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黃不是紅小黃黃

    看得見得和看不見的。

    看得見的:畢業兩年以來,一直待在施工現場,某天看了一下剛畢業時的照片,再看看現在的自己,幾乎認不出。可能是上了太多的夜班,可能是曬了太多的太陽。黑了,也發福了。真的成為了,以前別人口中油膩的中年大叔。

    看不見的改變:一開始,充滿熱情的,滿腔熱血的自己來到自己曾經覺得還可以的行業上。漸漸地稜角被抹平。變得不再表露自己的脾氣。

    發現好多東西與從前的計劃背道而馳,理想漸漸地變為只想賺錢。所有當初的理想在提升已經經濟面前變得一文不值。

    從以前沾到枕頭就能睡著的我,變成深夜裡睜著眼睛看著天花板。滿滿的無助。

  • 2 # 蟹小魚

    這個問題:

    我自己感覺我被社會改變的不多,性格,習慣,為人處世態度,一如從前,所以,不管生活怎樣對待我們,我們都應該有正能量的態度來面對一切困苦艱難。

  • 3 # 我是小楊不是小樣

    人容易被社會環境改變 但人改變社會環境卻沒那麼容易,作為我們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適應社會是必須的。這個社會有太多的誘惑,但沒有誘惑的背後都有一個大的陷阱,生活這麼多年 給我改變最大的就是社會進步了 資訊快速了 不出家門也能看遍全世界,機遇多了 但被騙的機會也多了,讓自己變得更小心更謹慎了,也在一直的學習 要不然要晚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 4 # 黑人強先生

    改變了好多,以前有個前輩說了,既然你改變不了這個社會你就應該去適應它!不要和社會作鬥爭,不然你會很快淘汰掉!

  • 5 # 點滳人生

    人間情未了……

    進了心的人,最難忘

    動了情的人,最難放

    感情不是交換,無需算計得失

    人生不是欺騙,不必費盡心機

    知緣惜緣,才得緣

    將心比心,才真心

    樹的方向,由內到外

    人的方向,有外到內

  • 6 # 苦志觀生活

    為什麼我們要努力地在這個社會上工作呢?我知道有一些人由於自己非常貧窮,迫於自己父母的壓力,經濟的壓力,娶了自己非常不喜歡的女人,或者嫁了自己非常不喜歡的男人。他們會去做這些事情,都是被這個社會所壓迫的。 他們是被這個社會牽著走的人,我們努力的工作,就是不想被社會牽著走,我們就是要逆著這個社會走。比如說,大家過年了都去玩了,那麼我們就不要去玩,我們就拼命地工作,拼命地賺錢。因為我們要知道一件事情.就是我們想玩,就直接去玩就行了,完完全全沒有必要等到過年.不要被這些傳統的概念給控制了自己的頭腦我們要做一個自由的人。想要做自由的人.就要自己出來創業,因為你在人家公司裡打工,你根本就不會想要拼命。因為你想拼命,你也拼不出.那個幹勁來,有些人呢,由於在公司裡上班,他們本來是想拼命做事的。,但是自己拼命了幾個月後,發現他們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自己每天做的要死,工資也才那麼多。不拼命做事,每天偷懶幹活,工資還是那麼多。他們就養成了偷懶的習慣。時間一久,他們就成為了這個社會的底層。所以我們要出來創業。創業能夠增加我們的身心,因為創業拼命的做事回饋你的東西是非常的及時的,你今天拼命了,你今天就賺錢了,你今天偷懶了,那麼你今天就不賺錢。這創業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一直提倡大家出來創業,因為這個社會上很多東西都是要用金錢去換取的.而得到金錢,最好的方法就是創業。當然我們賺錢呢,手段要多變,有的時候有些事情大家不太認可的。但是隻要不違反國家法律,只是礙於自己面子上的事情。那麼我們就要去做,不要覺得,這是勇敢的行為,這只是因為我們要賺錢,這只是我們的本能,不要把自己這個動作想的多了不起。因為你越在意這件事情,下一次你再去做的時候,你就會害怕。所以我們要無視一些面子上的功夫。當然,我們也要注重自己的身體,我還是跟大家講吧。賺到錢是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養生是我們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如果說這兩件事情哪一件重要的話,我認為一定是自己的,身體健康最重要。很多人因為工作患上了抑鬱症。最後選擇了了結自己的生命,這就是非常不靠譜的做法,我們工作就是為了享受的,所以在工作的時候也要鍛鍊身體,不要把創業想的太高大上了。創業非常的簡單,只是大家被這個社會給戲弄了,以為他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 7 # 使用者8462547792432

