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鵝有話說
-
2 # 靜待花開herry
一年級的孩子,由於年級幼小,對於學習的意義不會很理解,更不懂得樹立什麼學習目標。作為家長,有責任和義務引導孩子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
學習的內驅力是孩子長久學習的動力。所以,首先家長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學習,通俗地說就是讓孩子知道學習究竟有什麼用。光給孩子講道理還不行,最好能結合例子,讓孩子有切身的體驗。比如,有的孩子家長工作特別忙,極少有時間陪孩子學習,孩子在家無人看管,對學習不上心,家長可以讓孩子跟著自己工作一兩天,讓他體會掙錢的辛苦,再跟孩子說學習是為了掌握生活的本領,有好的本領將來才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不那麼累的工作。先體驗,再擺道理,孩子對學習的意義也就有所體會。平時多讓孩子體驗生活的不易,參與家務的勞動,孩子學習的內驅力也就慢慢形成。
當然,學習是一件有困難的事情,在引導孩子樹立學習目標時,一定要對自己的孩子有充分的瞭解,目標要符合孩子實際。不妨從以下幾點考慮:1.要養成什麼樣的學習習慣。2.語文要達到什麼目標能力如識字量(閱讀量)要達到多少,看圖寫話能寫幾句等。數學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要達到什麼水平如一分鐘能正確計算幾道題等。3.考試成績要達到什麼樣的分數段,處於班級怎樣的水平。目標定得儘量細一些,同時要關注孩子的興趣愛好,學習過程中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等。
幫助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見過有家長這樣定目標的,學期之初對孩子要求你期末考試必須考多少多少分,考到多少多少分就會有什麼樣的獎勵,然後平時對孩子的學習卻少有過問。目標的實現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監控和不斷的調整。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可以說基本沒有形成這個自我能力,家長得在這方面起輔助的作用。平時對孩子的學習多一些關心,及時瞭解孩子遇到的困難並給予及時的梳理和必要的幫助,孩子有了進步要及時表揚,孩子遭遇挫折,也要及時鼓勵。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克服學習過程中的重重困難,最終實現預定目標。當這種目標一次又一次地實現時,學習的成就感來了,孩子對學習就會更感興趣,主人翁意識也會更強,學習便成為自覺的行為。
-
3 # 意外隨筆
透過您對孩子的描述,感覺上孩子還沒有真正的對學習產生興趣,所以說很多時候我們大人的期望是高的,想著都是孩子,一到家就要把作業寫完,寫好,然而事與願違啊,很多的時候孩子上課很累,如果聽不懂,更難受,結果放學了,回到家還被家長一頓嘮叨,所以說他心裡也不是很舒服啊!在這裡小編有幾點建議給你,僅供參考。
揠苗助長會起反作用。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都會為自己的子女安排一些目標性的任務,那你有沒有跟孩子進行溝通呢?他是否願意去完成這個任務呢?而且是心甘情願的呢,如果說他不心甘情願,那麼你所做的都是徒勞的,因為在他的內心深處是牴觸這些東西的所以當你揠苗助長的時候,往往就起了反作用。所以要搞清楚,不是你要孩子成為什麼,而是說孩子要成為什麼。 學習興趣特別重要。小編在答題當中,已經回答了很多類似的問題,都會提到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在這裡小編還要再一次說一下,家長需要換位思考,如果說一個你不感興趣的事情,讓你一直做,你是不是會很厭煩?如果是因為為了生活不得已,可能你會堅持,但孩子是單純的,他不會考慮很多,他就是說我不喜歡我就不要去做,我喜歡我就要去做。所以我們要去考慮孩子的天性,當然,培養興趣也是非常重要的,多多的去營造一些學習的氛圍和環境,引導孩子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目標要有針對性和合理性。你可以去跟蹤孩子的學習進度,制定適合孩子當前的學習目標,這樣有針對性的目標,並且適合孩子現在的學習情況,那麼目標更加容易實現,而且孩子壓力也不大。不要超出孩子的範圍,定一些不能實現的目標,這樣大人和孩子都特別的累,而且效果甚微。小編的親戚家的孩子,是一個實在例子,以前在答題中已經說過,在這裡就不具體說了,只能告訴你,他的父母為他報了很多的學習班,興趣班,從幼兒園就開始了,結果孩子到了五年級就特別的厭學,現在已經初中二年級了,也是叛逆期,那對學習真的什麼都不想學。樂器學了一半,畫畫還沒有丟,還在接著學,補習班一直沒有落下,但是結果是樂器已經忘完了,畫畫也沒有什麼起色,補習班更不用提了,都是去做作業的。
-
4 # 半稱心九林
我先告訴你一個好訊息吧:你的孩子很聰明哦,而且有一定的學習方法,很可貴,好好引導一定有前途。
你說孩子寫作業,挑自己會的,簡單的寫,說明他的判斷力好啊,知道先易後難。
我們大部分家長也是啊,做事先挑簡單的來,“硬骨頭”慢慢啃嘛。買輛普通的車和買個普通的房,一般總是買車,更容易實現吧。
為什麼我們可以先易後難,孩子不可以?
