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摯潷畫畫紅塵

    不過日本在偷襲珍珠港之前,日本和德國正在共同討論對付美國的協議。

    1941年11月12日,日本的高層認為對美作戰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日本高層決定應該努力同德國達成協議共同對付美國,並且承諾不實現單獨和平。此時德國在蘇聯的戰況不利,德國是希望日本能夠參加蘇聯作戰的,只是日本考慮到參與蘇聯作戰對自己沒什麼收益可言,日本人可不想當德國人火中取栗的角色和配角 ,所以日本給德國的迴應是必須馬上討論德國是否會推遲對美國作戰。

    11月21日,德國駐日本大使歐根奧特將情況彙報給外長裡賓特洛浦,隨後裡賓特洛浦給了回覆:“戈林認為德國或者日本有一方已經陷入對美戰爭,另一方一定不會實現單獨和平。”

    12月4日,裡賓特洛浦在東線司令部見到希特勒,得到同意去準備一個有德意日三方締結的協定,約定三方如果任何一方對美開戰的話 ,另外兩方將立即認為自己也同美國開戰了!只不過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時候,協定還沒有籤,這就變成日本單方面行動,德國反而不需要承諾什麼。

    從以上可以看到,日本雖然在偷襲珍珠港這件事沒有通知德國,不過兩方都有一種共識,就是早晚要跟美國開戰。

    其實德國對於美國早晚要參戰已經很明了,希特勒是希望日本對美國開戰的,日本進攻美國對德國至少有三個好處:既可以把美國栓在太平洋上,又可以削弱英國,還可以切斷美國對蘇聯的援助,有助於德國消滅蘇聯。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美國珍珠港海軍軍事基地。第二天,美國總統羅斯福發表了“國恥演說”,美國全面對日開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從二戰結果來看,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行為,使得美國順理成章地加入了盟軍集團,這也最終導致了軸心國集團的失敗。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偷襲珍珠港之前,卻並沒有向作為盟友的德國透露半點資訊。這也使得希特勒在聽說珍珠港的訊息後,忍不住破口大罵。

    (羅斯福舊照)

    那麼,日本在行動之前,為什麼沒有提前知會盟友德國一聲呢?如果提前告訴盟友,盟友不是就會配合日本的行動嗎?

    一、日本沒有義務告知德國。

    1940年9月27日,德國、義大利和日本三國代表在柏林簽署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從而正式成立了以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為核心的軍事集團。從條約中的情況來看,德意日三國屬於平等關係,三國的戰略方針也具有主觀獨立性。單就這一層面來說,日本策動的戰爭計劃,並沒有義務告與德國知曉。

    (德意日三國同盟漫畫)

    二、日本告知德國不符合自身利益。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那就是日德結盟的初衷,實際上都是為了擴大自身的利益。對於希特勒來說,德國在一戰中,因為兩線作戰而導致失敗的教訓,還歷歷在目。換句話說,在希特勒還沒有徵服西歐之前,他是絕對不希望同蘇聯開戰的。

    儘管蘇聯當時正值動亂,但卻依然是一顆定時炸彈。德國想要更好地征服西歐,就必須找到一個能牽制住蘇聯的力量。就整個遠東地區來說,也只有日本才具有那樣的能力。

    另外,德國要想完成稱霸世界的目標,就必須要擊敗美國這樣一個潛在的敵人。在軸心國的勢力劃分中,太平洋區域之所以被劃分給了日本,就是因為德國希望藉助日本的海軍力量,來牽制美國。

    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德國聯手日本,的確是當時的最佳選擇。

    而對於日本來說,由於在中國戰場中陷入膠著,且美國又開始逐步減少了對日本的資源出口。這也就意味著日本必須要“以戰養戰”,出兵掠奪資源。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日本軍方實際上一早就擬定了“北上”和“南下”兩條計劃。在日本看來,假如選擇“北上”,有德國在西面配合進攻蘇聯,那麼日本和德國是完全有能力瓜分高加索地區豐富資源的。

