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放歌雲中
-
2 # 塗塗讀書
舉國哀悼降半旗,說到底是對死者的尊重,是對生命的尊重。生命是鮮活的,是寶貴的。無論是疫情還是什麼自然災害,始終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把生命放在第一位,是我們始終要做到的。
-
3 # 茶飄香酒罷去263
願為國為民捐軀的烈士們永垂不朽!
願在疫情中遇難的同袍們安息!
願逝去的親人天堂快樂!
-
4 # 樹德漢碩
年年拜清明,今年又清明。但今年清明有點特別,與往年不同。從去冬今春以來,鬧了疫情,都重於防疫抗疫了,有的甚至為此獻出了生命,所以國家決定在清明日也舉國哀悼,降半旗,鳴警鐘,既悼念祖先,也哀悼先烈們,更給我們活著的人敲響警鐘,有愛、有孝、感恩,還要有防有警惕心。
為防疫,今年清明不主張大群人聚集拜祭,心存孝道,心知感恩即可。清明掃墓祭拜,敬祖追思,不應重在形式,而應重在有心,心誠,重在往日之言行。我常見一些人,對活著長輩不盡義務,不愛不孝不知感思,對已逝的卻做假惺惺做假光面的大搞儀式拜祭,這是不是很具諷刺意義?
清明節祭祖掃墓盡孝,緬懷先人先烈,祝願期昐美好未來已成習俗。上至國君,下至平民,無不有祖先,無不有親族意識,無不孝道感恩之心,誰都想慎思追遠,誰都想過美好生活,幸福平安快樂過日。清明祭拜先人,懷念故者是人之常情。只可惜,今年要防疫,一些形式就免了,有心盡孝,朝天地默哀也可的。
-
5 # 金秋國學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作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
今後我們的隊伍裡,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是戰士,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這要成為一個制度。這個方法也要介紹到老百姓那裡去。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法,寄託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摘錄自《為人民服務》
魯迅先生講,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
6 # 鞍山交通王
清明節是對亡者、先賢的祭典和緬懷之日,在這個特殊日子,國家為了紀念那些在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戰役中犧牲的烈士們,把今年4月4日定為全國哀悼日。這是對英雄們,對新時代的最可愛的人一一白衣天使們的懷念和敬仰。願英烈們一路走好,“但向天堂即是家”;願最可愛的人們健康、平安;願祖國山河無恙,國泰民安。渺渺青煙,無盡思念。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勇者長在。向英雄致敬,為逝者默哀!
-
7 # 雁城老拉
今年的清明節,與往年不一樣,因疫情影響,在政府的主導下,祭祀方式有了一定的改變,一些傳統燒紙錢、放編炮等方式漸漸被鮮花,黃絲帶,時空信箱,網上祭祀所取代,表明人們慎終追遠,善孝並行的觀念在更新,這些新型的祭祀方式逐漸被人們接受,又低碳,又環保,同時也傳遞愛心,隔空追思,無疑是社合一大進步,必須推廣。
今年我最想祭祀的先人有,小而言之,要祭祀自己爺爺奶奶,父母及身邊的逝去的親密者,大的方面,我更要祭祀為救國救民而犧牲的革命烈士,人民英雄,烈火金剛,醫者仁心,還有那些被新冠疫情奪去生命的死難者。
透過祭祀,讓人們懂得存在的意義、生命的價值及緬懷先烈,不忘初衷,牢記使命,在工作負重前行!
-
8 # 三國演義的智慧
化悲痛為力量
毛主席說過,“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舉國哀悼抗疫英雄!他們的犧牲與張思地同志的犧牲是一樣的,都是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們死得其所!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
我們要以英雄們為榜樣,學習他們為國為民的情懷、道義擔當的精神!化悲痛為力量,為了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繼續奮鬥!
在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尤其需要精神的力量、榜樣和典範!大家應該樹立起為國家、社會、民眾服務的堅定信念,愛崗敬業、勇攀高峰,用自己在工作和事業上的進步,實實在在的告慰烈士、報效祖國、回報人民!
我們都生活在平凡的環境裡,柴米油鹽、忙忙碌碌,但是,只要我們真誠做人、認認真真幹事業謀發展、一心一意為國家、社會、民眾服務,我們也一樣可以在平凡的崗位上,貢獻力量,成為大時代裡驕傲的一員!
