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隱看電影
-
2 # 山野文香
大胃王也是真實的人,是人生理結構,生理需求基本一樣的,有差異也不是很大。
他們肥吃海喝,身體是自己的,長期下來,身體是吃不消的,最起碼腸胃的消化功能會受不了。
-
3 # 大可妹妹穿搭手賬
美國女大胃王茉莉還有日本那幾個之類有明顯肌肉的競技類大胃王是真的可以吃那麼多,他們的身體可以代謝掉那些熱量但是他們最重要是求快,所以吃相比較不雅。
而娛樂向大胃王吃播,很大一部分都是一群瘦瘦小小皮包骨頭的女孩子。那個身材的健康女性基礎新陳代謝也就一千卡左右,就算跑斷了腿,跳通了地板,也絕對不可能靠自己代謝掉哪些熱量,還保持著一百斤不到的體重。
結論非常顯而易見的,她們在鏡頭前漂亮的吃進去,結束影像之後統統吐掉。
堅信她們吃進去的東西都會變成粑粑的大胃王粉絲是一群裝睡的人,叫不醒就別叫了。
我說這些不是想抵制大胃王吃播。你也不會看到鏡頭前風風光光的她們摳喉嚨吐的樣子,她們也清楚這麼做對她們來說意味著什麼。觀眾不過是欣賞著飛蛾撲火一瞬的火光罷了。
同樣的密子君,甄能吃,還有以前的KIKI,包括南韓小哥,大家都說是催吐,就算是粉也預設,為什麼到了木下那些粉就不顧常識了呢?被木下粉引用最多的說辭:木下胃是常人好多倍。大家仔細想想,這裡面是沒有邏輯的。胃大還是胃小,和催不催吐有什麼關係呢?胃大胃小隻關係到食量吧?每個大胃王吃播都可以說,吃完之後胃是常人66還是77倍,但這就代表他們不催吐了嘛?為什麼其他人涉嫌催吐,木下就那麼幹淨呢?吃這麼多,不胖,只能是吃了基本沒有消化,食物不能憑空蒸發,只能是又出來了,要麼是催吐,要麼是拉出來了。結合其他吃播,我覺得木下催吐的可能性也極其的高。 -
4 # 夏天愛喝茶
吃播上的大胃王有真有假,曾經的密子君是真的能吃,那吃東西的速度和享受度,就是隔著螢幕都能被吸引住。
若是在大晚上看吃播,簡直就是一種煎熬,看著別人吃得香噴噴,無比滿足的樣子,再看看自家冰箱裡僅剩的泡麵。→_→
記得日本有兩個我很喜歡的吃播,一個是耳機哥,一個是木下佑香,這兩位是真得很能吃的主播。
她們吃的真實是因為,要麼在家自己煮,那分量是實打實,不是靠鏡頭放大食物的效果;
要麼就是去外邊的店子,吃那種老闆做的超大量,能在指定時間吃完才免單的,所以這種的真實性非常高,畢竟直播的時候也有幾次超過時間才吃完的。
隨著吃播的領域火起來,不少人紛紛跟風,但實力不足,就只能作弊或走其它路線吸引粉絲。
-
5 # 緣分的天空88866
大部分的主播都不是所謂的很能吃,有些是靠調整鏡頭讓食物呈現的很大很多,讓人誤認為在吃大量的食物,營造視覺衝擊效果獲得更多的關注度。其實並不是你看到的那麼多。還有是選擇吃什麼樣的食物,吃下去的順序。也有一些真的很能吃的,先天的或者後天訓練的,不過在這裡我本人不建議這樣的吃法,不要模仿對身體也沒有好處。
-
6 # A自強不息3
大部分都是假的,就算是真的大胃王也不能經常吃那麼多,過尤則不及。眼見不一定是真的,如果有別的即真實又簡單的辦法你還會選擇以傷害身體的辦法來讓觀眾相信嗎
-
7 # 鋒芒智庫同相
沒有一個女孩不想看歐陽娜娜的vlog,同樣,沒有一個女孩不想看祖鵝的吃播。
名義為旅行記錄但是實質卻是吃播現場的宋祖兒的vlog釋出在微博平臺後吸引了大批網友的關注,舉著冰淇淋說完“肉是有眼力見的,不會隨便長”便立刻轉身投入脂肪和熱量海洋中的宋祖兒更是讓不少女網友從中彷彿看到了面對美食的自己。
