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段阿譽563
-
2 # 逄老師的課堂
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學生經歷了線上學習的挑戰,終於期盼已久的開學日降臨了,本週是三至六年級復學的第一週,學生的心理和情緒不斷髮生變化,根據學生不同心理的表現基本分為了三大類:盼望儘早上學興奮型的;心態平和無所謂型的;牴觸學校學習厭學型的。厭學型的比之以往出現了更加強烈的負面情緒,直接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有的孩子謊稱身體不適拒絕上學,有的孩子來學校上了幾天之後因接受不了約束、逃避完成作業、學習的壓力等原因而繼續請假回家,甚至還有極個別的孩子發生了令人痛心的情況,如跳樓自殺事件。所以對於這些敏感時期的敏感孩子,我們必須做到先知先覺,防患於未然,學校、老師、家長對孩子們提前做好心理疏導。
開展社會責任感教育、感恩教育等,鍛鍊學生的心理素質。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日常保健的普及工作,儘快使學生的心理狀態充滿活潑Sunny的正能量,校園生活不僅注重知識的積累還需促進學生內在的精神成長。
學校組織班級開展了一系列的心理班會課,開展“學習焦慮”“壓力應對”“情緒管理”“危機干預”“自我認識”“人際交往”等主題班會,老師之間分享有助於快速適應學校生活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面對學習生活,學會識別和處理不良情緒。對於心理問題較突出的學生,充分藉助學校的心理諮詢室由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老師桑老師開展一系列的個體疏導工作。
校長和老師們更是做到了及時處置學校心理信箱和心理熱線的各種問題。面向學生24小時開放,為全校師生提供專業化、系統化、精準化、溫情化的心理支援服務。
五月是“心理健康活動月”,主題活動就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學校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透過專欄宣傳、手抄報評比、心理活動體驗、班會課等多種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加強教師心理健康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提高應對疫情和復學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加強與家長溝通,引導家長學會與孩子交流,懂得欣賞,利用E積分加大獎勵力度,有意識地培養雙方的交流,強化親子溝通,構建合諧家庭,當好特殊時期學生的引路人。指導每個家庭制定計劃,正確使用網路、電子產品,避免沉溺網路遊戲、遠離有害資訊。對出現心理異常和障礙的學生,指導家長尋求科學幫助,疏導學生心理壓力,緩解學生焦慮情緒,切實保障學生的健康安全和優質的學習生活。
-
3 # 娃娃心理
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當學生需要進行心理輔導時,首先要給學生建立一個平等、安全、溫暖的環境,消除學生的壓力和緊張。接著引導學生傾訴自己的問題,老師充當一個傾聽者,在學生遇到難以表達或有顧慮時給孩子思考的時間,不急於讓學生表達。在學生表達的過程中做到不評價、不建議、不干預,讓學生敞開心扉真實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在學生表達完後根據敘述的事情給予相應的指導,主要從面對問題的角度、態度出發給予支援和鼓勵!當然還可以採用箱庭療法、繪畫心理輔導等方式給予指導。
-
4 #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1、對於性格內向、不說話的孩子,為了提高孩子的積極心態,就需要老師有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引導孩子說,鼓勵和幫助孩子表達。具體的比如在課堂鼓勵孩子舉手,多提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循序漸進,慢慢地嘗試有難度的問題,讓他回答,引導孩子提高自信心。讓孩子融入班集體,可以在班會課、體育課上、心理健康課上,採用“戴高樂”技術、大風吹、口香糖粘一粘,讓學生看見彼此,欣賞彼此,更讓孩子悅納自己!
2、對於個別有心理小情緒的學生,教師首先要與孩子有親近感,這樣孩子就願意說出來,在說出來之後,教師要保證要給孩子保密,遵守保密原則,這樣孩子的內心就更安全、放心。其次在孩子說出來,發洩出來時,教師要尊重悅納學生,傾聽,共情。可以用心理沙盤遊戲,但是我自己不專業,總是做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我大多數是用積極語言撫慰孩子,或者講名人傳記的勵志故事,聽音樂等活動,放鬆心情,宣洩情緒,還自己一片暢快的心靈空間。
3、當然我認為最需要的就是團體輔導,提升團體的積極心態,建立Sunny班集體,更多的運用成長主題活動,比如“開學適應”“情緒管理”“放飛夢想”“良好習慣”等等,運用九宮格技術,繪畫技術等,將韋老師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一書中的設計靈活運用,讓每一個學生體驗快樂!正確處理成長中的磕磕碰碰!以Sunny的心態投入學習,面對成長。待羽翼豐滿,向藍天飛翔!
願天底下所有的孩子們都能健康成長,學有所成!