    而如果選擇“南下”,德國在歐洲戰場中對英法荷等國的壓制,同樣會使得日本能夠更輕鬆地將西方國家在東南亞的殖民地納入手中。

    因此,對於日本來說,德國也同樣是一個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不過,由於美國還在東南亞有著大片的殖民地,因此日本想要徹底佔領東南亞,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就必然會觸犯美國的利益。而這一點,也最終導致了日本先下手為強,策劃了珍珠港偷襲事件。

    在日本看來,將美國這個龐然大物拉入戰爭當中,對於軸心國集團,是很有風險的,起碼德國肯定是會派出外交官與日本進行交涉商議的。

    這樣一來,事情就可能變得麻煩,而計劃的機密性也有可能受到影響。因此,出於這樣的考慮,日本最終並沒有將這個計劃告知德國。

    (諾門罕戰爭)

    三、日德兩國互不信任。

    日本與德國都是驕傲的民族,雖然由於利益關係,暫時走到了一起,但實際上卻是互相不服氣的。從當時的一些事件來看,日本與德國缺乏溝通的情況,顯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1939年,當日本準備為“北上”踩點探路,在諾門罕與蘇聯軍隊激戰時,德國卻猛不丁地與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件事對當時正在與德國祕密商談結盟計劃的日本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傷害。

    在1941年4月日本與蘇聯簽訂《蘇日中立條約》後,作為日本盟友的德國,卻在沒有攻下英國,並且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於1941年5月對蘇聯發起了閃電入侵。

    就這兩件事來看,德國人完全就是隨心所欲,根本沒有把日本放在眼裡。因此,當日本最終確定要執行“南下”計劃時,他們也不會去通知德國自己的行動。

    值得一說的是,希特勒在短暫地憤怒後,很快就發現了日本偷襲美國的積極意義。日本的行動雖說魯莽,但卻也拖住了蠢蠢欲動的美國。這樣一來,德國就有更多時間,專心致志地對付蘇聯了。

    不過,由於美國奉行了“先歐後亞”的策略,德國人如意算盤,最終還是落空了。而日本與德國只顧自身的利益,各自為戰的行為,也最終使得他們在二戰中戰敗。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 3 # 小小小百科全書

    事實證明。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雖然成功了。但只是破壞了軍港而已。珍珠港內的艦隊主力都不在港口內。除了破壞港口之外日本再無收穫。而日本的莽撞行為之後,美國也沒有向他們預想的忍氣吞聲。而是直接對日本宣戰介入了戰爭中。而德國也是因為和日本的盟國的關係。美國在對日宣戰後也同時對德國宣戰。並且美國決定對歐洲的同盟國開始進行物資輸送,確保盟國可以擊敗軸心國。要說德國也是倒黴催的。本來德國和蘇聯英國就已經陷入了僵持階段,這個時候最怕外力打破這種僵持。而日本還不知死活的招惹美國。導致歐洲戰場的天平瞬間便開始傾斜。德國也因為美國的參戰,處境變得越發的艱難。美國也就成了壓死德國這匹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4 # 寶劍鋒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軍事重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捲入戰爭。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鍵性事件之一,加速了日本等法西斯國家的滅亡。

    有人會問,日本和德國是盟國,日本為什麼事先沒有通知德國呢?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1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導致日本對德國強烈不滿

    1939年8月23日,蘇聯與納粹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而在1939年的5月到9月份,在遠東的中國諾門坎地區,日本正在與蘇聯進行諾門坎戰役。作為同盟國,納粹德國不進攻蘇聯也就罷了,還與蘇聯簽訂了相互不侵犯性質的條約。這使得日本有一種被盟國納粹德國欺騙,被出賣的感覺,日本十分惱怒。

