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小民看人間

    易店無憂歷史專欄作者小易為您解答

    自古至今,華人對名字的重視度都很高,為了起一個好名字,家長們都會費盡千辛萬苦,為的是讓名字既能有深深的含義,又能好聽、有詩意,不管怎麼起名,現代人通常所說的名字,僅僅指的是人的名或姓名,但是古人往往在姓名之外又多了字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瞭解有關古人的字號文化。

    為什麼古人有字號?

    “字”只是限於古代有身份的人。 《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字與名有密切關係,字往往是名的補充或解釋,這叫“名字相應”,互為表裡,故字又稱作“表字”。這三種是主要的,另外還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後加父(甫)的情況一般也歸入字的範圍。 命字方面與命名同樣,有著時代氣息,一個總的趨向是美詞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顯。 唐宋以後,由於理學加強,一些繁文褥節越來越多,讀書人之間在稱呼上也大做文章,稱字,是為了表尊敬,但時間長了之後,漸感稱字還不夠恭敬,於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號。 號號也叫別稱、別字、別號。《周禮·春官·大祝》:“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名、字是由尊長代取,而號則不同,號初為自取,稱自號;後來,才有別人送上的稱號,稱尊號、雅號等。 號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時期還不流行,葛洪、陶潛有號,當時多數人沒有。到唐宋間才特別盛行起來,原因有二:1、倫理道德加強,2、文學發達,文人講究文雅。至明清,由於文人範圍擴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來。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古人起字號的其一原因是,道德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需求,由文人雅士作為主流而盛行的。 而起字號的另一原因是,古人受禮遇文化的影響,認為名是父母取之,因此叫名的人也只有長輩。而同輩人若叫對方的名,除非是極好的朋友否則就有不禮貌的嫌疑。因此在古人成年之後則要起個字號,以方便別人叫之。

    古人名和字號有什麼區別?中國古人的姓名和現代一樣,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用來代表個人的符號。用來區別於其他人的稱號。名有乳名、學名等之分。

    而我們現在所說的名字與古人的又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誕生就起名,成人後則有字。除了名、字,有些古人還有號。“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又稱別號。 在古代,由於特別重視禮儀,所以名、字的稱呼上是十分講究的。古人的名,主要用於自稱,古人的字,主要用於他稱.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情況下都必須對人稱字不稱名,這要依對話雙方的相互地位而定;在人際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平輩之間,只有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相互稱名,在多數情況下,提到對方或別人直呼其名,被認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平輩之間,相互稱字,則認為是有禮貌的表現。下對上,卑對尊寫信或呼喚時,可以稱字,但絕對不能稱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長輩的名,更是連提都不能提,否則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

    如果說起名是為了分彼此,那麼取字就是為了明尊卑 。這是名與字功能的基本區別。另,名、字是由尊長代取,而號則不同,號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輩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發或標榜使用者的某種情操。

  • 2 # 赤心木10

    因為古人很重視名與字還有號古人認為名不正則言不順古人認為名字和號可以改正人的命運特別是周易上名字號產生的互卦作用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和加強人的好運,號往往是對本人外觀特徵一個總體概括使人聽其號就知其人也是用來區別於別人的不同之處從而起到防止重名的效果

  • 3 # 憤怒野虎

    具體情況沒有詳實考究。

    據相關資料、中國文俗傳統看,中國古人及現代男子,都有姓名及字。至於古代的號,則是有的不想別人直稱,故而加號。

    在古代,男人加冠前,都有名字,這是交往中雙方識別的符號。而在成家之後,為了慰告列祖,都有加字的習慣,而現代農村婚姻禮俗中的“升大字”與這古人的字很類似。古人婚姻較早,一般十五、六歲即已成婚,且注重族系,因而流行。

    古代文人,為了避免直呼其名,有許些人都有個號。達到既可避忌直呼名字的不適,也可達到揚名效果。如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

    至於底層民眾,沒有機會接觸文化學習,卻接受了一些有點迷信的思想,把孩子的生辰八字給看相的參考後,有些人被述孩子有被神魂追索,難以健康成長之憂,於是,民間就有些父母,在孩子讀書前,給孩子用假名,如“狗仔”、“狗蛋”、“伢兒”等,藉此“騙”過被諸如“五鬼六郎,六丁六甲”等鬼神追索,使孩子度過柔弱的童年,再在讀書時再用真名(上戶口當然用真名),讓別人叫。(內容有些查資料,有些詢問老輩,僅供參考)