不只是宋祖兒,歐陽娜娜、段奧娟、賴美雲......眾多女明星都紛紛在直播或者短影片中展示著自己的吃貨形象,同時也透過吃播影片收攬眾多網友關注。
隨著短影片平臺的興起,早期單純為直播吃飯的“吃播”現在也成為了眾多短影片平臺中的內容寵兒,吃播類美食博主也開始在多個短影片平臺中佔據頭部位置。
漂洋過海的“下飯”吃播吃播早期在日韓兩國興起,2014年南韓女生樸淑妍(The Diva)開啟了她的第一次吃播直播,也正是由於這次直播讓“吃與直播”相結合的“吃播”概念走進大眾視野,之後海量的吃播影片不斷出現,南韓網友也由此創造了專屬於吃播的“Mukbang”(由韓文的吃“meokneun”與直播“bangsong”構成),從此帶有“Mukbang”標籤的多種吃播影片成為韓網的重要影片種類。
與此同時,火熱的吃播氛圍也蔓延至日本,日本早期便存在大胃王挑戰的傳統,如日本盛岡市每年都會舉辦“全日本一口蕎麥麵”比賽,東京電視臺早在1989年便開始每年推出《元祖!大食い王決定戦(鼻祖!大胃王決賽)》節目,可以說日本的多個經典大胃王挑戰節目為網路時代吃播的發展儲備了大量的人才資源。
隨著直播元年的到來,原本活躍線上下大胃王比賽以及電視節目中的大胃王便開始轉戰直播,成為了網路中的吃播類主播,大胃王木下佑香等也由此得以被大眾熟悉。
吃播文化經由A、B兩站進入中國後,在多個直播平臺展露頭角,直播戶外燒烤、深夜直播吃宵夜等多種直播內容在直播平臺中湧現,在食物方面拼奇、拼量成為直播平臺中的“吃播”主播常態。
隨著2018年短影片的興起,“吃播”的概念不再止於直播形式,短影片“吃播”成為更受大眾喜愛的“吃播”新形式,而這一時期,與講求食物數量相反的精緻型“吃播vlog”逐漸成為籠絡受眾的另一種重要影片內容。同時B站、抖音、美拍、秒拍等短影片平臺也上升為“吃播”的新戰場。
據筆者統計,“吃播”內容在短影片平臺中主要以四種形式呈現:
其一是“以量取勝”,這類影片內容仍然延續著早期的“吃播”靈魂,“吃播”博主會在影片中記錄自己吃五人份甚至七人份的大分量食物的過程,這類博主以當下熱門的“大胃王”博主:大胃王木下、大胃王密子君為主。
其二便是“以精巧取勝”,“吃播”博主會在影片中將製作美食和吃飯的過程完整記錄,無論是在食物的燒製環節,亦或是擺盤、吃飯方面,都會盡力呈現日式風格或者INS風的精緻感,以B站中的“阿柒女孩Sylvia永不放棄”、“一下子就醒了”等博主為代表,而這類博主也會由此收穫較高黏性的年輕受眾。
其三則是“以新取勝”,透過影片記錄自己探店過程,同時展示多種美食成為這類“吃播”博主的固定影片內容,在透過吃飯鏡頭滿足觀眾的同時,安利的店鋪也會為影片受眾與博主二次互動的關鍵,這類博主以中華小鳴仔、菜菜美食日記等為代表。
其四是“以奇取勝”,透過吃不同種類甚至十分小眾的食物博取大眾關注,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成為這類影片的主要內容,這類博主多聚集在快手,以吃貨八哥、強弟超愛笑等使用者為主。
隨著日益多樣化的“吃播”影片內容不斷增長,“吃播”逐漸成為美食短影片品類中的重要分支,也成為了短影片平臺中收攬受眾的關鍵。
引流、固粉,“吃播”的變現之路那麼,被稱為“下飯神器”的“吃播”影片緣何能夠成為短影片內容中的黑馬?