    2 德國對日本的鄙視

    1939年5月到9月的諾門坎戰役,德國是派有觀察團進行戰爭觀摩的,但對日本在與蘇聯戰爭中的表現深感失望,認為日本水平還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水平。這是德國決定與蘇聯簽約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於嚴重鄙視日本,覺得沒必要告知日本,於是就與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而簽約時日本還正在與蘇聯進行作戰呢。

    3 日本與德國國家利益的衝突

    日本國家利益:

    日本是個資源匱乏的小島國,希望解決石油和橡膠等戰爭資源問題,以便戰爭能打下去,實現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並且幫助德國進攻蘇聯,日本得不到太多好處。而進攻英美殖民地,可以獲得大量戰爭資源。

    德國國家利益:

    德國希望日本在遠東進攻蘇聯,自己在歐洲進攻蘇聯,這樣迫使蘇聯陷入“兩線作戰”的戰略陷阱中去。

    “友誼的小船,真是說翻就翻”,日本和德國兩個國家都是抱著“生米煮成熟飯”和“幹了再說”的思想,這樣迫使對方必須接受既成事實,因此都沒有事先告知對方。

  • 5 # 大將軍威武K

    因為此時的日本和德國表面上看同屬於軸心國集團,實際上不過是彼此利用來完成各自戰略目的的間接性聯合。

    在此之前,德國每次大的軍事行動既不向日本人通報,更是大大出乎日本人的預料,有時候甚至等於是在日本人的傷口上撒鹽。

    1939年8月,納粹德國在準備攻擊波蘭的前夜與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而此時恰恰是蘇日諾門坎之戰打的最激烈的時候。在此之前,日本與德國就建立軍事同盟的問題商討了70多次,滿心以為只要德國在歐洲牽制住蘇聯,自己就可以在亞太免除後顧之憂,放手大幹。結果德國人對自己一直是一副腰來腿不來的半吊子,始終不給予任何答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瞬間令日本政府顏面盡失,無奈之下,日本只好自己單獨同蘇聯簽訂停戰協定。

    如果說諾門坎之戰前蘇日在遠東緊張的對峙還有可能促成日本聯合德國共同夾擊蘇聯外,諾門坎之戰後便徹底不可能了。

    一方面,日本人被德國人這種出賣盟友的行為傷透了心,另一方面經過諾門坎之戰,日本意識到了蘇聯的厲害,不敢再去隨意招惹。

    既然德國人指望不上,並且也與蘇聯人簽署了停戰協議,蘇德雙方開始了 瓜分歐洲的行徑,那自己何不趁著蘇聯的重心轉向歐洲在南面做文章呢?

    日本不再提北進戰略,轉而向南。

    在之後的兩年時間裡,日本的第一個目標是要全力征服他們自以為已經奄奄一息的中國。結果沒想到中國人抵抗越來越頑強,日本人除了佔據幾個大中城市外沒有任何大的作為。

    隨著蘇德戰爭的爆發,德國人的旗開得勝再一次刺激了日本人。蘇德一開戰,美國、英國馬上公開支援蘇聯抗擊德國,世界各大國的目光迅速向歐洲聚焦,日本人為有機可乘,在經歷內部短暫的爭執後,最終確立了南下進攻南洋的戰略。因為日本人再不有所行動,真的就要被入不敷出的中日戰爭給硬生生拖垮了。

    隨著德軍在蘇德戰場的節節推進,蘇軍一敗再敗。日本人有理由認為,德軍推進的越快,美英在歐洲就陷的越深,那麼他在亞太的機會就越大。於是,日本很快制定了南下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全盤計劃。從珍珠港之戰日本所取得的戰果來看,日本人可以說首先是情報保密工作做的到位。沒有給希特勒通報也應該在情理之中。再者,日本人發動珍珠港行動的時間是在1941年12月7日,在這前一天,希特勒剛剛簽署了從莫斯科撤退的命令,遭遇了自二戰爆發以來的第一次挫折,心情之鬱悶可想而知。即便是日本人發來告知電報,希特勒也不會過多理睬。