    被這個社會改變了人生觀,原來樂於助人,對公共事業不計個人得失的人,變成了只要你不踩到我頭上,就不關我的事的人。這樣的轉變說明有些事對自己傷害太深了,是這個社會的悲哀

  • 8 # 江城老馬

    小時候,我很淘氣,喜歡惹事,拔菜地裡的蘿蔔烤著吃,過年把鞭炮扔到別人家院子裡,追著別人家的狗玩,院子裡的老人送給我一個外號:翻天蜈蚣,我家人經常教訓我,說我應該懂事,應該老實,應該見誰都禮貌問好

    社會第一次改變了一個淘氣的男孩子

    讀書時,我喜歡體育,喜歡踢球,經常下課後去踢球,為了鍛鍊自己,往腿上綁沙袋,早上起來堅持跑步,老師說搞體育沒前途,你身體條件也一般,甚至還上門到家裡跟我媽媽談話,說一個學習的好苗子不要耽誤了,結果我被雙方聯手逼著認真學習,節假日也在看書

    社會繼續改變著我

    工作後,性格耿直,見到不對的事情喜歡說,領導做的不好也會指出來,客戶的問題也經常當眾說出來,認為自己做的很多事都是對的,結果工作不順,人際關係不好,認可的人很認,不認可的人死活不認,後來我學熟了,懂得見風使舵,懂得察言觀色,懂得迂迴著解決問題,工作終於有了起色,崗位也在提升

    社會還是把我變成了自己最不喜歡的樣子

    結婚後,生活簡單平淡,老婆要我多掙錢,爹媽要我多照顧孩子,自己把自己所有的喜好都放下了,陷入了工作,掙錢,回家帶孩子的生活圈裡

    社會最終會把自己變成什麼樣?

    回頭看看,社會究竟把自己改變了多少呢?如果可以回頭,你願意改變多少呢?你是否還願意做個天性隨意的少年呢?