  • 4 # 懂佳1

    離正確答案遠唉……!子非姓!孔子姓孔還是姓子?莊子姓莊還是姓子……?書不盡言,古代聖賢稱子均是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皇帝稱天子,接班人稱太子,先賢得道者稱老子,孔子,莊子,韓非子……,平民百姓稱兒子!子非師之尊稱,儒學裡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也許是天機不可洩露,不敢坦誠相告請諒解,得一者而生為子,不是天子或先賢者不得其一也。《道德經》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即子也!《儒學明明德》子也……!普通百姓稟父母得一者兒子也!子……得道者也!不能再多言請見諒。

  • 5 # 西域老高

    周代貴族男子,20歲算成年。年滿20歲,要舉行加冠儀式。就是將垂髮束起來,挽在頭頂,戴上冠,用簪把冠和髮髻〔ji繼〕固定在一起,然後由透過占卜選定的加冠嘉賓根據他名兒的含義,給起一個字,自此以後,就列入“丈夫”行列了。這就是《禮記·曲禮上》說的“男子二十冠而字”和《穀梁傳·文公十二年》說的“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為什麼男子成年要“冠而字”呢?因為名兒是父親起的,是幼年用的;長大成人了,別人不宜呼叫他的名兒,所以得另取字。《禮記·冠義》說:“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儀禮·士冠禮》則說:“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另外還有一層原因。周人有避諱的習俗,人死之後,為了對他表示尊敬,就不再稱他的名兒,這叫作“以諱事神”(《左傳·桓公六年》)。為長遠計,所以成年之後,就“敬名稱字”了。

      然而《禮記·冠義》還說,已冠而字,“而後可以為人;可以為人,而後可以治人”。原來這“冠而字”並不僅僅為“敬名稱字”,還有深意存焉。它是貴族階層中,對一個成年男性承認並接納為正式成員的一種表示,自此之後,便可以讓他“治人”。難怪周人把冠禮看得如此莊重,把它當作是“禮之始”呢!

      時移世易,發展到後代,世卿世祿制不復存在了,取字的深層次含義被過濾去了。人們取字,只是為了參與社會交際,所以也用不著隆重地舉行冠禮了。漢以來,皇太子還有舉行冠禮的,還可依稀看到點“治人”的影子,而士大夫階層很少有這樣循古的了。我們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可以看到,起碼由唐代起,連知書達禮的人家,對舉行冠禮取字一事,都頗感不合時宜了。

      取字原屬貴族階層的特權,後來擴充套件為知識階層的事,而一般下層勞動人民還不得“染指”。宋代還不準下層社會的人取字。到了明清時代,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幾乎無人無字。儘管也遭到文人士大夫們的抨擊和嘲諷,但取字的習俗,還是被普遍推廣開來。

      先秦時代,字是舉行冠禮時,由選定的嘉賓給起,後世不舉行冠禮了,字則改由父祖、老師,或請其他通文墨的人給起,而且也不一定都到了成年才起,很可能是小名、大名和字一同起下的。當然,也有長成人之後,才請人起字的。有不少文章大家的文集中,常有“字說”這類題目的文章,這都是代人取字的“內容簡介”,或者叫“取字說明書”。

      上古的貴族女子,原本也起字。《禮記·曲禮上》說:“女子許嫁,笄〔ji機〕而字。”就是說,當女子成年許配人家時,把垂髮挽在頭頂,用笄別住,並給她取字。這一禮制,秦漢以後沒承襲下來。雖然上層婦女中,有的也既有名,又有字,但不一定是“許嫁笄而字”。廣大女性一般自幼至成年,就只有一個小名(閨名)。不過,這一禮制雖未推行開來,但在漢語中卻留下了許多成語。如說女子已有婆家,叫作“已字”,“已字人”;沒找婆家,則稱“待字閨中”,“未字人”,“未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情商的人,不會隨便給人建議”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