  • 6 # 歷史課課代表

    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美日的關係還是可以的,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頻繁,互有利益關係,美日雙方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矛盾,更不至於翻臉,可是在近代史上,日本是一個非常囂張而且野心勃勃的國家,當時美國一直都在給日本提供二戰期間的物資,這樣的關係讓日本感覺自己被美國控制住了,想要掙脫美國這個枷鎖。

    日本當時發現越南是個好地方,他們打算在越南解決物資問題,從而徹底擺脫美國,日本在作戰時成本會減少到更低,也不用考慮到其他。日本對於越南這條東南亞的物資供應鏈十分的重視,可是在美國得知日本的計劃後,美國馬上採取了反對措施,當時美國將提供給日本物資的渠道給中斷了,讓日本陷入到了孤立無援的境地,美日之間的貿易戰完全是日本自己作出來的,可是日本也因此和美國翻了臉。

    而美國當時的想法其實只是希望日本依舊通過他們來提供物資,只要一切恢復以往的貿易往來就沒有什麼問題,關鍵在於當時的日本卻不這麼認為,日本不想再受美國的牽制。在日本看來當時的美國工業發展水平太低,而且日本企圖通過毀掉珍珠港讓美國陷入絕境。

    不想日本偷襲珍珠港沒有對美軍造成慘重的損失,更不要提摧毀珍珠港,而日本的這一行為讓美國開始對其宣戰,而且還將德國拉下水,因為當時德國和日本是盟國,所以美國同時也對德國宣戰,美國開始向同盟國提供了大量的物資。當時的德國因為受到日本的牽連而四面受敵,一方面是美國,一方面是英國和蘇聯,德國因為有了日本這個豬隊友,讓本來已經穩固的局勢被徹底摧毀。

    當時的德國很無奈,而且日本在偷襲珍珠港之前也沒有和德國進行任何商議。其實日本也沒有任何必要和德國商量,首先日本當時本就目中無人,其次雖然軸心國的建立是德國提議的,但是日本、義大利和德國之間都是處於平等地位的,不存在向誰彙報這種問題,所以日本並沒有義務告知德國。當時軸心國的勢力範圍劃分明確,美國並不是屬於德國侵略範圍內的,所以更加無權過問,只不過因為日本而導致德國腹背受敵,美國對日本宣戰,也標誌著美國正式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鬥爭中。

  • 7 # 東斯坦因

    1941年3月12日,日本外相松岡洋右出訪歐洲,訪問蘇德意三國。松岡洋右此行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日本南下東南亞的戰略能正常實施,在加強與德國關係的同時, 力圖進 一步改善同蘇聯的關係。

    3月26日,松岡到訪德意,打算了解一下盟友德國和義大利(以德國為主)對歐洲的打算和對日蘇改善關係的反應。希特勒在4月4 日接見松岡時卻宣稱德國不會進攻蘇聯, 對蘇日談判 默持許態度。結果日本外相松岡洋右信以為真,將情況發回國內。並在日本政府的首肯下於1941年4月13日,在莫斯科與蘇聯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

    而當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時,日本政府好似被一記耳光打在臉上,原來德國在對蘇聯開戰問題上愚弄了自己。

    被人當傻子任誰都不會高興,既然你德國做得初一,那我日本也做得十五。德國在蘇聯問題上,對日本的欺瞞可以說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不事先告知德國的直接原因。

    其實,在珍珠港之前。軸心國之間,相互拆臺,互相算計的情況就已經出現了很多次。

    1937年,七七事變後,作為日本盟友的德國,宣佈德國對中日戰爭嚴守中立。並繼續賣軍火給中國;

    1939年,因不滿德國單方面與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墨索里尼在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的當天,宣佈嚴守中立;

    日本由於身陷中國,因此在1939年二戰全面爆發後,日本也沒有配合德國;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日本自感被德國掃了面子,又一次的選擇了中立。