  • 9 # 智慧575

    被社會能改變的人的基本特徵是,沒有正見,沒有正碓的三觀的人。

    我己經親證了生命本質真理即解開了生命奧秘之謎實現了生命永恆存在的自在的目的。從錯誤認識生命中從生老病死的迷悶輪迴中正碓的徹底的走出來了。

    所以說,任何社會的變故都不能改變我的。因為己經沒有名利色的欲求,沒有貪嗔痴的心毒。

    我己經是隨緣度日,隨緣傳播生命本質真理,享受著平淡恬靜生命永恆存在的幸福人生的快樂生活。

  • 10 # 檸檬愛旅遊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人就像一塊磁鐵,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類的。如果你想結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種什麼因,收什麼果。你所有的思想,最後都會回到你自己的身上。   早在年前,孔子就說了一句老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道出了做人的真實意義。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別人;自己希望怎樣生活,就想到別人也會希望怎樣生活;自己不願意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自己希望在社會上能站得住,能通達,就也幫助別人站得住,通達。總之,從自己的內心出發,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對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簡單地說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國民間常說的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個意思。   為什麼有人會如此友善地考慮到其他人呢?   真正的原因是:你種下什麼,收穫的就是什麼。   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到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到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到一個命運;播種一個善行,你會收到一個善果;播種一個惡行,你會收到一個惡果。   你有權利非公平地對待其他人,但你這種非公平的態度,將會使你「自食其果」。而且,進一步說,你所釋放出來的每一種思想的後果,都會回報到自己身上。因為你對其他人的所有行為,以及你對其他人的思想,都經由自我暗示的原則,而全部記錄在你的潛意識中,這些行為和思想的性質會修正你自己的個性,而你的個性相當於是一個磁場,把和你個性相同的人或情況吸引到你身邊。   確切地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文明。一個人真正成為文明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為這是很高很難做到的要求,所以我們目前的社會總是在反覆提倡「精神文明建設」。   中國產生過眾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賢,「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立立人」和「己達達人」的崇高典範。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務時,剛剛和塗山氏的一個姑娘結婚。當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時,心裡就像自己的親人被淹死一樣痛苦、不安,於是他告別了妻子,率領27萬治水眾,夜以繼日地進行疏導洪水的工作。在治水過程中,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13年的奮戰,疏通了九條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偉大業績。之後,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謠:   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為民解災難。   實地觀測搞調查,團結勤快聽意見。   三過家門而不入,廢寢忘食瀝肝膽。   河道疏通水患滅,灌溉農田萬民歡。   到了戰國時候,有個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談起這件事,他誇口說:「如果讓我來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讓洪水流到鄰近的國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嗎?」孟子很不客氣地對他說:「你錯了!你把鄰國作為聚水的地方,結果將使洪水倒流回來,造成更大的災害。有仁德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這就是成語「以鄰為壑」的由來。   從大禹治水和白圭談治水這兩個故事來看,白圭只為自己著想,不為別人著想,這種「己所不欲,要施於人」的錯誤思想,是難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雖然費工費力,但這樣做既消除了本國的災害,又消除了鄰國的災害。這種推己及人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欽佩和效法。   「推己及人」這種替別人著想的道德情懷不僅在中國,在全世界也有著廣泛的影響。據說國際紅十字會總部裡,就懸掛著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語錄,體現了人類對美好人際關係的嚮往。   