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091107390

    老人都有葉落歸根的想法不錯,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老人的思想意識也有些改變,況且老人葉落歸根的說法並非絕對性,有一部分老人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作決定。

    至於你婆婆不想回老家,就這個問題,首先我得明確性地肯定你們婆媳關係非常好,而且兒子也是比較孝敬,作為做兒媳婦的你對待婆婆更是孝敬有佳,善待婆婆有方,而且婆婆也是一個明事理的人,你婆婆處於這樣優越和諧的家庭之中,心裡有難捨和兒子、兒媳婦相聚一堂的喜樂心情。

    當然,你婆婆不想回農村老家,也許是習慣了城裡生活,不捨得離開自己心愛的兒媳婦一家,況且你們婆媳關係又好,婆婆也想在有生之年,多為兒媳婦作點貢獻,幫助你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帶帶孫子、孫女,以此減少你們的工作壓力。

    另外,婆婆不想回農村老家,也許是感覺一個人在家沒有人陪伴,心裡覺得孤獨,同時也是不希望你們對婆婆掛念。所以,婆婆願意留在城裡和你們一起共同生活,一家人和睦相處,家和萬事興。

  • 2 # 夢新996

    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想到老了回老家:特別是那些在情感上受過傷的老年人。因為老年人的青年時代與中年時代並不像今天這些青年,中年時代日子好過,以前大部分老年人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二方面是再加上兄弟姐妹很多,有的兄弟姐妹超過10個,當然家中媳婦也多,這樣一群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弟與媳婦之間,媳婦與媳婦之間,媳婦與婆婆公公之間,媳婦與大姑姐小姑姐之間,在這個一個大家庭裡,有可能一部分老人過夠了亂七八糟的沒有組織性的家庭,這些關係看是好處,但是也不是一般人都能駕駛了,這樣一個大家庭,有可能因為一句話就生氣了,要想嫁到大家庭中,建議最好買本:人際關係交往這類書集認真閱讀理解一下,如果生活在一個大家庭中,也是很不錯的,畢竟人多力量大,人多是好事,如果家中沒有領頭人還多很鬧心的事,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我們中國國家每年評比五好家庭,這就是提倡大小家庭都要相互尊敬老人,愛護兒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相互包容。但是每個大家庭的家規不同,一群無血緣關係的人在一起時間長了免不了會有爭執誤解,牙錯還咬腮呢,屬於正常現象,有一部分家庭:就是老年人盡心做的再好,也有的兒媳婦不贊成,甚至說偏心眼,也有的媳婦做的很好,但有的婆婆很強勢,說媳婦這不那不好,婆媳相處不好, 這樣就慢慢就積累了家庭矛盾,這樣的家庭矛盾大部分都是死結,也就是說是解不開的疙瘩了,有時候還會出現吵架的現象,,有的大伯哥小姑子無緣無故罵弟媳婦的,再加上孩子害怕,一家人鬼哭狼嚎,久而久之大家庭成員就表現了不團結的現象……所以說有些老年人肯定是恐懼老家的生活,就連您婆婆也可能是因為青年時期中年時期經過情感的刺傷……所以說有些老年人認為葉落歸根好,有的認為到老年再讓回老家就是蹲監獄……說白了您婆婆不想回老家的原因:就是厭惡老家的人或事……不習慣老家的生活習慣……

  • 3 # 山村逸夫

    題主,你是代表我在發問吧?我就是這樣想的。我死了,埋回老家去。你看,這裡的本地人,死了,不進公墓,埋在自己屋邊,用磚與水泥堆個尺高宀堆堆,像我老家隨便徹個石臺臺,別人踏幾腳,坐一坐,常有的事。更不用說小狗小貓拉個屎尿什麼的。那不是對我的侮辱嗎?還有,我覺得後輩人常見到,在他心情好時就懷念,心情不好時還可能阻咒,常影響他們的情緒,何苦呢?我這感受絕不是空穴來鳳,而是有實際經歷的。親人去死後,眼不見,你覺得心疼。可若一見他臉面,恐懼感驟然而生呀。又則,就是進公墓,鉅額資金買棺地不講,每年還得交管理費。一年兩年無所謂,十年八年你算算?更長期間呢?不封頂了。我又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何必給孩子們安個活套?可我老伴就不認識這些道理。她要進公墓。她說,將來孩子們紀念你,還要跑很遠很遠,三年兩年,孫子輩們不知道你在哪裡了。五丶六年了,至今我們未達成協議。也難怪罪,老婆沒有體驗到平常人,人與人的關係,人在社會上的意義,以及情感的變化,很多東西隨時間的遷移,人們的記憶就隨逐淡化忘卻。我是天地之物,生,周旋於天地之間。死,哪兒來的,還給哪兒去。青山處處埋忠骨,埋得越深,不留一點痕跡,應是我的夢想。

  • 4 # 海藍藍HLL

    這個問題不同的思想觀念,有著不同的看法。

    至於你婆婆不願意回家,那是你們婆媳關係處理的好,兒子媳婦都孝順,願意跟著你們享清福。

    現在人們的思想觀念,都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部分人只要條件允許都願意去城裡買樓。其實,無論在哪裡住,自己感覺住著方便,舒心就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暑假期間去外邊旅遊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