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農子弟之五福臨門
-
2 # 萬畝花田
缺鈣首先高搞清楚原因!
是植物生理性缺鈣還是病理性的缺鈣。
1)生理性。①土壤酸鹼不合理
生理性可能是土壤的酸鹼不合理,影響作物對鈣肥的吸收,不所以種植的作物是否能夠良好的適應當地的土壤,這在前期就應該搞清楚,如果當地土壤過酸,可以 用石灰或者稻殼炭聊提高pH,如果鹼性過大,可以加一些硫磺粉來調酸。
也可能是土壤中的鈣含量不足造成的。這個可以噴施一些鈣肥,也可以衝施。
②EC鹽分過高
鹽分過高也會造成鈣肥的吸收受阻,這個問題很難解決,一般建議更換合適的土壤或者作物進行種植。
不同的生長週期中,土壤中的鈣可能會不足,要根據植物的實際生長來按週期補充鈣肥。
我們在種植植物之前,也可以翻地,補充一些鈣肥,例如過磷酸鈣,減少一些植物後期的缺鈣的情況。
④土壤過於乾旱
過於乾旱也會造成鈣的吸收受阻。
2)病理性的很多植物的缺鈣可能是病理性的,這個不能忽略哦,病理性的通常都是因為根系受損造成的。
可能是地下害蟲破壞了植物的根系,例如蠐螬、金針蟲。
所以如果小範圍的出現,一定要及時挖出幾顆植物進行抽查,看看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的。
總結下,我們不僅應該在前期做好調研工作,看自己的植物是否適合當地的土壤,調整土肥,根據植物的生長週期及時的補充鈣肥,也要提防一些地下害蟲破壞植物的根系,造成缺鈣現象。
-
3 # 土壤大管家
植物在種植過程中缺鈣,會有很多原因引起。可能土壤中就是缺鈣,也有可能是根系受損,吸收不好,引起缺鈣。
蔬菜種植時,補鈣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底肥中補充鈣肥讓根系吸收,一種是透過葉面噴霧,補充鈣肥。根系吸收為主,葉面噴霧為輔,但是葉面吸收比較好,根系吸收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種植蔬菜以前,一般在底肥中加入鈣鎂磷肥等含鈣的肥料,這樣的肥料可以緩慢的釋放鈣肥,增加根系的吸收。鈣肥在土壤中容易和別的元素,結合或拮抗。一般鈣肥和磷肥會產生磷酸鈣沉澱,造成鈣肥失去作用。鈣肥和鉀肥一起使用時,會產生拮抗,造成根系吸收不好。葉面噴霧鈣肥,需要把植物生長特性瞭解好,每個時間對鈣肥不同。植物大量需要鈣肥時,需要提前補充好。比如在植物開花以前或者坐果以後,可以葉面噴霧硼鈣葉面肥效,增加坐果,促進鈣肥的吸收。多數果實成熟以前可以,葉面噴霧幾次鈣肥,這樣可以增加果實對鈣肥吸收,促進果實的亮度和硬度。
-
4 # 醉美雪巖
首先我們要明白為什麼會缺鈣,長期的重視這方面卻還是出現了缺鈣,是否自己的方式方法有誤呢?
一般以下的原因會導致缺鈣,我們來看看吧。
1、菜地沒有施底肥來補充鈣元素,而影響了土裡的鈣含量低,引起缺鈣。
2、部分菜地化肥使用量加大,有機肥又很少用,就會引起土壤酸化、鹽漬化,從而影響到根系對鈣的吸收和利用。
3、在高溫乾旱環境下要及時澆水,不然會導致土壤裡的鹽溶液濃度增高,就會抑制根系對鈣的吸收和傳導,引起缺鈣。
4、部分菜農過量施用氮、鉀肥,而會降低根系吸收鈣的能力。
那麼,送給大家幾個預防缺鈣補救措施的小方法。
一般發現缺鈣後再去補就沒多大用了,所以一定要記住補充鈣肥的兩個最佳時期!