中國有句俗語:「人和萬事興」。推己及人的嘉言懿行,正是實現「人和」的潤滑劑。願我們所有的炎黃子孫,都能時時處處推己及人,使五千年燦爛文明之花,開得更加豔麗芳香。這一點推廣開來,對於整個社會,意義是很了不得的,那樣就經由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實現了全球的和諧、共榮。   另一篇中國的大聖人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教經典中也主張,“己所欲,施於人。”這實際上都是教我們在人際關係中,對待別人要像對待自己一樣。自己不喜歡的卻強加於別人,就如官場所說:“對人主義,對己主義。”這對人際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只有百害而無一益。   一般情況下,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別人也不會喜歡;自己討厭的東西,別人也有可能討厭;自己喜歡的東西,別人也許接受不了。所以不能把我們自己的喜惡強加於別人,非要他人和我們一樣,可以說是強人所難。   某女了件時興的上衣,回去之後她在鏡子面前照了半天,發覺自己的膚色不合適這件衣服,於是某女非要把自己的衣服推銷給朋友。朋友向來和某女的審美觀不太一致,再加上她確實覺得這衣服不符合自己的氣質,於是推辭。某女為了讓朋友要這件衣服,用盡了手段。兩人最後鬧得不歡而散,一對好朋友因一件衣服而各奔東西。   別人罵你,你心中必定不快,所以你就不要隨便罵人;你不願被人欺騙,那你最好不要去欺騙別人;你最討厭別人在背後對你指手畫腳,那你就不要在背後去非議別人、對別人說長道短。這就是“己不欲,不施人”。   人們習慣於從自身的角色出發,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來理解和看待別人,所以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自我中心式思維。人們習慣於把交往中的矛盾歸罪於對方,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自然難以達成相互理解,因為人們習慣於“己所不欲,卻施於人”。   富勒說過,“向別人扔汙物的人,把自己弄得最髒。”   幾千年來,人類在對待人際關係中始終都遵循這樣一條定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如何對待別人,你種的是善因還是惡因,你強加於人的是自己的喜或惡,最後都會報應在你的身上。   你可以將自己的喜好強加於別人的頭上,可不久你會發現,你自己也被別人強加了他們的喜好,儘管你覺得這很難受,可你有什麼辦法呢?   狼和狽是一對好朋友,他們經常合夥去幹偷吃雞鴨的勾當,所以才有狼狽為奸的故事。一次他們偷了農夫的雞,喜歡喝雞血的狼建議喜歡吃肉的狽也喝喝雞血,狽不樂意,於是狼與狽大吵一架,分道揚長而去。   其實,只要學會“角色互換”,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己所不欲,卻施於人”的問題。   所謂“角色互換”,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把作為主體的自我當作客體的自我來審視和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公正地理解別人,也能較客觀地對待自己。   一個人做酒店裡的侍應生,總覺得來吃飯的人對他百般挑剔,真是難伺候;可他作為普通人去飯店裡吃飯,則會以顧客的身份嫌侍應生不夠盡職盡責。這正是隻從自己立場上考慮問題的結果。   一個人對待上級的命令,可能會覺得上級不瞭解情況和不體諒眾困難,可他對待自己的下屬時卻又往往站在領導的立場看問題,認為下屬應服從自己的意願,這正是因為只站在自己立場上看待問題而產生的態度。   角色互換的作用正是可以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缺點。   人際交往中的角色互換,可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設身處地地替對方著想。這樣可以通情達理地諒解對方的行為和態度。有些人常自以為聰明,對他人的某些行為好發議論,“我要是他,絕不會這麼幹。”說這些話的人,實際上有三種可能:   1.他確實比別人有高明之處,但未必沒有不如別人的地方。   2.他喜歡做“事後諸葛亮”,屬於“馬後炮”,只有當別人的行為取得結果後,他才去做正確的選擇。   3.他並未考慮對方的處境。擱著自己,也許還不如別人。   只有意識到別人的難處,才能很好地理解別人,改善交往效果。   角色互換的第二個方面,就是以對待客體是我的態度來對待他人。當你對別人做出某種行為或表示某種態度時,應當首先考慮到可能給對方心理上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如果會給對方造成痛苦,就要考慮如何改變自己的行為。角色互換中可以使你體驗到對方在此情景下的感受,防止出現傷害對方感情的舉動。   與人交往要具有心胸寬廣、耐性強的心理品質。有些人氣量狹小、心存報復、或開惡意玩笑捉弄他人,散佈謊言中傷他人,其結果是既害他人,也使自己陷入孤立。所以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就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應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應身先士卒、一絲不苟、兢兢業業;在日常交往中以禮待人、遵守諾言,若與他人產生矛盾,要首先檢討自己,多為對方著想。對他人要謙遜有禮,理解他人,體諒他人,做到“有理也讓人”。這樣你就可以團結更多的人,建立一個良性的人際關係,創造更多的成功機會。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 11 # 冶德平

