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燕小說

    梅菜的做法有很多種,有:

    1.梅菜燒肉

    做法:先將梅菜用熱水浸泡10分鐘,去除雜質瀝乾。

    然後豬肉按照紅燒肉的做法,焯水後加入黃酒、生抽、老抽,等肉8分熟後,加入瀝乾的梅菜,大火收汁即可關火出鍋。

    2.梅菜蛋炒飯

    這個就很簡單,就是蛋炒飯加入梅菜。

    油鍋熱後,打一個雞蛋進去,炒碎,然後將米飯、浸泡好瀝乾的梅菜一起加入,炒均勻,加入適量生抽調味,就做好了。

    也可以加入自己喜歡的蔬菜一起炒,比如胡蘿蔔、香菇、火腿等。

    就是要注意香菇、胡蘿蔔要提前焯水5分鐘。

    希望可以幫到你,更多內容請關注“鑫媽私房菜”

  • 2 # 風哥和阿累t

    梅菜,主要產地是在梅州地區、惠州地區,相傳為梅仙姑送的菜種,故叫梅菜,是廣東(梅州、惠州)的特色傳統名菜,屬於醃製食品。

    在惠州又稱為“惠州貢菜”。鄉間民用新鮮的梅菜經涼曬、精選、飄鹽等多道工序製成,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溼、不熱,不僅可獨成一味菜,還可以當作配料製成梅菜扣肉、梅菜蒸豬肉、 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鮮魚、梅菜湯等菜餚。

    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精選橫瀝土橋梅菜芯,在清水中浸泡至爽口、淡口,把梅菜切成若干段備用,選五花肉,將五花肉皮刮乾淨,上湯鍋煮透撈出,趁熱在皮上上一層老抽,皮向下入燒熱的花生油鍋裡炸,炸上色撈出,放淨水盆內泡軟,然後切成三至四毫米厚的大肉片,洗乾淨鍋注入花生油,下蔥薑蒜八角末炒出味後,放了五花肉炒片刻,然後再下湯白酒鹽生抽白糖,待湯開後,挪到小火上去,一直燜爛為止。然後把燒好的五花肉拿出來,逐件將肉(有皮的在底)平整地放了碗裡,上面鋪上一層梅菜段,再倒入原湯,上籠蒸透。走菜時潷出原湯,把肉反轉扣在盤中,原湯嘗好味燒開,用水澱粉勾芡,澆在肉上即可。這道菜的特點是:肉爛味香,吃起來鹹中略帶甜味,肥而不膩。

    主料:帶皮五花肉、梅菜乾調料:蒜茸、姜米、精鹽白糖生抽味精酒生油

    製法:先將梅菜漂洗乾淨後切成粒狀;把切成條狀的五花肉放入開水中煮至剛熟,撈起後用生抽上色,然後放入220C240C 的油中炸至表皮起皺紗,撈起後用清水漂淨油汙,加工成長方塊;起油鑊,將蒜茸、姜米爆香,放入五花肉塊,煸炒後,贊酒,加入其餘調料、梅菜、清水,燜約10分鐘剷起,再用手工排砌扣入碗中,用猛火蒸約1小時即可。

    成品特點:色澤金黃,味濃郁甜香、肥而不膩

    做法:

    (1) 將肉用湯煲在文火上煮到6~7成熟,取出來。用醬油塗抹上色。

    (2) 炒勺倒入植物油,燒到7~8成熱,把煮好的肉放入,炸到大紅色,撈出來以後,隨即放進清水中漂透(用流動清水漂至沒有浮油為準,這是本菜製作的關鍵環節)。

    (3) 將肉切成長10釐米、厚0.8釐米的大塊薄片,皮向下逐塊拚擺在碗裡。

    (4) 將梅菜洗乾淨切碎。炒勺放旺火上倒入大油,爆香蒜茸,下入梅菜、白糖炸勻,取出來放在肉上面。

    (5) 用雞湯、醬油調成汁,倒入肉碗內,上籠屜用旺火蒸40分鐘。

    (6) 倒出原汁,將梅菜扣肉復扣於盤裡。原汁加入溼澱粉勾芡,淋入肉面上即成。

    特點

    顏色醬紅油亮,湯汁粘稠鮮美,扣肉整齊隆起,食之軟爛醇香。

    梅菜雞做法

    光雞(1只,1000克)、梅菜心(150克)、冬筍(100克)、冬菇(60克)、瘦肉(100克)、鴨蛋(1只)、火腿(25克)、味粉(10克)、蔥(3條)、菱粉(100克)、油(200克)、精鹽(少許)。