一方面,直擊大眾最基本的“食色,性也”的生理需求,透過觀看博主吃飯獲得感官上的替代性滿足是“吃播”短影片能夠在激烈的內容競爭中突出重圍的重要基礎。另一方面,吃播經濟在短影片平臺中享有的巨大流量紅利也是能夠讓“吃播”內容在短影片平臺中長盛不衰的關鍵所在。
透過多個頭部短影片軟體的美食類內容榜單,可以注意到“吃播”博主在其中往往名列前茅。在卡思資料的一週美食紅人榜和一週美食PGC榜單中,能夠看到愛做飯的芋頭SAMA、浪胃仙、辦公室小野等多位“吃播”博主在榜單中位於前列。在高度細分化的美食博主中,“吃播”博主擁有的高影片點贊量和爆款影片佔比使得他們得以在數量眾多的美食博主中脫穎而出。
另外,對於受眾的吸引和挖掘能力是“吃播”內容在短影片平臺中得以突圍的另一關鍵。透過對B站以及快手中的頭部“吃播”博主的受眾畫像進行分析,可以看到這部分受眾與短影片平臺的主流使用者在性別以及年齡層、地域分佈方面的畫像具有極高的重疊度,從中不難得知觀看“吃播”短影片收攬的使用者正是短影片平臺的主要目標使用者,同時“吃播”類影片在短影片平臺中也具有相對較高的使用者滲透率。
“吃播”透過高使用者粘性的內容推動短影片平臺使用者增長的同時,也在為短影片平臺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
其次,“吃播”KOL擁有的粉絲紅利和粉絲“為愛發電”的打賞行為,也會為擁有“吃播”KOL的短影片平臺帶去一定的經濟收益。
假吃、切鏡頭、廣告氾濫,短影片“吃播”能吃多久或是透過“吃播”在減肥過程中以毒攻毒尋求滿足感,或是透過“吃播”尋求獨自吃飯時的陪伴感,或是在深夜透過觀看影片宣洩壓力,“吃播”所面向的受眾需要的都是具有真實感和沉浸感的影片氛圍,但是短影片中的“吃播”影片在蓬勃發展之餘,也顯現出了其背後帶有的缺陷。
假吃、使用鏡頭切換造假,已經成為了拼量的“吃播”行業中的造假重災區,打著大胃王旗號吸引觀眾,但是在影片中卻透過多種手段進行造假哄騙大眾,這種行為在“吃播”影片中彷彿已經屢見不鮮。多位知名“吃播”博主便曾經採取過類似手段欺騙大眾,這種情況下,當大胃王的濾鏡消失後,支撐他們突圍的獨特光環也將蕩然無存。
同樣值得思考的是,當“吃播”內容開始被隱形廣告充斥,受眾又能為“吃播”買單多久?處於腰尾部的“吃播”博主又該如何與頭部背靠MCN機構的“吃播”KOL抗衡,這個問題同樣令眾多仍在“吃播”領域沉浮的博主深思。
經久不變的美食紅利,究竟能“吃”多久?
-
8 # 易子而教
大部分假的,真的少!
美籍華裔54歲大胃王李蕙過世,家屬拒絕透露死因,網友猜測:離不開暴飲暴食!