    我被這個社會改變的獨處時,已經不能認識自己了。

    我說的話,連我自己都不信。

    我曾經認真的講實話,卻遭到別人的反對。他們認為我講的全是假話,不著邊際,譁眾取寵。

    吃一塹,長一智。

    我開始昧心的講假話,卻迎來了別人稱讚。他們認為我講的全是真話,實事求是,仗義執言。

    不知是我搞不懂這個社會,還是這個社會搞不懂我。

    我做的事,連我自己都不齒。

    我心甘情願的為別人做事,別人總不領情,反而認為我圖謀不軌,恨不得砸斷我這孺子牛的脊樑。

    我那火熱的心,冷卻了。

    我開始敷衍而被動的為別人做事,別人卻認為我做事有理有節,冷靜理智,值得效仿。

    我不知道是自己閉著眼睛做事,還是社會睜著眼睛瞎說。

    我活得,連我自己都看不起。

    我本來想堂堂正正做人,本本分分做事。

    碰過壁之後,讓我明白:牆比鼻子硬。

    我開始虛虛假假做人,遮遮掩掩做事,卻贏得聲譽。

    現在我活得連自己都看不起,但社會卻高看了我一眼。

    我被這個社會改變的太多了,我正在努力的把自己改回來。

  • 12 # 皖北石榴哥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人就像一塊磁鐵,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類的。如果你想結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種什麼因,收什麼果。你所有的思想,最後都會回到你自己的身上。   早在年前,孔子就說了一句老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道出了做人的真實意義。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別人;自己希望怎樣生活,就想到別人也會希望怎樣生活;自己不願意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自己希望在社會上能站得住,能通達,就也幫助別人站得住,通達。總之,從自己的內心出發,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對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簡單地說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國民間常說的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個意思。   為什麼有人會如此友善地考慮到其他人呢?   真正的原因是:你種下什麼,收穫的就是什麼。   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到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到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到一個命運;播種一個善行,你會收到一個善果;播種一個惡行,你會收到一個惡果。   你有權利非公平地對待其他人,但你這種非公平的態度,將會使你「自食其果」。而且,進一步說,你所釋放出來的每一種思想的後果,都會回報到自己身上。因為你對其他人的所有行為,以及你對其他人的思想,都經由自我暗示的原則,而全部記錄在你的潛意識中,這些行為和思想的性質會修正你自己的個性,而你的個性相當於是一個磁場,把和你個性相同的人或情況吸引到你身邊。   確切地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文明。一個人真正成為文明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為這是很高很難做到的要求,所以我們目前的社會總是在反覆提倡「精神文明建設」。   中國產生過眾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賢,「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立立人」和「己達達人」的崇高典範。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務時,剛剛和塗山氏的一個姑娘結婚。當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時,心裡就像自己的親人被淹死一樣痛苦、不安,於是他告別了妻子,率領27萬治水眾,夜以繼日地進行疏導洪水的工作。在治水過程中,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13年的奮戰,疏通了九條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偉大業績。之後,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謠:   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為民解災難。   實地觀測搞調查,團結勤快聽意見。   三過家門而不入,廢寢忘食瀝肝膽。   河道疏通水患滅,灌溉農田萬民歡。   到了戰國時候,有個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談起這件事,他誇口說:「如果讓我來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讓洪水流到鄰近的國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嗎?」孟子很不客氣地對他說:「你錯了!你把鄰國作為聚水的地方,結果將使洪水倒流回來,造成更大的災害。有仁德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這就是成語「以鄰為壑」的由來。   從大禹治水和白圭談治水這兩個故事來看,白圭只為自己著想,不為別人著想,這種「己所不欲,要施於人」的錯誤思想,是難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雖然費工費力,但這樣做既消除了本國的災害,又消除了鄰國的災害。這種推己及人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欽佩和效法。   「推己及人」這種替別人著想的道德情懷不僅在中國,在全世界也有著廣泛的影響。據說國際紅十字會總部裡,就懸掛著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語錄,體現了人類對美好人際關係的嚮往。   中國有句俗語:「人和萬事興」。推己及人的嘉言懿行,正是實現「人和」的潤滑劑。願我們所有的炎黃子孫,都能時時處處推己及人,使五千年燦爛文明之花,開得更加豔麗芳香。這一點推廣開來,對於整個社會,意義是很了不得的,那樣就經由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實現了全球的和諧、共榮。   另一篇中國的大聖人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教經典中也主張,“己所欲,施於人。”這實際上都是教我們在人際關係中,對待別人要像對待自己一樣。自己不喜歡的卻強加於別人,就如官場所說:“對人主義,對己主義。”這對人際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只有百害而無一益。   一般情況下,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別人也不會喜歡;自己討厭的東西,別人也有可能討厭;自己喜歡的東西,別人也許接受不了。所以不能把我們自己的喜惡強加於別人,非要他人和我們一樣,可以說是強人所難。   某女了件時興的上衣,回去之後她在鏡子面前照了半天,發覺自己的膚色不合適這件衣服,於是某女非要把自己的衣服推銷給朋友。朋友向來和某女的審美觀不太一致,再加上她確實覺得這衣服不符合自己的氣質,於是推辭。某女為了讓朋友要這件衣服,用盡了手段。兩人最後鬧得不歡而散,一對好朋友因一件衣服而各奔東西。   別人罵你,你心中必定不快,所以你就不要隨便罵人;你不願被人欺騙,那你最好不要去欺騙別人;你最討厭別人在背後對你指手畫腳,那你就不要在背後去非議別人、對別人說長道短。這就是“己不欲,不施人”。   人們習慣於從自身的角色出發,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來理解和看待別人,所以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自我中心式思維。人們習慣於把交往中的矛盾歸罪於對方,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自然難以達成相互理解,因為人們習慣於“己所不欲,卻施於人

