,現在的農民工不像是以前了,現在條件好了,工資待遇水平也提高了,不是那種想吃點好吃的都要考慮口袋錢夠不夠的時候,就算是工地的農民工在生活上也不會虧待了自己,想吃就吃,想玩就玩,邊工作又邊旅遊了,比有些人一年四季躲在家裡好上幾百倍,不是嗎?所以,我覺得四處打工,應該算得上是旅遊。
-
8 # 穎姐生活
農民工四處打工,也去過許多的地方,在我看來也應該算是旅遊吧。
算不算旅遊其實就是看著一個人的心態。看你心裡是怎麼想的。如果你心裡是Sunny的。你就會想著我無論到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我去過了那就是我免費旅遊的一個景點。我雖然在這乾的是活,我雖然也很累也很苦。但我當它就是磨練我自己的意志。我來到一個個陌生的城市,我要抽出時間,把所有的景點都看一遍。要讓她成為我熟悉的城市。當我和朋友說起的時候我會侃侃而談。如果你的心態沒有那麼Sunny,想的就比較複雜。那麼你就會去想。為什麼我每到一個地方都是在打工。為什麼都是特別的不容易特別的累。而且掙得錢還比較少。如果你每天都這樣去想的話你到任何一個地方你的心永遠都是累的。幹嘛不放下心裡的所有的苦和累。去放飛自我享受當下呢!
綜上所述。其實我們人無論走到哪裡,無論你是農民工還是IT精英。人其實活的就是一個心態。不在於社會的地位高低。心態好了走在小水溝旁邊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你心態不好,即使站在珠穆朗瑪峰上,當下也只能感覺到它是一座小山。
-
9 # 古村居士1
對這個問題我反問一句,農民每天早起到地裡幹農活算鍛鍊身體嗎?要是算的話那他們全國各地到處打工就算是旅遊了!不過這樣兩個不同的概念就混淆了!我認為早起鍛鍊是為了身體更健康,是發自內心的喜歡這樣,而農民呢?他們早起幹農活是無奈之舉,這樣不但起不到鍛鍊身體的效果反而更累!再說旅遊吧,大家旅遊是為了遊山玩水放鬆心情,釋放一下工作帶來的壓力和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而農民工呢?他們在一個工地一干就是好幾個月甚至一兩年不等,他們每天早起就到工地一直幹到天黑,累的夠嗆,還有心情去欣賞周邊的美景嗎!他們迫於生計不幹不行,有人說這算是旅遊的話就太給他們戴上金CROWN了!
-
10 # 我為發明狂
題主的想法好任性。
農民工工作和旅遊一樣的?
腦洞很大!
農民工不能接受。
-
11 # 烏托邦285985972
怎麼能算旅遊呢,農民工到處打工,一天干活下來都快累死了,連工廠大門或者工地大門都沒時間出去,更別說出去看名勝古蹟和美景了。再說也捨不得花辛辛苦苦打工掙的血汗錢,農民工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
-
12 # 夜光閃現
農民工出來是掙錢,旅遊是消費花錢,農民工花點錢心痛,家裡等著用錢,農民工就是,吃飯,幹活,睡覺,別再取笑農民工了。
-
13 # 使用者思己過
農民工常年在外打工!準確點說應該是帶著"枷鎖的旅遊,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也是地道的農民工,常年在外奔波去過很多地方,城市農村的生活都嘗試過,外面的繁花世界也見識過。從這點說跟旅遊一樣到處走走看看。但你要知道老闆是要靠我們這些人多幹活,快乾活而為他多掙錢的,即然是給人打工,上班期間你能到處看美景,看山水?人家不炒你油魚,也要扣你工資,為了掙銭養家,使命在身,敢不服老闆的?!從這一點說就如戴上枷鎖,可能我這比喻不太確切,但事實就是這樣,天下烏鴉一般黑,沒有那個老:板讓你自由自在,換我當老闆也是一樣,除了下雨天再無節假日,過年放幾天長假,心思全在家裡妻兒老小身上,那有閒心旅遊?所以我認為是戴著枷鎖的旅遊,謝謝相邀,回答問不對題見諒!
-
14 # 阿貝的精神病歷
其實我上一家公司是一家加盟公司,我們研發部的同事經常需要下店,就是到各地區出差,剛開始我很羨慕他們,畢竟可以天南海北的去,飛機、高鐵、火車各種的坐,到各個地區“遊玩”。
但是有一個老員工很認真的說,其實不是這樣的:第一,這次去的不是遊玩,是去出差,工作在身,而且,大部分店鋪開張都是在節假日,最忙碌的時候,有時候你們在家團圓的時候,我們在異鄉出差;而且,這種不能按照朝九晚五正常下班,店鋪開到什麼時候,就站到什麼時候。別提有多累。
第二,出差的地方要是太遠,氣候不適應也得忍著,我第一次出差的時候,水土不服,打著點滴還要在店裡督導。下店幾天,我難受幾天;第三,出差多了,很多活動都趕不上和家人分享,和男朋友分享,這不,結婚、百日酒,甚至現在的分手,都只能在電話裡說。第三,出差都是按照最差的時間點來的,半夜去,半夜回,家裡人擔心,自己也擔心受怕。
其實說這話的時候,小姐姐是叫我幫她貼風溼膏藥,一個95後的人,現在就開始貼膏藥,我不知道她經歷了什麼,只知道,她這兩年裡,那一百多張交通票據裡,我看到了辛苦。
回覆列表
首先要說一句,農民工兄弟,你們辛苦了!這個社會很多的重活苦活髒活累活都是你們在承擔,但還是要忍受四處漂泊的辛苦,天南海北甚至國外各個地方都有你們的身影。題主問的這個問題,說你們四處打工也去過很多地方,討論這算不算旅遊。
在這裡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你認為旅遊是什麼?相信很多人對這個詞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認為跟著旅行社遊山玩水那是旅遊,有的人認為去一個地方待上一段時間,深入體驗生活那才叫旅遊等等。其實這和每個人的興趣愛好都是相關的,就像我到一個地方,要呆上一段時間的話,總要想方設法利用週末或者空閒時間,到周邊的大小景點去走一走,逛一逛。等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人,一空閒下來就去看電視,打撲克或者是玩手機呢,根本不想,也不願意到處去走一走,一年到頭,除了工作的地點就沒去過其他地方。
所以說農民工兄弟四處打工,如果他本身喜歡各個地方的風俗民情的話,肯定會利用打工的間隙四處轉轉看看,我覺得這肯定也算一種旅遊了,而且是開銷非常少,也算是深入當地生活。但如果有的農民工兄弟,僅僅就是到一個地方打工,要麼怕花錢,要麼怕花時間,要麼不喜歡,就是沒去過周邊的一些地方,那我覺得這頂多算他去過這個地方,嚴格上講他這不算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