-
9 # 郭創輝郭股
清明掃墓思先祖,
祖訓傳承品德揚,
抗疫英魂垂不朽,
犧牲自我保民康。
今天降半旗哀悼,
舉國默哀抗疫延,
烈士忠心昭日月,
醫生護士警察強……
-
10 # 品茗致雅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其時間節點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作為中國二十四個節氣之一的清明節,它既是自然的節氣點,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一直以來都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也就是說,慎終追遠是清明節承接的文化意義中極其重要的因素。
2020年的春天是一個極不平凡的春天。當全華人民準備迎接新春佳節之際,意外地,新冠疫情瘋狂來襲,並迅速肆虐全球,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在黨的堅強有力的領導下,在各級政府的協調配合下,在醫務工作者和科研人員的捨生忘死的拼搏下,國內疫情控制現在取得了重大勝利。這重大的勝利裡面包含著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巨大奉獻精神,許多人為此獻出了生命。
為了緬懷烈士精神,2020年4月4日10時,這一刻,全中國默哀三分鐘!武漢及全國各地的大道上,車輛停止行駛,鳴笛,為抗疫犧牲的烈士和去世的同胞默哀三分鐘。
我是懷著極其複雜的心情一遍遍地觀看各地的轉播影片。此刻,我想說,國家在今年清明節設立國家公祭日,是對烈士們的沉痛悼念,是對他們犧牲精神的褒揚,也是對逝去同胞的尊重與緬懷,更是是對生命的關愛與珍視。
慎終追遠,這莊嚴肅穆的儀式,寄託著血濃於水的同胞之情,也昭示著慨然前行的奮發之志。
病毒不分國界,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國際社會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積極行動起來,形成強大的合力去戰勝我們共同面臨的難題。爭取讓人們早日去擁抱明媚的春光,去自由地呼吸清新鮮美空氣!
回覆列表
人們一方面祭悼思念已經故去的親人們:來到墓地或開啟網者,跪拜在地,獻上鮮花,呈上祭品,垂眼默唸慎終追遠,思索並感悟“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到哪裡去?"的生命哲學,將無盡的思念與哀愁盡情傾訴,然後收拾好眼淚與心情,一步三回頭地離開。讓我們一起品讀江蘇省解志忠的《庚子清明》十里長山/隆起的是春天/凹陷的是思念/向陽的山坡香菸繚繞/此時,桃花不語,梨花含露/油菜花的明黃開得熱烈/惻隱的雨水/陪著我輕輕垂淚/穿梭的人流/用一季鮮活/打破墓地的死寂/我站著不說話/只用一雙疲憊的腳/反覆踩響人間的疼痛。嗚呼哀哉,僅以此紀念我的父親與母親,愛人的爺爺與奶奶!
另一方面,我們參與舉國哀悼活動:因為在這次全華人民抗擊新冠疫情的阻擊戰中,太多太多的人以非凡的勇毅逆行,為人民的生命健康不惜“拼了自家的身家性命”。讓我記住這些英雄的名字吧,他們是“梁武東、李文亮、劉智明、彭銀華、夏思思、尹祖川、黃漢明、馬承武、鄭勇”,他們中有醫務人員、基層幹部、退役軍人、民警輔警、志願者;他們也是別人的父親或母親,丈夫或妻子,兒子或女兒,他們是中國真正的脊樑。今天的10點10分,讓我們停止一切活動,心懷虔誠,默哀三分鐘,激發華人無窮無盡的"緬懷英烈,紀念逝者"的共情心與崇敬感。
網友“一肩挑起家國愁”說出了眾人心聲“悠悠白雲悠悠過,濤濤江水濤濤流。 英雄一去不復還,徒留遺恨業未就。 化做龜蛇鎮江漢,再做雷火驅鬼魔。 唯願中華萬世安,清風陪我聽凱歌。 致敬,我的祖國!致敬,英雄的華人民!”
網友“媽媽有脾氣"評價“豈曰無碑,山河為碑;何用留名,人心即名。在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永久留存著英雄的一席之地,用來追思過往,省思現在,念想未來。”
在今天,在此刻,我作為普通華人,我只想說:生命里人來人往,沒有那麼多理所當然;多想忘記苦澀的流年,多想甩掉,艱難歲月賜予的時光。越過苦難,走進光明,願逝者安息,生者加油!我們一定要好好地,為生命為Sunny為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