    【製作過程】

    一、將光雞洗淨,去內臟,在雞頸開一個1寸長的裂口,並割斷翅膀與雞身相連的筋絡,再半大小的骨頭慢慢地拆下來,然後將雞的內臟挖去,但注意不要弄破雞皮。

    二、梅菜去葉留莖,切成薄片,冬筍、冬菇、瘦肉、火腿、蔥切成指甲片,再和菱粉、味粉、精鹽拌勻,釀入雞肚內,用線縫好,放進瓦鍋中燒爛後取起晾乾。

    三、將雞蛋打散拌菱粉適量,調成蛋粉漿塗遍雞身,並將雞放進滾油鍋中炸至金黃色,取起後將原汁下溼菱粉勾玻璃芡上

    梅乾菜紅燒肉

    食材

    五花肉1000克、梅乾菜1袋、色拉油、醋、蔥、蒜、料酒、香油、腐乳汁、紅糖適量

    做法

    1、將梅乾菜用清水浸泡,五花肉切塊[1]

    2、鍋內放水後放五花肉塊冷水下鍋煮開撈出備用

    3、鍋內倒油後放入紅糖,燒至紅糖起泡泡

    4、將五花肉塊倒入快速翻炒上色

    5、肉塊翻炒後倒入料酒老抽腐乳汁後再快速翻炒

    6、翻炒好後加入泡好洗淨的梅乾菜

    7、加入蔥花蒜片翻炒後將食材移至砂鍋內

    8、砂鍋內加水滿過食材,倒少許醋後蓋上蓋子中小火煮沸,改小火慢燉

    9、煮至湯汁收幹後關火用餘溫燜一會兒即可

  • 3 # 三哈姑娘

    1,梅菜炒蕨菜

    2,梅菜炒豬腸

    3,梅菜炒四季豆角

    4,梅菜蒸肉餅

    5, 梅菜扣肉

  • 4 # 墨小白的美食日記

    梅菜是一個朋友從福建給我帶過來的,第一次吃的時候很驚豔,常做的有梅菜扣肉,但是因為地域的差異,做的並不是很適合個人的口味,我反而更喜歡一道菜,梅菜筍絲~比較清爽,適合喝粥的時候作為配菜吃,主料:梅乾菜,嫩竹筍,筍絲要多一點更好吃,調料:玉米油 , 糖少許:1.梅乾菜洗淨,切小段。2.嫩竹筍去殼、剖開,先用水煮熟,再切絲。3.鍋中倒入油燒熱,放入梅乾菜略炒,再放入筍絲一起炒。4.然後放入少許糖,如果可以再倒入濃湯寶少許,少許水,改用小火燒20分鐘,等到湯汁微干時就可以盛出來吃了。

  • 5 # Python程式設計師

    主要介紹梅菜的五種做法:

    梅菜扣肉

    主料:帶皮豬五花肉1000克,梅乾菜(也叫黴乾菜)200克。

    調料:醬油20克,清油1000克(約耗50克)。

    做法:

    1、把豬肉的肉皮刮洗乾淨,放入冷水鍋中,上火煮至八成熟,撈出用淨布擦去肉皮上的水分,趁熱抹上醬油。

    2、鍋上火,倒入清油,燒至八成熱,將五花肉皮朝下放入鍋中炸至深紅色,撈出晾晾,皮朝下放在砧板上,切成7釐米長、2釐米厚的大片,中間再橫切一刀,不要把皮切斷。

    3、將肉朝下整齊地碼在碗肉,肉上放梅乾菜,均勻倒入醬油,上蒸鍋蒸約30分鐘至肉軟爛,取出扣在盤子裡即可。

    特點:色澤紅亮,肉質酥爛,味道香濃,肥而不膩。

    梅菜蒸肉餅做法:

    1、鹹梅菜洗淨浸泡半小時再切碎,冬菇泡軟切碎

    2、五花肉剁成肉泥,加半茶匙糖,一茶匙鶏粉和半茶匙生粉,麻油少許,充分攪拌直到黏稠,最後加入梅菜和冬菇碎撈均勻

    3、將肉壓成餅狀,放於一小碟中,大火蒸約八分鐘

    梅菜燒肉做法:

    1、豬肉洗淨切骨牌塊,冷水下鍋燒沸,取出瀝乾並將水棄之不用;

    2、鍋內下豬肉、生薑、花椒翻炒至出油;

    3、加入少許精鹽、適量糖色和開水(切忌冷水伺候)以中火燒煮10分鐘入鹽上色;

    4、下梅菜以小火加熱40分鐘

    梅菜苦瓜做法:

