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跑貨運的小王

    40的年紀不大不小剛剛好,只要你有一個付出的心,就會有可觀的回報,活到老學到老,我請過六十多歲的小工,人家天天干,鑄就了強悍的身體,四季都穿短袖,所以對於40歲來說還早的很,只要你想做想學,一定會有收穫的,人就是這樣,一輩子很短,要過得精彩人生,希望你能採納

  • 2 # 塑膠機械王愛玲

    都說了,歲月歲月從來不能定義人生。要做什麼跟年齡無關。40歲對男人來說,真是好時光,有經驗有過往有精力有希望。找適合自己的事情,勇敢的走出去,有一點,無論做什麼都必須,努力,努力,努力。祝你好運。加油

  • 3 # 搞笑盈姐姐

    話說,男人30成品,40歲精品,50歲極品,男人的事業從30歲開始,真正的幹事創業的年齡在40歲,不僅如此,成功不在年齡。只要有一顆不服輸的心,吃苦耐勞,學習進步,謙虛謹慎,腳踏實地,我覺得做任何行業都是沒問題的。

  • 4 # 我是小玉volg

    ▶我想,不應該是還能做些什麼工作?而是,你想做些什麼工作。

    工作的選擇取決於你給自己的定位,這個定位可以是你擅長的能力,可以是你所學的專業,可以是你多年來的經驗,可以是你的興趣愛好……但一定不是因為年齡而給你自己定位。

    也許在你看來,年齡在很大程度上讓你有了侷限,但是換種角度,年齡帶給你閱歷和豐富的經驗卻是很多人沒有的,這何嘗不是一種優勢?

    人生就要不卑微,不設限,不放棄,總有水到渠成擁抱彩虹的那一天。

    共勉!加油!↖(^ω^)↗

  • 5 # 電信小余

    男人30而立,40歲的男人更加聰慧,只有不斷的學習豐富自己,強大自己。所有隻有自己不放棄自己,男人多少歲都是有希望

  • 6 # 經典剪輯111

    40多歲男人,在人才市場上確實沒有多少競爭力,但是還是能找到工作的。其實這個年齡,從頭開始也不算晚。就看自己有沒有那個毅力,那個魄力了!

    說個例子,我們這裡最大的地產開發商你知道以前是做什麼的嗎?答曰,是糧庫的普通職工。然後,20多年前趕上了下崗潮,那時候他已經40多歲了,偏偏妻子又得了癌症,獨生女又腦癱,換了別人,可能早就垮了,哀嘆命運強加給他的都是苦澀。但是他沒那樣,從擺地攤做起,後來拉起了一個建築包工隊。一步一步地走來,如今他60多歲了,已成為本地最大的開發商。可以說,那次下崗,不但沒有奪取他的鬥志,反而成全了他輝煌的人生。

    男人40,除了在就業市場上沒有優勢之外,別的方面正處於黃金時期。比如對人情世故的通宵,比如社交網的搭建,比如對人生的體會體驗。這個時候丟了工作,雖然很苦惱,但是自暴自棄大可不必,還沒到徹底絕望的地步。只要自己有心,肯吃苦,完全可以從頭再來,甚至能創造更好的明天。祝福!

  • 7 # 王賈321

    40歲的男人是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候,有動力也有壓力,30歲之前是在校學習和社會實踐階段,40歲迎來人生中立足之地的時光,當然會有家庭和撫養孩子的責任和重擔。保健身體和立當事業同等重要,發揮40年經驗積累為社會做出貢獻,不枉人生一輩子,不留遺憾。努力吧,40歲的大男孩們!

  • 8 # 青木學苑

    歷史上曹松54歲、鄭希顏59歲,柯崇64歲、陳光問69歲、王羽希73歲、劉象70歲中進士。

    梁瀕82歲中狀元,35歲時參加科舉而名落孫山。

    謝啟祚98歲中舉人,百歲替乾隆敲鐘祝壽。

    煙王褚時健75歲創業,續寫一代傳奇。

    你說40歲的男人還能做些什麼?幾點建議:

    一是未雨綢繆,發展一項脫離企業的核心技能。一部分40歲的男性突發面臨被裁員,長期屬於舒適區,失業是一項非常巨大的打擊,一部分還會一蹶不振,但是當下情況也是非常常見的,提前未雨綢繆,一旦發生,才不會那麼猝不及防,額外的空餘時間,發揮一項脫離企業的核心技能。

    二是想清楚未來10年想要達到的目標和方向。40歲,有所歷練,要求也要更上一層,思考未來10年想要達到的目標和新方向,去慢慢改進。

    三是不斷創新,避免思維固化。40歲不斷學習,不斷創新,年齡可怕的是不願意相信新鮮的事物,多去向優秀的學習,避免固化。

    40歲才是新的起點,總結過往經驗,重新盤點梳理,向夢想進發,加油!

