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剪紙藝術又為何能夠經久不衰呢?
33
回覆列表
  • 1 # 北京民俗

    如果在造紙術沒有發明或造紙質量不好,產量不高的時候,是一定不會有剪紙藝術存在的。剪紙被作為裝飾、或者婦女繡花用的底稿圖案之前,剪紙在民俗活動中被作為招魂用的,將紙剪成人形,以招死者之魂,或者為生病之人驅病招魂。

    剪紙藝術歷史悠久生命力頑強,在各個時期都在發揮獨特的作用。抗戰時期,很多藝術家奔赴延安,看到當地老鄉用紅紙剪成圖案貼在窗戶上,於是用這種形式,創作出很多與抗戰、參軍題材相關的作品,透過剪紙藝術宣傳救國運動。

    剪紙除了剪還有刻,還有剪貼的形式。用紅紙剪的成型後的作品用作居家裝飾,新年、祝壽等烘托氣氛較多,如果是白色紙剪的,很多是婦女繡花當做底稿用的。

    雖然目前有出土自漢代的以金箔為材料鏤刻的鳥獸圖案,類似是剪紙的意思,但並不能算作剪紙。且從當時造紙技術發展水平來看,紙張也不具備較好的剪裁造型質量。直到晉代,有明確描述婦女剪紙的文字,才可算是真正的剪枝。當時有“剪綵為燕”的風俗,每年正月七日家家剪綵。此風俗,後有李商隱的詩為證《人日》“縷金作勝傳荊俗,剪綵為人起晉風”。可見在晉代剪紙風俗已具備一定普及程度。

    出現專門從事剪紙藝術的藝人始於宋代,剪紙也是皮影的原形。皮影戲早期用的都是紙剪成的人物,後來才逐漸改成驢皮、羊皮之類。

  • 2 # 編織編愛

    中國的剪紙起源於漢至南北朝時期已相當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卻是在清朝中期以後。古老的剪紙多在鄉間,以剪刀鉸出為主,趣味渾樸天然,都是出自農家婦女之手;剪紙進入城市後,不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參入剪紙藝術,而千家萬戶擁擠在一起,相郊成習,需要頗巨;剪紙藝人為了省工,一刀多張便改為刻刀雕刻為主,風格轉向精巧,藝人也就不止於婦女了。然而,時代更迭生活改變和審美轉化,傳統民間藝術漸漸不能適應現實需要,所以現代新興剪紙藝術孕育而生。

    剪紙是勞動人民為了滿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創造,並廣為流傳的一種藝術樣式。它生存於勞動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體現了人美藝術最基本的審美觀念和精神品質,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生活情趣。

    從技法上來講,剪紙就是在紙上鏤空剪刻,使其呈現出所要表現的形象。勞動群眾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長期的藝術實踐和生活實踐中,將這一藝術形式錘鍊得日趨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鏤空為主的多種技法,如撕紙,燒燙,拼色,襯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紙的表現力具備無限的深度和廣度。其線條細如春蠶吐絲,粗如大筆揮抹。不同的花式可貼上擺襯,亦可懸空吊掛。由於剪紙的工具簡便,材料普及,技法容易掌握,有著其他藝術門類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這一藝術形式從古到今,幾乎遍及中國的城鎮鄉村,深得人民群眾的喜愛,民間剪紙中,很少出現傷痕和眼淚,體現著民間藝術家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對理想的追求。由單幅剪紙組成的窗花圖案,常見的題材有“吉祥喜慶”,“五穀豐登”,“貴花祥鳥”等,也有表現戲曲故事或傳統故事,還有一些表現動物,神仙,花卉等與節慶相關的內容。它們虛實相生,簡練鮮明,具有強烈的裝飾性。然而,隨著時代更迭,生活改變和審美轉化,傳統民間藝術漸漸不能適應現代需要。比如舊式窗格多,雖然靈巧又優美,但在當今寬大的玻璃窗上則不再有用武之地。再比如現代婦女有社會職業,不善針線,作為刺繡用的剪紙“花樣子”也就逐漸絕跡。而且舊剪紙模式較為單一,很難與現代家庭的氣息和諧起來。