直播行業的興起帶動了新一輪的經濟產業增長,怎樣吸引觀眾成為直播行業的一大主題,因此直播內容取悅大眾喜好口味居多,流量和大眾化才是第一王道。不容忽視的三大熱門內容分別是遊戲、戶外和美食,遊戲主播和戶外主播這個不用多說,大家耳熟能詳的不計其數。
美食主播也還算正常,畢竟是向大家分享美食,順便介紹一下附近的風土人情,可隨著大眾獵奇口味的變化,美食主播漸漸偏向於大胃王的風格,特別是那些身形嬌小的人,能夠吃下相當於正常人3倍的飯量。
就連某知名短影片平臺,都充斥著大量號稱“大胃王”的影片,動不動就是“這個老闆還是太年輕啊,來給他上一課”。一盤又一盤的牛羊肉卷,一份又一份的肘子,能夠吃下這麼多的,要是體量驚人的壯漢還不足為奇,可偏偏影片裡的大胃王看起來是個弱不禁風的姑娘。
舉一個最知名的大胃王,重慶的浪老師,在他製作的美食影片裡,一桌的飯菜競相入胃,連喝可樂都是1. 5L的大瓶可樂。浪老師吃包子的時候,一般人都是說能吃多少個,但影片裡的浪老師是能吃多少籠,第一次看到他的影片時候,感覺到十分不可思議。
成年人一餐的食物重量不超過500克,浪老師卻是劍走偏鋒,吃下了好幾千克的食物,相當於成年人的數倍食量。
近日,職業大胃王聯盟在社交平臺上公佈,美籍華裔職業大胃王李蕙在美國過世,享年僅54歲,這遠低於世界平均壽命的水準。
李蕙此前曾在世界級大胃王比賽中獲得第17名,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她的體重僅有45kg,比起其他參賽選手的體重來說,堪稱體型最小的大胃王。李蕙出生於1964年的中國,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她的履歷,這位職業大胃王曾是南京大學的一名化學老師,絕對算得上高階知識分子。
1992年,28歲的李蕙移民至美國的馬里蘭州,打理經營著一家美髮店,婚後育有兩女,無論是事業還是家庭生活,都很幸福美滿。
李蕙的身高約152. 4cm,嬌小的身材讓她在普遍身材魁梧高大的選手裡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如果不是站在比賽臺上,恐怕沒有人會相信這樣一個瘦弱的女子會來參加帶有競爭性的飲食比賽。
雖然看起來嬌小玲瓏,但李蕙在大胃王比賽上毫不遜色,她能夠比大部分參賽選手吃得更多更快,而這些選手體重普遍相當於李蕙3倍左右。
李蕙的大胃王生涯源於2006年的一場吃披薩比賽,出於某種好奇心,李蕙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參加了這次比賽。連她也沒有想到的是,她能夠在10分鐘內吞下11片披薩餅,由此一舉奪得業餘組的冠軍。
興奮不已的李蕙認為這是自己的天賦,隨後她毅然決然地參加職業組的食物競賽,從此踏上了競爭性食物比賽的征程。
據美國職業大胃王聯盟的資料排名統計,位列第17的李蕙創造了8分鐘內吃超過13磅蔓越橘醬的記錄,食量約等於12斤,相當於李蕙本人體重的八分之一。據悉,李蕙參加的競爭性食物比賽超過100場,她曾在10分鐘內吞下11片披薩,8分鐘內吞下30打牡蠣,讓在場觀眾震驚不已。
日前,大胃王聯盟主席George錄製了一段悼念李蕙的影片,他先是介紹了自己對李蕙的印象:“李蕙的身形很苗條,身材非常驚人,她擅長瑜伽活動,熱衷於運動健身。”
隨後George又回憶起李蕙的比賽習慣:“當她登上舞臺的時候,她總會稍微提起自己的T恤,露出肚子,而她旁邊是那些身材健壯還有大肚子的人,觀眾非常喜歡她。”同時George也迴應了關於李蕙死因是否和生前暴食有關的質疑:“李蕙本人的健康狀況非常好,我沒有聽過這方面的影響,我可以說李蕙的過失,肯定和競爭性飲食無關。”