  • 9 # 版納小茶農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下面一些案例:

    1.雷軍在創立小米時,四十歲,如今小米手機全球銷量曾經排名第二;

    2.柳傳志在四十多歲才創立了聯想集團前身,而今已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50大商業思想家之一;

    3.任正非四十多歲才在深圳一破舊廠房中創立華為,而今已成為5G領域全球領跑企業之父。

    4.宗慶後在四十多歲才創立了娃哈哈,而今四年間三次問鼎福布斯富豪排行榜;

    所以決定明天的從來就不是昨天,而是有著無限可能的當下。

    儘管今天你還在摩肩接踵的人潮中艱辛求職,像身邊的其他求職者一樣焦慮迷茫,但在明天你或許也將成為上文中的一員,一路高歌地青雲直上,書寫一段萬人景仰的佳話。

    張愛玲曾說過:“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古話說得好,四十不惑,四十歲創業或者是再就業,是將一輩子積累的人脈、資源、能力一次性變現的過程。只要有心去做一件事,任何時間都不算晚。

    四十歲的男人更要挺起胸膛一往無前地扛起責任與重擔,繼續大踏步向前,不應該鬆懈,而應該繼續努力拼搏,因為後半生的輝煌才剛剛開始。四十歲的男人雖然進入中年期,不論是從性格上還是人生閱歷上都已經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這個時候的男人們學識豐富、技術精湛,不論是處理工作上的事情,還是生活上的事情都顯得輕車熟路,他們做事往往都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男人四十,人生應該說是迎來了新的高峰期。

    關於還能做什麼工作的問題,給出幾點建議:

    第一:首先明確定位

    個人認為,此時要放平心態,因為行業、職位都是可以根據你的想法而改變的,在瞭解行業、職位的整體情況之後,快速試錯,找到合適的職位。

    其實你不用太糾結於某個行業的前景如何,因為預測一個行業的未來走向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況且很多行業之間的技能都是互通的,比如說你在傳統媒體時代的文案、策劃能力,稍加學習之後依舊可以應用在新媒體上。所以說,在選擇的時候,不要侷限於某個行業。時代會變,但是你做事的正確思維、方法不會變。

    第二:縱向深入、橫向發展

    (1)縱向深入:東打一槍西打一炮的工作經歷終究不會有太多收穫。10000小時定律提到,只有明確自己的定位,縱向深入瞭解領域,才能在3-5年內成為行業專家。你要明白,任何行業,大牛都是很吃香的,你擁有了別人無法替代的核心技能,公司沒了你都轉不動了,老闆還會辭退你嗎?

    (2)橫向發展:若你在某個領域內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之後可以嘗試橫向發展。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作為一名文案策劃,在練就一身爐火純青的崗位核心技能之後,可以嘗試轉運營、產品方向,在瞭解了公司運作模式之後,甚至可以轉向管理層,畢竟人情事故、人脈資源、管理藝術這些軟技能,永遠都不會過時。

    三:差異化優勢

    很好理解,別人有的能力你也有,別人不會做的工作,你能做,這就是你的差異化優勢。同樣以文案策劃為例,別人寫文案、做策劃只會坐在辦公室裡頭腦風暴,埋頭苦寫;你不僅會根據老闆的要求,而且可以總結之前的文案的優、缺點,根據資料分析、使用者的反饋進一步最佳化文案,讓自己寫出來的文案效果更好、更具優勢,你說老闆二選一的時候,會選誰呢?

    給出的答案可能看得很籠統,但是具體的問題還需要具體的分析,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四十歲才是後半生的開始,能創造出奇蹟的機會還有很多,相信自己,走出迷惑,擺脫困境,你就會迎來一個全新的你!加油!

  • 10 # 名字可以可以起真長

    首先確定已經40歲了,這個年紀有優勢,也有劣勢!

    首先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不管做什麼工作,個人覺得一定以穩定為前提。不能盲目去突進,投資有風險,需要更謹慎的去對待。即是兒子,又是父親。家裡的頂樑柱!身體技能也大不如前,不能長時間熬夜,損耗身體!所以以穩求勝!儘量不要在做沒把握的事情!

    當然四十歲開始創業,甚至歲數更大創業,當首富的比比皆是,不再一一介紹。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工作的楷模!致敬!

    你的生活閱歷,工作的經歷,失敗的經驗,比年輕人都強,吃的鹽比我們吃的飯都多。創業什麼時候都不晚,要充分利用你的優勢。

    開始吧,加油!

  • 11 # 一撞白頭

    四十歲不惑之年,一個人到了四十歲,經歷了許多,已經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了,能判斷什麼是是非、善惡、好壞、美醜了。

    四十歲厚積薄發,有事業的,利用你的積累的關係、人脈、經營你擅長的。沒工作的,踏實做事,低調做人,認真學習,不怕苦累還可以求個安穩。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 12 # 使用者3977126417368

    什麼都能做,不要看不起自己,一旦看不起自己了,那就真的什麼都不能做了,40歲的男人加油,我們能,我們什麼都能!!

  • 13 # 飛狼影視

    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學習,無論大人還是小孩。40歲可能還有希望,例如王德順 在退休年齡還在健身 走向夢想的顛覆。只要堅持夢想,不斷學習,尋找一條自己感興趣的工作,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加油

  • 14 # 東仔流年

    是留給有毅力有信心有頭腦有作為的人的。空想家目前為止沒有誰能突破這個障礙。齊白石老人家不是後半生才出名的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生活中,應該如何保護好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