    新興的剪紙藝術,切合了現代人的社會心理與審美要求,尤其時下人們切盼富有,剪紙藝術投其所好,契合其心態,注重盼富,圖利,求吉和祈安的內涵。此外,新剪紙增加了生肖內容的畫面。這種生肖剪紙,讓人感到既親切又應時。新剪紙的另一特徵,是借用一些其他藝術形式來豐富自己,使其面貌一新。新剪紙還有一個顯著特點,是朝著精細化,高檔化,豪華化發展。那些高檔和豪華型別的剪紙,不僅平添節慶氣氛,更增加了室內的富麗感,受到現代家庭尤其是年輕人的歡迎。

  • 3 # 高山我行61845

    中國剪紙是起源於古人祭祖祈神活動之中,此後便根植於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之中。2000多年的歷史,使得剪紙濃縮了漢族文化的傳統理念,並與其它藝術相互交織傳遞古老文明。

    北朝對馬團花剪紙(殘片)

    北朝對馬團花剪紙是中國古代早期剪紙作品。1959年新疆吐魯番遺址出土。作品在幾何團花之外剪出,一圈對馬。對禽對獸和植物,是南尤朝時期新疆流行的圖案題材和構圖形式。這張剪紙正品表現了這種題材和形式,具陌濃厚的地方色彩。

    據考證:這一作品為自治區博物館歷史廳陳列的一幅團花剪紙,出自一位吐魯番心靈手巧的女子之手。

    北朝對馬團花剪紙復原圖。

    中國的剪紙工藝有著獨特形式和發展過程。據載,最早的剪紙藝術在公元前的戰國時期。起源,人們利用各種薄片材料,透過雕(如同今人樹葉雕花刻般)、鏤、剔、刻、剪等多種鏤空雕刻技法:皮革、絹帛、樹葉等。

    樹葉雕刻一一

    春秋戰國時期,還沒紙張,純剪紙手工工藝為剪紙工藝奠定基礎。也是剪紙出現的開始。

    漢代發明造紙一一

    紙的發明才真正促使剪紙藝術的出現、發展和普及。

    到了唐代,民間開始流行剪紙招魂的風俗,這使剪紙藝術開始進入大發展。

    宋代時期,造紙業愈加成熟,這為剪紙的普及應用提供了條件。

    明朝時期,剪紙技藝走向成熟,並達到鼎盛時期,更加廣泛。例如:民間彩燈花飾、扇面的紋飾、刺繡的花樣等等…

    今朝剪紙己達剪刻裝飾一一

  • 4 # 西域老高

    剪紙,是用剪刀剪紙成花卉、鳥獸、人物或其他圖案的藝術,它也包括用刀刻鏤的刻紙。剪紙在中國廣大的農村流行非常廣泛。它是刺繡的底樣,也是表示喜慶、節令的藝術裝飾,因此農村婦女一般從六七歲就開始學習剪紙。可以這樣說:剪紙是中國農村最普遍、最單純的美術創作。

      中國剪紙的起源非常早。傳說西漢武帝的時候,他的寵妃李夫人死了,方士李少翁為了讓漢武帝重見李夫人,就讓漢武帝坐在帷帳中看他施“方術”。果然,一會兒,李少翁明燈高懸的帷帳中就出現了李夫人的倩影,時坐時行,武帝非常悲切。其實,李少翁的“方術”,很可能是用皮革或其他平面材料雕刻成李夫人的像,同現在演皮影戲相似。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墓葬曾出土過類似剪紙藝術的花弧形淺渦紋銀箔,陝西興平漢武帝茂陵南側的漢墓中也出土過一組虎、象、怪獸、鳥與雲氣紋樣的剪紙形金箔。因此,秦漢時期出現皮影似的剪“紙”,是很有可能的事。