1、在苗子定植期根系發育和擴充套件的最佳時期一般是在苗子定植下去以後,這時就要注意補充鈣肥,因為它可以促進根系的發育、花芽的分化,提高植株的健壯力。
2、在開花結果初期在開花結果盛期時,作物對養分的需求很迫切,如果缺鈣,再補難度就有點大。所以就要注意在開花結果初期就開始補鈣肥,以衝施為主,用量與苗期使用的相同;到了膨果期,還要注意在葉面上噴霧補充鈣肥。
葉面噴鈣肥注意事項:一是先配好鈣肥溶液,再加上二次稀釋的農藥;二是一般的鈣肥不能與含磷的葉面肥一起用,但也有特例。
-
5 # 果樹新農人
是因為鈣由於移動性差,葉面補充很難移動到果實裡面。
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現在很多鈣肥基本解決了移動性差的問題,而且植物對鈣的需求在各個生長週期都很大,尤其是中後期,如果只靠地下補鈣,如果要求產量及品質高的話,很難滿足植物補鈣的需求,因此葉面補鈣還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葉面鈣肥我們一定選擇移動性好並解決真正吸收轉化問題,雖然很多螯合鈣或糖醇鈣解決了移動問題,但是在天氣及土壤根系不好的情況下,有些鈣肥植物吸收後不能很好的轉化效果也是不行的,這裡建議大家使用有機酸硼鈣葉面肥,透過有機酸技術及硼的帶動作用,可以促進果實對鈣的吸收轉化,起到更好的補鈣效果。
-
6 # 廣西兵哥說三農
其實菜農朋友對鈣肥的重視還是不夠,他只重視氮磷鉀的使用,他們補鈣的方法也不對,鈣相對難移動,它和大量元素易產生結抗,使用時最好用熬合的鈣,它有利於植物的吸收。
發酵好的鈣,植物也很好吸收,就是用紅糖加酵母粉加左旋離子鈣發酵好,再來補鈣,這樣效果很好,如果你種有包菜,白菜,發現不包心,你噴施鈣,就會有明顯的效果。
補鈣還是以預防為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移栽定苗,就可以了補鈣了,這樣植物的根系發達,苗壯,有利於吸收營養和水份。
二,在花前和結果時補鈣,這樣可以保花,保果,有利於實果的膨大,轉色,防裂果。好處多多。
回覆列表
蔬菜對鈣元素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比如番茄對鈣的需求量是磷的4.5倍左右,黃瓜對鈣的需求量是磷的5倍左右。
蔬菜缺鈣,如番茄、青椒等表現為臍腐病等症狀,芹菜等表現為心腐病等症狀,白菜類表現為乾燒心等症狀。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些缺鈣現象呢?
(1)土壤中並不一定缺乏鈣元素,但並不是所有的鈣元素都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鈣以各種狀態存在,如礦物態鈣、有機物中鈣、土壤交換性鈣和土壤溶液中的鈣,其中有效鈣是水溶性鈣和交換態鈣,其它鈣是無法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
在中國南方酸性土壤和部分砂質土壤內有效鈣含量偏低,易發生缺鈣現象。
(2)鹽分過高會影響鈣的吸收。
(3)在植物肥料學中,有一種叫做營養元素拮抗現象,也就是說當土壤中某種元素偏高,會影響其它元素的吸收利用。比如過量施用磷肥,就會導致土壤中的鈣被固定,難以被作物吸收利用。
另外,土壤長期乾旱缺水,也會導致作物難以吸收土壤中的營養元素。
一般來說,鈣是排在氮、磷、鉀三大元素之後的中量元素,為避免作物發生缺鈣症狀,應該底施鈣肥和葉面噴施鈣肥相結合。
一般鈣肥主要有石灰、石膏、過磷酸鈣等。
(1)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有改良土壤的作用。一般畝用量為50-100公斤。在鹽鹼地施用農用石膏,畝用量一般為30公斤。
(2)施用鈣肥一般在作物生長旺盛期,比如番茄果實膨大期。隔半個月左右噴施一次鈣肥,至少噴2次。
(3)葉面噴施氯化鈣濃度為0.2%,硝酸鈣0.2-0.5%(高溫季節部分作物可能產生肥害,如梨等),過磷酸鈣1%,等。
(4)果菜類施用鈣肥時,果實也應同時噴施。
(5)硼、鈣葉面肥最好配合施用。
(6)鈣肥在高溫乾旱時不宜噴施,也不宜與其它農藥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