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胡鑫知

    劉麻子是《茶館》描寫的生活在清末民初北京底層的“中人”,亦即今天的中介。但他擔當的,卻大多是買賣人口這些見不得人的“黑中介”。因此,劉麻子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反面人物形象。

    一、世故圓滑

    劉麻子一出現在茶館,便是要將走投無路的貧農康六的閨女康順子賣給龐太監。進茶館後,劉麻子善於察言觀色、習慣八面玲瓏的性格就充分表現了出來:先是給熟識的常四爺、松二爺等常客搭話茬、遞菸絲。

    在常四爺表現出對洋貨傾銷、白銀外流的現狀憂慮不滿時,劉麻子卻狡黠圓滑地回答:“咱大清國有的是金山銀山,永遠流不完!”既沒有跟常四爺的排外思想唱反調,還“巧妙”地以大清的所謂強大,來回應白銀外流的問題,迎合了常四爺內心對國家自強的自信。

    另外,他認準了松二爺對花鳥、鐘錶等小玩意的喜愛,將一塊懷錶向其兜售,他深知松二爺優柔寡斷的性格特徵,於是採取了先將表送其把玩、改日再收錢的策略,堅定了松二爺買表的決心。這些都顯示了劉麻子久歷底層社會磨練出的圓滑世故,以及對茶客心理的揣摩功夫。

    二、黑心貪財

    為了做成販賣人口多達20倍差價的這筆“大生意”,劉麻子上下其手,將買賣雙方的心態拿捏得十分精準:對待賣主、破產貧農康六,他脅迫(謊稱“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利誘(將龐太監的權勢、家境誇得天花亂墜)交替施展,最終迫使走投無路的康六在賣契上按下手印;對待買主、財大氣粗的龐太監,他猛誇康順子模樣俊俏,順帶奉承龐太監會調教人,讓他心甘情願花費遠超“市價”的20兩銀子買下康順子,可謂左右逢源。而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劉麻子絲毫不同情貧民失女之痛,竟把大部分利潤揣入私囊,其“黑心無行”可見一斑。

    三、人為財死

    到了兵荒馬亂的軍閥混戰年代,劉麻子依然從事老本行。為了可觀的現大洋,居然敢冒殺頭的風險,為戰場逃兵保媒拉縴。最後,不但保媒的中介錢泡了湯,還被老牌巡警特務宋恩子、吳祥子“黑吃黑”,將其當作交錢保命的兩個逃兵的替罪羊,被當街處決。最終也算惡有惡報。

    當然,劉麻子這一令人切齒痛恨的舊社會人販子,是有著時代因由的。清末民初的北京民生疲敝、百業凋零,正經的中介行業如房產、典當等都因為身逢亂世而日漸衰敗。劉麻子這類人客觀上失去了從事正當行業的社會條件,只好為了生計走上邪路、出賣靈魂,又經腐朽黑暗的社會現實濡染,徹徹底底成為了為人不齒的人販子。因此,劉麻子也是揭露舊社會黑暗的一面鏡子,具有典型的社會記錄價值和歷史反映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冷門洗腦的歌曲分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