      魏晉時期,宗教活動和民俗活動的發展推動了剪紙的興起。據記載,東晉時,每逢佛的涅槃〔niepan聶盤〕日,民間流行剪通草花獻佛;七月十五日盂蘭盆會,佛教徒也往往剪綵(絲織品)為花葉作為佛前裝飾以招引善男信女,這是中國民間剪紙工藝的先聲。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當時中國南方的荊楚地區(今湖北、湖南一帶)流行一種“鏤金剪綵”的習俗。每逢人日(正月初七),家家“剪綵為人,或鏤(刻)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把絲絹剪成花卉形的裝飾)以相遺(贈送)”。“立春日,悉剪綵為燕以戴之,貼宜春二字。”這些民俗促使剪紙來到民間,因為一般人家買不起“彩”、“箔”,只能以紙代替。目前我們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剪紙作品正是南北朝時期的。1959—1966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魯番南北朝墓葬中發現了五幅團花剪紙。這些剪紙,都是將紙摺疊數次後用剪刀剪出來的。其中三幅為四面均齊的幾何形團花(八角形、忍冬花形、菊花形),變化複雜,很有韻律感。另外兩幅是對馬(一說是對鹿)團花和對猴團花,團花幾何形內圈之外分別剪出12匹相對的馬和16只相對的猴,造型非常複雜生動(圖25)。如此精巧程度的剪紙,並不是一下子就會出現的,在此之前可能有一個較長時間的發展過程,只不過紙質東西不好儲存,比它早的剪紙難於發現罷了。

      唐代以後,“鏤金剪綵”的風俗仍然盛行。每逢立春,人們剪出各式各樣的“幡”(用絲織品剪成的小幡,又叫春幡)、“勝”(婦女用的一種首飾。人形的叫“人勝”,幾何形的叫“方勝”),有的像燕子,有的像蝴蝶,作為節日的禮物,或者簪〔zan糌〕在頭上,或者繫於屏風,以為慶賀。著名詩人李商隱有“鏤金作勝傳荊俗,剪綵為人起晉風”的詩句來反映這種“鏤金剪綵”的風俗。現在日本正倉院還保留有唐代的“華勝”實物。這是一種羅和金箔做的像小掛旗樣的飾物,上面有吉語“令節佳晨,福慶惟新,燮和萬載,壽保千春”(意思是慶賀佳節,祝願人們新年獲得更多的幸福和喜慶,永遠長壽),中心是一兒童在林下戲犬的圖案,下邊有金箔和紅綠羅花葉的複雜裝飾。自然,像這種華貴的華勝剪綵,無疑是貴族士大夫用的。勞動人民買不起昂貴的彩和金箔,只能以紙剪花代之。本世紀60年代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中曾出土一件剪紙,圖案為排列成行的七個人形,這大概就是當時隨葬的“人勝”(人形剪紙)。因此可以想見,在貴族士大夫“鏤金剪綵”的同時,廣大勞動人民發展的是紙剪花,或者說,剪紙是“鏤金剪綵”的普及化、大眾化的發展。文獻記載,五代時錢塘某些場面剪紙已替代了絲綢。《武林梵志》:“吳越錢王於行吉之日……,城外百戶,不張懸錦緞,皆用彩紙剪人馬以代。”這是中國古代關於剪紙最早的記錄。

      圖25 北朝·對馬團花剪紙(殘)及其復原圖

      宋元時期,隨著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剪紙藝術進入蓬勃發展的時期。當時的剪紙活動,除了立春,人日、元旦、端午,七夕、重陽也剪“春幡春勝”、“釵頭彩勝”,做成艾葉、花朵、仙佛、喜字、影戲、蟲魚、禽鳥、百獸的形狀,簪戴懸掛以求平安,或陳列以“鬥巧爭奇”。當時一些城市已出現了專門從事剪紙生意的“小經紀”(小手工業),城市居民除了把剪紙作為節日的幡勝,還把剪紙作為禮品的點綴,皮影、夾染刻版、陶瓷貼花(如吉州窯陶瓷貼花)也大都用剪紙做。甚至民間苦於久雨不晴,也剪紙為手持掃帚的婦女形象以祈晴,謂之“掃晴娘”。這些情況說明,隨著剪紙藝術的大眾化和普及,剪紙工藝在民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是後來剪紙藝術越來越發展的基礎。

      明清時代,剪紙藝術在民間得到了高度的發展。這一時期,從南北朝時流傳下來的“鏤金剪綵”的風俗被廢止了,代之而起的是廣泛的群眾性民間工藝剪紙的普及。據統計,清代的民間工藝剪紙,至少有下列品種:

      窗花,是貼在窗戶上的剪紙。多在春節、吉慶的日子使用。樣式一般為中間貼團花、四角貼角花或配套張貼,題材多為花卉鳥獸、吉語或戲曲故事(圖26)。

      圖26 清·山東黃縣剪紙“送子賜福”