    1、苦瓜洗淨、剖開、將籽去掉、切小塊,先用七分熱的油氽一下。

    2、梅乾菜泡軟、洗淨、切碎,先用3大匙油炒過,再放入苦瓜,加鹽、糖調味後,加水燒開,改小火燒入味。

    3、湯汁快收干時,勾芡,炒勻即盛出

    梅菜扒鴨做法:

    1·一次做兩隻雞腿比較合適。鴨腿洗下,用料酒、生抽、五香粉、白胡椒粉和糖醃一個晚上。

    2·梅乾菜用加了澱粉的水或者是淘米水浸泡20分鐘,據說可以澄沙。然後仔細洗乾淨。

    3·在溫水裡加一勺生抽和一勺黃酒浸泡乾淨的梅乾菜。至少泡1個小時,不然很難蒸熟。

    4·鴨腿擦乾水分。醃鴨腿的汁水別扔掉。

    5·鍋裡放油,油溫後,放鴨腿煎,至至肉變色,皮略有焦。

    6·鴨腿剔去骨頭,切兩三大塊,放入碗底,把梅菜放在鴨腿上,醃鴨腿的那些汁水根據口味再倒入醬油和糖,倒入碗中。

    7·蒸鍋做開,放入裝鴨子和梅菜碗,中火蒸半小時。

    8·取出碗,把菜壓瓷實些,把湯汁倒出另用。然後把碗倒扣在盤子上。

    9·如果不怕麻煩,把倒出的湯放入鍋中加熱,倒點水澱粉勾芡,澆到肉上。或者不勾芡,直接倒上就好了

  • 6 # 獅子滾球

    真服了你們,連梅菜都沒搞清楚是什麼東東,從網上抄一些莫名其妙的東東就敢大言不慚的欺騙廣大人民群眾。

    梅菜不是黴乾菜!

    梅菜不是黴乾菜!

    梅菜不是黴乾菜!

    重要的話說三遍,梅菜也和梅州沒有半毛錢關係,千萬不要望文生義。

    寫之前,我特意上網查詢一下,果然文和圖全是用黴乾菜代替了梅菜,還好,終於找到一張梅菜的照片。

    梅菜只產於梁化(量大)和橫瀝(正宗)兩個鄉鎮,其他相鄰鄉鎮都沒有種植,據說其他地方無法種植,更不要說梅州了,我從來沒有發現梅州有吃梅菜的習慣和見到飯店有梅菜菜餚,市面也沒有擺賣。說多一句,梅州也沒有惠州獨有的鹽焗雞賣。

    梅菜是一個非常小眾的區域特產,每年冬季兩造水稻後,橫瀝梁化的農民就在田裡再種一造梅菜,春節後收割後加鹽醃製,產量有限。只在惠州市區、橫瀝、矮陂有賣,輸出地主要也只限於廣州、深圳和香港,少量到河源,其他地方沒有,主要是沒有吃梅菜的習慣。

    由於以惠州為主要集散地,所以一直以來也叫惠州梅菜。現在市面上包裝寫著土橋梅菜的,是為了和其他地方出產區別,因為梅菜以土橋村為原產地,出產為最好,最正宗,矮杆粗短,莖厚葉短。梅菜醃製分兩種,鹹口和甜口。

    梅菜只是惠州地區的家常菜品,根本就沒有那麼高大上,不是飯店餐館的常備菜餚,個別的只有梅菜扣肉和梅菜蒸肉餅。梅菜如果當著菜餚,有梅菜扣肉,家常不多做,太麻煩,家常菜更多的是梅菜蒸肉餅(梅菜和五花肉一起剁成泥)和梅菜炆豬肉或梅菜炆魚(梅菜和肉放蒦頭一起煮),就那麼簡單。如果作為調味品,蒸魚、煲湯放一點去。

    惠州人喜歡吃梅菜,認為梅菜正氣,不燥不溼。以前有很多婦女在平湖門一帶擺賣梅菜,賣給遊客作手信,惠州人叫她們為梅菜婆,兼顧兌換港幣。現在外地遊客到矮陂黃沙洞泡溫泉、橫瀝吃湯粉,順便賣幾小箱梅菜作手信。

    順便一提,到博羅羅浮山旅遊、拜神,當地餐館有一道菜乾的菜餚,那既不是梅菜,更不是黴乾菜,而是大名鼎鼎的酥醪菜,只產於羅浮山後的神仙之境的酥醪村,所以也叫神仙菜,煲湯味道一絕,很多人就是為了賣酥醪菜和臘肉,不惜翻山越嶺進入羅浮山後山,當然風景也不錯,是一條成熟的自駕遊線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願意放棄一個你愛的人去接受一個愛你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