  • 13 # 豆芽黎

    為了能在社會上更好的立足,我終究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一、在我年少時,我懂的瞭如何博取別人的同情,如何靠撒嬌,胡鬧得到父母的關注,如何融入大集體,找到屬於自己的朋友,讓自己看起來沒有那麼孤單。

    我家四口人,我有個弟弟。都說父母對孩子寵愛,溺愛,這樣的事從來沒有發生在我身上。卻發生在弟弟身上。記憶中只要是弟弟喜歡的玩具衣服,父母都會買,一旦不買弟弟就撒潑打滾鬧得不可開交,這種事往往都是以弟弟勝利結尾。

    但是如果我想要買點自己喜歡的玩具、衣服,父母總會說你已經長大了,不能像弟弟那樣。可事實上我只比弟弟大兩歲。我能感覺到父母對弟弟的寵溺,對我卻是極為冷淡。所以在我成長的路上,我也曾試圖撒嬌打滾,迎來我的卻是厲聲呵斥和巴掌。所以年少時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我用盡了各種“手段”,明明一個聽話愛學習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小無賴”。所幸長大了一些之後也明白了些許事理,我再也沒有撒過嬌,胡鬧過,但我感覺自己與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

    上中學時,寄宿在學校的我非常想融入周圍的環境。為了能和他們聊天,我開始打遊戲、染頭髮、說髒話,一個乖孩子徹底變成了一個壞孩子。記得最清楚的便是時常從學校圍牆翻出去上網被抓,在宿舍打牌玩錢被學校通報批評。我也想當個好孩子,但好孩子是孤獨的,沒有人說話的。之後他們漸漸地輟學,瘋玩之後的我徹然悔悟。我要的不是這種朋友,而是一起努力奮勇向上的朋友。

    二、上大學時,為了合群我變成一個花天酒地的人,為了合群我變成了傷害別人感情的人。

    上了大學,感覺自己沒有了約束,可以為所欲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當時的KTV、夜店、酒吧,沒少去過,因為當時同學間流傳的話題全部是關於好玩的、好吃的,真正學習的人少之又少。所以還是為了合群,我加入了他們的陣營,夜夜笙歌,花天酒地。

    還有一個顯示自己能力的東西就是自己有多少個女朋友,為了吹牛,經常流轉於不同的女性之間,對她們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會變成這樣的人,但事實上我已經是這樣的人了。

    三、工作時,為了討好上司,我變成了馬屁精,為了升職加薪,我喝酒吐出血。

    我和同事一起進的公司,他已經變成了主管,而我只是個普通員工。聽著他每日在領導面前強“舔”,我終於找到了原因。以前很少說奉承話的我開始變得滿嘴仁義道德,不停地舔領導。