大胃王聯盟對李蕙只是追思和哀悼的話語,李蕙家人對李蕙死因也是持希望保護隱私的態度,據李蕙一位友人爆料,李蕙的死因和大胃王比賽並無關聯。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李蕙或許因某種疾病離世,與大胃王比賽沒有直接性的關係。聯絡到李蕙生前暴食的舉動,網友紛紛對大胃王聯盟主席用絕對語氣做出的解釋提出質疑,有網友表示說無關是不可能的,人的身體哪受得了這麼多的食物消化。
還有網友稱看過李蕙的比賽影片,所謂的大胃王比賽就是一隻手塞漢堡,一隻手喂水喝,根本不用嚼的生吞,這種不成比例的飲食肯定會對身體造成影響,身體存在問題是必然的。更有網友評論李蕙參賽的原因是由於生活問題,吸引她不斷參賽的,正是那筆誘人的比賽獎金。年紀漸增的李蕙體重仍然保持在45kg左右,而她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能夠吃下重達17斤的火雞面,按照和她同等體重的人來說,正常食量只有二十分之一。
正常狀態下的胃遠遠接納不下這麼多的食物,因此不少大胃王主播,都會選擇事後催吐的方式,來處理這些過量的食物。儘管催吐有效緩解了胃的擴張反應,但這無疑會養成反覆引起刺激性的習慣,導致面部浮腫、身材發福。
針對目前層出不窮的大胃王主播,的確達到吸引眼球的目的,可這樣是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的,一個人的胃就那麼大點,強行塞進去只會損耗身體機能,百害而無一利。對於某些知名大胃王,粉絲們在面對其他網友質疑時,總會毫不留情地回懟:“我家XX是真吃。”其實真吃也好,假吃也罷,兩者都不利於身體健康,真吃的話必然要催吐,就算不催吐肚子也是脹得難受,假吃又被指責欺騙網友。
很多網友不太理解為什麼會有大胃王存在,其實只要這一類內容能夠帶來流量和關注,它就必然會存在,身體是自己的,健康要遠比金錢珍貴得多。
回覆列表
近年來吃播這種形式開始風靡,不知為何總 能讓人想到饕餮。這不是因為單純的飯量大、胃口好引來的羨慕,而是因為主播藉此表演,用來滿足人們獵奇的心理,胃口真的極好的,估計超不過百分之一。而別的就會作假。
一、知名Up主翻車
本來我也不知道作假。直到某一天,首先從一個B站up主的失誤說起。 前日B站一個3.7萬粉的吃播up主翻車了。原因可能是在吃播時撐糊塗了,於是誤把沒有剪過的原片傳了上去,等他吐完發現時已經晚了。B站迅速稽核透過,幾分鐘之內無碼原片已迅速走紅。我們在此隱去這位博主的原名,稱為某人。
二、假吃真吐
在某助手的配合下,口令為:喝湯 (咔嚓)吃油條—(咔嚓)吃包子——(咔嚓)在錄了幾個吞下去的連續片段後,接下 來就開始嚼一口吐一口,如同在嚼口香糖 。只要導錄說“吐吧”,旁邊就會遞過一個小白盆,嘴裡的東西全吐出來。吃播up主在影片裡不停打嗝,導錄隔一會兒就會問句,“胃難受嗎”。哪怕吃一口吐一口,還 是出現了極大的不情願,問“這些還用吃嗎” 嗎?
三、總結
其實吃播催吐早,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而可以說就是行業慣例。看完這些影片後第一個反應是,如果袁隆平老爺爺看到這個影片會作何感想,千萬別讓袁爺爺看見。老先生辛苦奮鬥九十年,把原本瀕臨餓死的人們活活撐死了,這項偉大事業在吃了吐吐了吃的吃播者面前顯得多麼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