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不知道使用者名稱該寫啥
-
2 # 葉立存
小學英語比較簡單,單詞少,句子不難。主要是讓學生多讀多背,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會運用日常交際用語,記住單詞的音、形、義,不學語法,透過聽、說、讀、寫、背、譯、模仿,感受語言、單詞的拼寫與讀音之間有規律,有一種奇妙的、模糊的感覺,產生要探究的慾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絕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都能在90分以上(滿分100分)。
到了初中,初一學生的英語成績還可以,絕大部分學生能考及格以上。初一階段由於與小學的知識聯絡密切,難度不大,但學習方法改變了,如果不能及時調整,不肯花費時間和精力學這門課,很容易掉隊,初一下學期就出現了明顯的差距。
初二年級兩極分化嚴重。初二教材難度較大,詞彙量每單元80個詞左右,單詞比較長,拼寫難記;語法知識多,難理解;課文句子複雜,難理解。如果學習不深入,精力和時間投入不夠,學生肯定學不好。只要初二掉不了隊,在優生行列,到初三階段就不可能掉隊。因此,初二是關鍵,是分水嶺。
從教法來看,初中老師在注重交際的同時,教給學生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比如讀音規則、語法、句子結構、習慣用語表達等等。抓好教材,加強基礎知識,還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
從考題來看,無論是平時考試,還是中考,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幾乎看不到基礎知識題。如果學生只學好課本知識,而沒有轉化成能力,肯定考不好,比如聽力、閱讀、寫作能力。
總之,這些分析都是肺腑之言,如果你仔細閱讀一下,再諮詢一下孩子的老師,或許能找到答案及對策。
-
3 # 常常學
請你和孩子談心瞭解考不好的原因,同時與科任老師取得聯絡,從答卷分析找原因,然後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比在網上亂猜一通要好。
自打上學起就有這樣的說法:“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成績,是每個學生都躲不開的話題,也是家長最關心的。
如果考試總考不好,只有瞭解真正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提高做題正確率,提高學習成績。
----------分割線----------
⭐知識不紮實,易出現低階錯誤
低階錯誤的背後,都是基礎知識不紮實挖的坑。
孩子的知識不紮實,掌握不牢固。
比如孩子可能在寫字的時候不是出現錯別字就是張冠李戴,把Horse寫成House等等。
孩子的基礎知識不紮實,不管他有多用功,都不會考出高分。
更可怕的是,有很多孩子誤以為自己就是粗心,沒有及時進行查漏補缺,反而越考越差。
請讓孩子自查,確定是否都掌握了基礎知識。
是否形成知識系統,只有構建知識系統,才能全面鞏固基礎知識;
記牢概念,掌握每個概念,才不會胡亂套用;
遇到不理解、模糊的知識點,一定要及時確認清楚。
只有真正掌握了所學的基礎知識,才會在任何場合都泰然處之。
----------分割線----------
⭐專注力差,做事三心二意
孩子學習很用功,放學一回家就開始做作業,上課也很認真聽講,但考試成績還是不理想,問題到底是出在哪了呢?
問題就在於孩子“看起來”很用功,但其實不是“真用功”。
數學題做到最後太難,去背單詞;
單詞那麼多,又枯燥,還是去寫作文吧;
考試時,題目做到一半發現太難了,轉而去做簡單的……
正是因為三心二意,孩子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才會磨磨蹭蹭,考試才會失分。
有句話說得好:天才和庸才的差距,往往差在專注力。
良好的專注力是成功的保障,造成孩子學習成績差異的基本原因就在於專注力。
家長一定要及時訓練孩子的專注力,不要讓孩子造成終生遺憾。
挖掘孩子的興趣點,讓孩子在學習中娛樂,高度培養專注力的集中;設立階段性目標,最好是一次只做一件事;儘量避免電子產品的干擾,家長要以身作則。
作為家長,我們要對孩子專注力不足的問題足夠的寬容,允許這問題暫時的存在,但也要有足夠的堅定,去糾正這個問題。
----------分割線----------
⭐字跡潦草,不重視練字
家長最希望孩子成績節節高升,但令人困惑的是:“我家孩子跟別人答得差不多,為什麼老是被多扣一兩分?”
其實,根本原因就出在孩子的字跡上。
字寫得是否工整,對於孩子平常考試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一手好字,不僅讓閱卷老師看著舒服,也無形中增加了其好感,在打分的時候自然會提高分數。
如英語閱讀題、作文題中,一手好字帶來的卷面分影響甚大。
而字跡潦草,則會讓閱卷老師看著頭大,還會仔細看其答案嗎?
甚至,字跡潦草會打斷孩子的答題思路,引起一連串的不良後果,導致做題速度放慢,做題時間被壓縮,嚴重的還會擾亂心態,影響後續答題的正確率。
因此,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字跡問題,讓孩子堅持練字。
讓孩子意識到寫字潦草的危害,將練字提上日程;及時評價孩子的練字成果,指出問題,孩子才能及時改正;營造良好的寫字環境,多表揚、鼓勵孩子。
寫一手好字能多得20分,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堅持練字。
----------分割線----------
⭐不愛閱讀,缺乏良好的閱讀能力
有這樣一句話:不愛閱讀的孩子,就是潛在的差生。
閱讀在語文學習中舉足輕重,直接影響孩子的閱讀及寫作能力。
舉個例子,同樣是描寫一個人的打扮,大多數孩子都會平淡地湊字數:“她打扮得很美……”
而那些讀過《紅樓夢》的孩子,就知道一個非常形象的描寫:“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
而英語也是如此,孩子可能只會平淡地去湊字數,卻無法用好一點的詞彙或者句子去描寫。
所以,課外書讀少了,連最基本的句子都描寫不好,作文怎麼能寫好呢?
再拿最簡單的基礎知識和閱讀理解來看,如果沒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孩子根本就讀不懂題目。
不愛閱讀,讀不懂題目;不愛閱讀,應付不了考試。
所以,一定要讓孩子重視課外閱讀,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先有閱讀,再有學習,然後才會有成績。
----------分割線----------
⭐不注重總結,沒能有效複習補救
有句話說得好:學習是在總結的前提下進步的,只有不斷總結才能提高解題能力。
在複習階段,很多孩子不重視錯題,做錯的題目連答案都不改,或者僅僅把標準答案寫在旁邊,不去總結錯誤的原因、總結正確的方法。
最後,只能導致考試時一錯再錯,成績難以提高。
所以,不管是在考試前還是考試後,都要讓孩子注重總結,做到有效複習。
最好的辦法就是整理一個錯題本,每次作業、測試和考試之後,將做錯的題目都記錄下來。家長要督促孩子經常看這些題目,時間長了漏洞就會補上。
總之,發現規律,抓住重點,才能有針對性地複習補救。
----------分割線----------
⭐學習習慣有誤,再努力也是徒勞
學習習慣,對於孩子來講是極其重要的。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什麼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果孩子身上好的學習習慣多,TA的成績自然就會越好。
相反,如果孩子的學習習慣有誤,成績也就會差。
因為,孩子平時的學習習慣,會直接影響到考試時的做題習慣。
平時書寫習慣不好,考試時字跡潦草;
平時寫作業不認真,考試時讀題馬虎;
平時學習拖拖拉拉,考試時做題也拖延,臨到交卷前15分鐘還在奮筆疾書的寫作文,根本沒有時間做檢查。
孩子考試成績不好,和TA平時的學習習慣有很大關係。
只有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才不會在考試中拖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