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之前是對每個東西的歸屬感興趣,現在都要問這個東西是誰買的,這是為什麼呢?
13
回覆列表
  • 1 # 成都葉葉的生活vlog

    一、天生的探索欲

    小孩子天生對所有事物擁有好奇感和探索欲,很多小孩子最喜歡說的詞語是:為什麼呢?這就是小孩子看見什麼都要的深層原因。

    二、貪圖新鮮感

    同時家長們也會發現,很多當初要死要活一定要購買的玩具物品,小孩子玩了沒多久就失去興趣,缺少多同一種事物興趣感,喜新厭舊貪新鮮;

    三、怎麼避免見啥買啥

    1、任務機制,乖者多拿

    和孩子外出時,當看見他想要的物品,和他設定任務目標,如每天寫字、讀書都獲得一個小紅花,多少朵小紅花可以換取禮物;這樣小朋友透過自己努力得到的禮物會更珍惜

    2、提前約定規則,講信用

    當和孩子去超市時,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孩子往往控制不了自己,見啥都要,甚至滿地打滾哭鬧。這就需要和孩子提前預定規則,如今天寶寶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超市,我們只能買生活用品,寶寶可以做到嗎?和寶寶達成一致後再一起出門。

  • 2 # 如是9663

    小孩子為什麼會發生“這個東西是誰的?”到“這個東西是誰的?”的這種轉移?

    其實,這與小朋友的身心認知發展有關。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小孩子的認知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

    (一)感知運動階段(0~2歲)

    (二)前運算階段(2~7歲)

    (三)具體運算階段(7~12歲)

    (四)形式運算階段(12歲至成年)

    會發生上述情況的小孩子一般是處於第二階段,並向第三階段發展。那處於前運算階段,也就是2~7歲的小朋友,他們的主要特徵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還不能設想他人所處的情境,常以自已的經驗為中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觀察和理解世界。所以,他們的思維更多是注意這個東西的歸屬問題。而隨著小孩子的身心發展,他會進入具體運算階段,也就是7~12歲這部分小朋友,他們的主要特徵是去自我中心,思維有了可逆性,能夠考慮多個感知特點,去解決問題。因此,他們的思維能跳出自我的框架,去關注這個東西的來源問題。

    所以,發現孩子出現這種現象的家長,不要擔心,這是孩子正常的認知發展。我們只需要在旁進行正確引導,幫助小朋友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即可。

  • 3 # 袋鼠隊長

    孩子2歲左右會有物權敏感期,對物品的歸屬有一定的界定,不必太在意。但是也要注意,是不是有人在孩子面前強調過這是我買的,不是你的等等這些話,或者大人的言談中有沒有類似的話語,正確引導,讓孩子學會分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只狼:影逝二度》裡也有仁王裡的守護靈設定會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