    由於工作的緣故,平日裡有很多應酬。為了能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我也學著同事瘋狂敬酒,喝酒。最瘋狂的時候,我能吐出來血。

    你問我被社會改變了多少?其實我從剛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經慢慢的被社會改變,我本可以不胡鬧,但不胡鬧的孩子沒糖吃,我本可以不花天酒地,但那樣的話我怕孤獨,我本可以不拍馬屁,但那樣的話我只能是個普通員工。

    我也不想變成一個懂得人情世故,世間冷暖的人,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只想這輩子不當人,太累了。

  • 14 # 時間的文藝客

    一個人被這個社會改變了多少,取決於如何看待改變的意義,現實世界需要成長創造階梯,改變成了不可或缺的擇選,而別說是被這個社會改變了,而是被自己的方向與理想改變了,那麼改變已成自己的主動經營,從而有改變了命運,從而創造了美好的生活人生,從而抵達了現在的自我是更好的自己。

    社會是雜亂無章的,同時也是現實成就的,改變是一個人時間路上的行動實現自己的人生定位,改變是一個人必備的生命怒放的一種主張,還是非常有意義的存在所管理的時光特徵,並且也是青春需要慧眼辨識的改變是與自己掌握經典世界,改變是平凡世界呈現了非凡的價值觀。

    從實現夢想開始,改變就成了左右方向的風雲,如何度過夢想生存困難的逆境,怎樣付出有力量的作為開啟夢想成真,將自己的眼光實踐發現圍繞現實而展開的種種發生,改變就在悄悄生成潛力無限去實現經歷夢想生活在時間路。

    改變是換一種角度認知發展,改變是換一種視野看見順境到來,改變是換一種精神思想奔赴正確的方向,改變是一個人恰到好處的捷徑,不為現實而動容自己的人生,但為現實而考慮目前的位置,改變是確定哪些重要不需要改變而某些主要確實需要改變。

    一個人已經與改變達成了共識,那麼改變已經成為一種人生的成長,像青年中年老年有不一樣的現實,改變從未離開一個人的時間,只是改變是一種被認可的態度,究竟有什麼改變了,也是因人而異的,畢竟每個人認準的改變都不一樣,但又都是向著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擅長改變的內容。

    有些改變值得改變。

    比如改變命運的樣子,有人成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成為自己的驕傲,有人成功攀登了自己的高山成為自己的榜樣,有人成功扭轉了自己的處境成為自己的強者。

    改變是向現實給予自己的智慧,改變是向人生翱翔自己的階梯,改變只是讓自己的建築更為坐擁價值觀的牢不可破,改變是自己的思維捷徑。

    有些改變值得肯定。

    比如追求生活有質量的人,用自己的工作領域步步高昇,擁有了自己認為的美好生活,這也是不錯的改變。比如想要成為優秀的人,讓自己的青春付出學習的才華,實現自己的鑽石人生,這也是很好的改變。比如一直希望自己成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堅定目標勇往直前,以時光歲月張開了內涵,牽走了魅力世界,這也是實力的改變。

    最怕一人不知要怎樣改變,最差一人無法理解改變什麼,最忙一人解讀改變是翻山越嶺,最後一人品味改變是心有蝴蝶飛。

    也可以反方向思考,你被這個社會改變了多少,只要是自己懂得改變的寸金,只要是自我知懂改變的衡量,那麼被改變是生活人生,因為這個社會就是圍繞每個人的改變而形成了社會。

    自己掌心最有改變,自我領土最會改變,生活人生最火改變,這一切改變是一個人接到了人生亦有非凡,這所有改變是一個人懷揣了時間路亦是一生改變。

    改變了才有弦可彈,改變了才有風可兜。

  • 15 # 使用者花靜悠然

    我不知道被這個社會改變了多少?總感覺自己原來是一塊尖利參差的頑石,被社會、世人、生活的浪濤打磨成了一個光滑鵝卵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零線燒斷了,用膠帶包上,繼續使用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