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久寬的生活

    大家好!非常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呢,這個問題確實遇到過。大多數家長還是會嚴厲斥責孩子的。我的觀點還是不要當著面嚴厲斥責孩子。首先吶!孩子他也是人,他也感覺到自己非常沒面子。雖然是小孩兒,他也是有自尊心的。我們呢,在教導孩子的時候還是要以身作則。才能夠教育出好孩子。話不多說看影片吧,謝謝大家。

  • 2 # 姐弟二寶

    我自己也是兩孩子的媽,有次在外面玩沙,是公園裡的那種天然的沙,需要自己帶玩沙的工具去的,有一個小孩子總是來搶我兒子的鏟子,因為我們是自己帶去的,只有一把,所以我兒子也就沒有給他玩,那小孩還是不斷的來搶,還把沙澆在我兒子身上。我就說了一句“小朋友,你不能這樣的”。那家長一直都無動於衷,最後走的時候還說一句,“小孩子這麼小,知道什麼,就是好玩,你兒子太小氣了”。我當時真的很無語,不想引起矛盾,我選擇沉默。

    你們說,我自己帶去的東西可以選擇不給他玩。再說如果不是我的,是公用的,那也得有個先來後到吧。你小孩來搶我兒子的鏟子她不出來制止,把沙澆到我兒子身上也不制止,最後會說那種風涼話。

    其實,我們做家長的帶小孩出去玩,我們要做到讓孩子在公共場合不打擾到別人。所以,我們做家長的平時就要做好這些教育工作:

    1)去哪玩,你要準備好需要的工具,帶好吃的,免得去了又沒地方買,也可以打發一些時間。家長也別隻顧玩手機,把孩子晾一邊,孩子自然會覺得沒有意思。

    2)大人要以身作則,其實小孩的很多行為都是看著家長來做的。所以平時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管別人怎麼做,自身的素質最重要。

    3)孩子在外面犯錯的時候,我們不要因為孩子小就覺得無所謂。當然,我們不要當著其他人的面去教訓他,但一定要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告訴他怎樣做才對。因為你現在不教好他,長大了自然有人會教育他的,到那時候就不是你說一句“孩子還小”就可以把問題解決的。

    小孩犯錯,我們做家長的態度很重要。你要幫他樹立規則,犯錯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改正。

  • 3 # 寶爸寶媽的育兒知識匯

    謝邀。出門遇到過,有一次出門到餐館吃飯,很多人都在排隊買飯。但是就有一個小男孩,東走走西竄竄,一刻也停不下來。那個小男孩子會拉前面一位客人的衣服,會蹲下來弄地上的土,再往別人身上抹,會用自己的小腳踩別人的鞋子。很多人都看著他,他家長只會說叫他小心點,別走太遠,讓他安靜點。只關心孩子,不顧及旁人感受,孩子做錯事也不會道歉。但是小男孩不聽,家長也不再管,任由小男孩“調皮”,惹得很多排隊的人都厭煩。

    孩子的行為表現代表著一個家庭的修養品質,跟是體現了父母的素質和人品。教育孩子是從小事就要開始的,並不是非要再學習上下功夫,孩砸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性一樣重要。而壞的習慣一旦養成,長大以後再想叫孩子改就很難改了。因此我麼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只是一味的只抓重學習。等到孩子叛逆期來臨,壞的習慣會讓我們都後悔的。

  • 4 # 使用者7041324548446

    熊孩子之所以能成為熊孩子,除了孩子自身原因外,不少是父母“教(影響)”出來的,正所謂“有其父(母)必有其子”!

  • 5 # 寶媽部落育兒課堂

    有一次坐地鐵,一個媽媽帶著一個六七歲的孩子,應該是孩子要一個什麼東西媽媽沒買,孩子一直拿腳踢他的媽媽,還拿身體往他媽媽身上撞,看的我都覺得疼,但是媽媽估計因為是在地鐵上人多不好意思,一直沒有制止孩子。

    當時我就在想,這個孩子小時候都這樣,長大了該怎麼對待他媽媽。繼而想到我的孩子,如果是我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會怎麼辦?

    孩子哭很正常,畢竟他覺得他的而要求沒有達到滿足,但是我們應該先進行安撫,如果安撫不了就儘快帶他到一個安靜的地方。但是絕對不能讓他動手,今天,他能動手打媽媽,明天,他就能在外面打其他人,一旦他覺得打人沒什麼不對,那這個孩子以後就危險了,至少他犯錯的機率就增加了,有些時候,孩子的性格就是打人的縱容導致的。

    你能對他寬容,但不代表世界會對他寬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寶兒跟小寶兒打架,應該幫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