-
5 # 心夥伴
以前人們還以為心理問題只有那一些工作特別繁忙的成年人才會出現,但現在大家都已經知道,心理問題是不分年齡的,很多年紀很小的孩子由於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問題,所以可能直接導致他們產生一些抑鬱以及其他的負面心理情緒,這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嚴重的話甚至可能產生一些非常危害到自己,或者是可能危害到社會的行為。
雖然心理問題一般由心理方面的醫生來解決,不過有一些心理上的常規解決辦法老師們還是可以使用的,老師可以定期在班級裡開展一次心理問題的班會,每期都選定一個不同的主題,比如說如何面對挫折以及如何正常的處理同學友誼關係,然後在這種主題中讓大家都各抒己見,生活中有遇到困難的同學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解決辦法是比較經濟適用的。
有一些孩子的心理問題是涉及到了隱私,所以他們不願意在班會上提起,老師也可以製作一些關於心理問題的小問卷,然後發給自己的每一個同學,老師可以對他們說這些問卷是絕對保密的,只有自己能夠看到,這樣孩子們才會放心的把自己真正面臨的問題現在問卷上,而老師可以針對這些不同的問題,然後對孩子進行不同的心理疏導,不過對那一些比較嚴重棘手的問題,老師們最好還是找來專業的心理專家,或者是孩子的父母一起解決,這樣對孩子的恢復也更加有利。
-
6 # 你那麼那麼美好
1、教學生學會按自己的意願形成適宜情緒狀態。沮喪時想想過去愉快的事情,會好許多。
2、豐富學生情緒體驗。學生的不良情緒往往是因為缺乏經驗,因而要給學生創造過渡,從不緊張到較緊張,再到更高一級的緊張。
3、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不完善,對問題只從一個角度解釋,容易遭受挫折。應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側面看待問題,從而發現問題積極意義。
4、教給學生情緒調節法。
一、認知調節,思考自己的感覺怎樣產生?分析這種想法和自己的個性、習慣有哪些聯絡?
二、合理宣洩,找親朋好友傾吐,大哭或自言自語,宣洩委屈和不滿必須合理,否則可能導致消極後果。
三、轉移注意力,離開不良刺激,轉移到新環境和新事物。
四、增強意志,意志可調控人的情感,“勝不驕,敗不餒”就是情感服從意志的體現。
5、正確認識壓力等消極因素,對症施措。
一、經驗,面對同一件事,經驗影響人們對壓力的感受。
二、準備狀態,有應對壓力的準備是減輕傷害的重要因素。
三、性格,不同性格特徵的人對壓力感受不同。
四、認知,有的人面對壓力苦不堪言,有的平靜對待,要樹立積極心態。
五、環境,壓力大小和所處環境有直接關係,如家庭,學校,同學,朋友等,儘量維護平衡。
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無論晴雨都是風景,學會接受一切,從每一次遇見中吸取精華,那樣才有價值。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心態能力決定生活質量。樂觀的人看到機會,悲觀者被磨難折損。
回覆列表
如何對中小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超長寒假,也有一樣好處:許多同學,在家儲存了許許多多的快樂,在渴盼和希冀中,把所有儲存起來的快樂之“財富”,有計劃有步驟的,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下的學習生活中去。
這種“財富”,來之不易。
人,不是機器,工作、學習與生活,一樣需要張弛有度。
吃飯時間,舒舒服服吃飯;在校課餘時間,好好放鬆身體和心情;茶餘飯後,美滋滋的散步休閒;夜晚睡覺,積累一個又一個的香夢。
人的大腦,這個神奇的“儲存器”,每時每刻都會把以上的快樂,儲存起來,一到工作學習時段,就會自動釋放或主動激發出這些“快樂”來,即時動態轉換成快樂能量,給學習生活,帶來持續不斷的動力支撐。
快樂儲存越多,釋放起來,激發出來,也就更利於孩子們的成長與進步。
有人很會“玩”的原因,在於會學習,會工作,會生活。
學習不好,生活不好,工作不好的人,“玩”不出快樂來,也“玩”不出質量來,只會徒增蒼白之色與無度的精力揮霍而已。
玩,不一定要太高深的智慧,但,一定要盡情釋放出壓力壓抑來,不斷地清空思維垃圾,玩的開心快樂,也是褔。
網路遊戲,在學生時代,是精力消耗最大的禍根,也是影響學習質量的一個主要因素。
沒有純愛的恨,也沒有純恨的愛;
沒有純“玩”的學習,也沒有純學習的玩。
我們在學習中、工作中和生活中,無需刻意尋找樂趣,只要適時從學習中,悟出“玩”地長伴能力來,每天每時每刻,快樂都會與您長伴的。
學習有苦也有樂,玩,也是同理。
玩的過分就是苦。
把學習與“玩”,即時轉換,照樣會為我們指明前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