當然,我們還是要正確引導的。如果他只是想停留在“易”,而不願意做“難”的,或者根本不做“難”的。那麼就可以談談樹立學習目標的問題了。
幫助孩子樹立學習目標我是這麼做的,效果很不錯,你也許可以試試。
那就是,讓孩子自己選一個學習目標或者說榜樣。
我和孩子的親子閱讀開始的比較早。
每週六下午,我們都去一次圖書館,在少兒部,看一會兒書。
開始大概時10分鐘左右,慢慢的,他可以看30分鐘了。隨他選,自己喜歡的書,就行。
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是有自己崇拜的偶像的。那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英雄情結”。
我兒子當時對達芬奇,那是情有獨鍾,達芬奇的事情他能如數家珍。於是,我乘機讓他樹立了一個“大偶像”。
達芬奇的榜樣作用,帶著孩子走過了他的小學時代。他怎樣努力,怎樣多才多藝,怎樣不畏困難,怎樣面對挑戰,統統的幫我解決了孩子的目標問題。
你只要聽著他說,稍加引導,孩子自己就開始學著解決問題了。
孩子不知道明天該做什麼?
這個確實是一個“目標”問題,家長如果引領得當,真的可以事半功倍。
只不過,這個目標我覺得最好是他自己定。不要小看孩子定的這些目標,只要他一一實現,這個孩子就非常厲害了。
-
5 # 小學老陳
因為一年級的孩子沒有太好的自控力,所以在一年級裡需要給孩子樹立的目標是習慣的養成。而這個習慣的養成呢?主要靠什麼?不是靠孩子自己,而是靠家長的陪伴,所以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想要有所目標,需要的就是家長陪伴之下養成各種好習慣,養成好習慣之後,孩子的學習目標就很容易達成了。
-
6 # 語文大天地
應該說家長這個時候和孩子去談理想或是為孩子樹立目標是有些早的,我們知道一年級的孩子由於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他們對於新環境才剛剛適應,這時候去談這個顯然是比較早的,因此孩子當然不會照做了。
家長所描述的其實是孩子的習慣培養的問題。這是我們作為家長要關注的問題,一年級的孩子最重要的是習慣的養成,這樣的習慣指學習、生活、自理等方面。我們看到孩子經常不聽話,寫作業時候也不是很認真的完成,甚至是讓家長感到很煩惱,等等這些都是屬於孩子習慣很差造成的,和目標之間聯絡不大。
習慣的培養主要靠的是監督和堅持,我們知道一個好的習慣養成需要一個月的時間,而學壞只需要幾分鐘而已,因此習慣養成不容易,長期堅持下來更不容易,這需要家長們的不斷的堅持和努力才能成功的。
所以,作為家長,面對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我想更多的是多一些關心,多一些愛,選擇更適合孩子發展的方法,這樣見效會更快的。
我家孩子一年級了,一直以來我都希望幫助她樹立一個學習的目標,讓她又努力的方向,可是感覺沒有頭緒,經常不聽話,寫作業的時候老是撿著自己會的,簡單的寫,而不是寫完一科再寫另一科。你們家的孩子怎麼解決的
回覆列表
先根據您說的現象分析一下您孩子的問題。一年級孩子,沒有明確學習是為了什麼,在學習過程中缺乏面對挑戰的勇氣,遇難則退。
當然了,我還沒有孩子,沒有辦法直接告訴您我是怎麼撫養的。但是根據這些具體的問題,我可以給出一些建議。
一年級孩子不知道為什麼學習。這是正常的,他一年級年齡本來就小,不可能很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很容易就被外界刺激所影響。這時候,不需要強行灌輸一些觀念上的的東西給他,先培養好他的學習習慣。最好也最易行的方法就是幫助他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慢慢學習做自己的時間規劃。遇難就退,不願意主動探索知識。這是很多小孩子的通病,有容易的事兒做我為什麼要為難自己,甚至很多大人也這樣。這時候就要從孩子的學習興趣出發,比如說,你孩子喜歡踢足球,那你可以問他買一個足球要十元錢,買兩個足球呢?然後在學習之餘再跟孩子玩玩足球。慢慢的孩子對足球和學習都有興趣了!千萬別以為學習就是孩子自己的事,家庭和學校都會對其產生巨大影響。作為家長,常常在孩子面前看書寫字跟常常玩手機玩電腦,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完全不同。孩子常常在模仿家長做的事情。希望上面幾點能夠幫助到你。教育從娃娃抓起,要注意每個孩子自己的特點,而且千萬不要在孩子表現不佳時忽視了自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