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然34

    這個問題每個人答案都不一樣,因為基礎和標準不同。有人想吃飽穿暖就行,而有人一日三頓要頓頓有酒肉,講情調,逢年過節還得點其他的,生活情趣也差異較大,所以不能一言而概之。人來到這個世界不易,好好體驗酸甜苦辣不同的人生才不枉來此一趟,所以,不管原始家庭是富貴至極還是平民百姓,充實過好才是最重要的

  • 2 # 蓮意齋

    這個問題有些奇怪。一家人一輩子不上班,有再多的錢有什麼意義呢。人活著不是隻有生活的安逸和享受,是要實現一定的社會價值。

  • 3 # 唐印說

    這是一個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的問題。每個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都不一樣,又哪裡來的標準答案呢,只希望大家透過自己的努力能過上滿意的生活。

  • 4 # 小蔡2896

    你這問題很難給你具體的錢數呀!可以給你億萬富豪也可以讓你沿街乞討,因為你沒有說你想怎麼活著。

    如果你不想上班隨時都可以,因為決定權在你手裡跟錢多錢少沒關係,只要你想活著給不給你錢你都能活一輩子,無非是風餐露宿和高枕無憂的區別罷了。

    錢這個東西即是幸福的源泉也是萬惡的資本!如果六根清淨、四大皆空那麼他和一張擦腚紙沒什麼分別!

  • 5 # 傅德遠

    一家人五個人計一輩子不上班不做工,單純的食用,用很多錢的最多貳仟萬可以了,如果日日去大灑摟,去找女人,食人參鹿茸,又賭這就難說了。

  • 6 # 私念904

    假如一個三口之家,有住房無房貸。有沒有車的影響不大,年齡在40歲左右。如果有200萬存款的話,基本可以不用上班而高枕無憂了。200萬存款保守理財的話,年利率5%,一年就是10萬元,不鋪張,不浪費正常生活的話。像我們三線城市,平均工資也就3000元。兩個人一個月掙6000元。大部分人都是這樣平淡的生活。但問題是,你有200萬存款,無外債。還能心平氣和的保持較低的生活水準嗎?

    依我看年紀尚輕有氣有力,無論有多少存款。還是找點事做做才好,有些精神寄託不會與社會脫節,有疾病及退休後有多些保障。如不做工呆在家中很旡聊,有孩子的會給孩子樹個壞榜樣。耐不了寂寞的人去逛行,去旅遊搓麻將開銷更大。不如上班賺份工資維持正常開支,而把錢留著照網上理財又不耽誤工作,一直做到退休,那時錢積更多,又有退休金,真的不用上班,那時才是神仙般的日子呢!

    這個問題我也是考慮過的,不同城市標準肯定不同,在一線城市的話標準應該在每年至少10萬收益(有房的情況下),按6%的收益(6%是一般人可以達到風險又比較小的一個收益)標準考慮的話只需要170萬,問題是隨著貨幣的超發還要有通貨膨脹,估計每年會有3-4%的貶值,按4%來算也抵抗通貨膨脹收益每年就只有2%了,要達到這個標準需要至少500萬。

    這個要看自己的消費能力吧!有些人一天花100塊,有些一天花1000,還有一天10000或者更多的!都說知足者常樂,看自己的慾望有多大吧!喜歡普普通通、平平淡淡,有個100萬就夠自己不用上班就生活下去,反之喜歡轟轟烈烈、燈紅酒綠的生活,給你一個億或更多也不一定夠!所以能力有多高,自己的消費就有多大,想花更多,就要去賺更多,因人而異,量力而為。

    網友:有一句成語,大家都聽說過,叫“坐吃山空”。你就是家陳萬貫,如果不勞動,越吃越少,也不行,也要空。聽說香港鉅富,最近也是90多歲了,才退休。其實也不是真退,還是在幕後工作。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勞動?有一個大畫家,每平方尺的書畫,就可以賣幾十萬,上百萬!甚至一天就可以畫幾幅。你說他的錢多不多?但他還是帶學生,搞創作,筆耕不輟。還有一位民間老太太,自己有退休金,但她卻每天去撿垃圾,賣費品,把錢捐給有困難的人。她們為了什麼?是不是不言自明瞭呢?說點真話,到底有多少錢,可以不勞動,不用工作?我的意見是,這個錢不能用來幹別的。不能搞經營,因為有風險。只能是存國有銀行的定期儲蓄。吃利息。多少錢呢?不動本金,利息夠一家人正常生活就可以了。大體上要一千萬元以上才行!每年三十萬利息用於一家四口人的基本生活費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一個10年,人與人會更加陌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