      牆花,是貼在炕圍或灶頭的剪紙,又稱“牆圍花”、“灶頭花”。一般尺寸較大,題材以戲曲故事、民間故事、吉語為主。

      頂棚花,是貼在屋頂棚上的花。這種剪紙一般是大尺寸的花草或幾何形紋飾,中間是折剪的團花,四角是三角形的角花,多為裝飾結婚新房時用。北京故宮坤寧宮是清代皇帝結婚的新房,頂棚上貼著黑色龍鳳剪紙,現在還保留著。

      門箋,也稱掛箋,古代或稱門彩,是由幡演變來的剪紙。門箋多像鏤空的錦旗,下邊一排流蘇,上邊掛在門楣上。門箋圖案多是帶有吉語(如“四季平安”、“年年有餘”、“鹿鶴同春”、“雙喜臨門”、“鴻禧”、“增福”)的幾何形花紋,一般為春節時與春聯同時使用。

      喜慶花,包括“喜花”、“禮花”、“供花”、“燭臺花”(“佛前掛錢”)等。“喜花”又稱“嫁妝花”,婚禮時用於裝飾妝奩、箱廚、被褥等,多為紅紙剪刻,內容為“喜上梅梢”、“富貴有餘”等。“供花”,祭祀時供品上的擺襯。“燭臺花”,原是壓勝辟邪的彩錢,後來發展為掛在佛前鐫有吉祥語或八仙人物的長條剪紙。喜慶花多為幾何形或瓜果器物的形狀(如桃子、石榴、花瓶、銀錠、如意等),一般都有寓意吉祥或祝福的含義。“禮花”常與饋贈的禮物隨物造型。屬於這一類的剪紙還有喪葬用的幡、靈牌花、棺罩花等,內容多是象徵富貴吉祥的圖案。

      燈籠花,宋代已有,貼在燈籠紙上或裝飾在夾紗燈、走馬燈上的剪紙。題材形式多樣,對稱整齊。走馬燈花以歷史、戲曲人物為多,主體部分是情節性的圖樣,其他部位則用謎語或花卉紋樣裝飾。燈籠花的刻畫內容多是祈福求安、祝願生活和諧的題材。農家燈綵的剪紙多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內容。

      鞋花、枕頭花、衣袖花、揹帶花、肚兜花、童帽花、荷包花多是鞋面、鞋底、枕頂、衣袖、揹帶、肚兜、童帽、荷包等裝飾刺繡的底樣剪紙。這些服飾裝飾底樣的寓意性和象徵很強。夫妻繡枕多以連理樹、交頸鳥、雙魚、鴛鴦來表現;兒童服飾多取意於平安活潑、免災去疾。衣袖、揹帶等裝飾多作長方形、正方形;鞋面、鞋底則要根據年齡、職業等因人而異。

      清代剪紙的剪刻方式有摺疊剪、剪刺並用、單色剪、分色剪、拼色剪等。工藝風格因地區的不同有所差別。

  • 5 # 剪紙摺紙趣手工

    在普普通通的一張紙上,靠一把剪刀或刻刀,就能鏤空剪製成各種奇妙的、豐富多彩的花樣,這就是中國剪紙藝術的魅力。中國剪紙淵源流傳,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共同培育和創造出來的一種民間美術,和中國民俗文化融為一體。

    剪紙,顧名思義,就是要用紙剪出來。那麼在紙沒有發明之前,有沒有類似的藝術形式呢?1955年在鄭州出土了一件商代的金質薄片,薄片上鏤有夔鳳紋,這既是古代把黃金製作成工藝品的例證,也是剪紙藝術的源頭。

    到了唐代,開始流行“剪綵為人,鏤金作勝”的習俗,其實這個習俗最早是從晉朝開始的,盛行於唐代。剪綵為人是指用絲織品剪成人形,系在人身上的,稱為人勝,系在花草上的稱為花勝。在正月初七這一天,人們剪制各種“勝”,作為節日禮物互相贈送。

    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剪紙起源最晚是源於晉代,那時蔡倫已經改進造紙術,有了紙張的出現,而後剪紙與民俗結合,不斷的發展繼承,成就了今日的剪紙非遺文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元宵節為什麼要看花燈猜燈謎?