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iao懂科學

    我們所說的淡水通常來源於江河湖泊,高山積雪,冰川融水,地下水(深層和淺層)。根本來源

    自然界中的一眾淡水究其根本絕大部分都是來源於以水迴圈為媒介的海陸間水迴圈。

    海陸間水迴圈主要透過蒸發海水透過大氣運動帶到陸地上空,然後以降水、冰雹、雪等方式給陸地帶來淡水,全球的大氣水分交換的週期為10天。

    最初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來自於地球內部,但這一理論漏洞百出很快就被推翻了。

    最近美國科學家提出了一個猜測:地球上的水來源於太空中的冰彗星。但是為何只有地球才成為冰彗星的磁鐵呢,而且又以大氣迴圈的方式將水固定在了地球上,這一切彷彿都是有未知生命體故意操縱一般。

  • 2 # 科技修仙EScat

    目前的三大主流假說: 彗星或者小行星送過來的;來自富氫的原始大氣;來自構成巖質地球的碳質球粒星子(Carbonaceous chondrite planetesimals)。還看過有個別非主流文章提出過原太陽星雲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產生一條可能的氫/水運輸鏈進入大氣。

    要搞清楚誰最有可能,要先弄懂在這個問題上最重要的一個概念:氘氫比 (D/H)。氘是氫的同位素,比氫重,多了一箇中子。地球上的水的氘氫比應該要與地球水的起源地差不多。太陽系中水廣泛存在,每個地方的氘氫比不一樣,這成為了追蹤太陽系中水的蹤跡一個最被普遍接受的工具。

    1)水起源於彗星在早年是非常受歡迎的假說。畢竟來自太陽系外緣的彗星有好多水嘛。直到羅塞塔(Rosetta)任務首次探測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潑了這個假說大大一盤冷水。因為羅塞塔發現那顆彗星的氘氫比比地球上的海洋高了三倍!透過一系列嚴謹的推理和計算, 雖然有Hatley2的存在(請拉到答案底部),很多研究者認為這顆彗星在柯伊伯帶比較有代表性,彗星起源說可能要輸掉了。但是不怕,不是還有小行星嘛,小行星帶離地球更近,地球上發現的來自小行星的隕石也比較多,有研究表明地球上來自小行星的富水隕石的氘氫比跟地球比較接近!

    2)水來自於原始大氣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個假說。這個故事是說,早期太陽星雲籠罩著厚厚的氣體,其成分跟太陽差不多,富含氫和氦。而一些有引力的物體已經開始在太陽系形成了,有些甚至能迅速長到火星大小,能夠吸積周圍的氣體形成富含氫的原始大氣。而這些氫說不定可以在行星表面或內部被氧化,成為水。這個點子能成為主流之一是因為地球水的氘氫比比原太陽星雲的氫高了6倍,但是!畢竟氫非常的輕,如果這原始大氣能經歷比較長期的氫逃逸,其氘氫比就上去了啊 (重的氘跑的沒氫多啊)。這個故事也挺有一些間接證據支援的,比如地球內部竟然有大量深藏不露的氫;火星以及火星大小的物體的確可以在太陽系極早期迅速形成,等。但是,這個故事仍然經受著理論上的質疑,要將氘氫比提高6倍,氫逃逸的時長到底會不會長到離譜呢?

    3)水其實來自於地球!的假說,是說,水及其他一些揮發物(volatiles)本來就儲存在砌成地球這顆行星的磚塊上——富含水的吸積星子(planetesimal),然後被釋放出來。其中這些富含水的星子被認為大部分和碳質球粒隕石一個出處。這個假說被理論家們大力追捧,快成最主流的假說了。因為這個假說不僅在氘氫比上不存在問題(地球的氘氫比跟碳質球粒隕石接近),也同近年非常流行的太陽系形成理論之一,大遷徙假說(Grand Tack Scenario),高度吻合。因為早期木星的遷徙可以將外圍富水的小石塊帶進內太陽系,給內行星的形成提供了“水分很多”的磚塊,其總含水量遠高於今天地球含水量。相當多的理論模型表示這完全行得通。

    2)和3)都提供了水被儲存在地球裡的條件,那水怎麼走出來的呢?很有可能透過早期地球表面幔海/岩漿(magma ocean)的蒸發,生出了次生大氣,其主要成分是水和二氧化碳。而後地球逐漸冷卻,水也變成液態停留在表面。

  • 3 # 圈圓君

    所謂水資源,是指現在或將來一切可用於生產和生活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水資源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球上水的總儲量約為13.6億(立方千米),其中海水佔97.3%,淡水只佔2.59%。淡水資源中冰山、冰川佔77.2%,地下水和土壤中水佔22.4%,湖泊、沼澤水佔0.35%,河水佔0.01%,大氣中水佔0.04%。便於取用的淡水只有河水、淡水湖水和淺層地下水,估算約300萬(立方千米),僅為地球總水量0.2%左右。水在自然界中呈迴圈狀態。地球上迴圈的水量,每年大約為42萬(立方千米),其中降落陸地上的約為10萬(立方千米),而後透過江河流入海洋的水量約4萬—4.5萬(立方千米)。

  • 4 # 張永科38

    此題全面詳細說明大費筆墨,限於篇幅只能簡要作答:準確的說,自然界陸地上所有的淡水,都是由海洋之水蒸發後形成雨水落到地面上,經幾億年的積累而來。〇〇一,由自然科學研究的相關部門拍攝的科普片~~地球陸地是怎樣形成的~揭示出,大約在三十億年前,地球表面完全是水,根本沒有陸地!後來地殼中產生的物質變化及地殼運動,造成部分地區上升,部分地區下降!約在25~2O億年時只出現一些禿火山。6億年前有大片陸地出現。6億~2.5億年,現在的大陸板塊基本形成。現在地球表面上海水佔70%,。〇〇二,根據科學計算得知,每年海洋上:有505000立方千米的水蒸發到空中,總降水量約為4580O0立方千米。〈餘下的仍留在空氣中~形成空氣溼度〉。由此可知,自然界陸地上的淡水,都是由海洋水蒸發後形成雨水,落到陸地後積累而來,這些淡水有的以江,河,湖泊的形式存在,有的沉於地下~變成地下水,有的變成冰山冰川存在於陸地之上。。

  • 5 # zhdnyoucai

    地球上的淡水是太陽綠色光化作用,產生氧氣得來的,, 高山上的植物產生了水分子地心的洗禮把水分,滲透到地下,山底下出來的水就是淡水,在山腳下建設水庫,庫存起來他們都是,天然的淡水,供人們生活利用進入河流供應動物的水源,在生物界來回迴圈,下入地,上日天,變成雨就是淡水,供應世上的動物。生命不息的,無休止的運動,一直到未來,默默地為人民貢獻,他的最後一點生命,就是淡水

  • 6 # 嘉豪奇緣星星密碼

    淡水從哪兒來的,教科書應從新改寫了,蒸汽.下雨雨水能在泥土表面停留多久?雨水能讓泉水萬年流動不休嗎?又不是天天下雨!

    去看看江河的水流量每天流入大海有多少的淡水?雨水有多少!?

    書呆子被人家的想象教材騙了多少年了?書呆子就是書呆子沒有思考能力的笨,只信其書不懂思考!

    淡水是迴圈水沒錯,但是它不是由蒸發而來而是海水受壓泥土吸收地殼裂縫滲透過濾出來的,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山泉水.泉眼多了集流成江河流動不休止,陸地就似海綿體,那些書呆子懂了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催著相親的你們是什麼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