    德意日軸心國,雖然鼓吹他們的同盟是鋼鐵同盟,三國如同一國。但其實,作為極端反動自私 的法西斯政權,德意日三國的關係只是其爭霸的工具而已,本質上是強盜式的合作。這種關係也導致了三國既互相利用又互不相讓,甚至互相拆臺。這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不事先告知德國的本質原因。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 8 # 世界近代史觀察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偷襲美國的珍珠港,這在當時震驚了全世界。日本在行動之前連德國和義大利都沒有通知,這讓身為軸心國聯盟大哥的兩國非常惱火,日本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1940年9月27日,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在柏林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軸心國聯盟正式成立。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實際上看不起日本的軍事實力,他們之所以把日本拉進聯盟,為的是讓日本牽制住蘇聯和美國,尤其是美國。希特勒極度不希望美國加入戰鬥,他們多次叮囑手下的軍官,不準攻擊美國的船隻。即便如此,希特勒還是不放心,於是他希望日本能夠在太平洋給美國製造點壓力,使得美國無心插手歐洲的戰事,但是他只希望日本能夠給美國製造點壓力,他不希望日本去攻擊美國。

    日本很清楚德國和義大利拉自己進聯盟的意圖,可是美國切斷了他們的石油貿易,如果他們不突破美國的封鎖的話,那麼他們將無力再戰下去,佔領的東亞土地都必須放棄,這肯定不是日本願意做的事情。日本想要打破美國製造的困局,他們只有偷襲美國的珍珠港,消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然後南下佔領東南亞的資源區。假如日本把偷襲珍珠港的想法提前告訴德國,那麼他們將陷入兩難的境地,襲擊行動計劃是要取消掉。

    日本於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此時的德軍正在莫斯科城外與蘇軍進行戰鬥,戰鬥打得異常激烈,德軍已經顯現出戰敗的徵兆。希特勒多次要求日本從滿洲進攻蘇聯的西伯利亞,然後與德軍東西夾擊蘇軍,可是每次都被日本以石油和物資匱乏為由給搪塞過去。如果日本把偷襲珍珠港的計劃告訴德國,那麼他們就不能以缺乏石油和物資來搪塞德國,希特勒肯定會逼日本撤銷襲擊珍珠港的計劃,並進攻蘇聯的西伯利亞,否則日本必然被踢出軸心國聯盟,日本將失去德國的援助。

    二戰的時候,德國沒少幫助日本,特別是在提高日本軍事理論水平上的幫助非常大。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開始向法國學習戰術理論,法國教給他們的進攻理論以步兵攻擊為主,坦克只是步兵的後盾,這使得日軍在1939年的諾門坎戰役中吃了大虧。當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簽訂《三國同盟條約》的時候,法國已經被德國的坦克奇襲戰術打敗,日本請求德國能夠派人去給他們的參謀們傳授新的戰術理論,德國還真的派人去給日本的參謀們授課了。

    德國對日本的幫助除了傳授戰術理論外,還有實質性的武器資助。1940年,德國的傘兵在西歐大陸了屢建奇功,日本立刻要求德國幫助他們建立傘兵部隊,德國既送武器裝備,又派教官去指導訓練。日本在1942年奪取荷屬東印度群島的時候,他們的傘兵部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還有緬甸阻擊盟軍的時候,日本傘兵也建立了讓人稱奇的功勞。

    如果日本事先告訴德國,那麼德國必然會阻止日本的行動,只要日本不聽話,德國肯定會解除與日本的同盟關係。日本既不希望失去德國的援助,也不希望取消偷襲珍珠港的計劃,他們唯有瞞著德國才能成事,而且知道的人越少,成功的機率就越高。二戰時期,國家之間的通訊主要以無線電發報機為主,這不是一個萬無一失的通訊方式,英國和美國都具備破譯的技術,如果日本通知德國的話,美國可能事先就會得到訊息,那麼進攻就會失敗。為了能夠成功偷襲珍珠港,日本大本營當時對外封鎖了一切相關的資訊,他們要的是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一擊必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國女乒是不是要呼喚孔令輝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